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现状现在有多少职工:大庆石化60岁了
大庆油田现状现在有多少职工:大庆石化60岁了在市区东南角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石化能变成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成为我们穿的衣服、喝水的饮料瓶这种转化过程统称为石油化工
一滴石油能变成什么?
能变成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
成为汽车、飞机
不可缺少的动力燃料
能变成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成为我们穿的衣服、喝水的饮料瓶
这种转化过程统称为石油化工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石化
在市区东南角
就有一家名叫
“大庆石化”的国有特大型石油化工企业
它自荒原上起步
因炼油而“生”,因化肥而“长”,因乙烯而“兴”
建成投产的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项目200万吨催化裂化装置
今天
它迎来了60岁的生日
让我们一起见证它的高光时刻
数字述说辉煌
1962年4月1日,黑龙江炼油厂破土动工,嘹亮的战歌伴着震天的口号响彻了荒原,唤醒了这块沉睡的黑土地,拉开了大庆石化的发展序幕。
六十载砥砺前行,一甲子为国奉献。
60年来,大庆石化始终切实履行政治、经济和社会三大责任,不断推进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用发展成果贡献国家、回报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推动我国炼油和石化工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有数字为证:
实现营业收入9700多亿元,创造利税1200多亿;
加工原油2.94亿吨,生产汽油5401.61万吨,生产柴油9742.84万吨;
生产石蜡633.88万吨,可以制成5762亿根蜡烛,能让全国所有家庭使用一年;
生产化肥2331万吨,可施肥4.6亿亩,增产的粮食可以满足全中国14亿人两年的口粮;
生产乙烯2108.50万吨,相当于1960年到1995年全国乙烯产量的总和……
“大炼油”项目中,建设了两套2万吨年硫黄回收联合装置,多项指标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勇担责任使命
大庆石化发展的每一步,都承载着党和国家的殷殷期望、亲切关怀。
从建国初期将第一车成品油运出大庆、让“中国使用‘洋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到牢记嘱托、建成投产“大炼油”项目,大庆石化痴心不改报国志,勇担振兴国家石油化工产业历史使命。
有历史为证:
大庆石化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个自主设计、自行施工安装的大型炼油厂。
新华社宣告:“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了”
1963年12月6日,炼油厂生产的第一批合格成品油在龙凤火车站装车外运,新华社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2012年10月5日,大庆石化120万吨/年乙烯改扩建项目装置一次开车成功,结束了我国半个世纪多以来乙烯技术依赖进口的历史。
2020年10月24日,12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开车一次成功,产出合格产品,大庆石化正式跨入“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企业”行列,为下游石化产业链延伸提供充足原料,带动了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和大庆发展转型……
大庆石化炼油转型升级项目中交仪式现场
迈向行业一流
回望过去,它是高点;展望未来,它是起点。
踏上新征程,大庆石化有信心、也有能力建设成为具有行业竞争力的一流炼化企业。
有优势为证:
从区域发展看,“油头化尾”产业发展已经成为省级战略,页岩油综合利用、龙江区域优化发展方案、新增百万吨乙烯等关乎长远的思路举措超前谋划,以及地企深度融合、协同发展,为更深层次融入双循环、构筑新优势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产业布局看,大庆原油、俄油地域优势明显,油田轻烃等化工原料供应稳定,页岩油上产未来可期,内部互供优势明显,原料品质逐步改善,保障优质高效生产的能力稳步提升。
从自身发展看,具有较好工业基础、丰富资源要素,已经形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的生产规模,成为从事炼油、化肥、乙烯、塑料、液体化工、橡胶、腈纶生产,并具备工程技术服务、机械制造加工、生产技术服务的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可生产64个品种502个牌号的产品……
这一切都是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条件,也是大庆石化勇毅前行、夺取胜利的根本力量。
大庆石化调合的优质成品油装车外运
60年的创业,60年的拼搏
60年的探索,60年的传承
60年的奉献,60年的辉煌
60年的进取,60年的旗帜
历史选择了大庆石化,大庆石化也无愧于历史
现代化的乙烯装置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