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让文学与时代同行,让文学与时代同行

让文学与时代同行,让文学与时代同行最初,“蓝月亮”只是文学爱好者的一个小圈,后来又变成虚拟又真实的网络平台。那些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不管关系远近亲疏,也不管学问深浅,因为有了文学这个磁场,由十几人变成一二百人。他们将读书、朗诵与文学创作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线上线下飘书香、群里群外著华章”的学习与创作氛围,成为文学、朗诵爱好者多元、包容、温馨、奋进的家园。所以,当社员王鹏声情并茂地朗诵汪国真的《我喜欢出发》时,记者看到,这里的每个人已彻悟,文学创作与人生一样,都是一场漫长、没有终点的旅行,沿途的荆棘、坎坷会让生命更丰富更坚强……冰河倾情朗诵《阳关三叠》 张宇鹏 摄月光之下,没有终点的旅行“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来自爱物、星河等学校的9个中小学生拉开了诗文朗诵会的帷幕。语言的声韵与美感以及诗文传递的不屈力量,在孩子们稚嫩的声音里,勾起了蓝月亮文学社一路奔走的历

◇本报记者 李斌

柔柔的、洁白的月光,寄托了多少人的梦想,又寄托了多少人的惆怅?寄托了多少人的思念,又寄托了多少人的向往……

20多年前,刚刚启航的蓝月亮文学社,就成为晋煤集团(原晋城矿务局)一群文学青年的集结地。2013年搬上网络后,蓝月亮文学社又为全市文学爱好者构建了一片多梦的天空。一年又一年,他们志同道合,向着远方,把前行的脚步变为一串串诗行、一篇篇美文。

1月19日上午,严寒中,蓝月亮文学社的文学爱好者再次相约晋城图书馆多功能厅,举办了“月华灼灼”迎新春诗文朗诵会,作为“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之一,这次朗诵会有了更深的内涵,留下了他们渴盼绽放的希望与梦想。

让文学与时代同行,让文学与时代同行(1)

冰河倾情朗诵《阳关三叠》 张宇鹏 摄

月光之下,没有终点的旅行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来自爱物、星河等学校的9个中小学生拉开了诗文朗诵会的帷幕。语言的声韵与美感以及诗文传递的不屈力量,在孩子们稚嫩的声音里,勾起了蓝月亮文学社一路奔走的历程。

所以,当社员王鹏声情并茂地朗诵汪国真的《我喜欢出发》时,记者看到,这里的每个人已彻悟,文学创作与人生一样,都是一场漫长、没有终点的旅行,沿途的荆棘、坎坷会让生命更丰富更坚强……

最初,“蓝月亮”只是文学爱好者的一个小圈,后来又变成虚拟又真实的网络平台。那些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不管关系远近亲疏,也不管学问深浅,因为有了文学这个磁场,由十几人变成一二百人。他们将读书、朗诵与文学创作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线上线下飘书香、群里群外著华章”的学习与创作氛围,成为文学、朗诵爱好者多元、包容、温馨、奋进的家园。

悠悠岁月里,“蓝月亮”在文学的天空上,在泼着蓝宝石的月光地,饕餮着经典的盛宴,品尝着文学的乐趣。每月给社员推荐一部经典作品,自行阅读,定期相约于泽州公园、赵树理公园、吴王山公园等公共场所朗读名篇名章以及文友们的优秀作品。阅读之余,将自己的所读所感,写成一段段灵动的文字,发在群里共同分享。

于是,他们每天在线上写作,互相点评,提升了品鉴能力;不定期地举办文学讲座,提高社员的创作水平,还与市作协、晋城图书馆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多场大型诗歌朗诵会,促进了交流,增强了自信;每年像勤劳的蜜蜂,走进田间地头和工矿企业“采花酿蜜”,带着成果参加各类主题征文比赛。

人能走多远?不是要问两脚,而是要问志向;人能攀多高?不要问双手,而要问志向……随着时光的流逝,蓝月亮文学社的许多社员脱颖而出,成为我市文学界的新生力量,蓝月亮文学社成为基层写作者的成长摇篮。

诗文朗诵,铺就人生之路

在“月华灼灼”迎新春诗文朗诵会上,每一个朗诵者都把诗文演绎得淋漓尽致、美轮美奂。

“初见南浔,她是那么淡泊自然,犹如雪中寒梅孤芳自赏,又如空谷幽兰,欲语还休。在夕阳的余晖下,天空被装饰得流光溢彩,辉煌烁目……”朗诵台上的王晋雯是第六个登台的朗诵者,只见她一袭红裙,非常靓丽。由她创作、朗诵的散文《梦里水乡》不足400字,却写尽了浙江浔南小镇的妩媚与多情。

“阅读是长根的事业,写作是开花的事业。”王晋雯告诉记者,她是星河学校的小学语文老师,从教近20年,她不仅自己喜欢朗诵,也要求学生认真朗诵每篇课文,并做到读中思、思中读。

蓝月亮文学社的每一个朗诵者与王晋雯有许多相同之处,声情并茂的朗诵和端庄大方的仪态不仅令听者赏心悦目,那种深藏于心的执著更令人叹服。

马建涛,蓝月亮社员,兼任市朗读协会常务理事、专业评定委员会主席;姚媛媛,热衷朗诵20多年,从未改变前行方向。执著之路,马建涛自费参加在运城举行的“夏青杯”全国主播培训和北京精彩主播培训;姚媛媛两次自费去北京培训,一次费用就是1万元。为了心中向往,他们久久为功,艰苦跋涉,终于水滴石穿,收获真谛。

以前,马建涛他们总是用洪亮的声音朗诵,认为找到讴歌的感觉就是朗诵。现在,他们的朗诵是娓娓道来,在心中找感觉、平实中找感动,与观众产生共鸣。

所以,当你静心聆听马建涛朗诵诗歌《瞳孔》,透过“母亲的瞳孔对我笑,笑得那么安静,笑得那么慈祥;爱人的瞳孔也对我笑,笑得那么包容,笑得那么温暖……”时,你仿佛有种时光似箭,一切都要珍惜的感悟;听姚媛媛朗诵《木兰辞》,你会发现,她是走到诗的背后,深刻理解了这首诗的含义,寻找到了木兰替父从军和十几年后归乡时的真实心境。

“远不止这些——”马建涛后来对我说,一个优秀的朗诵者,不仅是多读几本书,或者朗诵出动听的声音,而且是通过读书或朗诵,悟透朗诵与人生、朗诵与事业的关系。

“人生会遇到顺境和坎坷,当我们遇到坎坷,情绪不知如何释放,问题不知如何解决的时候,一本书、一篇文章或一个故事,特别是名家作品,会提供多种解决方案,让你迷茫的思想变得清纯,心灵变得澄明。”这就是马建涛、宋向军、郭波雷、吴艳丽等人的观点。所以,他们“白加黑”地工作,孜孜不倦地学习,把真爱倾注于家,把真情奉献于社会,为人生增添了丰富内涵,为蓝月亮文学社抹上了一层靓丽的色彩。

笔带泥土,倾情抒写新时代

让时间走过,把足迹留下。文学创作,拥有一颗宁静、孤独、追求的心灵,就会有一道独特的风景。作为迎新春诗文朗诵会的重头戏——“卧龙杯”征文颁奖,让获奖和没获奖的文学爱好者,把难忘定格在2018年春的那次采风活动。

城区山西底村,距市区仅仅5公里。曾几何时,传统的资源型经济,让这个村兴盛一时。近年来,他们加快转型步伐,发展旅游事业,村民收入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留下浓重一笔。2018年春天,蓝月亮文学社与山西底村在网上合办了“卧龙杯”征文比赛。40多名文学爱好者脚接地气、笔带泥土,写出了这个村大力发展农林文旅康的崭新风貌,写出了破旧老屋沉淀的文化底蕴,写出了百年关帝庙和它周围的古柏隐藏着的年轮……

今天,闫更生、敏儿、绿丫头、张粉萍等26个人走上领奖台时,曾经的感受仍旧历历在目,心情还是难以平静。

“获奖不重要,重要的是用自己的笔写出了农村的变化和时代的变革。”张粉萍说,她虽然喜欢热闹的、安静的、温暖的、朴实的、印迹深刻的农村,可城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而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就显得不足为怪,为此,她情愿相信这样的生活也是祖祖辈辈的农村人所向往的。

又是一盘清幽婵娟,如果说,“卧龙杯”征文比赛让蓝月亮文学社足以自豪,那么,天上那轮圆圆的月亮,辉映着蓝月亮文学社2018年的骄傲。这年,社员们用勤奋的笔尖书写时代风流时,也收获着累累硕果:擅长写小小说的文学社社员刘冬霞加入了山西省作家协会;董春花的诗歌《老家》入选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洋槐花》获淄博市“田园山居杯”全国文学大赛二等奖;王红山的小小说入选2018全国精短小说年选……

月光如水,风景依然。时间的脚步永不停歇,逐梦文学的脚步永不停歇。蓝月亮的社员都知道,用真情赞美和服务伟大时代,他们永远在路上。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