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你还知道哪些名人的家风小故事呢?中华优秀家风故事

你还知道哪些名人的家风小故事呢?中华优秀家风故事虽然澶渊之盟的本质就是给人家付钱消灾,对于大宋王朝而言,这种方式很有些伤颜面,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宋辽两国的老百姓确实因此逃过了战祸之苦。幸好这场战争结束了。包拯五岁时,宋辽缔结澶渊之盟,此后一段百年和平降临。包拯遇上了一个太平时代。举世皆浊我独清包拯出生那一年,正碰上辽军大举南侵。当时北宋第二代帝王宋太宗刚刚去世,继位的宋真宗还没怎么熟悉情况,辽军趁机来犯,骑兵长驱直入,北方宋军大多只能退守城中,任其铁蹄蹂躏大地。辽军兵锋一度深入山东济南一带,离包拯的故乡庐州并不太远,如果继续打下去,那么包拯有可能小小年纪就夭折于战火之中,也有可能离乡背井成为一个流民。

你还知道哪些名人的家风小故事呢?中华优秀家风故事(1)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这句话乃是北宋名臣包拯的遗训。大意为训诫后世子孙,如果为官一定要清廉自守,违者生时要逐出家门,死后不得葬入家族墓地中。如果后世子孙不遵从这条遗训,那么就不是我包拯之后!

与那些篇幅颇有规模的家训相比,包拯的家训可谓短之又短,而且只论述了一点——清廉。

在后世传说中被神化为“包青天”的包拯,为何只留下如此一句家训?是否与他所经手的那些贪腐案件有关?还是家风传承使然?

举世皆浊我独清

包拯出生那一年,正碰上辽军大举南侵。当时北宋第二代帝王宋太宗刚刚去世,继位的宋真宗还没怎么熟悉情况,辽军趁机来犯,骑兵长驱直入,北方宋军大多只能退守城中,任其铁蹄蹂躏大地。

辽军兵锋一度深入山东济南一带,离包拯的故乡庐州并不太远,如果继续打下去,那么包拯有可能小小年纪就夭折于战火之中,也有可能离乡背井成为一个流民。

幸好这场战争结束了。包拯五岁时,宋辽缔结澶渊之盟,此后一段百年和平降临。包拯遇上了一个太平时代。

虽然澶渊之盟的本质就是给人家付钱消灾,对于大宋王朝而言,这种方式很有些伤颜面,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宋辽两国的老百姓确实因此逃过了战祸之苦。

太平时代与战争年代的区别,太多太多。“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总的来看,当然是太平远好过战争,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这些都是太平年代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凡事有利有弊,封建王朝的太平日子过久了,也会有一些毛病,比如社会风气会逐渐变得奢靡浪费,官员队伍的腐败指数也会有显著上升。尤其是喜好享乐、手拿高薪的北宋官员,更是很快就变成了遍地的贪官污吏。

在这样一个时代中成长起来的包拯,可以说自小便接触到了繁华,也看到了繁华之下的污秽。

包拯的家世还算显赫,祖上虽然没有什么明显的仕途经历,但比较有钱,算是中等规模的地主。到父亲包令仪时,便开始出入朝中,在多个职位上干过,其中包括敏感的钱粮财政事宜,为官当是颇为清廉,让出身大户人家的包拯并未生来骄矜,而是深受父亲的言行熏陶,很小便有了明确的善恶判断。

包拯家教也十分优良,在四书五经上的训练也早就展开,故而天资不错的包拯得以在二十九岁时便一举考中进士,还是名列前茅。仕途的第一份官职就是差不多等于六品的县令,在当时算得上罕见,前途不可估量。但包拯却因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古训而暂时放弃了这段锦绣前程,回去侍奉他那多病的双亲。由此也可以看出,包拯根本就非贪图功名利禄之辈。

这一暂停就是十年。七年之后,父母离世,包拯按礼守孝三年,之后,他再度踏入仕途。

你还知道哪些名人的家风小故事呢?中华优秀家风故事(2)

在这十年时间中,看似远离仕途的包拯,其实一直在思考自己将来的官要怎么当,并写下一首诗来明鉴自己的思考结果,其中便有“毋遗来者羞”一句,意为做官不能留下骂名让后人蒙羞。已有几分开篇那句家训的精神。

包拯做了差不多二十六年官,地方、中央都干过,一度还做得颇大,到了副宰相级别。虽然后世各种传说中,他化身为一个能断各种疑难案件的神探,但在历史上,断案其实并非包拯的主要工作,更多的时候,他是作为一个类似魏徵的谏臣而存在。

当时北宋皇帝乃是宋仁宗,治国也不能算是无方,各方面都很有成绩,从他死后那一长串谥号就看得出来: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全是好词儿。在历史上,他所在位的时间也被称为“仁宗盛治”,真是一个太平盛世呢。甚至还有记载称,这位太平明君的威望让那辽国皇帝都极为仰慕,听闻其去世的消息,辽国皇帝痛哭流涕,不仅为其在遥远的北方修了一个衣冠冢,还遗令后代辽国皇帝都要将这位宋朝皇帝当祖宗一样供奉……

但事实上,在这位明君治国期间,北宋官吏队伍的腐败问题极其严重,最严重的问题则是他对严重的贪腐问题根本无法解决,乃至索性听之任之——随便你们混,反正这是太平盛世,不缺钱让你们贪。

太平盛世的富裕能不能填饱天下贪官之胃口?宋仁宗或许觉得没什么问题,但有一个人觉得很有问题。这人就是包拯。

包拯做监察工作时,多次就一些贪腐问题直接向宋仁宗发起建议乃至批评,有时这种批评强烈到了“逆龙鳞”的危险程度。如当时有一个贪官名叫王逵,所到之处不仅横征暴敛,还用残酷手段对待起来反抗的百姓,乃至激起了武装暴动。王逵一调走,当地老百姓就张灯结彩,欢呼送走了瘟神。对此,上级不但不予以查处,反而还让王逵连连高升,甚至将多个重要官职都弄给他来兼任。

王逵显然朝中有人。此前也有人检举揭发他,但都是不了了之,到了后来“识趣”的人也学宋仁宗,听之任之了。包拯对这个土匪一样的官员连续发起七次控告。之所以次数如此多,就因为那王逵也不知哪里来的本事,找了一个什么样的神秘后台,每一次被控告后,宋仁宗都是打哈哈了事。实在是糊弄不过去,就草草地撤两个职了事,不久却又给他添加上更多的职务。

按照北宋官场的规矩,如此一个明显很有来头的官员,包拯你就不要继续纠缠下去了。但在包拯看来,正因为你是一个如此有来头的贪官污吏,我才非要将你告下去。但最终还是没有告下去,包拯应该灰心了吧?不可能。

包拯之所以留下那样一番家训,就因为他对清廉的看重,让他不会因为帝王的昏庸而封起自己的嘴,他要尽到他对清廉的那份责任和义务。此后他依旧是本性不改,屡屡向宋仁宗“发难”,甚至有时争论到君臣二人面红耳赤,口水都喷了人家一脸。

在监察工作之外,那些贪官污吏、达官贵人更是一听到包拯的名字就浑身不爽。包拯过得清廉俭朴,两袖清风,行贿送礼通通不管用。对于同僚那些“生财之道”,则是深恶痛绝。须知当时官员贪腐严重到了一些压榨百姓的事情,竟然都变成了一种公开的制度在施行,如名为科配的杂税,就是地方官员在征收常税时可以随意加派,流入自己腰包。包拯不收这种民脂民膏,也容不得那些贪残官吏收。在成功劝说宋仁宗罢免几个地区的科配杂税后,进而要求罢免全国范围内所有此类贪污项目,引得朝野震动,贪官污吏无不咬牙切齿。

当这位清正严明的官员出任相当于首都市长的权知开封府时,更是以雷厉风行的手段给那些为非作歹的权贵好好地上了一课。天子面前权贵多,开封便是如此,这些人喜欢附庸风雅,便在城内河流上修起不少亭台楼阁,以在那里嬉戏打闹、吟诗作对,结果多到了堵塞河道的程度,一来大雨,河道便形成洪水,祸害极大。

这些违章建筑因为主人的身份高贵,历任首都市长都很“识趣”。等到不“识趣”的包拯一来,立马拆了个干净。知道这是个连皇帝都敢批的棘手人物,便有权贵想“依法办事”,拿出地契称这是朝廷批了的。不拿出来还好,一拿出来就被包拯识破真伪,还进而直接告到了皇帝面前去,吓得生事者赶紧跑到宫中求饶去了。

其为官如此,其所经历的北宋官场又是如此腐败,也难怪他会在家训中严厉告诫子孙不得违背清廉二字。他担忧子孙在这种环境下沦为贪官污吏啊!

子孙代代传美名

包拯有子二人,不过长子包繶早逝,继承者乃是其次子包绶。

包绶乃是包拯老来得子,包拯去世时,包绶年不过五岁。虽然家中人丁不旺,但包家门户颇大,按照当时的风俗,过继一两个子嗣给包拯不成问题,但事实却是包拯死后丧事都很清寒,未见有亲戚好友前来帮衬的记载。大约与包拯的这些亲戚曾经仗着包拯的名头在家乡为非作歹,却被包拯严惩有关。看来不仅包拯立下的家训并未被这些人所接受,甚至连起码的亲人之情都没留住几分,真是遗憾。

但包拯有一个好儿媳。包拯儿媳乃是崔氏人家,在自己的夫君也就是包拯长子早逝后,她并不缺少改嫁的条件和机会,但她似乎不忍见如此一个清廉好官孤独终老,自愿留于包家,更将年幼的包绶视若己出,辛苦抚养,更悉心教导其不能忘了父亲的教诲。

不过包绶并未有饥寒交迫的童年。因为宋仁宗前来吊唁这位老臣之时,发现其虽然位高权重,却是那样清贫,留下孤儿寡母,更加显得可怜,于心不忍之下,便厚赏了许多财物,还直接让小小年纪的包绶享受他哥哥的官职待遇。

你还知道哪些名人的家风小故事呢?中华优秀家风故事(3)

与同龄人相比,不用考试便能自幼当官的包绶,可算是“官二代”了,但他却不会长成当时许多腐化堕落的“官二代”那样,因为他那监护他的嫂母,一直以他父亲的精神特别是父亲的家训,在训诫他、指引他。

北宋取才,注重科举,像包绶这般直接继承而来的官员,其实并不为朝廷所看重,只是在经济上、名誉上的一种特殊待遇。但包绶得到了父亲生前好友、宰相文彦博的帮助。这位文彦博是历经四朝、为官近五十年的资深朝廷人士,有精深的从政智慧和广泛的人脉网络,特别是性情谦和,待人接物很有贤者风范,对于包绶更是指点甚多,是他的一位良师。而成人之后得以出任地方官员的包绶,在真正踏入仕途时,也没有让人失望,一到任上,便展现出清廉严正的包氏风范,既不会摆“官二代”的架子,也不会对人逢迎,在干出了一番政绩的同时,也为自己博得了一番好声名。

在多人推荐之下,包绶又调入朝中为官,经过一段时间考察,再度外放,多有政绩,清风所至,无不赞叹这是“名臣之后”!遗憾的是,这位颇有其父之风的好儿子,却在四十七岁时就匆匆离世,当时他还在赴任的路上。遗物除了朝廷任命的文书和一些书籍外,钱财部分竟然只有四十多枚铜钱!

当时北宋官员普遍腐化,史称“廉吏十一,贪吏十九”,也就是十个官员九个贪。连区区一个小县的县令,搬家都要大船七八艘装上金银财宝。死前掌管一州钱粮事宜的包绶,却只随身带了如此少得可怜的铜钱。

这样一位好儿子,死后却未能归葬父亲身旁。他没有违背家训啊!正是因为他严格遵循,甚至可以说是发扬光大了包拯的家训,才穷到死后家人无钱财将其遗体送回故乡归葬!直到其子孙长大成人之后,才凑得钱财,将父亲葬回故乡。

你还知道哪些名人的家风小故事呢?中华优秀家风故事(4)

包拯的孙子包永年,也是深得家训精神的一位好子孙。虽然这位子孙并未做什么大官,都是县级左右,但清廉美名却是广为人知。由于对地方百姓多有造福,其调任之时,百姓自发起来送行,拉住其车马,依依不舍,这一幕经典的古代百姓送别好官场景,会发生在他身上,就是因为百姓都觉得此人真不愧是包拯之后:“包公之后,信乎有是贤孙也!”令人叹息的是,这位包家子孙走得也颇早,四十来岁就离世而去,否则以他的才干和清廉,在北宋政坛当有进一步的发展。

包永年去世之时,也是极为清贫,史称“了无遗蓄”,其丧葬事宜,还是亲朋好友襄助才得以归葬。此后,包氏子孙历代皆有出仕为官者,且世代清廉,一直牢记先祖的遗训,贪腐二字在这个家族找不到半点生根发芽的空间。延续到今天,这股精神已经化为中华民族廉政文化的一部分,包拯也从一个主管监察的官员,演化为家喻户晓的正义代表。

‍(内容授权节选自《中华优秀家风故事》,中国方正出版社2022年出版)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