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谁率先包产到户,包产到户第一人
1978年谁率先包产到户,包产到户第一人温州人气质戴洁天、陈坚父子。 受访者供图根据方案,永嘉的“包产到户”试验分“试点、试验、试行”三步走。雄溪乡的任桥、凰桥、曹埭3个村的12个初级社合并为高级社承担试点任务。1956年5月7日,县委工作组进驻雄溪乡,跟踪指导并及时总结经验。担任工作组组长的,正是此前在“文武”和“文庄”具体执行“小段包工、按件计酬责任制”的戴洁天。作为包产到户的“试验田”,雄溪乡当地有一处小庵,当地方言叫“寮”。戴洁天便为参与试点的高级社定名“燎原社”,寓意未来试点成功后可全面推广,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还是和以前一样,戴洁天走遍了燎原社的每一寸土地,摸清了全部的家底。他将全社3656公顷水田和87公顷园地上的280件大小农活按作业工种、工分、产量落实到778个农户上,实行“三包到队、责任到户、定额到丘、统一经营”。社员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自由耕种,完成包产指标,超产的奖励给他们自己。同时,造纸厂、砖瓦厂、竹
近日,戴洁天度过了自己的100岁生日。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陈坚并不清楚父亲戴洁天早年的经历,甚至直到父亲开始着手写作回忆录时,陈坚也不知道父亲究竟在写些什么,虽然这本详细记录了1956年温州市永嘉县包产到户始末的回忆录,后来是陈坚一手操办出版的。回忆录名为《燎原火种》。1956年,在戴洁天等人的带领下,浙江省永嘉县“燎原社”开展了“包产到户”探索,比此后更为人所熟知的安徽小岗村早了22年。因为这次破天荒的实践,他被誉为新中国“包产到户第一人”。陈坚是戴洁天的小儿子。上世纪90年代初,陈坚出国打工创业。2000年前后,他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建起了中国小商品城,成为中国人在西欧开设的首家集中式专业批发市场。2009年,他回到国内,在嘉兴平湖投资兴建了进口商品城,专事“洋货”生意。从当年的“包产到户”到后来的“温州模式”,浙江温州历来是个开风气之先的地方,始终不乏敢于尝试、大胆创新的先驱者们的身影。有意思的是,结合戴洁天与陈坚的经历,父子二人皆可谓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领域内的先驱者,且身上都有一种独特的“温州人气质”。在温州老家参加完父亲的寿宴,陈坚回到平湖,继续打理进口商品城的生意。坐在陈坚的办公室里,记者和他聊了聊他眼中那个“善良但又不安分”的父亲,以及从父亲那里遗传来的“温州人气质”。
“包产到户”试验
1921年,戴洁天出生在温州瑞安一个没落地主家庭。6岁丧母,戴洁天被一位好心肠的老保姆一路拉扯大。11岁那年,戴洁天移居温州市区。中学时代,一位老师将进步思想灌输给了他。以此为契机,戴洁天先后参加了温州当地的进步学生读书会、抗日学生联合会、战时青年服务团等抗日救亡团体和活动。1947年,戴洁天考入上海中国新闻专科学校,此后又投入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学生运动。1948年秋,上海白色恐怖下,戴洁天被迫回到温州,经介绍加入了隐蔽在温州市内由当时瑞安县委领导的地下小组。1950年,戴洁天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并由团市委输送到浙江干校参加土改班学习,结业后分配回温州地区参加土改。后又经地委分配,他到永嘉县土改工作队工作,与永嘉农村结下了不解之缘,也为他此后在“燎原社”的大胆尝试埋下了伏笔。1955年,戴洁天作为县委派出的工作队队长,来到永嘉县潘桥集体农庄,帮助农庄进行“小社并大社,初级社升高级社”的工作。彼时,新中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正掀起高潮。据史料记载,到这年底时,中国有超过60%的农户加入了合作社,永嘉县的农户亦莫能外。然而,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戴洁天很快发现当地百姓的生活并未因“高级社”的模式而有所改善。相反,高级社的体制存在劳动时管理高度集中、分配上平均主义等问题,社员的劳动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程度影响。永嘉县地处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环境下,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有限,劳动者的生产能力也参差不齐。他意识到,农庄等集体化生产的农业合作社模式在永嘉遭遇了“水土不服”。怎么办?除了日复一日在田间地头的现场调研,戴洁天也开始在书本中寻找答案。在大量翻阅当时苏联关于集体农庄生产管理的图书后,戴洁天发现,即使在苏联,对于集体农庄也有截然不同的看法。甚至有著作提出,将土地划拨社员个人负责,不但不会削弱队或小组的力量,反而能使其进一步巩固。于是,“包产到户”的思路在戴洁天的脑海中有了雏形。在县委的支持下,戴洁天在“文武”“文庄”两个初级社率先开展了“小段包工、按件计酬责任制”的试验。1956年4月29日,《人民日报》刊发文章《生产组和社员都应该“包工包产”》,明确指出“把一定产量的任务包给生产组和每个社员,是完全对的”。这篇文章的出现,极大鼓舞了戴洁天。当年5月,永嘉县召开县委常委会,专门讨论“包产到户”试验事项。农业合作化正如火如荼,推广“包产到户”则实属另类。“包产到户”搞不搞,9名常委意见不一,争论激烈。于是,会议决定以投票的形式确定是否开展这项试验。前8名常委投票,4人赞成,4人反对。最终,时任县委书记李桂茂一锤定音,投下了关键一票。一场领导发动农民主动探索解放农村生产力的改革由此开始。
燎原社未“燎原”
根据方案,永嘉的“包产到户”试验分“试点、试验、试行”三步走。雄溪乡的任桥、凰桥、曹埭3个村的12个初级社合并为高级社承担试点任务。1956年5月7日,县委工作组进驻雄溪乡,跟踪指导并及时总结经验。担任工作组组长的,正是此前在“文武”和“文庄”具体执行“小段包工、按件计酬责任制”的戴洁天。作为包产到户的“试验田”,雄溪乡当地有一处小庵,当地方言叫“寮”。戴洁天便为参与试点的高级社定名“燎原社”,寓意未来试点成功后可全面推广,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还是和以前一样,戴洁天走遍了燎原社的每一寸土地,摸清了全部的家底。他将全社3656公顷水田和87公顷园地上的280件大小农活按作业工种、工分、产量落实到778个农户上,实行“三包到队、责任到户、定额到丘、统一经营”。社员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自由耕种,完成包产指标,超产的奖励给他们自己。同时,造纸厂、砖瓦厂、竹编工厂等村办企业开始实行按件或按值计酬。农副业并举,社内劳动力流动,一个小型的市场在形成。“包产到户”在实践中被迅速证明可行且有效,社员的劳动积极性明显提高。1956年9月,戴洁天作为燎原社工作组组长,执笔整理了《燎原社包产到户总结》,上报县委和中共温州地委,燎原社的经验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实行“包产到户”的已占全县总农户的42%。1957年4月,燎原社迎来了包产到户后的第一个收获季节,85%的农户都增加了收入,全社春粮增产40%。面对丰收的麦浪,燎原社正呈现出“野火燎原”的苗头,“包产到户”却被突然叫停。这场先行先试的改革,不足1年便戛然而止。1956年11月,温州地委机关报《浙南大众报》刊发文章《“包产到户”做法究竟好不好?》,同时配发社评《不能采取倒退的做法》。对于戴洁天的尝试,县委书记李桂茂始终是支持的。虽然已然感受到了压力,但他仍鼓励戴洁天坚持试下去。1957年2月,李桂茂出席浙江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时,仍让戴洁天以县委名义撰写报告,将燎原社的试点作为典型在会上进行汇报。然而,仅仅一个月后,永嘉县委终究难顶压力,宣布“凡是包产到户,一律纠正”。1958年3月,戴洁天被送往永嘉县沙头镇响山村监督劳动,此后又被押送回老家瑞安执行管制劳动。这一去,就是20多年。1978年冬天,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签下生死状,将集体土地分户承包,实行“大包干”,燎原社探索的“包产到户”后继有人,正式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当然,这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不愿儿子冒险
1963年,陈坚在瑞安出生。出于对子女的保护,陈坚随了母姓。年幼时的陈坚并不知道父亲经历了些什么,在他看来,父亲不过是个普通的农民。在家里,“燎原社”几个字也成了禁忌:“那些年,父亲的经历被彻底尘封,父亲和母亲从来不提。只是偶尔会听母亲说,父亲当年在永嘉,一门心思都扑在合作社上。吃住都在社里,成天不回家。”在陈坚的印象里,父亲戴洁天是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同时又是个热心肠,虽然“成分”不好,但是和乡里乡亲都相处得很融洽。他记得,父亲略懂些针灸,家门口总有老人坐着小板凳等着父亲回家帮自己扎针。1979年,戴洁天结束了长达20多年的农村管制劳动,被安排在永嘉县畜牧办当办事员。1983年,戴洁天调入温州市委调研室(后改为市委政策研究室)。彼时,改革开放方兴未艾,戴洁天在梳理总结当年燎原社时期“包产到户”试验的同时,也大量撰文,对当时社会上褒贬不一的“温州模式”提出自己的观察和看法。然而,当时的陈坚对于父亲在写些什么并不感兴趣。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他一心只有“下海”的念头。1980年,陈坚进入银行工作。但是“金饭碗”并不能满足陈坚,他有自己的心思:“当时我看了一本书,叫《小点子发大财》。里面有个故事,讲一个外国商人,专门给新生儿制作脚模作为纪念品。我看了之后很受启发。”某日,陈坚向母亲问起自己出生的具体时间,母亲却说生他时是大半夜,当时根本没细看时间。失落之余,陈坚也想出了自己的“小点子”,结合书上看来的故事,他找到各家医院谈合作,为新生儿制作刻有具体出生时间的纪念币,由医院推销给新生儿父母。白天在银行上班,晚上找供应商盯生产,“小点子”还真就让陈坚发了大财。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陈坚靠纪念币赚了17万元,这在当时绝非小数目。他来了劲头,想要辞去工作,专心经商。“当时就觉得赚钱好像还挺容易嘛!于是我就跟父亲说我要‘下海’。”陈坚说。岂料,曾经“胆大包天”在燎原社搞“包产到户”的父亲,却明确表示反对。戴洁天不愿意儿子去冒险,在他看来,安稳的工作和生活比什么都强。时隔40年,忆起往事,陈坚感慨万千:“现在想来,父亲之所以会反对,固然有他的局限性,但也是对我的一种保护。他经历了那么多,不希望我去冒险。”陈坚放弃“下海”,但他又决定出国开开眼界。这一次,戴洁天终于同意了。
戴洁天、陈坚父子。 受访者供图
温州人气质
陈坚花了一年多时间为出国做准备。他先在温州学了3个月烹饪,又去北京学了一年外贸和英语。1990年,他先去了澳大利亚当厨师,两年后又去了葡萄牙。在葡萄牙,陈坚发现当地华人都在开餐馆,从未涉足进出口贸易。陈坚看到了商机,果断回国从亲友处借来了80万元,换成两个集装箱的工艺品和饰品,发往葡萄牙。令他自己都感到意外的是,商品在一周内便销售一空。陈坚的生意越做越大。1993年,陈坚就在葡萄牙成立了外贸公司。2000年,他又在里斯本建起了第一座中国小商品城,并创建了葡萄牙“中国城”集团。干了十几年对欧洲的出口贸易,陈坚却选择“半路出家”做起了“洋货”生意:2009年,他应平湖市政府邀请,在平湖与上海两地交界处的新埭镇,投资兴建了平湖国际进口商品城,并成为平湖国际游购小镇的核心区域。事业有成之后,陈坚对于父亲也有了更深的理解。“2002年,父亲的回忆录出版了以后,我才意识到父亲当年在永嘉做出了何等的创举。”陈坚说,震撼之余,他却并不感到意外,因为长久以来,父亲戴洁天在他的心目中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会用最冒险、最勇敢的方式去实现心中最朴素、最单纯的愿望:让永嘉农村的老百姓富起来。在陈坚看来,这便是所谓“温州人气质”的核心所在:“胆子大,爱折腾。认准了一条路,必然就要一直走下去。虽然从小到大,父亲从来不提当年事;我从商以后,他也从不过问我的生意,但是我身上的‘温州人气质’,无疑是从他身上遗传下来的。”当年短短10个月的“包产到户”探索,如今回看,却是后来“温州模式”最初的萌芽。一脉相承的“温州人气质”,也让温州得以诞生出一个又一个先行者,做出一次又一次大胆的尝试。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孔令君 题图来源:受访者供图 图片编辑:徐佳敏
题图说明:2021年4月,戴洁天在百岁寿宴上与妻子陈小梅合影。
来源:作者: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