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巴中市革命老区规划图:巴中出台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巴中市革命老区规划图:巴中出台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巴中,在“十三五”期间,将积极发展优势产业、积极构建优势产业体系。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为破解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改善老区发展条件,《实施方案》从铁路、公路、航空、水利、能源、信息等6个方面作出部署。铁路——重点加快连接成都、重庆、西安的铁路快速通道建设,加快推进汉中-巴中-南充铁路、广元-巴中铁路扩能改造,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恩阳机场预览图

8月9日,市政府正式印发《巴中市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如何在“十三五”期间紧紧抓住新一轮政策红利,加快推进巴中革命老区全面振兴发展?《实施方案》明确,破解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7大内容,将成为我市当前和今后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巴中市革命老区规划图:巴中出台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1)

△川陕革命老区空间布局示意图

《实施方案》明确到2020年,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得到破解,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破解基础设施瓶颈制约

为破解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改善老区发展条件,《实施方案》从铁路、公路、航空、水利、能源、信息等6个方面作出部署。

铁路——重点加快连接成都、重庆、西安的铁路快速通道建设,加快推进汉中-巴中-南充铁路、广元-巴中铁路扩能改造,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

△恩阳机场预览图

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巴中,在“十三五”期间,将积极发展优势产业、积极构建优势产业体系。

发挥生物资源优势。在特色农业发展方面,我市将培育壮大一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快构建农业新型经营体系,构建一批科技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在中药材方面,加快道地中药材GAP生产基地建设,建设特色中药研发生产基地。

培育商贸新优势。在商贸物流方面,我市将开展“居民生活服务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建设一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第三方物流信息平台,将农村市场流通体系纳入城镇化规划。在电子商务方面,加强信用服务、在线支付等支撑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全企入网、全民触网、电商示范、电商扶贫”四大工程。

深挖文旅康养优势。在养老健康方面,我市将全面放开养老市场,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机构和运营养老设施,建设川东北医养结合融合发展示范片和秦巴生态森林康养服务业发展带。在红色文化方面,争取建设中国巴中干部学院,打造一批红色文化产业基地。在旅游方面,积极创建旅游扶贫示范区,建设一批旅游扶贫示范村和特色旅游精品村。

《实施方案》提出,我市还将在天然气开发、新材料利用、装备制造、轻纺服装等方面构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

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到2020年,我市要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任务艰巨。为此《实施方案》提出,要在脱贫攻坚上发力、更加精准。

《方案》明确,为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我市将提高减贫成效在贫困县考核指标中的比重,引导信贷资金、社会资金积极参与扶贫开发,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开展到村到户精准扶贫。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工作。

如何补齐短板,打赢脱贫攻坚战?按照《实施方案》规划,我市将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公益设施较为完善的农村社区。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实施特色农业产业扶贫行动。加大易地扶贫搬迁投入力度,对全市18.2479万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有计划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加快实行扶贫政策和低保政策衔接,为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人群提供兜底性保障。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基本公共服务,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如何将政策红利惠及最广大百姓?《实施方案》提出,将从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等7大方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方面,我市将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新建、改扩建一批城乡幼儿园,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争取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争取新办普通本科院校。

为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实施方案》要求,每个县重点办好1至2所县级医院(含中医院)、1所急救中心,每个乡镇办好1所卫生院,确保每个行政村都有1所卫生室;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5名合格的全科医生,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合格乡村医生,争取落实免费定向培养医学类本专科学生政策。

在完善社会保障方面,我市将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全面推进“两线合一”社保政策,逐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推动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实施方案》还提出,将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促进就业创业,构建科技服务体系,加大优抚力度。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经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巴中从不沿边不靠海的秦巴腹地,悄然间跃升开放高地前沿。《实施方案》指出,将通过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全方位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强化改革开放。

在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我市将积极开展“两扩两强”改革,扩大县级发展自主权,开展县域经济综合改革和特大镇功能设置试点。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优化巴州区、恩阳区、巴中经济开发区规模和结构,推动巴中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积极推动平昌县撤县设市。加强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等规划的融合,推进南江“多规合一”平台运行试点。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

在提升全方位对外开放水平方面,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大力发展“飞地”经济,积极谋划发展巴中恩阳机场临空经济区。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如何打破“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二元思维方式 把城市和农村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施方案》提出,将通过加快建设川陕苏区中心城市、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措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建设川陕苏区中心城市。开展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和森林城市建设。完善城际交通网络,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快实现城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推进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推进南江县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积极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和线路公交化。推动城镇供水、供电、供气、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向周边乡村延伸。加快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我市还将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完善偏远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发展中心村,保护特色村,整治空心村。

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巴中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实施方案》提出,我市将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加快建设秦巴生物多样性重点生态功能区,推进南江县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县、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在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方面,实施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开展市级循环经济试点示范。

按照《实施方案》规划,我市还将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建立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和重污染企业退出制度。

此外,《实施方案》从财税、金融、投资、土地、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帮扶、干部人才等八方面提出支持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政策措施,明确了责任分工,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其中,在金融政策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将争取每个县(区)设立一家村镇银行,积极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及收益权抵押贷款试点。在土地政策争取方面,将积极申报将巴中纳入耕地占补平衡全国统筹试点区域,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在积极争取生态补偿政策方面,积极争取将符合条件的县(区)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承接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积极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