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苏联70年代战略轰炸机(畏惧苏联轰炸机)

苏联70年代战略轰炸机(畏惧苏联轰炸机)此时对美国来说,1948年制定的单方面对苏联境内目标进行核突击计划必须更改了:首先要建立自己的战略轰炸机巡航制度,防止苏联一次性把美国核武器全部消灭在地面上;其次为防备苏联轰炸机在自己家门口晃来晃去,1950年美国正式推出防空识别区制度。1951年加拿大也建立了自己的防空识别区。最终二者于1958年合并成为北美防空区,并成立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在NORAD识别区内,美国有权派遣战斗机,对不明国籍的飞机进行识别、伴飞和拦截。当时苏联的原子弹已经具有实战意义。同时,苏联还开始研制图16轰炸机,核武器已经能威胁美国本土地区。(北美地区防空识别区覆盖图)防空识别区的由来一国定期派出空中力量在领海线之外的公海进行巡逻飞行,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行为。防空识别区的源头来自苏联1949年的原子弹试验。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大水牛,无授权禁转!

在之前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据韩国政府表示,一架疑似俄罗斯军机的飞机进入半岛东部海域的“韩国防空识别区”(KADIZ),韩军紧急出动F-15K等战机驱赶该机。

这年头,只要你一打开电视机或者随便哪个媒体,都会时不时跳出来“防空识别区”这个字眼。但这个不是领空,两者不一样,本文以国际惯例和案例说明一下防空识别区。

苏联70年代战略轰炸机(畏惧苏联轰炸机)(1)

(北美地区防空识别区覆盖图)

防空识别区的由来

一国定期派出空中力量在领海线之外的公海进行巡逻飞行,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行为。防空识别区的源头来自苏联1949年的原子弹试验。

当时苏联的原子弹已经具有实战意义。同时,苏联还开始研制图16轰炸机,核武器已经能威胁美国本土地区。

此时对美国来说,1948年制定的单方面对苏联境内目标进行核突击计划必须更改了:首先要建立自己的战略轰炸机巡航制度,防止苏联一次性把美国核武器全部消灭在地面上;其次为防备苏联轰炸机在自己家门口晃来晃去,1950年美国正式推出防空识别区制度。1951年加拿大也建立了自己的防空识别区。最终二者于1958年合并成为北美防空区,并成立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在NORAD识别区内,美国有权派遣战斗机,对不明国籍的飞机进行识别、伴飞和拦截。

苏联70年代战略轰炸机(畏惧苏联轰炸机)(2)

(苏联图16轰炸机,旁边F4鬼怪战斗机拦截)

从国际法角度来看,美国开创的防空识别区制度没有在本质上违背相关国际条约和法规。比如在航空国际法规中,本就有通报规则,这是为了航空器自身安全而设定的条款。从范围设置来看,防空识别区的范围大小,一般取决于设立国家的拥有的对空雷达和预警机的侦测能力,由设立国家自行决定。美国当初设置防空识别区的理由,是防范来自公海上空的不明飞机可能对本国形成的威胁。那么到底外延多少距离,才能有效增强本国的国土防空预警能力?最开始的时候,这由各国自己说了算。1980年联合国通过《海洋法公约》之后,各国纷纷把海洋法认可的专属经济区作为设置防空识别区的基本区域,或是在专属经济区上空的基础上再略向外延伸,一般为领土边缘向公海方向外延200—300海里。

在国际法上,防空识别区既没得到允许,也没有被禁止。说白了,是各国自己说了算,但强调一点:这并不是你家的领空,并不完全禁止他国飞机通过。

热闹的亚太防空识别区

由美国开创的防空识别区在西太平洋的日本和韩国也有模仿。冷战时期美国在东亚的防空识别区由日本、韩国等国多个部分组成,基本实现了无缝对接,形成了针对东亚大陆的完整防空识别体系。冷战高峰期,这些国家常常出动军机,与途径此处的苏联轰炸机对抗。其中最激烈的一次发生在1987年12月9日的日本防空识别区内。根据日方资料,当天日本海自的警戒雷达显示发现4架不明身份的大型飞机进入识别区,确认为苏联的图16轰炸机。日本空自的4架F4ej战斗机接到命令后,紧急起飞拦截。与日机遭遇后,苏联的3架图16轰炸机掉头撤离,余下一架仍继续飞向冲绳本岛。空自指挥部授权F4战斗机实施警告射击,在这架图16飞机进入冲绳领空后,尾随的空自F4战斗机立即发射机炮,图16随即离开日本领空。但没过多久,图16再次进入,空自F4战斗机对其进行二次警告射击。两度交锋以后,图16轰炸机最终撤离。

苏联70年代战略轰炸机(畏惧苏联轰炸机)(3)

(日本F4战斗机冷战时期承担的任务很重)

韩国防空识别区建立于1951年。韩国的防空识别区与日本无缝对接,封死了苏联飞机南下的通道。冷战时期,韩国也承担了大量的跟踪、伴飞苏联战略轰炸机的任务。

由于日本和韩国的防空识别区由美国进行总协调,因此几乎不存在重叠区域。即使是两国存在主权争端的独岛也是如此。日韩两国至今为止,比较严重的一次防空识别区冲突发生在2012年9月21日,当时在独岛附近韩国防空识别区,日本海自的驱逐舰搭载的直升机飞入独岛附近水域,韩国随即出动F15K战斗机前往事发海域。事后,韩国人宣称每年日本都会用飞机进入该地区一两次,以炫耀实力。

苏联70年代战略轰炸机(畏惧苏联轰炸机)(4)

(日本侦察机巡逻海域上空)

莫斯科不需要防空识别区—俄罗斯特色的防空体系

从苏联时代起,到现在的俄罗斯,始终没有设立防空识别区。一般认为,这是复杂的历史和地理原因造成的。

苏联70年代战略轰炸机(畏惧苏联轰炸机)(5)

(苏联图95轰炸机,是对美国巨大的空中威胁,所以经常一飞到识别区就立刻拦截)

首先,苏联/俄罗斯的东西南三个方向大部分都有陆上邻国,而防空识别区一般是岸向海划定,防空识别区是很难在陆地上的国界线上设置,那种动不动就划到别国领土内的识别区是很难持久的。冷战时期,东德、波兰和匈牙利等国的领空可以为苏联提供防空识别区的功能。其次,俄罗斯的北极方向海岸线最长,也是冷战时期洲际导弹通过的重要地区,这里气候恶劣,2011年之前几乎没有什么民航线路经过。防空识别区的主要功能就是将民航和军用飞机区别开,从而提前预警。然而能出现在苏联北极方向的不明飞机,在冷战时期几乎不用识别,基本是敌机。

苏联70年代战略轰炸机(畏惧苏联轰炸机)(6)

(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反应了苏联防空能力)

尽管没有美国人那套防空制度,苏联捍卫自己的领空决心一点都不含糊。1983年,韩国客机迷航被击落。这一点就显示了苏联防空网络的严密。

苏联时代的空军和防空军以彪悍泼辣著称。1987年,挪威空军就来捣乱,结果发生了那起著名的“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虽然冷战结束以后,俄罗斯的防空体系遭到严重削弱,但是近年来,俄罗斯又开始恢复苏联时代的战略防空预警系统。

防空识别区这种东西,代表着各自国家的政治利益诉求,同时随着国际环境变化而改变。可以这么说,这种“天网”防空预警系统一直在世界的上空运作。参考资料:《防空识别史话》有什么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请支持毅品文团队的各种原创文章及实体书,独立专业有种有料)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