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成都天府之国的特色,2000万人内卷的成都

成都天府之国的特色,2000万人内卷的成都小时候觉得成都是省会,应该很大,但我却只知道有个春熙路,出租车会带外地人绕到三环路。本文不代表平台观点。本文将从老林的第一视角,讲述一个“蓉漂”眼中的变迁十年。成都内卷严重吗?成都不宜居了?成都还适合年轻人吗?或许你将从本文中找到答案。作者:老林。E叔对本文亦有贡献。

成都天府之国的特色,2000万人内卷的成都(1)

成都天府之国的特色,2000万人内卷的成都(2)

编者按:

这两年,尤其是最近,我们在互联网上冲浪时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声音:

成都内卷严重,不能躺平了;成都已不再悠闲了;

对此很多人热议。在微观背景下,个人的命运是否也遵循城市的进程?

本文将从老林的第一视角,讲述一个“蓉漂”眼中的变迁十年。

成都内卷严重吗?成都不宜居了?成都还适合年轻人吗?或许你将从本文中找到答案。

作者:老林。E叔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文不代表平台观点。

小时候觉得成都是省会,应该很大,但我却只知道有个春熙路,出租车会带外地人绕到三环路。

毕业前,同学跟我说,成都其实不大,骑自行车就可以逛完一环路。

毕业后,我留在了成都,在新城市广场旁边小巷子里的小区里,租了个月租550元的单间。

成都天府之国的特色,2000万人内卷的成都(3)

我出生于1990年,是第一批90后。今年是我蓉漂的第十年。

2012毕业后,我就开始了正儿八经的蓉漂生活,第一个生活的区域是新城市广场片区。那一年我22岁,和大多数人一样,那是我最喜欢的年纪。

彼时,成都还没有IFS太古里。城南是出租车都嫌太远不去的城南,大成都范围内人口才1000万出头——到今天,这个数字翻了快一倍。那时,成都地铁2号线才刚刚开通,因此居民的生活范围很小。

也不知道是谁创造了“蓉漂”这个词,“漂”的意思是“漂泊”,它意味着你的生活可能并不轻松——我找了份实习工作,工资仅有2000元左右。

从那一刻起,我辗转多次的租房生活开始了。

成都天府之国的特色,2000万人内卷的成都(4)

繁忙的交通,没有座位的公交车,以及过长的通勤距离都让我觉得没有归属感。

毕竟,在老家,出租车起步价是可以跑遍全城的。成都太大了。

成都天府之国的特色,2000万人内卷的成都(5)

550元月租的单间住了2年,吃货特质驱使着我闲暇之余去寻觅各种美食,但是仅限于这个片区。

2012年的新城市广场没有夜市,有的只是广场上的各种狗子。对面美食圈叫做金色夏威夷,还有家台湾老板开的冰淇淋店“雪娃娃”——算是初代网红店。

成都天府之国的特色,2000万人内卷的成都(6)

已记不清“无名冒菜”是在四道街还是三道街,旁边的肥肠鱼吃过一次就再也没有去过。

成都天府之国的特色,2000万人内卷的成都(7)

成都天府之国的特色,2000万人内卷的成都(8)

2012年的奎星楼街还没有“冒椒火辣”,也没有“成都吃客”,只有一个“四号工厂”。相反,我更喜欢旁边的吉祥街,有着当时我带所有好友来吃过的“纯阳面馆”,一两鱼香排骨面,一两红油抄手,再来个蒸蛋。

这样的豪华套餐,价格在20元,现在要26元,你看成都的物价也没有比以前高多少。

成都天府之国的特色,2000万人内卷的成都(9)

成都天府之国的特色,2000万人内卷的成都(10)

还有一家既卖冒菜又卖披萨的“烹火”,ins的装修风格正让它成了成都网红餐饮鼻祖。当时“红墙巷”还没火,靠的都是对面“小通巷”的流量。

“小通巷”当时有多火——2013年微博上成都必打卡的四个小巷之一。

成都天府之国的特色,2000万人内卷的成都(11)

成都天府之国的特色,2000万人内卷的成都(12)

通锦桥旁边“老鬼火锅”最大的特点是:麻,我一度怀疑当时他们家的花椒是不是不要钱。

旁边洗车场半夜支棱起来的铁板烧是我减脂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去年我的同事还给我安利了10年前吃过的“家人餐”,前两天吃过,发觉比以前更好吃了。

成都天府之国的特色,2000万人内卷的成都(13)

现在这些小店,大多数都离开了我们的视野之中,生意做不下去了,生活也是。

但当时我觉得,成都就是这样的,也应该是这样,充满烟火气,遍地都是美食。即使我只有2000块的工资,并且还要缴纳550元的房租。

成都天府之国的特色,2000万人内卷的成都(14)

就这样居住了两年多,2014年我搬到了西门——石人。

为什么搬到石人片区?还是因为还是好吃的多,以及2号线全线开通了,生活范围能变得更广。

住过西门的朋友都知道,不论是抚琴,还是石人,不止是本地土著根据地,也是各种美食聚集地。

火锅我会去吃“小福鼎藤椒牛杂火锅”,旁边“86烧烤”也是火得不行。

成都天府之国的特色,2000万人内卷的成都(15)

成都天府之国的特色,2000万人内卷的成都(16)

我经常打卡的是抚琴的一家叫做“黑竹香鸡”的馆子,88元一大锅不要太划算。附近的抚琴第一烤,第一家资格羊肉串都承载了我对成都西门夜生活的所有记忆。

成都天府之国的特色,2000万人内卷的成都(17)

成都天府之国的特色,2000万人内卷的成都(18)

草堂北路那家“乐山鲜知味钵钵鸡”,老板一人盘了很多家铺子,生意都是满座。虽然我只喜欢吃他们的鸡汤饭。

附近看电影,没有比峨影1958更方便的了。别地看电影是去影院,我们去的是公园。

成都天府之国的特色,2000万人内卷的成都(19)

那时大学还没有封校,西财的操场是我最喜欢去打球的地方,在石人囤的肉,都在西财跟它们说了再见。话说,隐藏在省医院后面的六扇门我记得叫乡村土菜,当时觉得江湖菜就应该这么做。

2018年,被《成都》骗到了玉林。

一首《成都》让全国朋友知道了玉林,但是成都人都知道,玉林没有尽头。

成都天府之国的特色,2000万人内卷的成都(20)

玉林有着数不清的美食,甚至连玉林菜市场都比一般的市场好逛。

成都天府之国的特色,2000万人内卷的成都(21)

无论工作中多么卷,如果你居住在玉林,就会在下班之余的生活中得到放松。我觉得那是和西门不一样的烟火气。

很多人忘了最早让玉林出名的,不是《成都》,而是串串香。旁边的烤兔随时都排着长队,对面东路“天添饭店”的炝锅腰花是真好吃。玉林南路的“羊肉串”直至今天,我都会驾车过去撸几串。

成都天府之国的特色,2000万人内卷的成都(22)

玉林之侧,人民南路的来福士是我最喜欢去的商场之一。独特的建筑设计,广场上的街头歌手以及夜幕降临时的宠物扎堆,足以见得成都这座城市对多样性的包容。

成都天府之国的特色,2000万人内卷的成都(23)

商场里总是会有线上抢不到的鞋子在这里首发,虽然卷不赢他们。对面的省体,也见证了四川男篮捧杯。

成都天府之国的特色,2000万人内卷的成都(24)

对了,去年玉林也进行了翻新,现在去发觉很多也不一样了。

疫情开始后,我也看到了很多临街铺子的关闭,大量的空铺子,连旁边卖的老板都走了。看来,老板都不相信。

生活不会掉下漫天馅饼。但那时我依然认为,成都还是那个成都。

成都天府之国的特色,2000万人内卷的成都(25)

说成都不适合躺平了,我是不认同的。

没有一开始都愿意躺平,每个人初来的时候都是踌躇满志,是为了出人头地,而不是为了落脚。

真要躺平,那不如回老家,或者继承家里的产业。可我们这样的人,只能靠自己。

2012初入职场,两点一线。

一开始学的是餐饮管理,就注定跟饮食息息相关。

但由于对未来的规划并不清晰,和大多数毕业生一样,初入职场大半年都是浑浑噩噩,未能适应从学校到单位的身份转换。

2000元左右的实习工资,除了生活成本,能够留给自己娱乐的,廖廖无几。

那时候大多都是传统行业,成都的平均薪资也没有像现在一样动辄7000多元。成都还没有“卷”起来,互联网和高新技术产业还在萌芽。

所以我认为出生在90年前后的成都毕业生,大多是对未来没有规划的,因为彼时的产业结构不允许。

成都天府之国的特色,2000万人内卷的成都(26)

每次回老家,发现自己和老家的朋友们相差无几,甚至是不如他们的时候,我都会想:

我要不要回老家?

如果某个好友再给你来一句“回来吧,这几年也没看到你做出个什么”,心如刀割。

但我选择了留下,继续。

2015年,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

我们赶上了历史的进程——互联网时代。在这期间,如果自己所在的公司没有拿到几千万的A轮、B轮、C轮融资,是不好意思跟老家的朋友谈起的。开口020,闭口“我要颠覆BAT”。

成都天府之国的特色,2000万人内卷的成都(27)

也是这个时候开始,成都迎来了巨变。

身边不少人进入美团、58、阿里等企业工作。讲得出“糯米、拉手网”的人,孩子都能下地打酱油了。腾讯成都大厦拔地而起,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产业进驻成都。

“卷”开始了。

接下来这几年,房价涨了,以前出租车都不去的华阳,现在已是寸土寸金。

成都天府之国的特色,2000万人内卷的成都(28)

过去十年,各大互联网大厂落地于高新区。成都已分化为充满生活气的老成都、夜晚23点灯火通明的新成都。

成都天府之国的特色,2000万人内卷的成都(29)

老城与新城相同的是,夜晚都是灯火通明,车马鼎沸。不同的却是,老城是闹市的喧嚣,新城是键盘的敲击声。

成都天府之国的特色,2000万人内卷的成都(30)

凌晨的天府三街,网约车订单量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

如果有朋友在这边上班,记得多看看他,或许明年都不认识了,因为头发都不在了。

2015年我来这里,写字楼还没被租出去,大多是空的;现在我来这里,超市里面的人参水被社畜们买空了。

成都天府之国的特色,2000万人内卷的成都(31)

成都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是多样的,且它愿意包容这种多样性。

都说卷不赢,却又躺不平,卷是想留在成都的不甘心,躺是失利后自嘲自己的初心。

“上海对于普通人来说,它叫上海,对于有钱人来说,它才是魔都”

但是,成都不一样,有钱没钱,都有各自的开心。所以,大家都想留下。

那些本来看不起成都本地人的蓉漂,最后自己变成了“新成都人”。

你说成都的面条好吃?那我把把家乡的燃面,小面都带了过来。

外省朋友来成都逛一圈,吃的火锅是重庆老火锅,买的早餐是泸州小笼包,连川菜都是吃的自贡盐帮菜。

不管是这个城市,还是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一点都不会排外。

此外,“网红”也是过去成都十年的关键词。

成都天府之国的特色,2000万人内卷的成都(32)

直至今天,都会有外地朋友问我,成都的“九眼桥”是不是很有意思,我只能说感谢那些年,将“九眼桥”推荐给各地的朋友。同时也让大家知道了,除了“九眼桥”,成都还有几个求姻缘圣地《斯贝寺》《普雷浩寺》。

成都天府之国的特色,2000万人内卷的成都(33)

谁还记得九眼桥对面的兰桂坊150元就签酒的营销小哥,

玉林的音乐房子又诞生了某位歌唱明星,武侯祠旁边莲花府邸曾经是超女的摇篮,少陵路以前还是酒吧一条街。

由于城市的发展,注定生活成本也在跟着飙升。相比飞涨的房价,那点收入的涨幅还没有张国伟的跳高高。

因此我觉得:

成都天府之国的特色,2000万人内卷的成都(34)

今天我不再认为,成都还是以前那个成都。

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说,人的所有细胞每隔7年就会全部换新一次,你和七年前的自己也许并不是同一个人。何况是城市。

成都越来越卷是真的,某些方面不再悠闲也是真的。

《智族GQ》曾经刊过一篇文章《成都:月薪7000的终极快乐》,文中提到:其实没有一座城市可以永远「怡然自乐」,成都也不能。因为桃花源不存在,比较接近桃花源的就是一个很好的归宿了。

成都就是一个比较接近桃花源的地方。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