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收服哪三人让他们共保取经人,有天兵天将不选
观音收服哪三人让他们共保取经人,有天兵天将不选看到这里,我们就会明白,其实孙悟空这样一个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人物,很有可能就是玉帝派人创造出来的,目的就是要敲打不断挑战自己权威的“佛家”一脉。 除了“佛家”和“道家”这两股最大的势力,还有很多游离在外的各路神仙,他们两边都不得罪,属于中间势力。 自然是代表着佛家,是佛家在天庭上的最高精神代表和实际掌权人物,手下徒弟门生有万万千,出名的就有“十大弟子”,万千比丘。可以说,如来的佛家势力,是天庭当中不可忽视的一大重要力量。 【2】再看《西游记》中玉皇大帝: 自然是代表着道家,是道家在天庭上的最高精神代表和实际掌权人物,并统管三界和四海,是天庭各路机构的控制者。所以,在天庭上各路道家神仙也大都往往是身居要职的天庭官员,最有名的属太上老君了。
导语:这个问题其实也困扰了我很多年,直到最近几天终于有了答案。整个《西游记》中的主线,明面上是观音及如来,为了普度众生让唐僧去西天取得真经。但其实,真正隐藏在背后的主线,是当时天庭的两大派系为了试探对方实力,而上演的一出“劳改犯改过自新终成大器”的大型文艺演出。
西游记
一、演出背景:天庭看似一片祥和,实则各种势力明争暗斗;仔细回顾下《西游记》我们会发现,天庭中明面上一片祥和,各路神仙和和气气的,大家一起还享用蟠桃盛宴。但是实际上,作为天庭的掌舵者玉皇大帝,早已经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暗流。
【1】 先看《西游记》中如来佛祖:
自然是代表着佛家,是佛家在天庭上的最高精神代表和实际掌权人物,手下徒弟门生有万万千,出名的就有“十大弟子”,万千比丘。可以说,如来的佛家势力,是天庭当中不可忽视的一大重要力量。
【2】再看《西游记》中玉皇大帝:
自然是代表着道家,是道家在天庭上的最高精神代表和实际掌权人物,并统管三界和四海,是天庭各路机构的控制者。所以,在天庭上各路道家神仙也大都往往是身居要职的天庭官员,最有名的属太上老君了。
除了“佛家”和“道家”这两股最大的势力,还有很多游离在外的各路神仙,他们两边都不得罪,属于中间势力。
看到这里,我们就会明白,其实孙悟空这样一个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人物,很有可能就是玉帝派人创造出来的,目的就是要敲打不断挑战自己权威的“佛家”一脉。
因此最后,天庭玉帝决定上演一出戏,来敲打“佛家”,并树立起一个积极的案例,那就是只要听从了天庭的安排,经过艰难的磨炼,最后也都能修正成果。
各方势力明争暗斗的天庭
二、敲定导演:总导演为玉帝如来,执行导演为观世音菩萨;但是这样的事情,又不能瞒着“佛家”的老大如来佛祖,所以我大胆猜测,在某次的蟠桃盛宴上,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进行了一场比较私密的“私人两方会谈”。会谈的内容无从得知,但可以知道的是如来佛祖最后得到了一些实际的利益,同意了这一场演出。
在双方的利益搏斗之后,总导演确定为玉帝和如来的双导演模式,而性格较为温和在两派中间都有极好人缘的观世音菩萨就被选为了执行导演,实际安排整个的演出。
西游记-玉帝和太上老君
这样的话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一个所谓的“吸取天地灵气的石猴”,一出生就有着那么大的本领,后来还得到了“菩提老祖”的真传,掌握了“七十二变”等绝妙武学了,因为菩提老祖那跟玉帝一样都是道家。就连“如意金箍棒”这种旷世武器,也被龙王拱手送于了他。说白了,大家都知道孙悟空背后的老板是谁,都是卖一个面子。
而如来呢,也是知道孙悟空的背景,所以在看到孙悟空闹上天庭后,各路天兵天将跟玩耍一样的和孙悟空在“打斗”,各个都不敢下狠手。如来就觉得要简单“修理修理”孙悟空了。于是,他就小小的用了一个小手段,就用“五指大山”将孙悟空压了下来,说白了就是暂时关进了牢里。
这样一来,如来佛祖一方面打压了玉帝一方创造的“孙悟空”的气焰,另一方面也是漏了一手,表明了自己“佛家”的真正实力,可以说是一石二鸟。
西游记-如来佛祖
三、主角选拔:其他条件还可商榷,徒弟需为厉害劳改份子;后来的剧情咱们也知道,孙悟空在“五指山下”被压了整整五百年,也就是做了“五百年”的牢狱后才被放出来。那么,这五百年中间,玉帝和如来佛祖,他们两方人马在做什么?
很简单,在写剧本、改剧本、梳理剧情,因为派系不同,自然对各方势力的出场顺序、镜头等都有各种讨论和争斗。这不,五百年后终于有了一个双方都满意的剧本出现,于是,孙悟空被安排好的“唐僧”不经意的就放了出来。
【1】劳改份子之--大徒弟孙悟空:
孙悟空是一个大闹天宫坐了五百年大牢的“劳改份子”,需要进一步进行改造。之后呢,在执行导演观世音菩萨的运筹帷幄中,另外三名徒弟出演人物也都一一敲定。
西游记-唐僧营救猪八戒
【2】劳改份子之--二徒弟猪八戒:
想当年,那可是玉树临风,一度还想迎娶嫦娥的“天蓬元帅”,曾掌管“十万”天河水军。可以说,那就是一个手握重兵的大将。可是呢,就是这样一位为位高权重的大将,最后因为“调戏”嫦娥而被贬下凡间。到这里,我不免想到,这会不会也是玉皇大帝的提前安排。
【3】劳改份子之--三徒弟沙僧:
虽然当时沙僧仅仅是一名卷帘大将,官职不大,但是也是玉皇大帝身边的人,类似于现在的近卫军的武官,玉皇大帝的心腹卫士。他最后被贬的原因也很奇葩,说是打碎了一个琉璃盏,就流落到在流沙河中成为了一名水怪。这样奇葩的犯罪理由,相信也是玉皇大帝故意而为之。
西游记-猪八戒和沙僧
【4】劳改份子之四-四徒弟白龙马:
没错,虽然经常说唐僧一行师徒四人,但我认为白龙马也是徒弟之一。想当年,白龙马那也是帅的一塌糊涂,最后也是莫名其妙的,说是偷了自己老爹的一颗“明珠”,被自己老爹告了,在即将被问斩的时候,恰好就被咱们的总执行导演观音菩萨救了,成为了“取经天团”中的一份子。
可以说,大徒弟孙悟空、二徒弟猪八戒、三徒弟沙僧、四徒弟白龙马,这几个都是犯罪之后正在进行劳改的“劳改份子”,最后由他们来协助唐僧完成取经重任,不,或者说是取经演出大戏。
西游记-白龙马
四、演出经过:本来很简单的路途,在导演安排下各种凶险;虽然在古代路途不便,山高路远,取经之路经过数十个国家,沙漠、雪山、草原、戈壁,但充其量也就是自然环境差了一点,考虑到古代满世界做生意的那些商人,其实取经路途本身并无过多凶险。
可是呢,好不容易搭起了这么一出好戏,没有一点惊险刺激,那怎么能行?
于是,天庭就安排了各种小妖小怪,在沿途路上对师徒四人进行围追堵截,人为制造艰难。可是,这几个徒弟太厉害了,普通的小妖小怪根本就不是对手,几个回合便一命呜呼了。
最后,无奈之下,天庭之后安排自己人直接假装一下就上场。
比如“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那就是太上老君自己的炼丹童子。
西游记-金角银角大王
比如“青狮精”,最后被文殊菩萨救走,是文殊菩萨的坐骑。
比如“金翅大鹏雕”,武力值爆表,孙悟空根本打不过,人家是如来佛祖的舅舅。
西游记-金翅大鹏雕
所以,这样看来,这些有背景的妖怪,要么玉皇大帝一脉的“道家”派人扮演的,要么就是如来佛祖一脉的“佛家”扮演的。
他们的目的都很简单,既给对方使了绊子出了难题,又展示了自己一方强大的能力以及稀有的法宝,可以说就是一个互相“耀武扬威”的过程。
五、演出谢幕:劳改份子取经成功,重获新生称为教育典型;
最后,在总导演如来佛祖和玉皇大帝的运筹帷幄,以及执行导演观世音菩萨的兢兢业业工作之下,这一幕演出终于圆满谢幕。
通过这一次绝妙的演出,各方收获如下:
【1】几位主演,摆脱了劳改份子的过往犯罪身份,重新获得了天庭的认可,重归仙界;
西游记-取经成功的师徒
【2】玉皇大帝:
从天庭的掌权者身份来看,玉皇大帝通过此次演出,明确告知了那些仍然在改造中的“劳改份子”,他们只要老老实实接受组织改造,还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重新回到正常的神仙生活。
从道家的代表着来说,他向佛家势力展示了道家强大的实力,明确警示他们不要轻举妄动。同时,他也清楚摸到了佛家的实力,从而在接下来时间会加强对他们的监控和防范。
【3】如来佛祖:
在展示了自己一方实力后,也知晓了玉帝一方实力庞大,短时间内会约束自己的手下,不主动挑起和道家的冲突,暗地里,广收门徒,扩张实力,韬光养晦。
西游记-如来和玉帝各自了解了对方一派的实力
六、结语:
在成长中,《西游记》是陪伴我们长大的一个主要文学著作,可以说我们当前的一些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多多少少也受其影响。《西游记》的影视剧表现出来的是一层意思,但是不同人在看原著的时候,就会发现不一样的看点。比如,我这篇文章中的想法,就是我不经意看《西游记》某一张的原著时,产生的想法。
我们可以看出,取经天团成员,并非观音所能够决定的,她只是一名平衡两边关系的中间代言人。
所以,如果想更加真实的了解《西游记》,还是要读一下原著。现在为了拓展暑期四大名著的传播,头条小店做活动,《西游记》 《三国演义》 《红楼梦》 《水浒传》四大名著白话文套装,原件199元,现在只需要79元就可以买到。
四大名著套装
暑期让自己,让孩子读一读四大名著,会给人生带来不一样的精彩。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关联处,详细查阅。
自带知识点拓展和阅读赏析
参考文献:
1️⃣《西游记》
文:头条“醉观沧海”
图: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