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称河北为燕赵?燕赵大地为何称
为什么称河北为燕赵?燕赵大地为何称来源 | 微信公众号“e观沧海”文 | 候鹊元朝为蒙古人所建,世祖忽必烈时正式称元,定大都,建“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其他地区设行中书省,共分为13个大行政区。今河北地区绝大部分属中书省,仅秦皇岛、宽城、迁西、青龙、平泉属辽阳行省大宁路。中书省辖河北地区的有:大都路(今北京);永平路,驻卢龙(今卢龙);兴和路,驻高原(今张北);保定路,驻清苑(今保定);真定路(今正定);河间路(今河间);顺德路(今邢台);广平路,驻永年(今永年东南);大名路,驻元城(今大名南)。元武宗时在张家口的张北建中都,即“元中都”,成为元朝继和林、上都、大都的又一政治中心。明朝初建都于应天府(今南京);废元朝中书省直隶地区,其管辖区域分属河南、山西两行中书省;置北平等处行中书省;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永乐年间迁都顺天府(今北京),改北京为京师;京师辖今河北地区的有:顺天府、延庆州、万全都司、保
在波澜壮阔的渤海之滨,奔腾不息的中华母亲河黄河下游以北,是中国北方的重要省份——河北。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河北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所以,e观沧海正式推出特别栏目《你所不知道的河北》,每周三、周六更新。
10、河北在唐、宋(辽、金)时期的设置?
唐贞观初年将全国分为10道,开元年间又分为15道,每道置采访使,检察非法,如汉朝的刺史;现河北地区主要属河北道,小部地区属河东道和关内道;河北道的驻所在元城(今邯郸大名东北)。
元、明、清三朝都城都建于北京,元称大都,明、清称北京。汉语将国都附近的地区称为“畿”,河北环绕在京都周围,故称之为“京畿之地”或“京畿重地”。在元、明、清三朝近700年的时间里,河北归中央政府管辖,故又称为直隶省。
元朝为蒙古人所建,世祖忽必烈时正式称元,定大都,建“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其他地区设行中书省,共分为13个大行政区。今河北地区绝大部分属中书省,仅秦皇岛、宽城、迁西、青龙、平泉属辽阳行省大宁路。中书省辖河北地区的有:大都路(今北京);永平路,驻卢龙(今卢龙);兴和路,驻高原(今张北);保定路,驻清苑(今保定);真定路(今正定);河间路(今河间);顺德路(今邢台);广平路,驻永年(今永年东南);大名路,驻元城(今大名南)。元武宗时在张家口的张北建中都,即“元中都”,成为元朝继和林、上都、大都的又一政治中心。
明朝初建都于应天府(今南京);废元朝中书省直隶地区,其管辖区域分属河南、山西两行中书省;置北平等处行中书省;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永乐年间迁都顺天府(今北京),改北京为京师;京师辖今河北地区的有:顺天府、延庆州、万全都司、保安州、永平府、保定府、真定府、河间府、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河北北部属大宁都司;此外,蔚县、涞源属山西大同府,元氏西部属太原府,涉县北部属辽州,丘县、馆陶属山东东昌府,吴桥属济南府,涉县、武安、磁县、临漳属河南彰德府。
清朝为满族人所建,入关定都北京后,沿袭明朝置直隶省,驻保定,设总督;在今河北地区的有11府:顺天、保定、正定、大名、顺德、广平、天津、河间、承德、宣化、永平;还有六个直隶州:遵化、易、冀、赵、深、定。雍正、乾隆后逐渐在今河北的承德、张家口以及内蒙古等地设置州、县,划属直隶,直隶省辖境日扩。此外,涉县、武安、临障属河南彰德府;阳原以西属山西大同府;元氏以西属平定州;吴桥属山东济南府;丘县、临西属临清府。
文 | 候鹊
来源 | 微信公众号“e观沧海”
制作团队
主编:马卿轩
责编:贺瑞瑞 辛 懿
校对:蔡文慧
编委:韩东言
总编:王兰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