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的儿童需要注意什么?预防知识早知道
猩红热的儿童需要注意什么?预防知识早知道猩红热病情轻重可因机体反应性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大部分表现为轻症病人,极少出现重症病例,症状多不典型,初期很难与流感等普通疾病鉴别出来,但治疗不当或不彻底可能出现关节、肾脏等变态反应性并发症。猩红热是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发热、咽峡炎、弥漫性皮疹和疹后明显脱屑。猩红热在我国南方少,北方多;冬春季多,夏秋季少。其传染源为患者(自发病前24小时至整个病程都有传染性)和带菌者,尤其是轻型患者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给密切接触者,偶可通过带菌的用具传播。发病年龄以2—10岁小儿多见,6个月以内婴儿因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力,故很少发病。二、猩红热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猩红热是常见的幼儿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季的4-5月、冬季的11-12月多见,目前正是猩红热的高发季节,我市已有部分孩子发病。由于易感人群较为集中,猩红热疫情多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小学。因此,家校联合做好预防控制工作,防止猩红热聚集、暴发疫情的发生尤为关键。
一、让我们来认识什么是猩红热?
猩红热是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发热、咽峡炎、弥漫性皮疹和疹后明显脱屑。猩红热在我国南方少,北方多;冬春季多,夏秋季少。其传染源为患者(自发病前24小时至整个病程都有传染性)和带菌者,尤其是轻型患者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给密切接触者,偶可通过带菌的用具传播。发病年龄以2—10岁小儿多见,6个月以内婴儿因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力,故很少发病。
二、猩红热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猩红热病情轻重可因机体反应性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大部分表现为轻症病人,极少出现重症病例,症状多不典型,初期很难与流感等普通疾病鉴别出来,但治疗不当或不彻底可能出现关节、肾脏等变态反应性并发症。
典型病人临床症状有以下四期:
(1)潜伏期:最短1天,最长12天,一般为2-5天,此期细菌在鼻咽部繁殖。
(2)前驱期:为1天左右,表现为突然畏寒,发热38℃-40℃,头痛、恶心、呕吐、咽痛、扁桃体红肿,局部有灰尘白色点片状渗出物,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颜面部充血,口鼻部充血不明显,相比之下发白称为“口周苍白圈”。年龄小的婴幼儿起病时可发生惊厥或谵妄。
(3)出疹期:大多在发病12-36小时内出现皮疹,个别可延缓到2天以后。 皮疹始于耳后、颈部及上胸部然后迅速蔓延至全身;典型的皮疹为在皮肤上出现均匀分布的弥漫充血性针尖大小的丘疹,压之褪色,伴有痒感。
(4)恢复期:发病的第一周末期开始出现皮肤脱屑,脱屑是猩红热特征性症状之一。皮疹旺盛者,则脱屑多(90%病人有脱屑),面颈部为细屑,躯干四肢为小鳞片状,手掌足掌为大片状脱皮,大约经2-4周脱完,无色素沉着,如能早期正确治疗,出疹轻,可无明显脱屑。
特异性治疗首选青霉素,一般用药1天后发热消退,皮疹很快消失。治疗需足量使用青霉素10天,也可以选用羟氨苄青霉素、红霉素、洁霉素、氯霉素等。
温馨提示:家长一定要配合全程足量治疗,切不可因病情好转而中断治疗。
三、我们如何来预防呢?
猩红热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预防性措施应以加强儿童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为主,从而减少发病。
(1)注意个人卫生:合理膳食,加强身体锻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漱口,尽量少到人员密集的场所;
(2)及时就医:在高发季节、尤其是周围出现猩红热病人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儿童出现发热或皮疹,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3)治疗和隔离患者:患儿应注意卧床休息,进行住
院治疗或居家隔离(隔离期自发病日起,不少于7天),不要与其他儿童接触;其他人接触患者时要戴口罩;
(4)通风和消毒:患儿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
天不少于3次,每次至少15分钟。患儿使用的食具应煮沸消毒;用过的毛巾等要用开水煮烫。患儿痊愈后,要进行一次彻底消毒,玩具、家具要用肥皂水或来苏水擦洗一遍,不能擦洗的,可在户外暴晒l-2小时;
(5)加强学校卫生:在猩红热流行期间,托幼机构及小学要认真开展晨、午检工作,发现可疑者应请其停课、就医和隔离治疗。通风和消毒参照上一条。
温馨提示:作为家长,当您的孩子一旦被确诊为猩红热疾病时,请居家隔离治疗,同时及时向班级老师请假并告知原因,以便学校做好在校学生排查及消毒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