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高温之下最美的坚守者:他们在高温下坚守

高温之下最美的坚守者:他们在高温下坚守记者了解到,当天本是徐玲的休息日,为响应医院利用休息日去核酸检测点值班的号召,她提前一周报了名,参加昨天中午12点到下午5点半的核酸检测工作。徐玲告诉记者,医院内共有三个检测点,24小时对外开放,人手不足,除了定岗在检测点的医护人员,其他均自发报名,利用休息日值守。徐玲之前参加过支援苏州等地核酸检测工作,经验丰富,所以就踊跃报了名。随后,徐玲洗手消毒,继续取样、采样。当晚,记者电话联系上已下班的徐玲。她告诉记者,这个天穿防护服又热又笨重,但忙起来就感受不到了,直到工作结束,才发现全身湿透,防护服已湿漉漉地贴在身上。采样现场。炎热的天气,坐着不动都是一身汗,头戴防护镜、口罩,身穿防护服连续不断地工作五个半小时,又是怎样一种体验?昨天下午5时许,记者前往扬州市中医院东门核酸检测点探访。在检测窗口,医护人员徐玲正在为前来检测的人员一一检测,五六名等待检测的人员都严格按照一米线的距离排队。因为当时

来源:【扬州发布】

每一滴汗水都有价值,每一份坚守都值得赞美。

在炎热的夏天,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可敬的一线劳动者,他们坚守岗位、默默付出、挥洒汗水。为了企业的发展,为了城市的美颜,为了居民的便利,他们拼出了劳动者最美的模样。

记者探访核酸检测点:顶着高温“大白”全身湿透

高温之下最美的坚守者:他们在高温下坚守(1)

采样现场。

炎热的天气,坐着不动都是一身汗,头戴防护镜、口罩,身穿防护服连续不断地工作五个半小时,又是怎样一种体验?昨天下午5时许,记者前往扬州市中医院东门核酸检测点探访。

在检测窗口,医护人员徐玲正在为前来检测的人员一一检测,五六名等待检测的人员都严格按照一米线的距离排队。因为当时已经过了5点,人工收费窗口关闭,有一位外国小伙子因为持的是护照,没办法在自助缴费机操作,他有点焦急,向检测窗口里的徐玲求助。徐玲赶紧暂停手上的工作,帮他联系相关部门。几分钟后,有同事赶到人工收费窗口,为外国小伙办理了缴费。

随后,徐玲洗手消毒,继续取样、采样。当晚,记者电话联系上已下班的徐玲。她告诉记者,这个天穿防护服又热又笨重,但忙起来就感受不到了,直到工作结束,才发现全身湿透,防护服已湿漉漉地贴在身上。

记者了解到,当天本是徐玲的休息日,为响应医院利用休息日去核酸检测点值班的号召,她提前一周报了名,参加昨天中午12点到下午5点半的核酸检测工作。徐玲告诉记者,医院内共有三个检测点,24小时对外开放,人手不足,除了定岗在检测点的医护人员,其他均自发报名,利用休息日值守。徐玲之前参加过支援苏州等地核酸检测工作,经验丰富,所以就踊跃报了名。

采访的最后,她说:“为老百姓把好健康关,累点、热点真没什么!”

公安铁骑

守护夏日 道路安全

高温之下最美的坚守者:他们在高温下坚守(2)

交警烈日下坚守。

“一定要戴好头盔,虽然天气炎热,但是安全意识不能放松!”昨天下午4点半,正在江都龙川桥北岗执勤的交警姚建林满头大汗,警服上全是盐渍。姚建林是交警大队机动中队的一名民警。机动中队有“铁骑中队”之称,队员们驾驶警用摩托车在全域开展交通巡逻,炎炎夏日,他们每天都要骑巡70公里以上。“越是天气炎热,越要在一线执勤,守护道路安全是我们的职责!”姚建林说。

特检员

10米高处 站了 一个小时

高温之下最美的坚守者:他们在高温下坚守(3)

高温下的特检员。

夏天也是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的高峰时期。这两天,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扬州分院邗江所的检验人员头戴安全帽、身穿检验服,顶烈日、冒酷暑,坚守在特种设备安全检验一线。在扬州琼花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检验人员濮晨和邹志正在现场检验电动单梁起重机,持续飙升的温度“烤验”着检验员,不到10分钟他们的工作服就已经湿透。每一道工序都要一丝不苟、严谨精准。 “整个过程大约需要一个小时。”濮晨介绍。

液化气充装

每天灌装 近900瓶

高温之下最美的坚守者:他们在高温下坚守(4)

充装工挥汗如雨。

14日上午8时,记者来到位于杨庙的扬州中燃液化气场站时,充装场外配送车辆来来往往。当班班长吴德带领所在灌装班组员工,正在充装台上紧张忙碌。气温虽高,工作质量决不能打折扣,充前检查、扫码灌装、钢瓶检漏、充后检查,每道工序按部就班进行,有条不紊。 场站负责人金峻告诉记者,该站一天的液化气灌装量达13吨,折算成14.5公斤钢瓶,近900瓶。

架线工

“上天入地” 线路更新忙

高温之下最美的坚守者:他们在高温下坚守(5)

架线工坚持作业。

爬线杆、下窨井,“上天入地”。 记者昨天在文昌大桥附近采访时看到,一群架线工正在运河边忙碌,爬上线杆,将更新后的线缆拆除。烈日下的他们,脸上满是汗水,身上的工作服也被汗水浸透……

在运河西路、文昌路解放桥附近,记者看到,一群架线工则钻入了地下,对窨井里的线路进行更新。狭小的空间更是闷热,施工人员的脸上满是汗水,工作服也是湿漉漉的。

通讯员 董娟 王诚 焦喧 倪卫国 韩彬 记者 张庆萍 赵雅琼 姜传刚 邱凌 张孔生 实习生 周为

本文来自【扬州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