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农民备春耕(让村庄有理由将青年人留下)
保障农民备春耕(让村庄有理由将青年人留下)联合社现有各种农机装备60台,其中旋耕机10台、高速插秧机20台、高速抛秧机2台、联合收割机11台、大型轮式拖拉机5台、农用运输车4台、粮食烘干设备8台,可谓机械化“武装到了牙齿”。信息化指挥中心里的大屏幕,显示了农机作业位置等数据。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为机育秧”信息化指挥中心外观看起来是一座巨大的蓝色厂房,里面放着一张大的长条会议桌和一圈办公椅;在主座位置的正上方,挂着一块大屏幕,一进门就能看见。工作人员在一台电脑上操作几下,大屏幕上便显示了一张北斗地图,上面标注了一台农机的当前位置: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砂硖围附近233.215米。鼠标晃动,该农机作业的时间、面积以及车主信息,瞬间同步出现。农机事务中心主任李志刚,时刻注视着信息化指挥中心里的大屏幕。“这是北斗智慧农业管理平台,精确得很。”李志刚介绍,联合社的每台农机上,都已安装智能化配套设施,能够实现农机的全过程作业追踪,在农机跨
在常见的叙事中,由于大量壮劳力外出务工,很多村落只有中老年劳动者坚持在田间劳作。然而,3月中旬,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狮子岭村一处在建的“育秧工厂”基地上,却是40余位中青年男人在汗流浃背地干活,清一色壮劳力。
47岁的谭新龙,以前是小货车司机,后来返村创建农机合作社,在2021年夏天,他和村里其它5家农机合作社决定“搞一件事情”:共同创建创联农机合作社联合社,继而创建目前长沙市最大的全自动智能化育秧工厂。
35岁的刘展,大学毕业后做过销售、编程,后来到村里做农机智能设备运营。记者见到他的时候,刘展正和同乡张英检查机器设备。“在村里挣钱和在外面差不多,那咱就留在村里。”刘展抻了抻浸透汗水的短袖衣领,他的植保飞机已经要派上用场了。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狮子岭村,3月中旬,地里已经开始为春耕忙碌起来了。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为机育秧”
信息化指挥中心外观看起来是一座巨大的蓝色厂房,里面放着一张大的长条会议桌和一圈办公椅;在主座位置的正上方,挂着一块大屏幕,一进门就能看见。工作人员在一台电脑上操作几下,大屏幕上便显示了一张北斗地图,上面标注了一台农机的当前位置: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砂硖围附近233.215米。鼠标晃动,该农机作业的时间、面积以及车主信息,瞬间同步出现。
农机事务中心主任李志刚,时刻注视着信息化指挥中心里的大屏幕。“这是北斗智慧农业管理平台,精确得很。”李志刚介绍,联合社的每台农机上,都已安装智能化配套设施,能够实现农机的全过程作业追踪,在农机跨区作业时,可进行调度指挥,特别在农忙季节,能够高效调配区域内农机开展田间作业。
信息化指挥中心里的大屏幕,显示了农机作业位置等数据。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联合社现有各种农机装备60台,其中旋耕机10台、高速插秧机20台、高速抛秧机2台、联合收割机11台、大型轮式拖拉机5台、农用运输车4台、粮食烘干设备8台,可谓机械化“武装到了牙齿”。
所有植物生长的生态环境和生长数据信息,都能汇总到信息化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指挥中心通过统一平台,实现了联合社所有物联设备的统一管理,并只需要通过一个电脑终端就可以实现。
记者探访时,一位30岁出头的技术人员蹲在地上,忙着检查一个泵。这是智能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系统的灌溉泵,可根据作物种植情况,实现按需供水和精准施肥,最大限度降低系统运行能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秧苗从基地里培育出来后,下一个也是最紧要的环节就是播种。传统播种是人工插秧或抛秧。当地年过半百的稻农回忆,过去插秧,人要猫着腰,右手食指和拇指掐在距离秧苗根部位置,随后用力将秧苗插到泥里;水田里的淤泥立刻没过小腿,稍有不慎整个人就要翻在泥汤里。
现在的插秧场景已经天翻地覆。在一个场地上,数十台崭新的插秧机排成两列。合作社的高速插秧机,看起来轮子很大,据介绍,这种机械采用大直径车轮配合高地隙和四轮减震,即使在“湿烂田”作业,也会平稳顺畅,由于搭载更多智能设备,作业效率更高。联合社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湖南省还加大了农机设备设施补贴力度,让联合社实实在在享受到购机政策优惠,“一台插秧机原价十几万元,现在各类补贴后,只要几万块就能买到。”
崭新的插秧机停放在地里。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育苗、耕作、灌溉,到运输、植保、收获的全环节机械化,是一环扣一环的,每一个环节的机械化程度,都被上一个环节的机械化程度所影响。“所以我们要‘为机育秧’”,李志刚介绍,水稻育秧环节的机械化,能够与播种环节的机械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换句话说,人工育出的秧苗均匀程度很难保持一致,这就与插秧机器的农艺要求难以对接。育秧工厂的出苗会高度齐整,这就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栽插。
在李志刚看来,机械化生产不仅使得耕作效率、质量大大增强,而且给了更多青年人留在乡村奋斗的理由。“科学种田、种田科学,告别那些不必要的重体力劳动,让年轻人有了学习与坚持的动力。”
为庄留人
49岁的张英,上身穿一件黑色短袖,将一块满装着褐色物质的长方形盒子从传送带上捧起来,放在黑漆漆的地面上。“这是机插秧硬盘”。谭新龙介绍,机插秧种的制作需要放底土、播种、浇水、盖面土等步骤,然后再用流水线运送至智能催芽密室。即使是这样的杂活,每天也能挣一二百元。
“来,吃槟榔!”“不吃了,牙口不好受。”午饭后,育秧车间外的五六个中年男人,在太阳下站着聊天,旁边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在旁边嚼槟榔。他们视线的方向,是小山下油菜花田,在山水间阡陌纵横。
育秧车间里,智能密室催芽。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在村里也能挣大几千块钱,在外面务工,也差不多这个钱。当然还是在村里干。在村里,到处是熟人朋友。”刘展笑声爽朗,他告诉记者,自己是大学毕业的,会通过智能遥控系统操作植保无人机,等到春耕开始,自己的飞机就要派上用场了。
空空如也的育秧盘,放进一台漏斗形状的机器里,即被自动填入营养土、淋洒营养水、播进种子、喷洒水雾、盖营养土,然后再满满当当地从机器另一头冒出来。“机器育秧,真给农民省事。”张英说,以前人工育秧费心费力,碰上个倒春寒,还有烂秧的危险,以前狮子岭村很多人都是去别的村里买秧苗。他记得,当年买人家一棵秧,需要3毛钱。
工厂化生产的育秧盘。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工厂化育秧,不受‘倒春寒’这样的恶劣天气影响,而且使得秧苗生长整齐均匀、质量优质。一旦实现高速、高效、高质的水稻多批次机械化、规模化、工厂化、市场化育秧,还能给那些常年在外务工、无暇顾及农田的人,一个花极低时间成本就能照料好农田的选择。”李志刚说。
对于理事长谭新龙来说,机械化农业的确给了自己回乡的机会。“我以前是跑小货车的,长沙市周边,岳阳、娄底、湘潭,都跑过;再远些的,深圳、广州,也去过。”他依靠在椅背上,慢慢地说,“但是,家里还有三四十亩稻田。常年在外面干活,总会有几亩边角旮旯的地,顾不上照料了。”
谭新龙介绍,目前已接到八九千亩的秧苗订单,工厂化育秧的工序相比传统育秧,能节省60%的土地和90%的人力。工厂化育秧从浸种、起水、催秧,到流水线装盘、叠盘后转运到催芽密室、发芽后再通过单轨运输进大棚,整个周期一般是24天。
“湖南人说,‘锄头抓得稳,种田是根本’。祖辈留给后人的地,有一亩地,自己没照料好,都是心疼的。后来,国家政策对农机补贴增加,我在2013年回家购置农机、包田地,也挣了些钱。后来就办了农机合作社了。”谭新龙闪动了下眼睛,47岁的他,声音低沉,“留在家乡挣钱,是最惬意的事了。”
“无人化”春耕
“无人农场是智慧农业的一种生产方式,耕作无人化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3月11日,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究员兼水稻专业组秘书长张文毅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称,随着现代农业发展,高效、精准、优质、智能的高性能农机装备越来越多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因此,机器在逐渐将农民从繁重的农活中解脱出来。但农作物生产环节复杂,如果要实现像水稻这样的农作物,从育苗、耕作、灌溉,到运输、植保、收获的全过程机械化,仍然需要农机行业继续提升研发制造能力、协同配套措施并做好设备管理与服务。
2022年1月份印发的《“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中,国家对行业发展提出目标,“十四五”末全国农机总动力稳定在11亿千瓦左右,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75%。“利用先进的农机装备,不仅可以将生产过程简约化,还能让农民省钱省时省力。所以,推广耕整、施肥、播种一体化作业,不断促进植保、收获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张文毅说。
农场里正在搭建的大棚。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相比于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水稻生产工序更加繁多、机械化作业难度更大。“现在水稻种植环节,机械化水平还是不够。”张文毅说,运作起一台插秧机,就需要四五个人参与,有做驾驶员的,有往车上装秧盘的,还得有在车上摆秧盘的。“虽然说,机插秧比起人工插秧省事方便很多,但大量人工参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产的高效和精度。”他告诉记者,人在搬运、摆放秧盘的时候,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程度的秧苗损耗;农机手在驾驶插秧机的时候,可能会片面追求作业面积而降低作业质量,导致栽插密度不够、基本苗数不足,影响机插秧技术稳产增效优势的发挥。
南方有些丘陵地区,田块较小、供水成本较高,这在客观上增加了水稻机插秧的成本。张文毅认为,业界还需进一步完善农田宜机化改造技术规范,明确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技术发展路径,形成农田农机农艺融合下的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技术模式。
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时,他认为,还要考虑联动多个社会主体参与,比如,应该加强对科技推广人员的水稻生产机械化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指导和服务能力;加强对合作社、农机大户、种植大户的技术培训,提高其对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
对于近期全国多地涌现的“育秧工厂”,张文毅建议,“育秧工厂”应打造成多功能性,即不只为水稻培育秧苗,还可以为蔬菜、花卉培育秧苗,将工厂内智能设备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创造多元化附加值机会。
农作物耕作的全程机械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机具选型、农艺配合、土地规模、经营体制、人员培训、技术推广等各个环节。“农业全过程机械化会实现的,春耕无人化慢慢也会实现的,但是它们都需要有一个技术不断积累、进步的过程。”张文毅说。
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 摄影 王巍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