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七绝:毛泽东七绝
毛泽东七绝:毛泽东七绝这首诗是少年时期的毛泽东于1910年秋走出家乡韶山、告别父亲,奔向外面广阔世界的宣言书,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点。诗中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全诗简洁而又不失大雅,朗朗上口,以一句“学不成名誓不还”表明其求学的坚决、志向的高远。《七绝 • 改诗赠父亲》又名《七绝 • 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作品根据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政治活动家西乡隆盛的一首辞父言志诗略加改动而成,而西乡隆盛则又借自一个日本和尚释月性在离乡东游前写的两首自述其志向的题壁诗《锵东游题壁二首》。其原文为:“二十七年云水身,又寻师友向三津。儿乌反哺应无日,忍别北堂垂白亲。男儿立志出乡关,学若无成不复还。埋骨何须坟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作者:毛泽东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毛泽东《七绝 • 改诗赠父亲》田楷集字帖
今天,分享一首毛泽东的七绝——《改诗赠父亲》田楷米字格字帖,供书友们参考。
作品原文:
七绝 • 改诗赠父亲
作者:毛泽东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七绝 • 改诗赠父亲》又名《七绝 • 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作品根据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政治活动家西乡隆盛的一首辞父言志诗略加改动而成,而西乡隆盛则又借自一个日本和尚释月性在离乡东游前写的两首自述其志向的题壁诗《锵东游题壁二首》。其原文为:“二十七年云水身,又寻师友向三津。儿乌反哺应无日,忍别北堂垂白亲。男儿立志出乡关,学若无成不复还。埋骨何须坟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
这首诗是少年时期的毛泽东于1910年秋走出家乡韶山、告别父亲,奔向外面广阔世界的宣言书,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点。诗中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全诗简洁而又不失大雅,朗朗上口,以一句“学不成名誓不还”表明其求学的坚决、志向的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