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又一条适合旅游打卡的老街:越华路的故事展
广州又一条适合旅游打卡的老街:越华路的故事展有了“越华书院”也有了新名字 中山四路发掘清理出清代广东布政司署越华路西连吉祥路,东接仓边路,其间与正南路、广仁路相交,全长570多米。这里是两千年广州不变的城市中心区域,南越、南汉王宫距其咫尺,紧挨着明清两代广州城的中轴线。明清时期,此地因位于布政司署后而名司后街,又因附近设有东岳庙而名东岳街。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在此创建越华书院,名家辈出,声名遐迩,因而得名越华路,沿用至今。主办方介绍,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把宋代广州三城合而为一,并向北扩展到越秀山,史称老城或内城。随着珠江北岸南移和经济发展,明朝又在老城南边加建城墙,史称新城或外城。清初在明城两侧增筑两翼,形成北倚越秀山镇海楼、南临五仙门、东抵大东门、西达西门口的城垣范围。今越华路正处于内城中心,因位于明清广州布政司署后方,东段(从今仓边路至正南路)习称为司后街;西段因有一座东岳庙,附近居民自别为一约,亦称东
昨日,由广州博物馆、“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主办的“越华路的故事”在“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专题展厅正式开幕。
“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所在地就在越华路,这条路上留下了很多值得铭记的故事。这些故事,在这个悄然开幕的展览中,通过一张张老地图、老照片,被向我们娓娓道来。
因为位于“布政司署”后,得名“司后街”
“越华路的故事”展览围绕“因书院而得名的历史老街”“明清时期的城市中心街道”“城市近代化进程的缩影”三个部分展开,带着观众一起重温越华路的历史岁月。
越华路西连吉祥路,东接仓边路,其间与正南路、广仁路相交,全长570多米。这里是两千年广州不变的城市中心区域,南越、南汉王宫距其咫尺,紧挨着明清两代广州城的中轴线。
明清时期,此地因位于布政司署后而名司后街,又因附近设有东岳庙而名东岳街。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在此创建越华书院,名家辈出,声名遐迩,因而得名越华路,沿用至今。
主办方介绍,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把宋代广州三城合而为一,并向北扩展到越秀山,史称老城或内城。随着珠江北岸南移和经济发展,明朝又在老城南边加建城墙,史称新城或外城。清初在明城两侧增筑两翼,形成北倚越秀山镇海楼、南临五仙门、东抵大东门、西达西门口的城垣范围。今越华路正处于内城中心,因位于明清广州布政司署后方,东段(从今仓边路至正南路)习称为司后街;西段因有一座东岳庙,附近居民自别为一约,亦称东岳街。2003年,考古人员在中山四路发掘清理出清代广东布政司署遗址,发现这是一座朝南向、中轴对称的三进三开间院落,占地面积近400平方米,为“司后街”之名增添了实物佐证。
中山四路发掘清理出清代广东布政司署
有了“越华书院”也有了新名字
广州是明清两代广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岭南文化中心所在。旧址位于今越秀区药洲遗址的广东提督学政署,是主管全省文教的地方官署,简称学政、学院、使院、试院、学署或学召。它大致相当于今天的省教育厅,对广东文教影响很大。在展览中我们得知,以广东提督学政署为中心,至清代中后期在广州形成了一个书院群,涵盖了官办、合族祠办等多种方式,并依据不同的兴办方式在广州形成独特的区域分布特色,构成了一个层级的书院教育网络,其中越华书院与粤秀书院、羊城书院、应元书院并称清代广州四大书院。世称“九江先生”的名儒朱次琦、“东塾先生”陈澧都曾入读越华书院。前者门人有康有为、简朝亮等知名人物,后者后受聘为学海堂学长、菊坡精舍山长,提倡朴学,造就了“东塾学派”。清代词坛“粤东三家”之一叶衍兰也曾主讲于此。
而越华书院之影响,还不仅在教育领域。1839年初,钦差大臣林则徐抵达广州主持禁烟,即以越华书院为驻节行辕,带领地方官员体察民情,制定禁烟措施,并推行查烟贩、筑炮台、练水勇等一系列举措。曾任广州越华书院及粤秀书院监院、学海堂堂长的著名学者、史学家、地理家梁廷枏,也发挥自身熟悉当地情况的有利条件,出谋划策,给予林则徐以很大支持。
鸦片战争之后,曾经由商人捐资、接收商人子弟的越华书院大不如前。斋舍讲堂因经费穷绌,颓败失修,教学条件日渐恶劣,无法聘请名师大儒主讲,其地位渐被学海堂、菊坡精舍、应元书院取代。20世纪初,清政府“废书院,办学堂”,越华书院的历史宣告终结。
越华路见证广州城市的发展变迁
主办方介绍,自公元前214年广州建城始,越华路的范围基本位于广州中心城区范围,是广州城内最古老的街道之一,周围分布着大批官府衙署。作为城市中心的要道,越华路见证了广州城的发展变迁。
明朝成化年间,两广总督韩雍从南京调派大量军队来广州,为安置其中一部分,韩雍在广州分设大东、小东、西营、竹筒四营,分别驻防在广州城内外。今天的小东营街就是昔日小东营的旧址,并因此而得名。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两广总督迁驻广州,由于当时老街被平、靖两藩占据,文职各官衙门都在新城,总督行署只能暂设于新城卖麻街。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两广总督署被英法联军焚毁,清咸丰十年(1860年)两广总督劳崇光奏准移两广总督署至内城司后街华宁里口,合并局前街抚标左营中军参将、锦石坊理事同知两署基址兴建,也就是今天越华路上广东省民政厅所在。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人在广州组织了广东军政府,成立地点就在原两广总督署。1918年广州市政公所成立,之后开始大规模的市政建设,广州逐渐由一个古老的都会向近代城市转变。越华路及周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1919年竣工的广东省财政厅大楼,就是在原明清两代广东承宣布政使司旧址上修建的,这是一幢仿欧洲流行古典建筑风格的砖、木、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楼,是这一时期大量出现的新式建筑中杰出的代表。
1911年,“三·二九”起义爆发,以今越华路小东营5号之地为起义指挥部。1958年,位于小东营5号的辛亥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被辟为纪念馆,在此举办专题展览纪念辛亥“三·二九”起义中牺牲的烈士。不远处,位于越华路116号的杨家祠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的理论家和革命活动家杨匏安从事革命活动的场所,也是广州党组织早期活动的重要地点。2019年4月杨匏安旧居修缮竣工,杨匏安旧居陈列馆正式对外开放。
一条不长的越华路,见证了广州城市的发展变迁,也留下了广州这座英雄城市的光辉记忆。
展览名称:越华路的故事
展览时间:2022年3月29日——2023年3月26日
展览地点:“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越华路小东营5号)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卜松竹
图:“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提供
通讯员:林晖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戴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