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仙桃市贫困户脱贫的最低标准,仙桃脱贫攻坚5年

仙桃市贫困户脱贫的最低标准,仙桃脱贫攻坚5年曾经的赵湾、古堤村,矮破旧、脏乱差、人心散,集体负债几十万元,是全市重点贫困村。对照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抓落实  如今,承诺落地,全民小康,梦想照进现实。▲赵湾五级书记上足发条

远眺是田园,庭前是花园,屋后有菜园,中间是果园,到处是游园……初冬时节,剅河镇赵湾村,宛如清新淡雅的田园诗画。

  坐拥“网红街”,工厂开在村头,村史馆、文化室、健身中心、幼儿园明净敞亮,80%的农家有小车,村民变居民……毛嘴镇古堤村,一幅热气腾腾的都市村庄画卷。

  仙桃脱贫攻坚5年,95个像赵湾、古堤一样的贫困村,彻底改变了面貌。村庄美、产业旺、人心和的崭新气象,从纸上蓝图变成现实。

  “小康路上,不落一人!”这是5年前的庄严承诺。

  如今,承诺落地,全民小康,梦想照进现实。

仙桃市贫困户脱贫的最低标准,仙桃脱贫攻坚5年(1)

▲赵湾

五级书记上足发条

对照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抓落实

曾经的赵湾、古堤村,矮破旧、脏乱差、人心散,集体负债几十万元,是全市重点贫困村。

  脱贫攻坚,村庄美了,村民富了,产业兴旺了,历史欠债还清了,每年还有20多万元的集体收入。

贫困村的美丽蝶变,缘于5年前兴起的脱贫攻坚决战。

  2015年,市委市政府对标党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把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组织指挥脱贫攻坚战役的“纲”与“魂”,以第一责任、第一担当,统揽脱贫攻坚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整体谋划,精准施策,全情投入,全心落实,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力度、热度和速度,全面唱响“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高昂旋律,打响脱贫攻坚战役。

  第一时间总体谋划,确定“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市委市政府根据市情,制定了《仙桃市精准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出台《仙桃市精准扶贫资金整合行动方案(试行)》等九项行动方案,谋定脱贫攻坚战役的总体目标、工作布局、方法、路径,从资金整合、医疗救助、低保兜底、住房保障、教育扶贫、创业就业扶贫、产业扶贫、小额信贷扶贫等9个方面制定配套措施,决定了精准扶贫财政硬投入、脱贫攻坚政策强支撑的战役总基调。

  明确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我市1.5万多名帮扶干部每月进村入户与贫困户对接;12个精准脱贫攻坚战工作专班,建立会商、约谈、问题督查通报工作机制,构建起职责清晰、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一场改变95个重点贫困村、数万贫困人口历史面貌和命运的脱贫攻坚战随即打响。

  “五级书记”上阵。市委书记、市长“双挂帅”,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成常态、惯例……责任上肩、任务上心、工作上手。

  今年4月23日,疫情刚刚解封,一场规模空前的决胜脱贫攻坚动员大会召开。会议以电视直播的方式,开到田间地头,直达村“两委”、所有帮扶干部。会议号召,拧紧“发条”,绷紧决战决胜之弦、摆开尽锐出战之势、吹响全面总攻号角。

  市委书记周志红调任仙桃后到村调研的第一站、首次听取的专题工作汇报,就是脱贫攻坚工作;到任两个月,6次暗访调研贫困村、4次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一年时间,遍访全市95个重点贫困村,走最偏远的路,进最困难的户,问实情、察实效,悉心指导、共谋脱贫。“五级”党组织书记遍访行动,层层压实责任,不折不扣推进。

仙桃市贫困户脱贫的最低标准,仙桃脱贫攻坚5年(2)

▲8月13日,市委书记周志红深入郑场镇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解剖排查不留死角。市长余珂带队到贫困村“解剖”麻雀,全力推动脱贫攻坚逐村解剖排查活动深入开展。

仙桃市贫困户脱贫的最低标准,仙桃脱贫攻坚5年(3)

▲12月3日,市长余珂到毛嘴镇、陈场镇检查督导脱贫攻坚工作

  “固定扶贫日”实起来。2019年6月起,我市将每月17日定为固定扶贫日,帮扶干部下乡入户开展“五讲五送”活动,不断提升政策知晓度、帮扶精准度、群众满意度,推进脱贫攻坚政策精准落实,进一步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仙桃市贫困户脱贫的最低标准,仙桃脱贫攻坚5年(4)

▲固定扶贫日活动

  “防贫保”筑起阻断返贫“大坝”。全市出资为处于贫困边缘的低收入户、收入不高的脱贫户,投保因病、因学、因灾等原因致贫返贫保险。目前,受益于“防贫保”的农户有74人,获得保险理赔金234万元,筑起阻断返贫“大坝”。

  5年来,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一大批党员干部脚下沾泥土,心中存真情,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全市有95名副科级以上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304名工作队员脱产驻村,525名“红色头雁”下沉到非贫困村驻点帮扶。

仙桃市贫困户脱贫的最低标准,仙桃脱贫攻坚5年(5)

▲杨林尾镇安家村村民代表,向市水利和湖泊局驻村工作队赠送锦旗,感谢该局为村修建公路

  5年来,多家省直部门和单位一如既往,真情帮扶我市脱贫攻坚。省自然资源厅多方争取资金将水电路通信设施完善,村文化馆、村史馆、健身广场、大戏台矗立村头,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倍增。省委老干局、华中师范大学分别选派工作队进驻对口帮扶村,带着真情真扶贫,真金白银投入,所驻村发生历史巨变。

  数据彰显攻坚成效。截止目前,全市9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上下一心合力攻坚的硬核力量

11月25日,长埫口镇四合村,一方方蔬菜大棚有序排列,像一块好看的拼图,伸向远方。

  大棚内,孙光辉正弯腰摘菜。看着挂满枝丫的青椒,他眯缝眼咧嘴笑:“卖完豆角卖黄瓜,接着又有西红柿、大椒上市,天天有活钱。”

  擦了擦额头的汗,孙光辉掰着指头算了笔账:今年一个大棚赚2万多,5个大棚加起来收入能有10万咧。  

  48岁的孙光辉曾经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妻子和女儿都患病,全家的吃穿用度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呆在家里赚不到多的钱,外出打工,又丢不开。看着村里人一家家盖新房、买小车,孙光辉眼热心发慌。

  市农业农村局精准扶贫工作组进村,他的眉头一下子舒展起来。孙光辉先后搭建了5个蔬菜大棚,做“瓜—瓜—椒”套种,一年就翻身,两年摘掉了贫困户帽子,还找到了自家的“致富路”。

  孙光辉开了好头,他给所有贫困户树立了样板:所谓贫困,就是暂时“锈死”的磨盘,添把力撬动,就会动起来、“活”过来。

  四合村随即成立了精扶蔬菜专业合作社,邀请山东蔬菜种植专家上门指导,还组织专人跑市场,贫困户只管种、不愁卖。近几年,依靠这一特色产业,这一集体经济“空壳村”,年收入达到8.5万元,2016年全村“摘帽”。

  产业支撑,增收脱贫,改变的不仅是四合村。仙桃通过八大产业扶贫模式,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与贫困户建立联结机制、全面对接,把产业扶贫的触角,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延伸到全市95个重点贫困村,形成“村村有产业、户户能增收”局面。

仙桃市贫困户脱贫的最低标准,仙桃脱贫攻坚5年(6)

市交通运输局扶贫工作队通过多方面争取资金,帮助郭河红星村改善村容村貌 引导贫困户发展大棚蔬菜脱贫致富

  产业兴,百业旺。5年来,全市185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各种方式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吸纳带动贫困户13665户,占贫困户总数的53.3%。

仙桃市贫困户脱贫的最低标准,仙桃脱贫攻坚5年(7)

▲杨林尾革新村桃产业

  多管齐下,精准施策。始终以“绣花”般的精心、耐心和恒心,系统施策,组合落地,靶向治疗,对困扰贫困户的教育、住房、就业等难题各个击破,打好组合拳,织密扶贫网。

  落实危房改造政策,确保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按照改造C级、D级危房补助分别为1.75万元、3万元的标准,累计投入1.06亿元,完成危房改造5381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897户。

  家有读书郎,脱贫有希望。“以前是教育资助政策,现在是‘雨露计划’。”郑场镇马王村村民关洪喜说到扶贫政策,一个劲地夸赞。

  关洪喜夫妇体弱多病,靠种植蔬菜维持生计,女儿读书是他最大的心病。精准扶贫春风吹来,关洪喜心中石头落地,女儿学费全部免单,不用他出钱。

  5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教育扶贫,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贫困家庭学生精准资助政策不断完善 共发放教育补贴资金6018万元,惠及贫困学生50909人次;雨露计划补贴1461万元,惠及学生6264人次。

仙桃市贫困户脱贫的最低标准,仙桃脱贫攻坚5年(8)

  关洪喜对此感到贴心温暖:“女儿上了3年大专,政府补贴了15000元。”孩子读书下苦工,家庭就有希望,自己一门心思赚钱脱贫。

  就业小岗位,撬动大扶贫。市人社部门发挥优势,培训建档立卡精准扶贫对象8093人,先后引导10841名贫困劳动力实现本地就业。

  5年间,全市累计资助31万名贫困对象参保,贫困人口参保实现全覆盖。累计住院就诊98010人次,补助资金4.1亿元,其中2020年住院救助12396人次。累计门诊慢性病就诊299198人次,补助资金3956万元。实施医疗救助31594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983万元。

仙桃市贫困户脱贫的最低标准,仙桃脱贫攻坚5年(9)

  住有所居、学有所教、弱有所保、病有所医……全市相关部门全方位多领域协同作战,同唱扶贫攻坚大合唱,编织出了一张牢固的“保障网”,兜住了每一个贫困村、每一个贫困户的希望。

脚沾泥土倾注真情

用自己的辛苦换来群众幸福

“莴笋2元每斤,多买多送!”“青辣椒2.5元每斤啦,一斤2.5元啊!”早上五点,三伏潭镇菜市场,村民刘仁华不停地忙碌、吆喝,叫卖自家的绿色时鲜蔬菜。遇到街上熟悉的人买菜,他总会添上一把:“自家种的,不差这一把。”

  刘仁华是三伏潭镇毛小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60岁,年轻的时候日子还行,但前些年一场大病,花光多年的积蓄,还扯了10多万元外债。同时,儿子读大学,开销也大,他对改变困境现状,也不抱希望。

  “多亏了扶贫工作队,教我种蔬菜、种吊瓜,还清了债,脱了贫,去年一年收入达到了10万元!”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扶贫工作队进村,刘仁华有了心气和劲头。

仙桃市贫困户脱贫的最低标准,仙桃脱贫攻坚5年(10)

驻村以来,这支工作队及其身后的“同事群”,成为村民们由衷感恩的“及时雨”。

  驻村第一书记钟浩然帮忙引进了市觉悟者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以“村委 合作社”的形式,流转农户闲置土地100亩,除村集体每年固定增收7.6万元外,还增设了6个固定工作岗位,每人每月2000元,安置贫困户打工。为有意种植吊瓜的贫困户制定了服务“套餐”:统一买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销售,全村吊瓜面积今年已经100多亩,每年增收50多万元,带动了11户贫困户增收。

仙桃市贫困户脱贫的最低标准,仙桃脱贫攻坚5年(11)

▲三伏潭镇毛小村第一书记钟浩然完全融入村子

  “他为村里做的好事,多得数不过来!”剅河镇新洲村党支书伍万能掰着指头,点赞驻村第一书记欧阳学祥:“他帮助贫困户落实扶贫政策,谋划产业,对每家每户了如指掌……”

  在一次走访中,他得知贫困户石智华一家住在野外工棚里,透风、漏雨,他争取“娘家”支持,局里专门给了3万元,购买了村里的老水厂,给他们住。还用工资担保,贷款5 万元给石智华,购买收割机,使石智华一年纯收入2万多元。

  像这样暖心故事还有很多。市人社局驻剅河镇左脑村第一书记陶治君争取100余万元资金,为村里修建4400米碎石路、硬化1300余米的产业路,解决村民农产品运输难题;市土地储备中心驻长埫口镇汪角村第一书记肖爱萍,帮村里修路、建桥、装路灯、建光伏电站;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驻杨林尾镇幸福村石华平,变身“渔夫”,帮贫困户喂鱼……

仙桃市贫困户脱贫的最低标准,仙桃脱贫攻坚5年(12)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驻杨林尾镇幸福村石华平,变身“渔夫”,帮贫困户喂鱼

  5年来,全市选派多名驻村干部,他们或扑下身子忘我付出,或磨破嘴皮四处化缘,或穿针引线巧借外力,或为贫困群众传授技术、扶持就业创业;或整合资金“强力输血”,帮一个个贫困村实现了“难以实现的愿望”。

  省自然资源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驻毛嘴镇古堤村第一书记丁继华,以就业技能培训带动产业与就业融合,带动全村437人就近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2人。市委办驻西流河镇何口村第一书记周诗文,千方百计争取项目资金,完善村基础设施,让何口村彻底变样,去年获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市人社局驻剅河镇芭芒村第一书记胡俊,以“双色经济”为主导,发展水产“金色经济”、果蔬“绿色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市水利和湖泊局驻杨林尾镇安家村驻村干部肖小才徒步勘查村庄地形,规划管网走向,用一个多月的时间画出了精细的管网分布图,提供了管材及配件等供应明细……

仙桃市贫困户脱贫的最低标准,仙桃脱贫攻坚5年(13)

▲仙桃日报社驻郑场马王村工作队与贫困户沟通

  5年来,1.5万多名帮扶干部,将帮扶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将各方帮扶力量拧成一股绳,为帮扶村凝聚发展动能,成为脱贫攻坚的硬核力量。

“脱贫样本” 多姿多彩

那村那人彻底改变了旧有模样

11月25日,沙湖镇马岭村,冷雨纷纷。早上7点不到,村民张美洲就和妻子柳琼起了床。他去镇上赶工,妻子则在村里的扶贫工厂上班。

  早些年,他可没有这样的精气神。身体不好,不能负重,种几亩地,供小孩上学。妻子柳琼轻微智障,没有工厂敢要,打工“打不出门”。父母亲都是80高龄。

  让张美洲没想到的是,日子一下子有了盼头。扶贫工作队进村,教育帮扶,儿子顺利接受职业教育;推荐就业,妻子也能搭把手了……精神变,家境宽。一系列扶贫政策入户,他的生活有了色彩。

  “儿子马上就毕业,我们家3个人都能赚钱,下一步,想在城区买个房、娶儿媳妇。”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列入了“家庭计划”,张美洲信心满满。

  日子一天天好转,好多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好事,变成了现实。

仙桃市贫困户脱贫的最低标准,仙桃脱贫攻坚5年(14)

 马岭村是全市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全市6个深度贫困村之一。村支书李志才对此有“切肤之痛”:早几年前,这里是镇上最“原始”的地方,通村公路伸到村口“戛然而止”,生产路一到雨天就成了 “水”“泥”路。村里的变压器老化,多开几台空调都带不起。村集体没有收入,欠外债几十万元。

  贫困,贫在“水电路”,困在“没盼头”。2015年,马岭村搭上了扶贫“专车”,各种“好事”接踵而来,才有了张美洲们的幸福。

  围绕贫困村“五通五有五万元”,全市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1.98亿元,统筹整合财政资金26.69亿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及产业项目建设,有效改善贫困村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仙桃市贫困户脱贫的最低标准,仙桃脱贫攻坚5年(15)

  5年来,马岭村注入900万元脱贫“动力”。组组通了水泥路,户户吃上汉江水,两个扶贫车间解决就业60多人,村民工资收入超过200万元,集体收入达到15万元。

  “幸福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已经脱贫摘帽的张美洲,聊起现在的生活,一脸满足。“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脱贫攻坚,既是改善环境、发展产业的过程,更是“鼓劲”“补钙”“扶志”的过程。

  剅河镇赵湾村赵大芳盲人夫妇,把家里、菜地收拾得井井有条,是乡亲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榜样”。 郑场镇络绎村贫困户万正才,脱贫不忘帮扶情,疫情期间主动请战,义务帮村民灌液化气。西流河镇何口村贫困户丁柱堂,感慨扶贫政策好,希望回馈社会,志愿捐献遗体。

仙桃市贫困户脱贫的最低标准,仙桃脱贫攻坚5年(16)

  回望那村、那人,告别“穷困”站,踏上“幸福”车。毛嘴镇古堤村,上班到服装产业园,休闲到健康运动中心,宜业又宜居;郑场镇7个重点贫困村,村村通了柏油路,古村旅游、富硒产业“唤醒”沉睡的土地;杨林尾镇幸福村,甘蔗产业亩赚万元,甜蜜事业酿出甜蜜生活。

仙桃市贫困户脱贫的最低标准,仙桃脱贫攻坚5年(17)

  一个个曾经的“后进村”,搭上脱贫的“动车组”,成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5年来,全市95个重点贫困村,通过培育产业、三资清理,强化自身造血能力,摘掉“空壳”的帽子,集体收入均超过5万元,部分村达到数十万元,实现了“身强体壮”。

仙桃市贫困户脱贫的最低标准,仙桃脱贫攻坚5年(18)

  打造更高水平的“脱贫样本”,仙桃快马加鞭未下鞍。从今年开始,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每年建设不少于50个“1 N”(1个村带动辐射周边村)模式的美丽乡村示范村。通过3年努力,全市20%左右的村达到示范村标准,推动乡村建设从“一处美”迈向“一线美”到“一片美”。

文/全媒记者 易赶帮 李辉 胡纯波 李兵 蔡玲

图/全媒记者 蔡玲、晴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