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湖北方言有哪些话?方言其实蛮形象

湖北方言有哪些话?方言其实蛮形象湖北话“金贵”,比普通话“珍贵”,更具体可感。这个方言词,好!普遍话“珍贵”,“珍”是什么?并不具体,是形容词,形容宝贵、奇特稀有的东西。而湖北方言表述为“金贵”,金子是什么?不用细说,珍贵!各地方言之间,方言与普通话,均不存在“土”与“洋”之分别。方言之雅,湖广渔夫这里不展开说,本回专说湖北等地方言的生动形象特征。变形容词为具体可感的名词

在一些人头脑中,认为方言“土”,这种认识大错特错。其实,南方话中不少方言用词,承袭汉语古音古义,很“文雅”。如上午、下午,湖北方言说为上昼、下昼(下读为哈),这个“昼”字就雅。夜与昼,“昼”是古汉语,指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

今天、明天,湖北话为“今日(儿)”“明日”,接近书面语。你看《人民日报》上所有新闻,陈述性语言不会把“昨日”写为“昨天”。“昨天”是口语。

太阳,湖北方言为“日头”,“日”比“太阳”更古老吧?

扭紧的绳子松开,湖北话用“悔开”,“悔”字也雅哦。

各地方言之间,方言与普通话,均不存在“土”与“洋”之分别。

方言之雅,湖广渔夫这里不展开说,本回专说湖北等地方言的生动形象特征。

变形容词为具体可感的名词

普遍话“珍贵”,“珍”是什么?并不具体,是形容词,形容宝贵、奇特稀有的东西。而湖北方言表述为“金贵”,金子是什么?不用细说,珍贵!

湖北话“金贵”,比普通话“珍贵”,更具体可感。这个方言词,好!

湖北方言有哪些话?方言其实蛮形象(1)

普遍话“粗糙”,湖北话说为“毛糙”。糙得起毛,不用多解释,“毛糙”更具体、达意。

这样具体形象可感的湖北方言词还有很多,如:

笔直 圆溜

漆黑 雪白

冰冷

泡松(泡,指泡皮木屑)。

围颈(围巾)

湖北方言有哪些话?方言其实蛮形象(2)

巧用动词,表达更形象

湖北很多地方方言,把“吃饭”说为“逮饭”,或“七饭”。“七”是“吃”的音变。鄂东南靠湖南、江西一带,也说“恰饭”。

又逮了一碗饭!

逮饭没?

逮饭去!

准备逮饭喽!

逮饭之“逮”,意味深长。

“逮”有捉拿、捕获、抓住不放之意。湖广渔夫认为,一个逮字,反映了人们对食物的迫切。

几千年来,中国老百姓都面临温饱困境。中国人真正能够敞开肚皮吃饭,仅是改革开放后近几十年的事。2020年,中国宣布消灭了绝对贫困。中国脱贫攻坚战全胜收兵,创造了人间奇迹!举世瞩目!

在衣食不足的年代,人们见到饭,当然要急切的“逮”,慢嚼细咽不可能。

集体开伙,还需“抢”饭吃。

湖广渔夫听老年人说古,过去在工地吃大锅饭,饭菜不充足,少数精明人先盛(添)半碗米饭,匆匆吃完马上再去盛一满碗米饭。如果先盛一满碗,吃慢了就没有再盛饭的机会了,米饭早“抢”光了。

“逮饭”很形象!

湖北方言有哪些话?方言其实蛮形象(3)

再说一个“浸”字。“浸”,方言读“qin侵”,近似“庆”。浸,液体渗入、逐渐之意。方言用来指拖拉、慢吞吞。“你还在浸呀浸!”“紧浸!”指行动迟缓、慢。“浸”字很形象。

巧用动词,形象可感的方言词还有——

胮臭(胮pang浮肿、胀大之意)

香喷

滚水(开水)

哼雷(打雷)

麻纷雨(细雨)

溜刷(敏捷、熟练)

遏冷衣(内衣)

跶倒(摔跤)

……

动物配种,农村方言也有形象说法。

猪、驴、马交配,称“搭脚”。

鸡交配,称“打水”。

湖北方言有哪些话?方言其实蛮形象(4)

用借代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表达

说夫妻两人不和睦、经常争吵,方言称“打结”,“他们两人老打结”。绳子打了结,扯不清,伤脑筋啊!“打结”一词很形象。

疟疾,称为“打摆子”。疟疾主要症状是全身性寒战,病人全身发抖。

疝气,称为“气鼓卵”。

晴天,称为“好天”。“今日是个好天!”指晴天。

“枯心”,指绝情。人的心都干枯了,是不是很无情、没人性?

“结梗”,指固执,不通情理。

“厚脸”,指淘气。

还有蠢猪、猴精、牛力、栎木脸、绿豆眼等比喻用词。

蝙蝠,方言称“檐老鼠”。蝙蝠头部很像老鼠,又躲藏在农家屋檐上,倒挂着休息,所以称之“檐老鼠”。

趿靸,音ta-sa,本义为穿鞋子不扯上鞋帮,穿着懒散随便,比喻不整洁、不讲卫生。

湖北方言有哪些话?方言其实蛮形象(5)

钩沉乡愁民俗,聚焦城乡共荣

点“关注”,看湖广渔夫趣说杂谈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