老人与海所告诉我们的道理:一部仅用7万字总结人生智慧的杰作
老人与海所告诉我们的道理:一部仅用7万字总结人生智慧的杰作老人说的,他心地单纯不曾去想他什么时候变得这样谦卑。但他知道自己这种变化,而且他还知道,这不丢脸,也无损于真正的骄傲。这本书如果细细品读,你会发现很多字句既优美又富含深刻的哲理,我只是提取了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部分,写下这些感悟,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我想,每一个伟大的作家的作品,必定和他本身的经历有关,而海明威的经历堪称传奇。海明威从初中开始写文章,高中毕业后拒绝上大学,而是成为了一名记者,曾经经历过两次飞机失事,两次世界大战,曾经身处前线差点丧命,前后结过四次婚,经历过十三次脑震荡,还曾经来过中国报道日本侵华战争,在他62岁的时候因为病痛和抑郁开枪自杀。海明威将这些独特的经历和他的文字融合,锻造出独一无二的经典著作。
作者:大黎
"所有原则自天而降:那就是你必须相信魔法,相信美,相信那些在百万个钻石中总结我们的人。"
这是《老人与海》一书的推荐词,我想这句话总结了《老人与海》的精髓,书中的文字就是一个美丽的魔法,带领读者浏览了川流不息的人生识见,所以,我将这句话放在文章的开头。
《老人与海》是美国历史上最耀眼的传奇作家、诺贝尔奖得主,海明威的巅峰之作。书中所塑造的硬汉形象让很多看过此书的人印象深刻,然而,海明威不止在描绘一个简单的硬汉轮廓,而是通过老人的经历表达了内心的想法。
我想,每一个伟大的作家的作品,必定和他本身的经历有关,而海明威的经历堪称传奇。
海明威从初中开始写文章,高中毕业后拒绝上大学,而是成为了一名记者,曾经经历过两次飞机失事,两次世界大战,曾经身处前线差点丧命,前后结过四次婚,经历过十三次脑震荡,还曾经来过中国报道日本侵华战争,在他62岁的时候因为病痛和抑郁开枪自杀。
海明威将这些独特的经历和他的文字融合,锻造出独一无二的经典著作。
这本书如果细细品读,你会发现很多字句既优美又富含深刻的哲理,我只是提取了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部分,写下这些感悟,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老人说的,他心地单纯不曾去想他什么时候变得这样谦卑。但他知道自己这种变化,而且他还知道,这不丢脸,也无损于真正的骄傲。
老人有一个朋友,是一个小男孩,在老人出海之前,男孩准备去帮老人弄四个鱼饵,而老人说一个就够了,因为"他的希望和自信从未消失",然而男孩折中了一下,那就两个吧。老人答应了,然后跟小男孩说:"谢谢你。"
老人在变老之前经历过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此刻的老人是智慧的,是谦卑的,然而这份谦卑使他淡然无所惧,因为懂得谦卑的他也是骄傲的。
如果把老人想象成一个智者,那么他的想法也许并不是人们所想的那般复杂难懂,而是至纯至简的,形成自然的习惯。对一个小男孩说出一句谢谢的谦卑。
书中有一句描述:"他所有的一切都是苍老的,只有他那双眼睛除外。他的眼睛蓝的像海水,欢快而不屈。"
苍老的身躯、苍老的面容都浮于表面,而人们所相信的是一个人的眼睛。眼睛有多清澈,这个人就有多值得信任。而老人欢快而不屈的眼睛正和作者所塑造的硬汉形象对应,只有百折不挠的人才会在眼眸中折射出倔强而充满希望的光。
也正是因为眼中的这份光芒,老人才能在大海中和鲨鱼搏斗,即使遍体鳞伤也没有屈服求饶。
这才是老人的骄傲。
我以为,这也是贯穿整这本书的精髓。
老人想:"没人会偷老人的东西,但是船帆和鱼线最好还是带回家,露水会打湿它们,而且尽管他确信当地没人会偷他的东西,老人还是认为把拖钩和鱼叉丢在船里是一种不必要的诱惑。"
在这个世界上总是充满各种各样的诱惑,我们总是说,要竭尽所能抵制住眼前的诱惑,然而,老人的想法却是将这种不必要的诱惑提前消灭掉。
老人的思维模式和我们完全相反。
一种是抑制和挑战人欲,一种是将勾引出欲望的幼苗扼杀在摇篮中。
看到这句话时,我想在,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是如果从一开始就不要留下引人犯错的诱饵,就不会有人犯错;又或者是,不要挑战人的意志力,因为它经不起挑逗。
我觉得都能说得通。
尽管他相信没人会偷一个老人的东西,但是他还是选择不要因此留下诱惑的陷阱,勾引别人犯错,让自己后悔。
我想,这是作者对人性的另一种诠释:任何的错误的起因都可能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岁数是我的闹钟,"老人说,"为什么老年人都醒得早呢?是想拥有更长的一天吗?"
"这我说不好,"男孩说,"我只知道年轻人睡到很晚都起不来。"
这是老人与男孩的一段对话。
岁数真的是老人的闹钟吗?这让我想到了海明威的一个习惯,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这一点和书中的老人不谋而合。
素材来源于生活,也许老人说的话正是海明威想要说的话。
但是老人早起是为了出海捕鱼,而海明威呢,他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写下那些文字吗?
最开始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以为老人出海捕鱼是为了生活,但是当我翻过书的最后一页时,又觉得,老人捕鱼不仅仅代表着生活,更代表着一种精神,一种与命运抗争,与风浪搏斗,与猛兽厮杀的精神。
"他让手浸泡在海水里,超过一分钟,看着血迹在海水里渐渐消失。"
一个捕鱼老人伤痕累累的手。海明威想告诉我们什么?
血迹可以在海水中被冲散,但伤痕会留在手掌上,结痂、脱落、愈合,再受伤,再重复愈合的过程,新伤覆旧伤。对于捕鱼老人而言,手掌的伤就是他人生的缩影,而他总是选择洗去血迹,再重新握住船桨,因为他知道"没有谁会在海上永远孤单",就像没有人会在拼搏的路上永远暗淡。
血水被冲散了,露出的永远是新鲜的嫩肉,而伤口总会愈合,人生总会像这手掌般收缩再伸展。
老人说:"你会不会认为我血肉模糊的双手和你的骨刺,是可以相提并论的困难呢?"
你也许没有长过骨刺,也没有经历过双手鲜血淋漓,然而,那些曾经经历过的,说不出口也不必言说的心路历程,正是如老人一般与鲨鱼搏斗的过程。
"他只留意到,现在小船行驶得有多轻快,有多令人满意,因为船边再也没有沉重的负荷了。"
老人抓到了一条比他的渔船还长的鱼,将它绑在船的一边航行,然而,大鱼身上的血腥味引来了一批又一批的鲨鱼,老人与这些鲨鱼搏斗,杀了一些,伤了一些,赶走了一些,最后大鱼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二者之间的骨架。
此时的老人因为数次和鲨鱼搏斗变得筋疲力尽、伤痕累累,然而,同时他也感到无比轻松,因为没有大鱼的重量,船行驶得更轻快敏捷。
老人历经千辛万苦打来的鱼虽然被鲨鱼瓜分了,但他却没有输。
老人说:"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和鲨鱼殊死搏斗的老人,最后带回了一条没有肉的鱼骨架,
"他看见那鱼的脊骨像一条裸露的白线,还有黑暗一团的头部和向前伸出的细长的尖嘴,而在头尾之间,那鱼已是空无一物。"
当大鱼还完整的时候,老人时刻提防着鲨鱼的袭击,当只剩下一副鱼骨架的时候,老人才能心无旁骛地掌舵前行,这时候,"他似乎超脱了所有的一切,他只是尽可能明智地将小船平安驶向回家的港口"。
那鲜嫩可口的新鲜鱼肉,像不像我们人生的枷锁,在一无所有的时候,反而更能明确方向;那一副白森森的鱼骨架,像不像人的白骨,当露出真面目的时候,就不再有那么多顾虑和忧愁。
当然,这种境界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相较于那副光秃秃的鱼骨架,更多人更想要那些被鲨鱼撕扯吞吃的鲜美鱼肉,所以才会发生这么多精彩动人的故事。
老人总是说他被打败了,但我们何不理解为:谦卑一点吧,这不丢脸,也无损于真正的骄傲。
在我看来,老人没有败,他只是失去了鱼肉,带回了鱼骨,那也是他的铮铮傲骨。
在书的最后,有一章译者后记,译者用了一句话形容《老人与海》:
"这本书和其它真正的杰作一样,以一喻万,言之不能尽,思之不能竭。"
在这本短短七万字的著作里,还有很多等待着读者窥探的智慧,值得仔细挖掘,悉心品读。
当我翻过书的最后一页,眼睛扫过最后一个字时感到,明明只是一个老人出海捕鱼的过程而已,却让人莫名感动,心生敬佩,也许这就是这本书的魅力。
作者:大黎,写优质的文章,说有趣的废话。
欢迎关注我的账号:大黎说成长,一起读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