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如何从太原去平遥古城,带儿子徒步从太原到平遥

如何从太原去平遥古城,带儿子徒步从太原到平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到兴华小区的商贸城买了辆两轮的拉车,像服装城批发市场里,来回运送衣服的两轮铁架子车,把专门买的帐篷和一些生活必须品装上车,兴奋状态的儿子,恨不得把家都搬走,能放的都放上了。可是儿子看到奶奶的态度却大变。。。儿子说:以后再也不徒步了,但第二天奶奶看到我们,知晓徒步两天回去时,奶奶手足无措,一脸不解的表情,根本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受这罪。

带14岁的儿子徒步太原到平遥,我们从滨河东路小店高速口,沿着208国道,拉着装有帐篷的两轮车,一直向南。

兴奋之余的儿子给我分享了他的小秘密,直至说得没话了,

拖着越来越沉重的双腿,沮丧不期而遇,加上未知计划外发生的事,

让我们这趟亲子徒步回老家的壮举,此起彼伏,

儿子说:以后再也不徒步了,

但第二天奶奶看到我们,知晓徒步两天回去时,

奶奶手足无措,一脸不解的表情,根本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受这罪。

可是儿子看到奶奶的态度却大变。。。

如何从太原去平遥古城,带儿子徒步从太原到平遥(1)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到兴华小区的商贸城买了辆两轮的拉车,像服装城批发市场里,来回运送衣服的两轮铁架子车,把专门买的帐篷和一些生活必须品装上车,兴奋状态的儿子,恨不得把家都搬走,能放的都放上了。

出发时还不忘在家里,

录了一段视频,算是践行吧,

豪言壮语肯定是少不了的,

他不知道迎接他的是黑色两整天,

我虽然有心理准备,可计划还是赶不上变化。

如何从太原去平遥古城,带儿子徒步从太原到平遥(2)

车的把手是一个闭合的杠

第一天早上,我们7点到达预计的出发点,在滨河东路和208国道的丁字口,拍照留念后,信心满满地出发了。

预计两天的路程,所以第一天没有敢告诉奶奶我们要徒步出去,怕她担心。

我拉着车,他跟着我,小车上的大包鼓鼓的,

心情欢愉,体力充沛,我们一路哼着小调,聊着些无关重要的事,平时不说的话,不问的事,都在相互交流着。

上午的路程没有专门休息,可以说边玩边走,没有特别累的时候,走到接近一个叫王答的地方时,已是中午时分,我们按约定,

由儿子选择在那家饭店吃饭,包括点菜,总预算一人20的标准,都由他合理规划安排。

我们在一个饭店吃了面条,一上午的徒步,可能是累了,那碗面吃得真叫个香。

饭后我们继续向目标地出发,

没想到从下午开始,迎接我们的挑战才正式开始。

根据计划,结合考虑安全因素,我们把晚上的露营地选择在位于东观的乔家大院附近,那里人多,治安也好。

平时我开车觉得一脚油就到的地方,结果始终看不到那个驶出太原,进入晋中的牌子。

如何从太原去平遥古城,带儿子徒步从太原到平遥(3)

我们从王答附近开始下午的路程,延续了上午的状态,还是没有专门选择休息,看到卖葡萄的,让儿子去问价格,买了一些葡萄。

我告诉他,葡萄需要洗一下,让他自己搞定。

儿子带着葡萄去公路旁的饭店去洗,我负责照看住行李。隔了一会,儿子过来说:

“饭店说没水,让我用洗过菜的水,洗葡萄,我看的水太脏,里面飘着菜叶子,我就出来了”。

我给了他个空的纯净水瓶子,让他继续去找水去。

一会儿他回来了,

远远地笑着,看来是找到水了。

见到我后,他让我直接给他倒水,他蹲下来洗。

我从兜里拿出提前已经扎了小眼的纯净水盖拧上,细细的水流出来。

儿子惊讶地看着我,

儿子:这个盖上的眼是你。。。

我:你猜?

儿子:你刚才弄的?

我:我在家就准备了,空的水瓶,扎眼的水盖,毛巾,雨衣。。。

儿子:你还带着雨衣了?

我:万一下雨呢,我们需要未雨绸缪

我们吃着葡萄,边聊边走,

我们聊清徐葡萄,清徐的醋,延伸到山西特产,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清徐的葡萄是甜个盈盈。。。。

儿子还聊到妈妈,聊到小时候的好多记忆,吃麦当劳肯德基时,为了凑齐玩具,各种理由去光顾快餐。。。

他还和我说:他喜欢班里那个女生。。。

居然还有料?

如何从太原去平遥古城,带儿子徒步从太原到平遥(4)

下午4点多开始,我们进入静默状态。。。谁也不和谁说话。。。一会我在前走,一会他在前走,

我一直想看到的那块:“晋中欢迎你”的牌子,始终不见,

从看到过:“清徐欢迎你”的牌子后,期望值一直在下降,

走了这么久,居然还没有出太原?

平时一脚油的路程,我一度怀疑,是不是走错了路!

路上看到个清洁阿姨,我走上去问:那个晋中欢迎你的牌子,还有多远?

阿姨说:就在前面了。

此时儿子说:爸,我想说两个字

我:你说

儿子:想si,

我:我没有说话。。。

儿子:“我以后再也不徒步了”

我们的状态相互传染,情绪跌到谷底,连话都不想说

天色暗了下来,来回路过的汽车,忽亮忽暗地照亮儿子的脸,拉着的小车也格外感觉重。

朦胧中看到远处有个大牌子,

我们都兴奋起来,约定在大牌子下面,我们好好休息一下。

站到“晋中欢迎你”的大广告牌下,我们错误以为马上就可以扎营休息了。

大概是7点左右,只有车辆过来时,我们才能看到对方清晰的脸。

我们坐到大牌子下休息,

儿子在侧面隐蔽的地方,问我:

“有纸吗?需要来了个“大号”

我坐在马路边上,看着来往的车辆,呼啸而过的汽车带走了光明,黑暗包裹着我们,两条腿霍霍的跳着,麻酥酥的。

借着月色我们继续出发,一路脑子里就想着时间,下一个半个小时是几点,一到半小时必须停下来。休息的时间最长不能超过5分钟,否则再出发时,脚就像是别人的,根本抬不起来。脚后跟的那种疼,根本不能着力。

此刻开始,肚子里饿,脚疼,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

当看到有一排饭店时,我们两个会意的眼神,一起走向有亮光的饭店。

还是老规矩,儿子点菜,不过我说可以超标,确实太累了。

旁边有个食客,过来问我们说:“

“你们是不是上午从太原走过来的”

我说:是的。

儿子着急抢着话题说:“我们不是没钱了,就是专门徒步的”

食客鼓励儿子说:不错,厉害,我上午在太原就看到你俩了。

吃完饭出来,我们商量的就近扎营休息,晚上太黑,也不知道离我们露营目的地还有多远。

我们往前走了一截,找到个单位的门口,有个足够大的台阶,可以支起帐篷。

这个台阶和公路之间有几排树,可以躲避车辆的危险。

我告诉他为什么选择在这里扎营帐篷。

如何从太原去平遥古城,带儿子徒步从太原到平遥(5)

大概此时晚上十点多,正在我支帐篷的时候,一辆开着灯的汽车驶近单位门口,下来一个人,走到我们的跟前

问:你们这是干什么的?

态度和语气里听不出来是责问还是友好的询问,我赶紧上前

我答:我带着儿子从太原徒步过来的,太晚了,在这里支帐篷休息,您是?

陌生人很客气地说:没事,我是这个单位值班的,你们不用在这外面支帐篷,到里面的大厅里,哪里暖和,有灯,有厕所,还有水。

我和儿子很感动,并礼貌地告诉他:我们明天早上会早早出发,就不进去打扰了。

谢谢你哈。

陌生人在跟前看了一会儿,回到了单位里面。

我和儿子进到帐篷里,看到儿子的两个腿的内侧,一片一片的红。他说没事,没什么不舒服的。躺下没多久,儿子的鼾声如雷。

我听着路边的汽车过往的声音,好像自己在公路路面上睡得似的。

迷迷糊糊的我也睡着了。

如何从太原去平遥古城,带儿子徒步从太原到平遥(6)

第二天我们6点准时起床,收拾帐篷,发现我们露营地离乔家大院,大约有3公里不到的路程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在第二天里,赶出这截没有完成的路。

走到东观那个收费站时,我们吃了早饭。儿子还看到了和他妈妈同名的一个公司,宏锦运输公司。

儿子还打趣地说,妈妈在这开着公司呢?

早上起来我的脚没了昨天的表现,走起路来的姿态也快失去平衡,一直坚持着等半个小时休息的时候。儿子第一天喊疼的样子,烟消云散了,他毕竟年轻,我们相互鼓励,第二天他一直拉着车,走在前面,我跟着他后面。休息的时间到了,我们在会合。

到中午吃饭时刻,我们在路过祁县的108国道旁,吃了面。

我们一致同意现在打电话告诉奶奶,我们正在徒步回平遥的路上。

奶奶听后

惊讶地问我:二子(我的小名),这是咱了,为什么要走得回来?

透过电话里的声音,能听出来妈妈从惊喜,到惊讶,

差点变成惊吓

我清楚地告诉她没有什么事,

就是想用脚丈量一下,太原的家和平遥的家之间的距离。

还告诉她我们大约晚上10点左右到家,不让她等我们吃饭,我们自己解决。

午饭后的那个下午,是我们挑战极限的阶段,一路上很期待那个每隔半小时就休息的时间,

拖着灌了铅的双腿,挑战着自己的极限。

好几次有放弃的想法,我们相互鼓励,说再坚持走半个小时,待休息过后,又说努力一下,再来个半小时。根据路边的里程牌的标记,我们每小时的速度为4公里,2公里休息一小会。

如何从太原去平遥古城,带儿子徒步从太原到平遥(7)

一步步地向家走去,当看到“平遥公路段”的牌子时,我们欣喜若狂,步伐轻盈了许多。

走到平遥城墙的上东门时,我们俩在城门前,借着月色和微弱的光线,拍了一张照片。

老家在平遥县城里的东大街,我们走进院子大门时,奶奶迎了出来,

“贝贝(儿子小名),你们这是怎么了,受这种罪了”

老妈责怪我,不该带着孩子冒这个傻。说着眼睛里亮晶晶的。儿子上前抱着奶奶说

“没事,奶奶,我们挺好”,看着奶奶的眼睛湿润了,我的喉咙如鲠在喉,鼻子有点酸

晚上11点多了,奶奶还给我们留着晚饭。

儿子小时候因我们上班,6个月到1岁半,就是奶奶看着的,所以奶奶和孙子的感情较深,

记得儿子2岁刚回来太原时,每次和奶奶通电话,都会说:

“奶奶多会来太原看我?”,通话结束时,

还不忘带着哭腔叮嘱奶奶:“过两天来我家住几天哈”。

这次徒步每天大约走35-40公里左右,期间经历了开心,沮丧,兴奋,让我和儿子之间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

亲子活动的真正意义在于,我们一起做过的事,经历过的困难,委屈。相互磨合,父亲的角色,就是要给孩子力量,给孩子安全感,和他一起体会冒险,体验一些激情刺激的户外活动。待我们老了,他老了,想起他的爸爸妈妈时,有可回忆的事就够了。

分享一下您们和孩子的互动,

我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友友们,您说我的想法对吗?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