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大桥被炸对俄罗斯的影响,克里米亚大桥爆炸
克里米亚大桥被炸对俄罗斯的影响,克里米亚大桥爆炸但其实有限战争理论从一开始就是政治的延续。是在二战结束后,反战情绪主导着世界政治的大环境下,美国为了降低其发动的一系列战争的敏感性,而创造的概念。1957出版的核武器与对外政策,第一次提出了有限战争的概念其实这句话还应该有后半句,接下来,战争将迫使你丢掉所有底线。米国是一个善于制造概念的国家,基辛格在1957年出版的《核武器对外政策》中创造了有限战争的概念,并成为了米国所谓“灵活反应”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给我们造成了一种错觉,以为可以通过限制战争区域的方式,制止战争的蔓延。
关于克里米亚大桥发生爆炸,首先我想从有限战争理论谈起。
有限战争理论并不成立
战争的恐怖之处在于它会像飓风一样,将越来越多的国家卷入,并摧毁这些国家的经济和精神。会让人变得疯狂。
海·约翰逊说,战争来临时,真理是第一个牺牲品。
其实这句话还应该有后半句,接下来,战争将迫使你丢掉所有底线。
米国是一个善于制造概念的国家,基辛格在1957年出版的《核武器对外政策》中创造了有限战争的概念,并成为了米国所谓“灵活反应”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给我们造成了一种错觉,以为可以通过限制战争区域的方式,制止战争的蔓延。
1957出版的核武器与对外政策,第一次提出了有限战争的概念
但其实有限战争理论从一开始就是政治的延续。是在二战结束后,反战情绪主导着世界政治的大环境下,美国为了降低其发动的一系列战争的敏感性,而创造的概念。
而且政治,往往在战争时期,会变得疯狂。
因此我们得明确一个事情,战争没有有限与否的区分,今天的战争,在本质上不会与一战二战有任何不同,相反,它的变化和发展速度会更快,更不可控。
美俄较量呈现回合制态势
事实证明,美俄的政治家们,正在变得疯狂。
2022年10月8日,克里米亚大桥的这一声爆炸,终究还是来了,我们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战争发展到现在,其走势已经开始变得不可控,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都已经输不起了。
既然战争的走向无法按任何一方的设想去发展,双方能做的,都只能是不断加码。危险的加码。
在一次又一次的加码过程中,双方都在丢掉一个又一个的底线。俄乌战争的风险已经外溢,核阴霾正在整个亚欧大陆蔓延。
8月的克里米亚机场爆炸是转折
对此,我们简单的梳理一下事件线,看看战争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首先,在经历了一段漫长的胶着期后,8月15日,克里米亚军用机场发生爆炸,俄军损失巨大,超过20辆战机和直升机被毁,另有60余名飞行员受伤。
这是美国出的第一张牌,其内部有人希望俄乌战争升级。
但未来避免局势升级,俄罗斯选择打碎了牙往肚里吞,定性为管理问题,认定爆炸与烟头有关。
克里米亚机场爆炸,看烧蚀情况,俄军损失严重
随后,9月9日到9月14日之间,随着美国援助乌克兰的海马斯进入乌克兰,乌克兰部队充分的利用了北约的信息系统,和前线侦察兵配备的星链信息系统,结合美国为乌克兰制定的猪突战术,迅速攻破了哈尔科夫的伊久姆地区,并对红利曼形成了包围态势。
这是美国出的第二张牌,给疲于援助,开始动谈判心思的欧洲国家,打了一剂强心针。
本已出现疲态的俄乌战争,再次升温。
俄乌战争第一次同时脱离了美俄的预期
这里我想给各位留一个问题,为什么乌军能在短时间内熟练使用海马斯?大家想想,是不是有人早就做好了准备,是不是预示着美国国内希望战争升级的势力,已经开始抬头?
做为回应,俄罗斯方面,在上合组织峰会期间,放开了中亚几个斯坦国的石油和经贸口子,换回了大量资金和后勤资源后,宣布局部动员并将乌东四州公投入俄。
俄罗斯用政治牌回应了美国的军事牌。
双方都没有预料到对方的出牌方式,俄乌战争第一次同时脱离了美俄的预期。
后面的出牌密度开始加快。
输不起的双方,一次又一次的加码
四州公投结束后,红利曼失守,俄罗斯选择在敖德萨地区部署空天军和空降集团军,巩固了敖德萨的防线,开始稳住了乌军的进攻态势。
于是,美国宣布援助乌克兰防空导弹系统。打破了敖德萨的力量平衡。
这是美国的第三张牌。
作为回应,10月6日,欧佩克哪壶不开提哪壶,宣布减产石油,推高油价,给临近中期选举的美国政府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让拜登中期选举前稳住CPI的政治述求化为泡影。
紧接着,10月8日,克里米亚大桥就发生了爆炸。
乌克兰方面宣布,这只是一个开始。这应该是美国的第四张牌了。
克里米亚大桥从一开始就是敏感神经
要知道,整个克里米亚是没有淡水资源的,并且与俄罗斯本土没有陆上连接。
为了解决克里米亚能源和水资源的问题,并发展其旅游、交通、教育、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卫生服务。
早在2014年4月22日,克里米亚公投入俄的第三天,在普京的亲自责成下,克里米亚大桥的修建就被正式提上了日程,最终在2018年,耗费72亿美元,修建完成。
这种地方治理,主要依靠一座桥的贯通来达成的方式,从一开始就决定了这座桥的敏感性。
在战争初期,美西方国家对与这座桥有关的军事行动,保持了相当程度的克制。
为的就是避免战争的升级。
而今天,克里米亚大桥发生爆炸,已经是将俄罗斯当局架在火上烤了。
战争正在变得不可控,当回合制的砝码不断堆高,总会有倒塌的一天。
而我们,都不希望看到那一天。
此次事件,与其说是考验俄罗斯的应对智慧,更准确的说,可能也考验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应对智慧。
早在2022年6月15日,罗马教皇就直言不悔的提醒。
三战已经开始。
希望人类社会能够处理好这次及其敏感的事件。希望罗马教皇的话,不是一语成谶。
好了,我是乙己观天下,咱们江湖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