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二七次飞天各承载什么人?神舟十三成功飞天
神舟十二七次飞天各承载什么人?神舟十三成功飞天17岁成为飞行员,33岁进入太空讲课,41岁成为宇航员。她是中国首位“80后”的女航天员,无数人视她为榜样。作为“太空漫步第一人”,翟志刚在扬起中国红的那一刻,也意味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位独立掌控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飞行员叶光富筹备上天11年的经历,更让人为之动容。而3位宇航员中,最引网友关注的则是年过四十岁,有家有室有孩子的女航天员王亚平。
这几天,所有中国人都在庆祝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
翟志刚、叶光富和王亚平三位中国航天员,也将在太空度过6个月的时光。
回看这三人的太空经历,才发现每个人的人生都因航天,而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变。
他的一小步,中国航天的一大步。
作为“太空漫步第一人”,翟志刚在扬起中国红的那一刻,也意味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位独立掌控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
飞行员叶光富筹备上天11年的经历,更让人为之动容。
而3位宇航员中,最引网友关注的则是年过四十岁,有家有室有孩子的女航天员王亚平。
她是中国首位“80后”的女航天员,无数人视她为榜样。
17岁成为飞行员,33岁进入太空讲课,41岁成为宇航员。
王亚平的人生经历,向所有人展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巾帼不让须眉。
很多人感叹王亚平的成功,也有人羡慕她的幸运。
但其实,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
王亚平看似幸运的背后,是她18年对航天事业的持之以恒,也是对梦想的极致追求。
一生只做一件事,一事还需做一生。
王亚平用亲身经历告诉所有人:将一件事做到极致,便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1980年,王亚平出生在山东烟台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初中毕业,她不顾父母意愿,偷偷报考高中,人生也因此改变。
高考时,国家正在招收第七批女飞行员。
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17岁的王亚平顺利通过测试,开启军旅生活。
进入飞行学院,王亚平繁重的文化课,还有大量的体能训练。
拉练、游泳、跳伞、负重训练。
有时候,连男学员都觉得苦累,王亚平却一声不吭,咬牙坚持。
2003年,在看到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出征太空后,王亚平萌生了一个想法:
“中国有自己的男飞行员、女飞行员。
现在我们有自己的男航天员,那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呢?”
2009年,29岁的王亚平加入航天队伍,成为一名航天员。
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航天知识,极具挑战性的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
为了适应失重环境中的晕眩感,王亚平几乎每天都会在离转椅上被转15分钟。
而这个训练,普通人不到一分钟就会感到身体不适;
穿上120公斤的宇航服,连续4小时不间断,在水下进行模拟太空行走训练;
穿着液冷散热服,钻进舱外服,被吊入水池中;
一个出舱动作,反复熟悉训练,形成肌肉记忆......
一场训练下来,王亚平手抖得无法端碗,不能夹菜。
可即便如此,她也从未想过放弃。
2010年,王亚平以过硬的技术和超强的心理素质,成为我国第二位女航天员。
2013年,乘坐神舟十号进入太空,给全国的中小学生,进行了一场太空授课。
有人曾问她害怕吗?
她说:
“当我身穿航天服,准备为祖国出征太空的时候,我心中充满对航天事业的热爱。
因为这份热爱,让我克服所有困难,战胜所有难关。
能够再次飞上太空,仍然是我最大的梦想。”
如今,41岁的王亚平再次进入太空,为这份“专注”,提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18年前心怀梦想,18年后心随所愿。
王亚平用18年的时间,告诉所有人:
专注可以实现梦想,也能成就专业。
将一件事做到极致,将不可能化为可能,将可能变成无限可能。
当你敢于执着,便会迎来新生;当你做到极致,成功便是水到渠成。
正如那句话所说:
“这个世界,有人在昼夜不停地高速运转,有人起床发现世界变了。”
真正的高手,永远都在路上。
很多时候,不是世界走得太快,而是我们从来不懂得持续努力。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的航天事业,相比其他国家要晚一些。
可是起步晚,速度快。
从1970年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到2021年的神舟十三号,中国航天事业,从被轻视到举足轻重,我们只走了51年。
荣耀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前辈为科研奉献一生,是一批又一批的航天员为了进入太空,付出无数心血努力。
今天,在航天事业发展进程中,有这样一个人,开创了中国航天员训练先河,在30年的时间中,曾7次送11名航天员进入太空。
杨利伟、聂海胜、刘伯明、王亚平......所有我们熟悉的航天员,都曾经受过她的“魔鬼式”训练。
她是黄伟芬,中国航天员背后的女人。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建立后,航天员的选拔成为重中之重。
而当时的中国还未有航天员训练的经验。
没有先例可以参考,没有训练可以借鉴,没有国外的资料可以查阅......
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也不敢想飞行失败带来的后果。
在这种情况下,黄伟芬临危受命,接下了这份重担。
从飞船起飞,到进入预定轨道,从宇航员出舱,再到成功返回地面。
每一个步骤都至关重要,不能失误,更不能失败。
没有数据,就自己试训;不确定试验的安全性,就自己亲自进行。
一点点收集资料,一次次分析试验。
黄伟芬顶着巨大压力,从无到有,只用三个月,就写出一份航天员训练总体方案设计。
这不仅是我国首部航天员训练的顶层方案,更奠定了之后二十年航天员训练的总基调。
1999年,黄伟芬作为总教头,开始对挑选出的14名航天员,进行严格训练。
3、4厘米厚的实验手册,每个人必须烂熟于心;
报告词不能多一字,也不能少一字。
航天员:景海鹏
更不用说该有的训练,一分钟都不能少。
她曾说:“飞船不落地,总是不放心。”
从1992年到2021年,这30年来,每一次中国航天员的出征,背后都少不了黄伟芬的身影。
她不爱灯光,不喜名声,只愿做一个无名英雄,在幕后陪伴航天共同成长。
凭着一腔热血,用平凡造就非凡。
在这个注重名利的时代,黄伟芬甘愿做一名“绿叶”,将自己喜欢的事,做成了他人的无法比拟。
最近,电视剧《功勋》中,单元《屠呦呦的礼物》,让人深切感受到科学家的伟大。
作为我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屠呦呦用50年的时间,只做了一件事。
不苟言笑,废寝忘食,这是剧中的屠呦呦,也是生活中的屠呦呦。
电视剧《功勋》
上世纪60年代,疟疾在全球蔓延。
中国成立研究组,39岁的屠呦呦相应号召,带领团队开始研究对抗疟疾的药物。
亲自走访疟疾药房,整理出640万字的药方集。
带领一批研究员调查2000种中草药剂,在长达4年的时间里,夜以继日,进行研究。
可结果,却让她一筹莫展。
1971年,东晋葛洪的一张处方让屠呦呦灵感迸发。
她第一次成功用沸点较低的乙醇,制取出对疟原虫有100%抑制率的青蒿素提取物。
也是这时候,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对疟疾,有很强的治疗效果。
但是当屠呦呦进行临床试验时,结果又一次不尽如人意。
为了提高研究效率,屠呦呦决定以身试药。
改良,试验;再改良,再试验。
如此反复191次后,试验终于成功。
1986年,青蒿素获得卫生部新药证书;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列入基本药物名录。
为了研究疟疾,屠呦呦不仅付出了时间和精力,还有自己的身体健康。
因为长期接触化学药剂,让她患有中毒性肝炎;
为了确保青蒿素的安全,成为青蒿素的第一个试用者;
为了验证青蒿素的疗效,她又跑去疟疾肆意的海南......
她一心只为治病救人,却从未想过自身安危。
除此以外,屠呦呦首次发现了疗效更好的青蒿素衍生物:双氢青蒿素。
对于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红斑狼疮,具有独特的效果。
屠呦呦的这一发现,意味着可能拯救中国上百万人的生命,挽救世界上所有因此病而遭受痛苦的患者。
有人曾这样评价屠呦呦:
“如果用拯救多少人的生命来衡量伟大程度,那么毫无疑问,屠呦呦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是啊,20岁时从事中药研究,30岁后献身青蒿素,85岁功成名就。
如今,91岁的屠呦呦,依然奋斗在第一线,每日与科研作伴。
她用一生的时间,对抗疟疾,研究药物。
她做了一辈子科研,只希望用自己的一份力,而让世界有所改变。
稻盛和夫曾说:
“各行各业所谓的名人、高手,他们在达到这个境界前,无不踏实努力,孜孜以求。”
是啊,这世上没有谁从出生开始就能成功。
所有成就的背后,都是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注与坚持。
纵观我们身边有所成就之人,他们也许是清洁工,服务员、工人,教师、医生、工程师、商人......
他们一辈子都在教书育人,在自己的领域勤恳耐劳,兢兢业业。
这些普通人,从事着普通的工作,做着普通的事,过着普通的生活,却让人生变得不再普通。
超市员工浦塞红,存在感极低的工作,却从不敷衍潦草。
用最简易的消虫工具,将最微不足道的小事,做成了万人皆知的“专家”。
外卖小哥雷海为,凭着对诗词的热爱,即使每日奔波不断,也从不放弃阅读。
参加《诗词大会》,最终击败北大硕士,成为节目创办以来最大的黑马。
刘强东从农村小伙到企业总裁,刘强东用亲身经历,演绎了一场人生的“变形记”。
而这一切的根源,不过是因为在大学时走投无路下的孤注一掷。
袁隆平院士,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只因年少见过饿殍满道,尝过饥寒滋味。
不让后人因饭而忧,不让国家因粮而难。
他将一切不可能化为可能,也从一介白衣,变成粮食之父。
择一事,终一生。
练一身本领,成一项事业。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
“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
专注于自己的领域,就能做到他人的不可企及;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就会得到超预期的回报。
人生就是这样,当你肯于付出时间与心血,想要的成果,也一定会随其而至。
来源:微信公众号“有书”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