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济南往事全集介绍:济南往事鲍山散记

济南往事全集介绍:济南往事鲍山散记这是对上班族而言。看一个人的秉性,不要看他在工作时间,而要看他的八小时以外。也就是说观人,要看他的爱好。独生子女的父母不啃白不啃,有的老爸老妈你不啃他(她)还不乐意呢。该啃就啃,不啃白不啃;啃了也白啃。这年头,更何况有人想啃没得啃。“买车了么?”替代了“吃了么?”。代表着四工地历史上的进步。买车曾是一代人的梦想,也新村后生们的时尚。车买了,时髦赶上了。家在新村,尤其是娘家、婆家都在新村的有车族,开车成了问题。如同电器一样,老不用易老化,车子老不开,电瓶容易亏电、对车子也不好。何况说车子需要磨合。门禁之后,长期骑车上班,有的还要加班,车子闲置率很高。车子如同狗一样需要遛一遛,如是新村的有车族抽空溜溜车。利用空余时间每周跑趟市里,没有时间跑市里的,去趟华联超市;实在不行去附近洗个车也算是溜溜了。四工地的某些村民还有开车去体育馆锻炼的习惯。其实要论锻炼身体步行也算运动,从绿色环保的角度看:从家里

在鲍山这个地方,一晃住了二十年了。无论任何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难免产生厌倦。但内心深处尚有一份难以割舍情感。

济南往事全集介绍:济南往事鲍山散记(1)

鲍山脚下的四工地,如今叫济钢新村,但是对于老村民来说,不如叫四工地来的顺口来的亲切。还记得刚刚搬到四工地居住的时候,亲戚朋友前来“温锅”。饭后饶有兴致地游览了四工地。大凡没来过四工地的人,都对四工地的人文、生活惊诧不已。惊诧的是她是一个配套齐全的生活区,有购物、休闲、健身、读书等场所。无论地方大小,都有它特有的地域文化。熟悉一个地方,必须要了解她的地域文化。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四工地方言了。由于历史的原因,尤其是 58 年大炼钢铁年代,四工地的多数老人,也就是前辈们多数来自河北、东北辽宁本溪等老工业基地。于是乎,东北口音是四工地的母语。鉴于四工地处于济南郊区历城区且又和章丘接壤,于是在东北口音的基础上又掺杂了当地因素,以至于形成了独特的方言。

钢城新苑交付使用,彻底打破了四工地的格局。使得四工地由原来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到半推半就彻底打开并开放南门通道,经历了近五十多年的时间。不要小看这个进步。这不只是交通上的顺畅。

四工地虽距市区较远(在当时交通不太发达的情况下),但四工地村民吃穿不比大城市差。四工地人穿戴也很时尚,跟着感觉走。当然也有吃上不太讲究,在穿上非常讲究,面子大于食欲。私家车七年前,四工地村民有了自己的私家车。你有俺也有,大量的私家车如潮水般涌入村民家庭,使得济南市的市民刮目相看。这不得不感谢改革开放和钢厂的效益。

“买车了么?”替代了“吃了么?”。代表着四工地历史上的进步。买车曾是一代人的梦想,也新村后生们的时尚。车买了,时髦赶上了。家在新村,尤其是娘家、婆家都在新村的有车族,开车成了问题。如同电器一样,老不用易老化,车子老不开,电瓶容易亏电、对车子也不好。何况说车子需要磨合。

门禁之后,长期骑车上班,有的还要加班,车子闲置率很高。车子如同狗一样需要遛一遛,如是新村的有车族抽空溜溜车。利用空余时间每周跑趟市里,没有时间跑市里的,去趟华联超市;实在不行去附近洗个车也算是溜溜了。四工地的某些村民还有开车去体育馆锻炼的习惯。其实要论锻炼身体步行也算运动,从绿色环保的角度看:从家里步行至体育馆也是锻炼的过程。某些村民分的很清楚:开车是开车,锻炼是锻炼。够潇洒的。若干年前,四工地刚有私家车的时候,流行这样的口头禅:“科级、 主任别克凯越赛拉图,科员、工人骏捷捷旗云和夏利。”还是有些档次的。

暂且不谈有钱银(有钱银车子的档次不在谈论之内)。如今不同了。刚刚入厂的年轻人就开上了奔驰宝马、马 6 等等,比前辈们气派多了。当然,主要是父母掏钱。父母们疼孩子,不但给孩子买高档车而且还负责养车。也有的是为了人有咱也有,不蒸馒头争口气。

独生子女的父母不啃白不啃,有的老爸老妈你不啃他(她)还不乐意呢。该啃就啃,不啃白不啃;啃了也白啃。这年头,更何况有人想啃没得啃。

八小时之外

这是对上班族而言。看一个人的秉性,不要看他在工作时间,而要看他的八小时以外。也就是说观人,要看他的爱好。

四工地人爱好广泛,业余时间有喜爱吹拉弹唱、瑜伽、跳舞、打牌、读书、上网、钓鱼等等。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搓麻将”了。搓麻将在四工地比较风行。可能是东北人多的缘故,农闲的机会多。有人说,中国人不仅把长城造成了世界奇迹,而且把“长城”造在了八仙桌上。

济南往事全集介绍:济南往事鲍山散记(2)

四工地的社区文化是一大特色。这也是身为四工地 人值得自豪的地方。别的地不敢说,就济南地区来说, 有哪个社区文化搞得比四工地火热或者有特色呢?除了 厂工会(属官方)组织的文体活动之外,自发文体活动 也很兴旺。业余时间,尤其是周末,体育馆,大小广场那是相当的热闹。有唱的、跳的、蹦的,跑的煞是好看。 最近好像流行泽美广场舞,据说是几个爱好舞蹈的 退休大姐自学成才学会后,义务教舞。舞姿优美,既健 身又修身,引得大姑娘、小媳妇纷纷加入,随着动听的 舞曲摇曳着、舞动着煞是好看。有不少大老爷们也跃跃 欲试。当然,还是有不少大老爷们碍于男子汉情面喜欢 看又不敢看,爱恨交加啊。

有一个单位退休的办公室主任携夫人散步时,看到 熟悉的人跳舞,笑话人家的同时还不停地回头:“嘿嘿, 你看那个傻样。”没有多久老夫妻二人双双加入了广场 舞的人群。 还有让人惊奇的呢?据说有一漂亮的中年大姐,平 时绝对的“马列主义"面孔,周武郑王的,意外的是竟然加入了英派斯“肚皮舞”学习班。期待“文艺复兴”

每个时代,都有文化鼎盛的阶段。譬如春秋时代的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出现了诸子百家,给后代 留下了璀璨的文化遗产并深远影响。 就宣传部元老级人物蓝非老师讲的,济钢文学历史 上人才辈出,不乏有影响的人物。书画界较好的还有刘 舫溪、游建平、李德勤、李云生、王惠生、张学田、郑 庆年、王福山、李高升、王廷山等,刘舫溪是仅有的中 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建平多次夺得国家级和国际读卖新 闻漫画奖的漫画家,在国内有影响。另外,四工地文化 中也应该有文学发展的内容,老作家有高洪波、李登杰、 于明岐、简勤、刘铁龙、张鼎臣、杨洪元等,高洪波的 《钢人铁马》、刘铁龙的《辛弃疾》都有一定影响。 上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以《济钢报》鲍山文学 副刊为基本阵地,活跃着一大批文学作者,成立了文学 作者协会、文学社,有的还自创刊物或自费出书。创作 作品除在“鲍山”副刊发表外,多见于《中国作家》、 《山东文学》、《黄河诗报》、《当代小说》、《大众 日报副刊》、《济南日报副刊》、《山东冶金报》等。 记得丁斌、邵明天、赵培建、冯勇等还自创了激进刊物 《盗火者》,现大都当了领导或专家了。周传勇、梁乃 勤等成立文学社,并出书《爱是不能忘记的》(张海迪 题字),赵晓军出了诗集,孙永泽出了数本专著等。 这些人和事,见证着济钢几十年的文化。在这个时 期,文人辈出,是济钢文化最繁荣、鼎盛的时期。近些 年,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文化逐渐惨淡下来,能够坚 守这个阵地的甚少,这是一种令人惴惴不安的现象(写 到这里,我们要向那些始终坚守在文化阵地上的人敬 礼)。 文化需要传承、需要发扬广大,它关系到民族的文 化和素养。真心期盼我们的老一辈文学家起到传帮带并 承前启后的作用。我们期待着济钢新一轮的“文艺复兴”。

算计与显摆

四工地是个社会缩影。光说好,显得虚伪,说不好, 怕触到某些人的疼处。四工地人精于算计,表现在生活 上。

钱是俺辛苦挣来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一分钱恨 不得掰开两半花。而生活上主要表现在吃上。 有关吃的文化,有这么一段经典描述:“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中国时说,他终于明白了中国文化其实就是 “吃文化”。比如:谋生叫糊口,岗位叫饭碗;受雇叫 混饭,花积蓄叫吃老本;混得好叫吃得开,占女人便宜 叫吃豆腐;女人漂亮叫秀色可餐,受人欢迎叫吃香;受 到照顾叫吃小灶,不顾他人叫吃独食;受人伤害叫吃亏, 男女嫉妒叫吃醋;理解深刻叫吃透精神,工作太轻叫吃 不饱;负担太重叫吃不消,犹豫不决叫吃不准;不能胜 任叫干什么吃的,负不起责任叫吃不了兜着走;办事不 力叫作吃干饭!主席说:“我们应该总结中美关系,你 却总结中国文化,是不是吃多了。”

比较起来,有不少生意人感叹:在四工地这地方,卖啥都不好使,唯有卖 吃的最赚钱。 卖吃的得有花样,得厚道,得经营有道。比如,新 上市或者新开业的小吃铺子就很吸引四工地人。经常见 到某某风味食品新开业门口排队的状况,但是过上一段 时间就门可罗雀了。究其原因,就是商贩不仗义,开业 之初质量好且量足,日子久了不是口味变了就是缺称少 两。精明的商贩看到了这一点,于是就频繁关门,频繁 开业,给四工地人换换口味。 四工地人买东西善比价。

济钢商厦、菜市场周边有 华联超市、银座超市、大润发超市,且这些超市都有免 费接送。超市的价格比咱们的商厦、菜市场便宜且种类 繁多,商厦的牙膏都比王舍人贵 2 毛,故去超市的人很 多。

四工地人精于算计还表现在待人接物上(当然不是 代人接吻)。四工地人出手大方、豪爽的背后隐藏着: 看俺的钱不是白花的,谁也不是“冤大头”,俺花钱是要 有回报的,摔钱是要带响的。做人别没数。四工地人善 显摆(少数人低调),有多少钱摆多少钱,没有多少钱 吹多少钱。这年头不比学识、文化,没钱比没文化更可 怕。谁没钱谁狗熊,没钱谁也瞧不起。 笑贫不笑娼的年代。

尽管“忙得”周六周日都穿工 作服,但是喝点小酒后肯定说:“俺有的是钱。” 俗话说,穿衣戴帽亮家当。从买车上也能看得出。 本来工薪族买车是为了代步(这话,买车的都这么说), 买个吉利、中华骏捷、夏利、奔奔足以。但是挑着挑着, 就买了高档的。勒紧裤腰带,毕竟面子重要。开好车, 别人都高看一眼。有的父母节衣缩食攒钱,给刚结婚刚 工作的儿子媳妇买了高档车;还有一新婚夫妇,父母均 在乡下务农,经济条件一般。但是却贷款买了一辆宝马。 平时不开,弄个车衣罩着。周六出去风光风光。房贷、 车贷、养车费用搞得小两口生活捉襟见肘,死要面子活 受罪。

鲍叔牙之风

济南往事全集介绍:济南往事鲍山散记(3)

鲍山即因鲍叔牙得名,原来这里是他的封地,曾有鲍城。现在已成了济钢新村的一部分。 鲍叔牙以“知人”为世人所称道。后世说到人之相 知,多以“管鲍”誉称。当年,齐桓公继位后想任命鲍 叔牙为相,叔牙反而保举曾想射杀桓公的管仲,由此终 于使齐国日强,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济南往事全集介绍:济南往事鲍山散记(4)

这个墓 就在附近――在鲍山东北约 500 米处的山下,济钢新村 西路北端路东。 鲍叔牙墓处于一片草地之中,座南向北。 进入墓地,首先要登上一个宽敞的石板台阶。

台阶 西侧有一石碑,是济南市人民政府 1995 年所立,上写有 “鲍叔牙墓”和“济南市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字 样,背面还有有关鲍叔牙的简介说明。登上台阶,迎面 是一个写有“齐大夫鲍叔牙墓”的墓碑,两旁各有一尊 石兽。

不过,我对这“齐大夫鲍叔牙墓”七字有不同看 法。鲍氏网站上介绍:周襄王七年(公元前 645 年)管仲去 世后,齐桓公采纳管仲生前的建议,任用隰朋为相。不 料,没过一个月,隰朋也死了,鲍叔牙继任齐相。人死 后墓碑应是写最后最大的官职,“齐大夫鲍叔牙墓”显 然是今人修复时的臆测所致。同时又很可能考虑到管鲍 之交的美谈多发生在鲍任大夫时,而人们最需要学习的 是鲍的知人公正,于是有了这七字。当然,是否作过齐 相,这个要有典籍作依据,不能乱说的。 墓碑后是一大土丘,维修过的样子,高约 5 米,直 径约 6 米,上面长满了草木,四周有青砖砌成的围墙, 高约 1 米。

据了解,原来的鲍叔牙墓比现在大的多,在坟墓前 还曾有古石碑,不远处还有一座“分金桥”,讲的是管 鲍二人一起作生意分利润的事。可惜后来都损毁掉了。 管仲曾言:“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齐国 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固然应主要归功于宰相管仲的辅 佐,但鲍叔牙能够公而忘私,知人善任,甘居下位,而 为国效力,同样功不可没。他以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 得失的优良品质,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济南往事全集介绍:济南往事鲍山散记(5)

漫步在鲍山之间,瀑布听音,小桥流水,看层林尽染,陶醉其中。做为济钢人无不倍感自豪。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不曾想到,鲍山在这之前曾是个秃山。下文将介绍为绿化鲍山,凝聚着济钢几代领导人和干部职工的汗水,这不但是个奇迹,且凝聚着济钢精神。

在济钢的各绿化景点中,鲍山公园是与职工家属生活关系最密切的一个。鲍山位于济钢厂区以南、生活区附近,因齐国大夫鲍书牙葬此而得名。原为一座岩石裸露、几乎没有植被的青石山,平日附近农民滥采石灰石,就地烧石灰,环境非常差,很少有人问津。1992 年,济钢同地方政府签定了购买管理权的合同,主动承担绿化鲍山的重任。

十多年来,济钢靠的就是全员参与,树坑都是在岩石上用炸药炸出来的,山上没有土层,全体职工义务背土上山绿化栽植,鲍山绿化在每一个济钢人心中都留下了深深的记忆。

每年济钢都投入大量的人力、资金进行鲍山绿化,先后开穴填土栽植各类树木 35 万株;铺设引水上山管道,按照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不同建筑风格,建了五组亭廊 ,建成了总长 4000 米的内外环山路,修建了 7 条总长 3700 米的登山台阶;建成 2400 平方米的人工湖,2003 年又投资 300 多万元建成鲍山瀑布,瀑布落差 38 米,瀑布流量每小时 400-700 立方米,湖面 5000平方米,湖体旁边修建了八角亭、及 3 座石桥,使鲍山公园更加美丽壮观。

济南往事全集介绍:济南往事鲍山散记(6)

目前,40 万平方米的鲍山已被各种植物全部覆盖,昔日的青石山形成了厚厚的土壤层,公园郁郁葱葱,花草遍地,景色优美,引来群鸟栖息,使区域环境发生了显著的改善,成为广大职工家属及周边群众休憩、娱乐、健身的好去处。

四工地的交通

几乎与所有小区一样,忽然一夜春风雨,遍地都是小汽车。堵车、乱停乱放问题一大堆。也难怪,没想到变化这么快,以前盖房的时候未曾想到过有这么多车。于是物业公司绞尽脑汁把四工地楼前楼后的绿化带缩小改变成停车位。但是还不够,有的家庭有两辆车,还是放不过来。

菜市场的路是四工地道路的盲肠之一。上下班期间人车混行,其拥堵状况让人头疼。前一段时间物业公司加强了管理,并派专人管理,禁止乱停乱放,道路状况有所缓解,但也是杯水车薪,人多、路窄,停车位有限的矛盾仍然很突出。曾有人戏谑地说:“假如新手想要练车技的话,建议到菜市场路上开开。”这种管理,关键是要持之以恒。这不,近一二年又疏于管理,混乱的局面又回来了。

钢城新苑南北主马路的开通,打开了一条光明大道,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是问题多多。关键在管理,管理不当,物业公司难脱其咎,也就是不作为。接着来,咱就说中大门铁路桥下的三个桥洞。中大门南面的铁路桥下面中间有两个相对行驶车道,上书行车道,两旁是人行道。但是一到上下班高峰的时候就乱套了。尤其是桥洞下西面的人行道成为行车道,因为中间的行车道都被由北向南的车子占用了。可能是交警觉得由北向南的车辆多为缓解交通不得已。

但是,右转和直行车辆都挤到西面人行道与行人抢行,使得桥洞非常狭窄,险象环生。不信,在上下班高峰时你走走中大门对面桥洞感受一下。是人给车让行?体现人性化了吗?四工地乱停车现象严重。有客观因素,但不能否认人的素质问题。

在新村青年路就看到这么个场景:路边有个卖瓜的摊子,有一位女士开车路过,把车子停在瓜摊旁边,风摆杨柳般地直奔瓜摊。使得原本狭窄双向车道路变为单行道,后面的车过不去(因为对面有车)堵得后面一塌糊涂。而这位女车主呢?全然不顾、熟视无睹,精心地挑她的西瓜。

还有把车子歪斜着停到马路上到旁边买馒头的呢?后面的车主鸣笛,意思是你停的太靠外了,阻碍交通了,而这位女车主呢?毫无歉意,挺傲慢地把头一甩,骚首弄姿地坐到车里把车开走。

不光是女车主,男车主居多。光图个人方便,不顾社会公德。素质素质,开车显示您的素质。单位上老李师傅说了一件非常气人的事情。说,老李上班路上,要过马路。老李等了好多辆车,好歹有个空隙,老李急忙过马路,不料,远方有一辆车的车主拼命踩油门抢过来,就是不让老李。这时候的老李已经走到马路中间,嘿,你说这司机吧,不用你踩刹车,最起码看到行人不踩油门就行了,但是这位司机偏踩油门加速过来,要与老李抢行。气得老李干脆站在马路中间,摆出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这位车主赶紧来了个紧急刹车。

何必呢?让一让又如何?行人是弱者。难不成这位司机抢着去投胎?!

“人情债”

我特怕欠人情,在我这辈,就连结婚也一律不收礼,因为收谁礼、收多少礼都要记账,到时还礼还要看账本看行情,多麻烦哪。不收礼,省心多了。好在朋友们都意见一致,遇喜事宴请时,相互过来热闹热闹,人情也到了,挺好的。那天,有同事苦笑着说,我这个月的奖金都随份子了,还有的说,这个月的奖金随份子还不够得从工资里补。还有的同事说,我已经预支第三个月的奖金了。同事们的苦衷我也有。这不,正值红五月,结婚的众多,光亲戚、邻居、朋友、同学、故交就有四、五对,对了,还有两个丧事。这年头,随的少了丢面子,随 50 都不好意思出手。至少得 100 元,多的五六百元。红白之事,里面有个感情、远近,讲究自愿。

但是,某些时候却成了不得不拿的事情。譬如吧,某同事父亲去世了,竟然有热心人张罗着敛分子。更有意思的是有同事出差在外,热心者还打电话通知。若是亲朋友好有通知一下也就罢了,八竿子打不着的交情也要通知到,好像派一个“政治任务”。哇靠,一网打尽啊。

随礼、随份子应当是自愿的事情,感情深的,你不通知,人家闻着味道自然会随钱的,用不着您老操心。单位有位司机的闺女结婚,光请柬就写了一大皮包,且到处发,几乎是逢人便发。有的人,这位司机都叫不上名字,跟别人打听到名字后,赶紧补请柬。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礼尚往来。

但这个所谓的“往来”却变了味道,人情债越来越重,且水涨船高,而人情呢?则是越来越薄。现在的某些人,都顶不住一句话,一件屁大的事,一句话就翻脸不认人。

记得有人说过,人生最大的债务是人情。四工地是大社会的缩影,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济南往事全集介绍:济南往事鲍山散记(7)

在四工地生活近二十年的同事告诉我,与四工地人交朋友,包括邻里之间交往,最好不要牵扯经济往来。我觉得人与人打交道,不可能没有经济往来,不是说花多少钱,小打小闹的钱免不了,礼尚往来么。据说有张、李两家女邻居非常投缘,也很要好,经常在一起聊家常。

日子久了难免你来我往。比如张家包水饺给李家端上一盘子,李家呢,也不白吃人家的,过些日子李家给张家送几个自家烤的面包。这很好嘛!但是问题来了,不知是李家或是张家记错了,反正两位家庭主妇都认为自己多给了对方东西,即对方光知道沾光,双方都觉得吃亏了,私下里憋气。这话还不好挑开了说,天长日久的事说不清,理还乱。于是,两家不来往了。

还有两家邻居,一家很好客,也很大方,经常给另一家孩子送点小吃。日子久了,受惠方邻居不满意了,因为受了点邻居的小恩小惠被人家指使起来没完没了,办这办那,受不了了。欠人情不好受啊。

同事的提醒不无道理,与四工地人交朋友,包括邻里之间交往,最好不要牵扯经济往来。是啊,遇上斤斤计较的,多了少了不好区分。当然,这只是个例,和睦的邻里多的是,权当笑谈。

繁荣与红火

那天去济钢菜市场买烤鸭。烤鸭的师傅问我:“济钢什么时候发奖金啊?”我有些诧异,问:“怎么,您也关心起济钢的奖金了?”烤鸭师傅说:“知道济钢啥时发奖金,我好多准备一些鸭子。”看看,烤鸭师傅很有经济脑瓜。从另一角度看,济钢的效益乃至济钢人的收入与菜市场息息相关。前些年济钢效益好的时候,菜市场那是相当地“繁荣”。

记得刚刚改革开放的那些年,有人戏称菜市场是:“市场繁荣,物价不稳定。”一个效益好的大厂,职工的消费水平高,带动周边的经济繁荣。这就是某人所说的:“报效社会”。假如一个大厂效益不好或者濒临关门,周边的菜市场等等也会门可罗雀、冷清的可怜。这是一个经济链条。

老建筑

半个多世纪变迁,弹指一挥间。四工地的老建筑遗留下来的不多。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建筑或者住宅楼。商厦西面的新村广场保留有几株老槐树就是当初四工地居民院落里生长的,现在已经长成参天大树了。望着这几株老树,感慨万千。这些老树,不碍事,没有被杀掉,也属万幸了。我们说四工地的老建筑,是说四工地的老楼。如今保留下来的大部分都在中心区。中心区的某些楼房,房型有三室一厅和两室不等,里面已经很旧了,只不过是楼体的外面抹了一层橘黄色的油漆,有点老黄瓜刷绿漆。

济南往事全集介绍:济南往事鲍山散记(8)

中心区这些楼房,以前(也就是建厂初、中期),部分还是“高干楼”,也就是厂领导居住过的楼房。而商厦南面大部分是平房,是普通职工居住区。四工地没有什么可以保留的建筑。一没有历史价值,二没有观赏价值。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自从济钢商厦重建之后,随之商厦南面的银行金融一条街、西面的喷泉广场、广场大屏幕建成,使得四工地中心区成为济钢新村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爱情、婚恋若干年前,四工地人婚姻比较保守,找对象都喜欢在四工地大院内,既外面的一律不予考虑。

这有点像当初的炼油厂。由于炼油厂效益和福利待遇都很好且还向“双职工”倾斜。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四工地在济南的东郊,距离市区见偏远。

后来,也就是 80 年代,四工地人的择偶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社会大学生的陆续进厂,改变了钢厂的知识格局,同时,也给济钢注入了活力。有不少家是农村的大学生是帅哥、美女且表现优秀、有知识、有闯劲,有干劲受到不少四工地姑娘的青睐。据说,有四工地的准丈母娘托人专门到组织部门查新近大学生的档案,主要是看照片、看学历,挑选未来的女婿,可谓煞费心机。

事实证明,聪明的四工地老丈母娘选对了。这些大学生至今有许多走上了领导岗位,有处级干部、分厂厂长甚至更高级别。换句话说,就是不被提拔(提拔这事不好说),只要小伙有学历,长得帅,听话,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女方不差钱,小伙家住外地,肯定把丈母娘家当自己家,这不是半个儿的问题,有点“上门女婿“的意思。还有一位四工地姑娘,找了一个农村大学生做朋友,后来结婚了。婚后的几年,确实闹过不少矛盾。原因是这位姑娘的老公始终得不到提拔。何况说更有烦人的事情呢。

丈夫家乡的七大姑八大姨隔三差五来城里看病,陪人吃住在他们家里还不拿钱,烦啊。这事,闹是没有好结果的,只能伤感情,得有胸怀,能忍耐。就像买股票,是绩优股都有表现一般的时候。没料想,十年后,这位姑娘的丈夫被提拔为副厂长。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熬出来了。

列位可曾记得,若干年前,从济钢西大门至王舍人的路段年久失修,很难走,尤其到了冬天。当然,现在早已修整好了。记得那时,每每经过这一路段,纷纷叫苦不迭。

于是乎,写下如此感慨:扯淡路 :寻北路东行,计三十余里,至王舍人镇。镇东邻乃一国营大厂,效益颇丰。王舍人镇乃国家百强,富贾一方。沿王舍人往东又二里,乃国营大厂必经之地。其路面凹凸不平,年久失修。不时有大坑出没,坑内石笋林立,偶露峥嵘。逢雨季降临,汪洋一片,大为小渊,小如臼,逢沙尘降临,飞沙走石,灰尘弥漫,令人窒息。过往车辆虽谨慎驾驶,行如龟鳖,蠢蠢欲动,犹如大海行舟,上下颠簸。然常有车辆深陷于此,或断大梁,或掉轱辘,行人怨声载道,苦不堪言,皆云:助产路。

据传有高龄产妇难产不治,求医不得,乘车途经此路,立马生产。戏云:助产路或操蛋路。王舍人富贾一方,财力丰厚,尚不打算出银两整修此路。此路虽处王舍人辖区,但却是国营大厂重型车辆所致,故所需银两应由国营大厂解囊。

国营大厂合计:出银两 100 万,自己整修乃保质保量,倘若交与王舍人整修,难免偷工减料,银两白白流入王舍人腰包,方坚持自己承修。王舍人不允,仍固执己见,云:若修路,汝出银两,吾必承修。双方固执己见,争论不休。双方认为:今日不修路,明日不修路,定有修路者。修路的事情被如此搁置下来,形成扯淡。

好在王舍人府衙门前道路平滑如镜,花簇锦绣,不妨碍上峰视察。至此,王舍人继续走致富路,国营大厂继续抓革命促生产,倒也相安无事。

若干年前,私家车实行了门禁,由此带来停车紧张。也是在若干年前,本人根据雪村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改编了《老张开车去上班》,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唱一唱:

老张开车去上班,傻了

停车场里没车位,满了

绕着厂外到处找,迟到了

老张下班去开车,

蔫了车的门子凹进去,刮了

买香烟的老头告诉他

一个拉废铁的拖拉机吐吐吐开跑了

老张的眼泪哗哗的

这个月奖金修车了

老张开车去上班,

停在马路辅道边,

爽了

挨到下班去开车,

傻了

一张罚单贴上了

老张决心卖车啦,

黑心的贩子来收车

卖的贵了他不干,

老张说:俺那可是新车

贩子说:俺们那旮答都是打八折,

俺们那旮答新车也不例外

俺们那旮答这是最高价,

俺们那旮答没有活雷锋。

俺们那旮答没有这种人,

刮了车哪能不擦价,

俺们那旮答山上有真蘑,

这个人他不是东北人。

四工地的未来

记得十几年前,济钢的老领导就很关心四工地的发展,一直想着把四工地建成全国一流的社区。据说,老领导还派人去张家港取经。不得不钦佩济钢老领导的远见卓识。我们不妨见识一下张家港的社区图片:各位在欣赏了张家港的社区建设后,肯定会有这样的感觉:看图片也没啥了不起,咱们的钢城新苑比张家港一点不差!确实一点都不差,但不要忘了,这些图片是十几年前的张家港社区。

是的,钢城新苑的诞生意味着老四工地的重生!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不要忘记济钢几代领导的见识以及对济钢新村的规划和贡献。无论济钢今后怎样变迁,这些贡献,就像鲍山公园建设和绿化、体育馆、钢城新苑将永远记载在济钢发展的历史丰碑。生活在济钢新村的每一天,每个人,有不满也有抱怨,还是一位老四工地人说得好:“不管怎么说,她是俺的家啊。”

听,这话说得多实诚。文化底蕴前文谈到四工地时,我有这样一段话:““四工地”地处城乡结合部,由于地域的原因,缺少大城市或者沿海城市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不大气,没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充其量是个“镇”。一个字来相容就是“俗”。

济南往事全集介绍:济南往事鲍山散记(9)

这个“俗”字有乡土气息并夹带势利、庸俗的“小市民”味道,鱼龙混杂。当然,四工地也不乏高素质群体乃是藏龙卧虎之地。见识低,近视、势利、小气、夜郎自大、固步自封等等小城寡民的毛病它都有。”由于历史的原因,虽然四工地处于鲍山脚下,有着引以自豪亘古文化和“叔牙之风”,但是,我在前面分析过,四工地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衍生物。文化底蕴不是很深厚。

东北在唐朝之前那儿只是少数名族居住的不毛之地,辽朝的建立使得东北有了初步的发展,而世居东北的女真人建立金国后东北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元朝疆域广阔,自然要发展东北。而东北得以受到全面重视是在清朝及近代,远不及齐鲁文化甚至江南文化。

那么,什么是文化底蕴呢?文化底蕴:(人或群体)所秉持的可上溯较久的道德观念、人生理念等文化特征。两个前提, 1、是人或者人群所具有的。 我们可以说某地的人具有什么样的文化底蕴,我们可以说某公司具有什么底蕴,但不能说某物具有文化底蕴,它只能是表现出人所在群体的文化底蕴。2、这些文化特征都有渊源以及演化,是长期积累下来的,独特的地域性文化。这是个提倡什么缺什么的年代。这个话题,等下再谈。四工地人爱麻将、爱谈养生、爱谈挣钱炒股、爱喝酒、爱美食,爱健身,热衷于这些,却鲜有对读书感兴趣的。就是读书,多是看一些消遣性、快餐类的读物,譬如报纸、杂志之类的。也有偏爱读书的,再譬如读穿越、玄弘、武侠之类的,迷的难以自拔。其实,这些爱好没有什么不好,民以食为天,休闲嘛。总比游手好闲啥都不干好。有思想的书,比如中外名著、名人传记、历史书籍等等能够启发人思考、深思、提高修养或者给人以启迪的书,遗憾地是读它们的人越来越少。有人说,当代人是“压力山大”。意思是说,压力很大,读有思想的书感觉累,毕竟消遣最最重要。据说北欧的冰岛人,即使最穷的人家,也放有一排排书籍。吟诵诗歌即兴创作,是冰岛人招待宾客的传统礼节。书籍在冰岛是最佳赠品,连姑娘和小伙定亲的彩礼也是书籍。

我有一对老朋友,这对夫妻都是高级职称。高级职称也就是高级知识分子。那天,这对朋友乔迁,邀我去他们家做客。新家具、新电器、装饰一新的家庭富丽堂皇,卧室呢,很温馨。唯一缺憾就是没有书柜,有酒柜。再看看墙上,没有中国国粹字画,啥也没有,真的是“家徒四壁”了。

记得还有一位老兄,当女儿问他秦始皇姓什么的时候,老兄竟然回答:“这还用问,当然姓秦了。”写到这里,有朋友会说,如今生活压力那么大,哪有时间读书啊,等有钱、有空闲再读不迟。

其实,读书没有必要拿出整时间去读,古人说得读书,多数是在“马上、厕上、榻上”。读书是积少成多、日积月累。

济南往事全集介绍:济南往事鲍山散记(10)

谈什么底蕴。多数人爱谈养生,养生的书家里不少,可就是没人谈养心。有钱没健康,你依然是一个穷人;修身不修心,你仍然是一个病人。当社会进入了“没良心”与“不相信”循环的亚健康状态,养生就时常成为一道伪命题。

前面唠叨了这么多,有朋友自然会疑问:怎么老是谈读书?我在学校里读了十几年还不够么?其实,我是借读书谈文化。很简单,看一个民族热衷什么,就看他的爱好。提几个问题:作为中国人,你对中国的历史了解多少?你对中国文化又了解多少?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记得柏杨先生曾把中国文化比喻为”酱缸文化”,我认为恰如其分。

四工地的书画家

鲍山脚下人杰地灵。四工地是个出书画家的地方。四工地有鲍山画院。书画家众多,比较出名的书法家有李统新、王传银、韩继联、于超、谢富强、张俊亭、徐志长等等。想当年,这些钢城书画家曾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过书画展,其作品蛮声海外,颇受美术界好评和关注。画家王传银擅长牡丹,其牡丹画得雍容华贵、丰姿绰约。韩继联擅长山水、诗歌、作词,谢富强的文人画炉火纯青,其书法承袭著名书法家金汾先生。徐志长以色彩见长,擅长工笔。于超水墨丹青样样精通。我自幼研习绘画,后因为苦学专业的原因金盆洗手。学什么东西,贵在持之以恒,倘不能成名,也小有成就。我知道自己没有耐性,犯了忌讳。但终究挡不住对画画的强烈爱好,由此结识了钢城众多书画家。

下面是我年轻学画时临摹的一幅白描:

济南往事全集介绍:济南往事鲍山散记(11)

这幅画是我在年轻时初学中国人物画时,临摹的一幅唐代永乐宫壁画的一个局部。原画是工笔重彩,我勾勒完线条之后,老师说,你不要忙着着色,就保持白描状态,这样容易看出毛病来。老师说得极是。中国人物画是讲究用线的,假如着色之后,色彩掩盖了勾线的毛病。中国画非常讲究用线,用线疏密虚实对比 节奏性强 有外柔内刚含蓄力,面部用线自然与衣裳用线不一样。线条要有节奏感,轻重感。你没发现我的画线条很有力量,有往外反弹的力道吗?假如没有几年功夫是画不来的白描是学习中国人物画的基本功,需要凝神静气,抛却杂念,一气呵成,很费功夫。白描学好了,再学着色,这样循序渐进,逐步学写意人物,开始是半工半写,然后是大写意。中国画博大精深,我只学到一点皮毛而已。学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是继承老祖宗的瑰宝,充实自己审美观的好办法。我的这幅习作,经过简单地托裱,效果还不错。不得不感慨中国画是:三分画七分裱。其实白描画自然有其艺术魅力,不粉饰,不做作,不矫情,好就是好,劣就是劣,给人以真实感。

正月十五的焰火

正月十五的花灯会和焰火给我的印象很深。虽然这些年焰火和花灯会不办了,但还是怀念那个灯火辉煌、火树银花、不夜天激动人心的日子。感觉那时的日子特红火、特有意思。身为一个四工地人多自豪啊。早些的时候,我在四工地没有房子。但是每逢正月十五,我都要和妻子乘公交车到四工地观灯、赏焰火。

记得我们新婚的第一年,我和妻子兴致勃勃地打市里乘公交到四工地,还未到地方就远远地听到“咚咚”的声音,看到漫天焰火,激动地我们喊着跳着往四工地跑。若干年前四工地的花灯会远近闻名,被济南市列为重点灯会。每逢正月十五花灯会,远近前来观灯的人众多。每逢这个时候,我都是早早地把父母接到家里等待赏灯。市里的亲戚也纷纷来访,为此我们还要破费地在济钢饭店包一大桌子菜招待他们。不知道为什么,那时的日子感觉过得很红火。为筹备花灯会,各个部门抽调能工巧匠、精工制作。记得那时,我还参与过扎花灯并往扎好的灯上画画的任务。现如今虽说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总有不红火的感觉。或许是取消了花灯会的缘故。据说,取消花灯会是因为花费太大,劳民伤财。

济南往事全集介绍:济南往事鲍山散记(12)

前些时候,听同事们议论四工地有老人患病住院,其儿子、儿媳置之不理。理由是没有时间,却在家里对豢养的狗狗万般宠爱、关爱有加,并天天洗澡、遛狗。听到这些议论,心中郁闷,继而悲愤。心想:动物尚有反哺之情,何况人类? 极少数养宠物者推崇爱护动物并对宠物献爱心的同时,却如此对待父母,反差如此之大,良心何在?算人么?其实这种事情较少,其他地方也有,但是不能不引起善良的人们愤慨。

四工地的水

济南泉水甲天下。多少年来,济南人引以自豪。济南的泉水清澈透明、味道甘美,是十分理想的饮用水。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出京时带的是北京的玉泉水,到济南品尝了趵突泉水后,立即改带趵突泉水,并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近些年由于泉水告急、枯竭,急需保泉。为保住泉脉,济南市的饮用水有两大派系供给:一是南部卧虎山水库,二是黄河水。由于种种原因(或许是水处理的原因),济南的饮用水变得难喝了。

每周都要到市里的岳父母家打“长工”,故经常品尝岳父沏的大红袍。茶是好茶,但是变了味道。因为岳父家饮用的是黄河水,那大红袍冲泡出来的味道让人郁闷,初次喝起来有一股子勾兑了“藿香正气水”的味道。端的不好喝。连岳父也连连摇头,并说:“过几天去黑虎泉打些水来”。

发现四工地水好喝的还是岳母。岳母在市立二院住院,老婆往医院送饭时,携带了熬好的四工地豆浆。岳母饮用后惊讶地问:“豆浆里放糖了么?”就目前来说,四工地的水才是真正的济南泉水,味道甘美,自豪吧、知足吧。由于水质较硬的原因,四工地的水水垢较多,加装净水器就解决了。其实,就地理位置看,四工地才是真正的“济南市”呢?据考究,历史上的济南府旧址就在章丘(章丘人都这么说),何况四工地距离百脉泉、墨泉也很近呢?

四工地的烧烤

尚不到伏天,济钢饭店乃至桥头烧烤早已烽烟四起了。烧烤这玩意挺惬意的,白班或者中班后,邀上几个哥们到烧烤摊一坐,整几杯冰镇扎啤,上几大盘烤串,边吃边聊,花钱不多,劳作的疲劳一扫而光。烧烤美味,魂牵梦绕,令人回味,但是卫生条件堪忧。去年听人说,四工地女单身楼西面的“猫山”上的流浪猫锐减,说是与四工地烧烤有关。还有人亲眼看到半夜三更有人在“猫山”捕猫,不晓得是真是假,反正传言很邪乎。

至于我们吃到的烧烤是否掺杂死猫烂狗,这个无从考证,单靠舌头上的味蕾无法甄别。吃到猫肉、狗肉算咱幸运,倘若吃到让你恶心的什么动物,那就是中大奖了。

记得去年,媒体、卫生防疫部门就曾曝光过“黑心烧烤”,包括烤鸡翅、烤串什么的,触目惊心。行业黑幕,不揭不知道,一揭吓一跳。什么病死畜肉,用羊尿浸泡啦、有毒色素添加剂之类的啦,想想这些就浑身难受。我不是倒大家的胃口、扫大家的兴致,尤其是好这口的肯定不愿听。病从口入,人类的许多病是吃出来的。找个卫生条件好且管理好的烧烤去吃,最起码放心。

说道这里,有身体强壮的年轻朋友不高兴了。说,哪有那么多讲究,俺长期泡在烧烤摊上也没得什么病。我有一邻居,是烧烤摊的发烧友。多少年来,他的大部分时间,除了上班,基本山都在烧烤摊上度过。几乎每天晚上喝到 2、3 点钟东倒西歪地蹒跚着回家。这邻居身体壮实跟小牛犊子般。由于他好酒,邻居们私下里称他为:桃谷六仙。可不,喝多了,整天飘飘欲仙的。近闻,这位“桃谷六仙”邻居,因患上了半身不遂,经住院医治留下了后遗症,至今腿脚不利索呢?

说实话,我也喜欢烧烤,那玩意美味啊。那天,恰逢老婆出差,咱也破例一次,直奔菜市场烧烤。在脏兮兮地小桌旁坐下,要了一杯扎啤,点了十几串羊肉、烤虾、毛豆咀嚼起来。不一会,一群苍蝇轰炸机般地围拢过来,我一手忙着驱赶苍蝇(粉丝),一手喝着扎啤。回到家里,胃里隐隐作痛,小身体不禁折腾啊。烧烤这东西,好是好,偶尔吃吃也就罢了。倘若把大把时光都泡在扎啤里、烧烤里并融化其中或当作人生乐趣,个人认为岂不是坐吃等死么。

钢城新苑的夜市

听说钢城新苑的夜市很红火,那天专门去了一趟。随着人群,我在新苑主马路上闲逛。两边的商品琳琅满目。大部分属于“后备箱”市场。东西的基本没有什么分类,杂得很,假货很多,或许这就是夜市的特色。夜市上的东西便宜,最主要的是得会“砍价”。有人说砍价要拦腰砍,依我说,得沉住气、蹲住档,拉到裤裆里也不慌。先砍到脚脖子,再慢慢一点一点地往上涨。

据说,夜市上的商贩,有专程从市里赶来的,也有钢城新苑的居民。就拿咱们鲍山社区来说,不就有一位网名叫做:“白马娘子”,听她自己说卖包包挣钱啦。以前,老四工地是没有夜市的,四工地的人都要去市里赶夜市。多不方便呀。那时,四工地人给市里人一个印象,不差钱。据市里人讲,济钢的人来买东西基本上不还价,买得多,走得快。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四工地没有自己的夜市呢?没地买东西,把钱包憋鼓了怨谁呢。如今不同了,不但有了自己的夜市,而且许多家长都让自己的孩子们参与进来(当然是放假之后),买书、制作点小工艺品,培养孩子的经商意识和自理能力。

垮了。结果,整个师范路上(汽车总厂宿舍路)都是摆摊的,一个连着一个,够繁荣的。效益不好,连发工资都困难,买的人寥寥无几。这是令人担忧的问题。

假如我们的夜市,职工们纷纷参与,孰好孰坏,大凡有点头脑的人可以思考一下。

消夏晚会

每年盛夏的傍晚,新村广场都有消夏晚会。有的是工会、团委、分厂举办的,有的是文艺团体(当然是商业性的)。这些晚会,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是乘凉、陶冶情操的好地方。 看着台上自己熟悉的人表演着精彩的歌舞,那种感受和惬意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

鲍山的未来

济南往事全集介绍:济南往事鲍山散记(13)

那天在鲍山内环散步,忽然想到鲍山的未来。据说,鲍山原属殷陈管辖,济钢跟殷陈签了五十年的合同。当年的合同至今粗算起来,已过去三十年。也就是说,再有二十年,鲍山就不归济钢管了。物归原主,交还给殷陈。有不少人担忧,假如二十年后把鲍山归还给殷陈,将会是什么情形?

从感情上讲,鲍山建设凝聚了济钢几代人的心血和汗水,鲍山有现在的模样不容易啊。假如归还了,殷陈能管好么?会不会乱砍滥伐呢?其实,这些担忧大可不必。因为还有二十年。改革开放只二十年,中国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二十年后的鲍山将会更加美好。时代要发展,历史潮流滚滚向前,这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住的洪流。二十年后的殷陈已经彻底摆脱小农经济的至酷,没文化或者素质低的 人早就翘了辫子。殷陈彻底的融入现代代化都市,或许鲍山将要归市政管理甚至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呢!

据说,在当时论证这个项目的时候,就有不少人担忧。还是老领导说:“五十年后,还分谁是谁的?”从这一点上看,不得不佩服济钢老领导的高瞻远瞩。可以想象:二十年后的鲍山,已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将成为集文明古迹、旅游、餐饮、健身于一体的旅游胜境。中老年朋友,二十年后假如都健在,我们将重登鲍山之巅,游鲍山圣境,在山顶云亭开怀畅饮、吟诗作画、高歌一曲,在瀑布下面的湖泊泛舟,感怀鲍山六十年。

编者的话:这篇鲍山散记在八年前,发表在鲍山社区文学板块。写的比较离散。当时,这篇文章“引爆“鲍山社区论坛。时间就像流水一般从指尖滑过,老去的是容颜,再也回不到往日的年华,然沧海桑田,不变的是我们对鲍山、对济钢曾经记忆。《鲍山散记》共九部分,大约两万字。区区两万字是写不完鲍山的。

济南往事全集介绍:济南往事鲍山散记(14)

济南往事全集介绍:济南往事鲍山散记(15)

济南往事全集介绍:济南往事鲍山散记(16)

跟往事干杯。无论是还在济钢留守的兄弟姐妹们,还是已经离开济钢的兄弟姐妹,如今谈起曾经的济钢,都对其有深厚的情感和难以忘怀。因为那里由我们曾经的青春,有我们的流血流汗,有着欢乐和眼泪。

济南往事全集介绍:济南往事鲍山散记(17)

跟往事干杯。青山依旧,几度夕阳。如今的济钢在新旧动能转换的道路上艰难前行,我们没有放弃,我们一直关注着您,给您加油。

济南往事全集介绍:济南往事鲍山散记(18)

跟往事干杯。济钢精神永恒。济钢精神薪火相传。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