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知识点归纳文件:高三化学总复习
高三化学知识点归纳文件: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3、高三化学总复习,硫及其化合物,高考热点元素,认真复习14、高三化学总复习,氯及其化合物,强氧化,漂白,哪都有它1、宏观组成:宏观上物质由元素组成。
往期链接:点击直达
10、高三化学总复习,铁及其化合物,绝对最重要的元素
11、高三化学总复习,硅及其化合物,琐碎的知识点较多
12、高三化学总复习,氮及其化合物,又一个明星元素,重要
13、高三化学总复习,硫及其化合物,高考热点元素,认真复习
14、高三化学总复习,氯及其化合物,强氧化,漂白,哪都有它
一、物质的组成
1、宏观组成:宏观上物质由元素组成。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微观构成:微观上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一般来说
原子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的。
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物质的性质
a、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
b、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稳定性等。
2、物质的变化
- a、物理变化:物质仅发生状态或外形的改变 而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 b、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有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1、单一分类法
- 单一分类法:就是对被分类的对象只用一种标准进行分别归类的分类方法。
2、交叉分类法
- 交叉分类法:就是将被分类的对象按多种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 如:
3、树状分类法
四、常见物质的分类和转化1、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
1)、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衍变关系
- 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衍变关系一般为:
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
- ②、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衍变关系一般为:
非金属→酸性氧化物→含氧酸→盐。
2)、根据各类物质的化学通性确定各类物质间的反应关系。
- ①酸可以与金属、碱、碱性氧化物以及盐反应等。
- ②碱可以与非金属、酸、酸性氧化物以及盐反应等。
- ③盐可以与酸、碱及盐反应等。
2、物质的分类
1)、分类
2)、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比较
3)、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分类
(1)、氢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且有一种元素为氢的化合物。
- 另一种元素为金属,称为金属氢化物,氢显示-1价
例:NaH、CaH2
- 另一种元素为非金属,称为非金属氢化物,氢为 1价
例:HCl、H2O、H2S、NH3
非金属氢化物中,非金属一般显示最低负价,非金属氢化物水溶液,有的显酸性(HCl)、有的显中性(H2O),有的显示碱性(高中阶段,只有NH3)。
- 氢化物的命名:某化氢。
例:HCl 氯化氢 H2S 硫化氢
(2)、氧化物
①、定义:只有两种元素且有一种元素为氧的化合物。
- 另一种元素为金属,称为金属氧化物,氧显示-2价
例:Na2O、CaO
- 另一种元素为非金属,称为非金属氧化物,氧为-2价
例:CO2、H2O、SO2、ClO2
②、分类
- Ⅰ、不成盐氧化物:既不能和酸、也不能和酸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例:CO、NO
- Ⅱ、成盐氧化物:
➊、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例:CO2、SO2
➋、碱性氧化物:能和酸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例:Na2O、CuO、MgO
➌、两性氧化物:既能和酸、也能和酸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例:Al2O3(高中阶段,只需知道这个即可!)
- Ⅲ、过氧化物:氧元素显示-1价
➊、Na2O2:
结构式:Na-O-O-Na 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
➋、H2O2:
结构式:H-O-O-H 既有极性共价键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
(3)、酸: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①、按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分类:
一元酸:HCl、HNO3
二元酸:H2SO4、H2CO3
三元酸:H3PO4
注意:有些酸,单从分子式上看,有一定迷惑性
例:H3PO2 看似三元酸,实则为一元酸.因为H3PO2中只有一个
羟基氢,所以为一元酸
H3BO3 也是一元酸,是因为H3BO3结合水中的一个OH-,释放水的一个H ,所以,H3BO3为一元酸
②、按酸根是否含氧分类:
➊、含氧酸:HNO3、H2SO4、H2CO3
命名:某酸 不同价态的含氧酸用“高”“亚”“次”修饰
例:H2SO4 硫酸 H2SO3亚硫酸
➋、无氧酸:HCl、H2S、HBr
命名:氢某酸 一般是,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示最低负价
例: HCl(aq) 氢氯酸 H2S(aq) 氢硫酸
③、按酸性强弱分类:
强酸:在水溶液中,发生完全电离。
例:六大强酸 HCl、 H2SO4、 HNO3 、HBr、 HI 、HClO4
弱酸:不能完全电离。
例: HClO、 H2SO3、 HNO2 、HF、H2CO3、CH3COOH
④、按挥发性分类:
- 挥发性酸:HCl、HNO3 、HBr、 HI
- 非挥发性酸:H2SO4、H3PO4
⑤、按氧化性强弱分类:
- 强氧化性酸:浓HNO3、稀HNO3、浓H2SO4
- 弱氧化性酸:稀H2SO4、稀HCl、浓HCl
(4)、碱: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的化合物。
①、按电离出的氢氧根的个数分类:
- 一元碱:NaOH、KOH、NH3•H2O
- 二元碱:Ca(OH)2、Mg(OH)2、Ba(OH)2
- 三元碱:Al(OH)3
②、按电离程度分类:
- 强碱:NaOH、KOH、Ca(OH)2、Ba(OH)2 四大强碱
- 弱碱:NH3•H2O、Mg(OH)2、Al(OH)3
③、按可溶性分类:
- 可溶性碱:NaOH、KOH、Ca(OH)2、Ba(OH)2 、NH3•H2O
- 难溶性碱:Mg(OH)2、Al(OH)3、Fe(OH)3
(5)、盐: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的化合物。
①、按电离出离子种类分类:
正盐:电离出的离子,只有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的化合物。
例:NaCl、BaSO4、CaCO3、AgCl
酸式盐:电离出的离子,除金属阳离子和酸根外,还有H 的化合物。
例:NaHCO3、KHSO4、NaHS
碱式盐:电离出的离子,除金属阳离子和酸根外,还有OH-的化合物。
例:Cu(OH)2CO3、MgOHCl
复盐:能电离出两种金属阳离子和一种酸根的化合物。
例:KAl(SO4)2
②、按酸根是否含氧分类:
含氧酸盐:BaSO4、CaCO3
命名:某酸某
例:BaSO4 硫酸钡
无氧酸盐:NaCl、AgCl、Na2S
命名:某化某
例:NaCl 氯化钠
③、按电离出离子强弱分类:
- 强酸强碱盐:NaCl、BaSO4
- 强酸弱碱盐:FeCl3、CuSO4
- 弱酸强碱盐:Na2CO3、CH3COONa
- 弱酸弱碱盐:CH3COONH4
1、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是指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2)、组成: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
3)、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分为: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1 nm)、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100 nm)、胶体。
2、胶体与其他两种分散系性质的比较
3、胶体
1)、定义
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
2)、特征
(1)、外观特征:均一。
(2)、本质特征:胶体粒子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
3)、分类
按照存在状态的不同,将胶体分为三类:气溶胶、液溶胶、固溶胶。
4)、性质
(1)、丁达尔效应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这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
(2)、电泳
- a、定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向直流电源的正极或负极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 b、原因:胶体分散质粒子细小而且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吸附能力很强,能选择性地吸附溶液中的离子而带有电荷。
(3)、稳定性
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相对稳定体系,其原因是:
- a、胶体粒子的电性相同,相互排斥;
- b、胶体粒子的布朗运动。
(4)、聚沉
a、概念:使胶体凝聚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的现象。
b、方法:
加热或搅拌;加入电解质溶液;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粒子。
5)、Fe(OH)3胶体的制备
- (1)、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
- (2)、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 mL饱和FeCl3溶液。
- (3)、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
往期链接:点击直达
10、高三化学总复习,铁及其化合物,绝对最重要的元素
11、高三化学总复习,硅及其化合物,琐碎的知识点较多
12、高三化学总复习,氮及其化合物,又一个明星元素,重要
13、高三化学总复习,硫及其化合物,高考热点元素,认真复习
14、高三化学总复习,氯及其化合物,强氧化,漂白,哪都有它
如果您喜欢,可以收藏、点赞加关注,您的支持,是我继续推出文档的动力!
网页版,排版不太好,想要文字word文档的,请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