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抑郁症更可怕的躁郁症:我的情绪是冰与火之歌
比抑郁症更可怕的躁郁症:我的情绪是冰与火之歌当我们愤怒的时候,脸会涨红,心跳加快,手心出汗…实际上,情绪涉及甚至操控着身体的变化,它并非是一个虚幻的存在。为了让自己享受,因此不断重复认为快乐的事;为了避免自己受到伤害,因此感到恐惧……当我们说到情绪的时候,它好像是一个形而上,无法捉摸的东西。
我来渡你穿越层层波浪,驶向那无尽暗夜,灼人烈焰与严酷寒冰。 ——但丁(疑似躁郁症患者)达尔文认为,情绪(emotion)具有目的性,是自然选择的产物。【1】
某种程度上说,拥有各种情绪,这是天性。
情绪可以让我们趋利避害,做出更好的、更有利于生存的选择。【2】
我们为了需要探索更好的生存环境,因此好奇;
为了让自己享受,因此不断重复认为快乐的事;
为了避免自己受到伤害,因此感到恐惧……
当我们说到情绪的时候,它好像是一个形而上,无法捉摸的东西。
实际上,情绪涉及甚至操控着身体的变化,它并非是一个虚幻的存在。
当我们愤怒的时候,脸会涨红,心跳加快,手心出汗…
当我们伤心的时候,会流眼泪,浑身无力,甚至心痛…
当我们快乐的时候,面部舒张,露出笑容,甚至跳起来…
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和弥散的情绪。
微弱,不易察觉;持久,很难摆脱。
弥散,会影响身边的一切人和事物.
人的心境,是在不断的变化的,因为我们的情绪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变动。
心境障碍,顾名思义是指心境“生病了”。
一.“我是身体的房客” 死亡无法以任何伪装的面目来战胜我,因为我熟知它们各种各样的面貌。 ——沃克·珀西(疑似躁郁症患者)
典型的心境障碍有:抑郁症、躁狂症和双相障碍。
抑郁症大家已经比较了解;
单一的躁狂症临床上比较少见;
今天要讨论的主角是: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微妙、复杂、难以诊断的疾病。
微妙。
因为病程较长,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有相对严重的躯体症状或者继发的社会关系问题,也可能处于抑郁发作、躁狂发作、混合发作的任何一个时期,在此期间的主诉需要医生谨慎判断。
Hirschfeld等调查显示,有60%的双向障碍患者在最初被诊断为单相抑郁,并且从第一次出现心境症状到获得正确诊断,平均约为10年。【3】
复杂。
因为和大部分躯体疾病不同,精神障碍的诊断无法完全依据实验室数据,医生的诊断源于详细的临床晤谈和观察、客观的心理量表测量以及部分物理检测结果的参考,“对于症状学(横断面)与病程(纵向)需要综合分析。”【4】。
- 患者是否符合诊断标准?
- 符合哪一种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 交谈中的细枝末节是否显示出共病端倪?
这一切都在考验医生的临床经验。
难以诊断。
因为很多躯体疾病和精神障碍的症状都包含抑郁情绪。
例如肿瘤、帕金森、癫痫、物质依赖、精神病性障碍、进食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焦虑障碍等;同样,躁狂发作的鉴别诊断也相当重要,精神分裂症、抗抑郁药物的影响以及一些躯体疾病也会出现精神兴奋的状态。
双相障碍的的预后比抑郁症更差。
首次发作后40%—50%在2年内复发,即便进行维持治疗也只能让50%-60%的患者取得较满意的治疗和预防效果。只有7%的患者会不再复发。【5】
一句话总结双相障碍:诊断难,预后较差;病程越长,转相和发作周期越短。
二.“不浪漫的危险信号”
关于双相障碍的自杀数据,令人惶恐。
2014 年瑞典一项大范围观察研究表明:9.0% 的双相障碍患者死于自杀 大部分非自然死亡发生在诊断后五年内。【6】
抑郁发作是双相障碍患者自杀的显著原因。【7】
关于双相的另一面,又让人觉得浪漫。
毕加索、舒曼、拜伦、巴尔扎克、海明威、雪莱、拉尔夫、梵高、贝多芬、玛丽莲梦露、费雯丽、海子、三毛、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
如果不是因为知道他们患有双相障碍,我们只会单纯惊讶与他们对于艺术的敏感性、天赐的创造力以及部分艺术家自杀带来的遗憾。
某种程度上,说躁狂发作激发了艺术家的灵感也不无可能,但对于真实的双向障碍患者来说,这种极端“双面性”和天赋几乎无关。
躁狂抑郁容易出天才,但天才不一定有病。治疗或可能削弱天才,但自杀身亡更可惜。 —— 乔治﹒戈登﹒拜伦(疑似双相障碍患者)比起做一个患有躁郁症的天才,大部分患者可能只想做一个正常的普通人,而且他们很多时候确实是一个正常的普通人。
我们可能认为,“正常”这个概念实在太笼统、太含糊又太平凡,但对于双向障碍患者来说,这是安全的保障。
越来越频繁的转相会让双相障碍患者的心境如同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越来越快的复发周期可能让患者在医院门口不停的走“旋转门”。
谁能承受自己从天堂一次次落入地狱的感觉呢?
因此,警惕心境变化,及时识别双相障碍两种状态发作的表现,是患者自救的第一步。
三.“治疗,需要一支部队”难以捉摸,变化莫测,摇摆不定,时好时坏。
治疗双相障碍的核心在于稳定心境,拒绝波动。
医生在治疗方案中,会充分考虑:
- 选择什么方式治疗(治疗策略)?
- 如何实施治疗(治疗计划)?
- 治疗的过程如何(剂量和疗程)?
从而在最短时间内让患者获取最大的收益。
由医生制定综合的、长程的治疗方案结合家人与社会的支持,可能是双相障碍患者临床治愈和降低复发概率的最优机会。
人之伟大,在于我们可以借助柔弱的情感,借助医学研究的智慧,借助亲人朋友的支持,去奋力走出精神混乱的迷雾。
作为医疗机构,我们不能肯定,但我们相信。
文献或内容引用:
【1】Darwin C.A.(1872).The expression of the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London :John Murray.
【2】Tooby J. &Cosmides L(1990)The past explains the present:Emotional adaptations and the structure of ancestral environmentEthology and Social biology 11 375-424
【3】沈渔邨.精神病学 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67
【4】沈渔邨.精神病学 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65
【5】沈渔邨.精神病学 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73
【6】medscape 2015年报道
【7】Post‐discharge suicides of in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in Finland 。Erkki Isometsä 、Reijo Sund 、Sami Pirkola《Bipolar Disorders》2014
【8】沈渔邨.精神病学 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82
免责声明:本科普文章之目的是提供普适的健康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方案,如有需求请您及时就医。作为科普文章,本文中如出现极限词,为医生临床经验中的个人认识或学界共识,是希望读者能够认识其客观重要性的表述,主观上无任何营销性。对这篇科普文章有任何建议,请发邮件至安忻品牌部:tangsj@axnsleep.com。本文审稿专家:
北京回龙观医院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 彭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