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武汉市水务局智慧水务:武汉市水务集团

武汉市水务局智慧水务:武汉市水务集团十年间,武水集团新建金口、蔡甸水厂、阳逻新水厂工程,改造、扩建宗关、白沙洲、余家头、白鹤嘴、琴断口、沌口、阳逻、堤角等水厂。十年来,武水集团按照水厂布局大调整、制水工艺大提升、供水管网大改造的规划,提前谋划,下好高质量供水的“先手棋”。改造二次供水设施,共同缔造美好生活。钟适 摄“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区域协调发展,高质量供水必须先行。2012年11月,金口水厂破土动工。该水厂是我市一次性投资建设规模最大的水厂,其50万立方米/日的供水能力有效保障和促进了东湖高新区的高质量发展。

武汉市水务局智慧水务:武汉市水务集团(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振奋人心,我们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昂扬的斗志,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贡献武水力量。”连日来,武汉市水务集团干部职工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反响热烈。

回望新时代十年武水集团的奋斗之路,武水人豪情满怀,展望未来,信心百倍。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新时代的赶考路上,武水集团在武汉市城投集团公司的坚强领导下,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己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治理体系,聚焦主业,生态优先,科技引领,多元拓展,激活“水动力”,做好水文章,逐步实现传统水务企业向水务环境综合服务商的战略转型。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奋力绘制新时代兴水惠民的蓝图。

下好高质量供水“先手棋”,守护“生命之泉”

武汉市水务局智慧水务:武汉市水务集团(2)

改造二次供水设施,共同缔造美好生活。钟适 摄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区域协调发展,高质量供水必须先行。

2012年11月,金口水厂破土动工。该水厂是我市一次性投资建设规模最大的水厂,其50万立方米/日的供水能力有效保障和促进了东湖高新区的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武水集团按照水厂布局大调整、制水工艺大提升、供水管网大改造的规划,提前谋划,下好高质量供水的“先手棋”。

十年间,武水集团新建金口、蔡甸水厂、阳逻新水厂工程,改造、扩建宗关、白沙洲、余家头、白鹤嘴、琴断口、沌口、阳逻、堤角等水厂。

全面完成水源地保护和岸线整治,优化取水口布局,巩固水源地安全;推进供水管网互连互通,白鹤嘴水厂穿汉江向蔡甸供水,加快建设梁子湖应急水厂,构建“多水源,互备用,全覆盖”的供水体系。

沿用百年的制水消毒方式得到升级改造,12座水厂迭代次氯酸钠投加系统,消除制水环节重大安全隐患。同时,对标国际水质标准,对水质从原水、出厂水到管网水实行24小时全流程监管,在行业内率先编制和实施企业水质标准,检测指标较国家标准增加11项,其中31项限值优于国标。

按照“优化供水布局,加快形成全市供水一张网”的全市统一部署,武水集团统一整合优化水资源配置、统一标准提升水质安全、统一调度提升应急保障、统一规划保障管网互联互通、统一服务实现供水服务均等化的“五统一”,坚定有力地推进集约化的全市“一张网”供水格局。先后整合蔡甸区、青山区、黄陂区航空企业总部以及东西湖区、江夏区的部分区域供水资源,新建一批水厂和供水工程,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优化营商环境“为群众办实事”,温润“惠民之泉”

武汉市水务局智慧水务:武汉市水务集团(3)

国内一次性投资建成规模最大的北湖污水处理厂头顶“光伏帽”,用上了绿色能源。钟适 摄

10月16日傍晚,家住江岸区花桥街的张先生,来到社区里的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终端,点击自助终端机屏幕上的“居民用户间水表使用权过户”,再根据提示将身份证和不动产权证分别扫描上传。不到5分钟,就完成了新购置的二手房水表使用权过户业务的申请,散个步的工夫就把事儿办了。

“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水润万物,利泽民生。对武水集团而言,优质的“获得用水”体验就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十年来,武水集团不断深化供水服务改革,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化“一网通办”,全面升级用水报装系统,倡导“获得用水”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升级供水客户服务系统,搭建多维服务平台,自主开发水务行业首个微信小程序,与企业支付宝、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关联,实现24小时服务在线,线上线下全渠道、全时段受理,变渠道单一为多维服务,满足客户群体多元化需求。与此同时,通过开展“清风窗口清风岗”“党员干部下基层”“供水服务进社区”等解民忧、暖民心活动,使“获得用水”更放心、更贴心。武水集团窗口服务单位蝉联全市“双评议”十佳满意单位。

抢抓政府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机遇,不断深化“四办”服务改革,武水集团新增接入“湖北政务服务网”供水服务事项37项,实现“一事联办”“零证照”功能,优化“预约办”“上门办”“错峰办”系列服务。目前“网上办”交费、咨询等常规业务实现“零跑腿”。

2020年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武汉市“获得用水”流程、耗时及费用获得满分,为全国最佳;2021年,武汉市“获得用水”指标被评为“优异”,并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化城市污水为活水,呵护“生态之泉”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大江大湖”是武汉的城市符号,建设好水生态文明是建设现代化大武汉之路上必须解决的问题。武水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集团的企业使命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同频共振。

9月,由武水集团所属武汉控股公司参与投资建设的武汉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项目投入运行,铁路桥地下净化水厂排出的尾水缓缓流入黄孝河明渠,原来的城市污水化为活水,滋润生态河道。

北湖污水处理厂和大东湖污水深隧建设项目是“长江大保护”战略的重点工程,截至目前,大东湖深隧传输系统稳定运行,达标排放。如今,洪山、武昌、青山等地的污水,经落步嘴、武东预处理站预处理后,通过17.5公里长的深隧源源不断地输送到80万吨级的北湖污水处理厂进行高标准处理。

坚守生态底线,建设品质城市。作为武汉市污水处理服务的龙头企业,武水集团承担了全市80%以上污水处理任务。近年来,武水集团引入战略投资者长江环保集团,强强携手实施战略合作,谋划实施大东沙水环境治理、南湖水环境提升工程运维等水务环保项目,打造共抓长江大保护的“武汉样板”。

武水集团在不断强化城市供排水、流域治理、固废处理、资源再生利用等工作的同时,依托智慧水务精准控制,推进环境治理业务的“碳达峰”“碳中和”,多措并举,打出了能源“双控”组合拳。尤其在污水处理提标升级、中水回用、污泥利用、光伏发电等方面不断探索。2021年11月11日,在“绿色增长 零碳未来”第六届社会价值共创年度论坛上,武水集团荣获“社会价值共创”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卓越案例评选“双碳目标奖”。

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赋能,汲取“智慧之泉”

武汉市水务局智慧水务:武汉市水务集团(4)

智慧水务调度指挥系统成为供排水安全生产和运行服务的“最强大脑”。钟适 摄

2022年4月12日,湖北省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公布,武水集团汉水高新科技公司、水务环境科技公司榜上有名。

十年来,武水集团立足供排水主业,以科技为引领,延伸产业链,搭建创新平台,培育科技人才,擦亮自主品牌,孕育创新发展的沃土。

“过去开票要等几分钟,现在眨眼就好。”9月8日,看着电脑屏幕上几乎实时出具的水费电子发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某企业财务人员不禁赞叹线上供水服务的高效。今年,武水集团营收系统悄然完成换代升级,新系统每小时可处理22万用户数据,缴费响应时长从数分钟缩减至17秒,整体效率提升40%以上,各项数据指标在全国同体量水司中排名第一。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018年,武水集团提出由“传统水务”向“智慧水务”迈进的奋斗目标,运用互联网前沿技术,打造“最强大脑”全面助力集团管理和用户服务现代化。2019年,《武汉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2022年智慧水务专项规划》在北京通过专家评审,开启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为依托的智慧水务建设。2022年,由武水集团自主研发的“二供集管平台及网关”通过院士专家评审,管理泵房数量从百量级突破性地跃升至千量级,补齐城市供水微循环短板,极大提升市民用水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多年耕耘,武水集团调度指挥平台、集团管控平台、客户服务平台、综合保障平台均已上线,“一中心”“一张图”“一朵云”“一张网”的智慧水务系统已初具规模。目前,武水集团官网、微信、支付宝及智能客服实现在云端融合对接,整个服务过程可视、可控、可追溯。

“新动能”拉动产业升级,奔腾“发展之泉”

武汉市水务局智慧水务:武汉市水务集团(5)

武汉长江隧道公司负责运维的汕头海湾隧道通车,“万里长江第一隧”由大江走向大海。陆继刚 摄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武水人看来,就是要立足主业,培育“新动能”,拉动产业升级,让“发展之泉”奔腾不息。

2022年9月28日,国内首条采用超大直径盾构穿越复杂地层、综合难度最大的海底隧道——汕头市汕头海湾隧道正式开通。通车仪式上,武汉长江隧道公司职工驾驶着一辆鄂A牌照的隧道巡线车作为头车,引领其他社会车辆安全通行海湾隧道。

作为国内首个向外输出管理经验的隧道运营服务企业,武汉长江隧道公司正式开启汕头海湾隧道的运维管理,“万里长江第一隧”由大江走向大海,这一幕是武水集团新时代十年奋斗发展的精彩瞬间和缩影。

此前,“万里长江第一隧”已经安全运行14年,在隧道运维管理方面,武汉长江隧道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多次向业内同行输出管理和技术。近年来,公司相继服务了济南穿黄隧道、襄阳鱼梁洲隧道、大连湾海底隧道、孟加拉国卡纳普里河隧道。同时,还多次参与国内在建的大型隧道工程,提供运营期的专业意见。

武汉长江隧道公司的“出圈”,是武水集团十年来深化国企改革,实施升级产业、拓展市场,培育“新动能”的战略大手笔。

2013年,武水集团完成武汉控股公司与排水发展公司重组,污水处理资产证券化率达100%,为强化我市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投融资功能提供了战略支撑。

武水集团以技术为出发点拓展市场,不断延伸产业链,利用自来水、污水处理优势和经验,通过与社会资本合作成功实施了陈家冲垃圾渗沥液处理项目和三金潭中水回用项目,取得产业链发展新突破。

以武汉为中心,拓展湖北、海南、浙江、湖南等市场,投资建设了仙桃、宜都、黄梅、红安、海南澄迈等37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市场回报。

近十年,武水集团建设了一批精品水务工程,其中江南泵站、后湖四期泵站等荣获国家级大奖的排渍水重点项目,为城市安全奠定基础。

2021年,武水集团着力打造“投、建、管、运”一体化的水务环保综合服务供应商,在城市供水与污水综合治理领域的对外扩张及市场开拓方面,又迈出坚实步伐。

“新动能”的培育,拓展了供排水主业空间,构建起大环保产业链,孵化了优质“水资源 ”公司及产品。如深耕水表计量领域的汉水高新科技公司,当选湖北省水协设备委会长单位,其研发的“汉水牌”智能水表,提供了一体化用水数据解决方案;推出“汉水1906”系列文创瓶装水,受到市场青睐。既济检测科技公司依托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武汉监测站,发展成为华中地区最具权威的水质检测机构。智慧水务中心应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启民生保障、绿色发展的“e 时代”。绿色产业发展分公司汇聚流域治理、节能减排技术,已初具节能降碳的产业规模。

汩汩幸福水,滴滴润民心。武水集团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努力开创水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为建设现代化大武汉贡献武水力量,让这座新时代英雄城市清泉长流。

● 日供水能力由2012年的335万立方米增加至2022年的490万立方米,占全市日供水能力的74%;供水管网由7000公里延伸至15000公里;供水服务面积由768平方公里扩展至1811平方公里。

● 污水处理能力由2012年的141万吨/日提高到目前的326万吨/日,出厂水质由一级B全面提升至或高于一级A标准。厂内污泥处置能力由500吨/日提高到2600多吨/日,污泥无害化处理率提升至100%,废弃污泥得到循环利用。

● 2021年底,武汉市中心城区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超额完成,累计完成1200处,更换水箱近5000座,共47万户160万人受益。

(策划:武汉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长江日报生态传播中心 撰文:谢铭辉 金涛 杨丝涵)

【编辑:张靖】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