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杀入深渊?跌入18层地狱的人
为什么要杀入深渊?跌入18层地狱的人越王勾践当年年轻气盛目中无人才闯下大祸兵败被俘,被人侮辱那都是活该自找的,然而飞越18层地狱并不一定得像越王勾践一样忍辱负重,只要你懂得它的底层逻辑。绝大多数人遇到越王勾践这样的事情都是自暴自弃,与其被羞辱不如一死一了百了。你说这也太没人性了。对了,飞越18层地狱的法宝就是:依靠人性,穿越人性。否则绝无可能。越王勾践就是这样的高手。
18层地狱是什么样?
想想越王勾践你就有感觉了:
1.敌人刚拉下屎,你赶紧跑过去趁热用舌头舔了舔,然后一脸兴奋地告诉他:大王,你的病快要好了。
2.和颜悦色地送自己的老婆陪别人睡觉,就当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该干嘛干嘛。
你说这也太没人性了。
对了,飞越18层地狱的法宝就是:依靠人性,穿越人性。否则绝无可能。
越王勾践就是这样的高手。
绝大多数人遇到越王勾践这样的事情都是自暴自弃,与其被羞辱不如一死一了百了。
越王勾践当年年轻气盛目中无人才闯下大祸兵败被俘,被人侮辱那都是活该自找的,然而飞越18层地狱并不一定得像越王勾践一样忍辱负重,只要你懂得它的底层逻辑。
伟大的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
越是在逆境中越加激发他们强烈的存在感。
牛人是如何刷存在感的呢?
用股神巴菲特的话说就是:“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他就是依据这种投资原则多次在股市暴跌别人都万分恐惧医生抛售的时候坚定地大量买入获利的。
再比如电影《勇敢的心》主人公英雄华莱士的未婚妻无辜被人杀害了,一个普通农民面对暴政残酷镇压绝大多数人都是选择忍气吞声,然而正是普通人普遍恐惧的时候,他却愤怒了,拔出长剑揭竿而起,并且与之战斗到底成了英格兰民族英雄。
为什么伟大的人物会这样?
因为面对困境一般人恐惧逃避时伟大人物的存在感反而越发强大,这就是人性的驱动力,也是他们区别于普通人的关键。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飞跃18层地狱的真实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威利.萨顿,生于1901年6月30日在纽约布鲁克林,是五个孩子中的第四个。他只上了八年就离家开始工作。之后他成了横行美国40、50年代的银行大盗,他抢过22家银行,共抢劫200多万美元,但从来没有杀过一个人,FBI逮了10次,他成功越狱5次,因为举止优雅喜欢穿昂贵的衣服被称为“绅士大盗”,他的一生有一半时间都是在监狱中度过,去世前他与人合著了《我,威利·萨顿》和《钱在哪里》两本关于他的自传。
听起来是不是很传奇?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现在想象一下你就是那个银行大盗萨顿,你已经抢了20多年银行,这次是第三次被判刑,依法是自动判终身监禁。同时由于你已经两次成功越狱, 监狱对你倍加提防,所以这次你被独自禁闭。
监狱建在岩石上,没有闲杂人等来往。挖地道、趁乱逃走这些都不可能“这次你死也要死在牢房里,不信你试试,机枪等着你,我让你插翅难逃。”狱长对你说。
不仅如此,每天来给你送饭的那个犯人就是官方的线人,他的同伙都判了重刑,而他却刑期最短并且干着最轻的活,偶尔还有机会出狱去办事,他是唯一能够进出这个黑牢的犯人,大家都知道他是个告密者。
就这样你被关了半年但你基本不理他,只是偶尔问他两句外面的天气如何,你心情好时就和他多聊几句,你知道每次送完饭他马上就去向官方汇报,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你们又聊了半年。有一天你突然问对方哪里能找到梯子,对方会告诉你吗?
结果对方犹豫了一下就告诉你监牢警卫管理区有梯子,你问他有多长,他说10米。
他明知你想干什么,为什么还要说呢?
这就是人性,每个人都有好奇心,每个人都想要面子,尤其是他。
没人能想到你会用官方的线人来做内应,你凭什么知道他会听你的呢?
因为你在犯人当中被视为英雄地位很高,你跟谁多说几句话,谁就有面子。
这正是线人最缺的东西,他因为告密被所有人瞧不起并长期排斥,时常被责骂和殴打,既孤独又危险。
你和他聊天把他当正常人就是给他面子,你的面子对他不光是面子还是里子,因为他有面子了才会更安全,每次见面他都想和你聊,这样才能满足他的心理需要、情感需要和安全需要。
你熟知他的这些心理并懂得如何操纵人心,你抢劫银行几十次从未伤过人靠得就是这种本事,并且经验丰富从未失手。
比如你每次抢银行总喜欢手上拿着看起来很大的机关枪让人见了就害怕,你走进银行拿出大枪告诉每个人:钱是银行的,命是自己的,千万别当傻子逞英雄。然后你押着银行经理去开金库,你边走边告诉他:如果他反抗,你就先杀了他的同事,自己不要命可以但千万别连累别人。
所以从来就没有人会反抗,他们从心理上早已经放弃了。你总是先给他们合理的借口,然后他们自然就会按你说的那样去做。
你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实施自己计划的。所以过了一段时间你又问那个送饭的线人,哪里能找到第二架梯子,哪里能拿到铁丝,最后你让线人帮你带一把枪进来,一切就绪只待东风。
你为什么不担心对方会去告密,反而似乎越来越信任他呢?
其实当你问他第一句话:哪里能找得到梯子时他就知道你想干啥,但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告诉了你。
你又问梯子有多长是衡量能不能翻过监狱围墙。
过些天你又问他能不能找点铁丝带进来。
他说可以,他已经完全明白你想干什么,但为时已晚。
起初你的每步都是试探,但他每帮你一次就陷入多一分,心理上就更认同你一分。此时就算他向典狱长举报你也没什么损失,他反而会被你反咬成同谋,反正这些话只有你知他知死无对证。
就这样秋去冬来你一试再试,等时机成熟,你要他帮忙,他毫不犹豫马上答应,因为此时他已经很想和你一起当英雄了。
于是一个风高月黑的夜晚,几个警卫在围墙上搭上梯子,此时塔楼警卫看过去有人在梯子上干活,于是就朝带头的队长喊话,对方说没事,只是紧急维修,塔楼警卫搞不清状况自然就不会乱开枪。
就在这时你穿着警服用手枪押着队长翻过墙头,绳降,双脚踏地,坐上安排好的接应汽车从容地离去。
你第三次越狱成功,未伤一人,未发一枪,这不是拍电影,是真实场景。
这就是在美国家喻户晓的银行大盗绅士萨顿的故事。
他被捕后有次记者问他为什么要抢银行,萨顿说:因为钱都在那里。
这就是著名的萨顿规则: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最有可能获得回报的地方去。
股神巴菲特把萨顿规则奉为自己的投资原则并因此长期获益。
听完故事你是不是觉得脑洞大开?
萨顿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他每次都能成功?
答案就是:以终为始。
凡事倒过来想,从在哪里结束就从哪里开始想。
越狱就是要站在高墙之外。要站在墙外你就得翻过高墙,要翻过高墙就得有梯子而且警卫不朝你开枪,要让警卫不开枪除非他搞不清状况以为你是警卫。
他什么时候搞不清楚状况呢?
最好是晚上看不清,又是风雪交加还有熟人。
所以你需要警卫制服,要有制服你就得先制服警卫,制服警卫也就有了梯子。要制服警卫你得先有把枪,要有枪你得找个内应,你独自禁闭哪有内应呢?
只有送饭的线人,对,你必须搞定他。
看了银行大盗萨顿的故事,你对支撑我们飞越18层地狱的存在感有什么看法呢?
萨顿从黑牢越狱却未伤一人,靠得就是那个线人需要被认可的心里,这就是存在感。
光懂得刷存在感还不够,你还需要科学的方法作为抓手。
萨顿的破局方法就是:以终为始,这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原则之一。
管理大师史蒂芬.柯维在研究了美国建国200多年以来所有的文献和2000多名人成功的经历后,把它总结成《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这也是奠定他成为管理大师的经典之作。其中就把以终为始列为成功人士的7大原则之一。
我们平常所说的人生理想,愿景、使命就是我们要去的那个终点,成功人士会据此倒推回来制定自己的计划,现代管理中的OKR管理法就是运用这个原理。以总目标为起点然后倒推设定不同阶段的关键成果,就像建桥必然要先搭好桥墩一样。
破局看似不可思议,其实有迹可循。
不断破局就是强者的活法
古今中外靠存在感逆袭的故事并不少见。
越王勾践兵败能够不被吴王夫差马上直接咔嚓靠得就是吴王需要被对手仰慕臣服、好大喜功、喜欢刷存在感。
越王勾践能复国完全就是靠卧薪尝胆不断刷存在感逆袭的,否则谁能撑得住10年漫长的艰难岁月,复仇就是存在感的强烈表现和驱动力。
越王勾践是如何破局复国的?
从人性角度看。
越王勾践战败以后吴王夫差要杀他,他马上说我知道错了不如我给你当牛吧?我每天你跪着伺候你,你多威风?你杀我也就一时痛快哪有这样实惠,天下人一下就都知道你的厉害了,这下吴王夫差的存在感就爆棚了。
然后在吴国的三年他每天不仅当牛做马,还主动吃屎任由别人白睡自己的女人才取得信任有机会被放回国卧薪尝胆励精图治。
从时势的角度看。
文种在越国国内搞了一堆的改革开放政策富国强兵,并且每年都要给吴国进贡,等时机成熟越王勾践准备起兵时,他提前把进贡的种子蒸熟再送去,导致吴国第二年大荒民怨沸腾,然后他成绩在里面就上趁势起兵,越国多年给吴国进贡国王受辱因此群情激奋一战而胜,这就是时势。
从价值角度看。
越国百姓每年给吴国进贡人民赋税沉重负担就很重,谁都想一战而胜早点结束,越王勾践本人更是复仇心切急于扬眉吐气,这就是上下同欲民心所向的价值。
当你从人性、时势和价值三个维度去重新看待我们熟悉的越王勾践的故事你会发现,有了人性中存在感的巨大驱动力,再大的苦难我们都能承受,即便是普通人也能成为英雄。
比如1942年9月37岁的奥地利心理学家犹太人维克多·弗兰克尔同他新婚妻子和家人一起被纳粹逮捕,关押在纳粹集中营,直到1945年4月27 日他才被解救。战争结束后他才发现他的家人都在纳粹集中营死去。在近三年暗无天日的时间里,他目睹了无数身体比他更强壮的人、各种意志崩溃的人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死去,而他对存在的痛苦与挫折感有特别深刻的体认。
他认为:人寻求意义是生命中原始的力量,也是人最独特的部分。人可以为存在感与价值而活,正是依靠对意义的追寻和存在感的支撑才让他幸免于难,并且战后发展出了心理治疗中的意义疗法和理论。
他的著作《活出生命的意义》从他集中营的生活说到了存在主义的巨大作用,他用自身的遭遇和身体力行告诉我们:即使身陷囹圄,只要有存在感就能拥有心灵的自由。
这就是哲学家尼采说的:因为懂得了生命的意义,所以才能承受一切苦难。
类似事情还有很多。比如明英宗朱祁镇是历史上唯一两次登上皇位的人,他是明朝第六任和第八任皇帝。因为不学无术,宠信宦官,御驾亲征瓦剌经土木堡之变被俘沦为阶下囚,被俘后他却利用瓦剌首领也先想用他换赎金制造明朝内乱的心里,被瓦剌送回明朝,之后他虽然被软禁在南宫,却暗中联络拥护他的旧臣几番操作发动夺门之变最终复位。
朱祁镇虽然不是一个好皇帝,他被俘以后从九五之尊的皇帝一夜间沦为阶下囚,但是他并没有卑躬屈膝而是用不卑不亢、有礼有节的风范和人格魅力赢得了敌人的尊重,并且愿意把他送还回去,正是他身上内在的“我不是一般人”的贵族气质和存在感给了他强大的力量帮他走出了困境。
归国后他虽然长期被软禁表面整天混日子,暗地却利用朝中各派势力最终发动政变复位,也是以终为始逐步谋划成功的。
我们都以为被打入18层地狱还想翻盘简直是痴人说梦,然而他们无一例外却全都成功了,虽然其中有一定运气成分,但也有很大的必然性。
因为银行大盗威利.萨顿、越王勾践和明英宗朱祁镇等人也早把用存在感驱动人性的力量,把以终为始作为抓手破局的心法运用得炉火纯青。
人一生的际遇谁也无法预料,无论你身份高低贵贱人生总会面临各种困局,人生的活法就是不断从困境中破局化茧成蝶。
从困境中破局本就应该是人生的生活常态,而并不是等你跌入低谷、被打入18层地狱以后你才要去那样去做。
破局思维就是一个就跟你每天洗脸刷牙一样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底层思维,而势能就是你日用而不知的牙膏。
当你把破局当成一个底层逻辑,当成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我们前面讲的故事,你经历过的事情、遭遇过的困境都能从中找到破解之法,因为它是一股能推动历史的力量。
总之,存在感就是驱动人性强大力量面对困境的心法,而以终为始就是飞跃18层地狱方法论,这就是高手的生存法则,也是一种人生的活法,成功的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