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汪曾祺散文精选有感:读汪曾祺的散文集寻常滋味
读汪曾祺散文精选有感:读汪曾祺的散文集寻常滋味小说《受戒》的故事情节如下:汪曾祺什么题材都能写的,写小说他敢别出心裁写了一个小和尚的爱情懵懂的状态下还俗,《受戒》一发表,让很多人既紧张又无解,不知道应该如何看它的好坏,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这篇作品,小和尚明海和小英子的那种从小一起长大的天真无邪的朦胧爱情,多么美好而透明啊,蕴含着对生活、对人生的热爱,洋溢着人性和人情的欢歌。他写螳螂:“她的眼睛如金甲虫,飞在花丛里五月的夜。”他写下大雨:“一个青色的闪照在枫树上”,“雨点在我头上乱跳”,一转身,“老猫又生了一群小猫了。”看汪曾祺的文字,会感觉到先生的有趣,于生活、于草木、于饭食,写来都是细致入微,让人感觉这世间是个从容的境地,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难事。我有时候跟别人介绍说想要减压你就看汪曾祺的文章,属于治愈性的文字,会让人安静、舒展、清透、从容。
文丨十里荷塘秋水长
有一阵子心烦,喜欢拿了汪曾祺的文集来看,看着看着,心情就平静了,你会在他的文字里找到一种平和的文人冲淡之气,似乎什么都不在话下,就慢条斯理过自己的小日子就好了。
汪曾祺:著名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师从沈从文、闻一多、朱自清等名家。
那些一草一木、一餐一饭,在汪曾祺的笔下,就是那么有滋有味、那么有情有趣。
他写螳螂:“她的眼睛如金甲虫,飞在花丛里五月的夜。”
他写下大雨:“一个青色的闪照在枫树上”,“雨点在我头上乱跳”,一转身,“老猫又生了一群小猫了。”
看汪曾祺的文字,会感觉到先生的有趣,于生活、于草木、于饭食,写来都是细致入微,让人感觉这世间是个从容的境地,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难事。我有时候跟别人介绍说想要减压你就看汪曾祺的文章,属于治愈性的文字,会让人安静、舒展、清透、从容。
汪曾祺什么题材都能写的,写小说他敢别出心裁写了一个小和尚的爱情懵懂的状态下还俗,《受戒》一发表,让很多人既紧张又无解,不知道应该如何看它的好坏,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这篇作品,小和尚明海和小英子的那种从小一起长大的天真无邪的朦胧爱情,多么美好而透明啊,蕴含着对生活、对人生的热爱,洋溢着人性和人情的欢歌。
小说《受戒》的故事情节如下:
庵赵庄有座荸荠庵(实为“菩提庵”,被大家叫讹了,叫成荸荠庵),庵内13岁的小和尚明海因为家里人多地少而被舅舅带来出家的。他舅舅是庵里的当家和尚仁山。庵内和尚们并不恪守戒律,一样过着俗世的日子。
明海在第一次来庵上的的路上认识了小英子,小英子家住在荸荠庵附近,明海老往她家跑。明海会描画,这一技艺令小英子即将出嫁的姐姐着实风光了一回——大英子照他描的画绣出来的鞋三十里方圆都传遍了。
明海和小英子一起做针织,一个画花,一个刺绣;一起栽秧、薅草、车水、放割稻子、打场看场。四年以后,明海就要受戒,受了戒就能做“沙弥尾”,将来能做方丈。小英子划船送他去善因寺受戒。
数天后,小英子又划船把接受过戒的明海回庵赵庄。回来的路上,小英子要明海不要当沙弥尾也不要当方丈,天真的明海一概应下。当小英子问他:“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明海大声说:“要!”
除了小说的出彩,汪曾祺的散文写得更是出神入化。所有的事物都能入他文中,写来全都驾轻就熟,文字是流淌出来的一般自然,真的是值得一读再读的好文字。老先生文字里说:
满世界都是有趣好玩的东西,乐都乐不过来,享受还来不及,哪里有时间去愤怒?
《草木有心人间有情》《寻常滋味欢喜人间》《生命本来从容》这三本一套的汪曾祺散文集很值得推荐给大家阅读。
人须有生趣才能有生机,生趣是生活中所领略的快乐。
心安,便是活着最美好的状态。
01 寻常滋味 欢喜人间《寻常滋味 欢喜人间》主要写各种食物,写故乡的食物、自己喜欢的小吃、古代文人文章里提到的吃食等,写来既好看又很有点儿意犹未尽的滋味,说实话能把人给看馋了、看饿了的程度。那文字是真的叫好。
汪曾祺先生是江苏高邮人,高邮盛产鸭蛋,他说听到异乡人一听到高邮就必然提到咸鸭蛋原本是不开心的,好像自己的家乡太穷一样,是不是在异乡人心里就只有高邮咸蛋这个特产还值得一提呢?
但是先生说:“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是不是很有意思啊?精彩的还在后面,他说到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里提到的“腌蛋”一条看后非常亲切,而且“与有荣焉”: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红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他还写鳜鱼,写故乡的野菜,写手把肉,写昆明的果品、米线和饵块、过桥米线、汽锅鸡……
看着这些写的精美的吃食,你会觉得这个世界真的太美好了。这么多美味佳肴,这么多一起吃喝的朋友之间的情谊,这世界不就变得更美好了几分吗?
没有喝过豆汁儿,不算到过北京。
豆汁儿是绿豆发了酵的,带着点儿酸味,不爱喝的说带着酸臭味,爱喝的就迷那个特色,我总觉得这东西和我家乡的粉浆饭里的粉浆有点子类似,后来上北京尝了确实有点儿相似,但还不一样。
你还是自己去看汪曾祺文集更好,他老先生笔下的这些文字是有魔力的,直钻到人心里去。
《寻常滋味 欢喜人间》辑录了汪曾祺写各地风味美食的经典散文。他不仅有着天真纯澈的“草木之心”,也对美食怀有虔诚的热爱,在他的笔下,读者感受到的不止是一道道风味美食的诱惑,更有着温情脉脉的美好人情,以及寻常生活中的天然真趣。
书中提及的各地常见的美食、习俗虽是市井寻常,却别具人情之美。手把肉、云南饵块、淮阳干丝、高邮咸鸭蛋……对于一道道风味美食,作者无意于写得深刻,看似平淡的笔触却让人记忆深刻,仿佛能从中品咂出生活本身的味道。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