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技术发展通道(砥砺奋进的五年)
航空技术发展通道(砥砺奋进的五年)图为“飞鲨”团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面对坎坷崎岖的研制艰辛与困难,“飞鲨”研制团队发奋图强,从零开始,从零碎的资料里悟,从失败的案例中找寻规律。最终,经过研制团队的潜心研究,突破了一道道难关,创下了一个个奇迹,闯出了一条条新路。2012年11月,由航空工业研制的我国第一代舰载机——歼15飞机成功在航空母舰上实现着舰起飞,使我国航空武器装备实现了陆基向海基的重大突破。“在项目研制之初,没有研制规范和技术体系可遵循,也没有设计基础和使用经验供参考。”航空工业沈飞参研人员介绍说。图为歼-15舰载机一跃冲天 卢刚 摄
央视网消息:沈阳,以重工业装备制造文明,是“飞鲨”“鹘鹰”的诞生地,是新中国航空圆梦的腾飞之地。十年前面对发达国家的航空技术我们望尘莫及,十年后我们即可望其项背,这五年,更是可以并驾齐驱。
10月12日,“喜迎十九大 走进航空工业——沈阳”媒体专题采访团队走进“飞鲨”“鹘鹰”的诞生地航空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后简称航空工业沈飞)和航空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后简称航空工业沈阳所)参观采访,更加深刻感受到我国航空事业的蓬勃发展。
“飞鲨” “鹘鹰” 为中国航空事业谱写恢弘篇章
图为歼-15舰载机在辽宁舰上第一次挂锁 卢刚 摄
2012年11月,由航空工业研制的我国第一代舰载机——歼15飞机成功在航空母舰上实现着舰起飞,使我国航空武器装备实现了陆基向海基的重大突破。
“在项目研制之初,没有研制规范和技术体系可遵循,也没有设计基础和使用经验供参考。”航空工业沈飞参研人员介绍说。
图为歼-15舰载机一跃冲天 卢刚 摄
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面对坎坷崎岖的研制艰辛与困难,“飞鲨”研制团队发奋图强,从零开始,从零碎的资料里悟,从失败的案例中找寻规律。最终,经过研制团队的潜心研究,突破了一道道难关,创下了一个个奇迹,闯出了一条条新路。
图为“飞鲨”团队
航空工业沈飞副总工程师孙金萍在采访中提到:“飞鲨”舰上起降成功,不仅成功实现了我国在舰载战斗机领域的技术突破,同时还锻炼出了一支有知识、有技术、能打硬仗的高水平研制团队。
图为 鹘鹰飞机参加第十届珠海航展
2014年11月,“鹘鹰”飞机在珠海航展上惊艳亮相,震惊世人,竖起了自主研制新型战机的新丰碑。
据介绍,为了实现型号“快速试制”的基本要求,沈阳厂所组建了沈阳新机快速试制中心,整合内部资源,组成高效运转的联合工作团队。采取厂、所、院校联合试制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其技术前沿的优势,按照“共同开发、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四共”原则进行联合试制,成熟一项安排一项。
图为“鹘鹰”团队
在“鹘鹰”的研制阶段,管理模式的创新,大大缩短了研制时间。3个月完成详细初步设计、6个月完成全机制造数据集发布、13个月实现首飞的一系列的设计、制造速度,创造了国内军机研制的新记录。
研制一代新机 掌握一代技术
创新驱动着航空工业的跨越发展,航空工业沈飞副总工程师孙金萍介绍说:“鹘鹰”、“飞鲨”等新机研制过程中,航空工业沈飞探索应用了大量先进制造技术,形成了强大的飞机装配系统集成能力,研发与应用电磁铆接、自动钻铆、自动制孔、柔性装配、装配仿真等先进装配技术,实现了从科研到批生产、从零件制造到飞机装配、从成品检测到整机调试,全过程的现代化。
目前,航空工业沈飞已经拥有了国内高水平的钛合金加工制造中心、国内先进的复合材料制造中心,并且在金属增材制造等前沿技术开发和应用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航空工业沈阳地区肩负着“航空梦,强军梦,托起中国梦”的光荣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