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个糖果的故事:故事
关于一个糖果的故事:故事唐新自小就懂事听话,学习努力,成绩一直非常好。一年级的儿童节,学校发了一小包糖果,可是他一粒也舍不得吃。放学后,一路小跑回到家中,小心翼翼从书包里拿出来,捧到妈妈眼前。唐老太看到这些花花绿绿的糖果,接过来,眼里盈满了泪水。收养起初几个月,唐老太抱着婴儿东家讨点奶水,西家讨点米汤。待孩子大一点,她就自己将玉米磨成粉,煮成糊糊。唐老太是吃不起米饭的,她省吃俭用,偶尔买一点点米,熬菜粥,全都给可怜的孩子吃。她自己总是胡乱吃点野菜、粗粮;或者去市场上要点骨头,给孩子炖骨头汤。唐老太一分一分攒了钱,带着孩子,专门找到半山上的算命先生秦瞎子,给孩子算命,并郑重请求他给孩子取了一个好听的大名——唐新。02
故事 · 文摘 | 藏起来的黑糖果01
收养
唐老太太一生未嫁,家里只有一间小土房,一扇小窗户。唐老太每天一个人忙里忙外捡拾废旧品,堆放在自己搭建的草棚子里。
那个冬天的清晨,天空飘着冷雨,雾气弥漫。唐老太去捡垃圾,在一堆塑料袋中,她好像听见了老鼠怯怯唧唧的叫声。不对,应该是婴孩的哭声。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红包袱裹着的婴儿,她赶快抱起来,摸摸孩子的脸蛋和小手,冻得如同冰条。她心疼地脱下自己的棉袄,包裹起来,贴近自己的胸口,紧紧抱着带回了家。
起初几个月,唐老太抱着婴儿东家讨点奶水,西家讨点米汤。待孩子大一点,她就自己将玉米磨成粉,煮成糊糊。唐老太是吃不起米饭的,她省吃俭用,偶尔买一点点米,熬菜粥,全都给可怜的孩子吃。她自己总是胡乱吃点野菜、粗粮;或者去市场上要点骨头,给孩子炖骨头汤。
唐老太一分一分攒了钱,带着孩子,专门找到半山上的算命先生秦瞎子,给孩子算命,并郑重请求他给孩子取了一个好听的大名——唐新。
02
收养
唐新自小就懂事听话,学习努力,成绩一直非常好。一年级的儿童节,学校发了一小包糖果,可是他一粒也舍不得吃。放学后,一路小跑回到家中,小心翼翼从书包里拿出来,捧到妈妈眼前。唐老太看到这些花花绿绿的糖果,接过来,眼里盈满了泪水。
母子俩拥在一起,唐老太郑重其事地剥开一粒,要放进儿子嘴里。儿子摇摇头,用小手接住,往妈妈嘴里送。这样推来让去,谁也舍不得吃。唐新又剥了一粒,送进妈妈嘴里。唐老太不说一句话,只是紧紧搂着儿子。小唐新在妈妈怀里,亲了她,然后跑到门槛处去做作业。
03
珍惜
冬天到了。一天夜里,唐新生病了。他小脸滚烫,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吃糖糖。”老太太将他放在椅子上,然后转身走到谷物桶边,伸手摸索寻找了半天。当她刨开一层层谷子,终于拿出那包用作业本纸包了又包的东西。一层层打开,里面是几粒糖果。唐新一眼就认出是儿童节他带回家的糖。开始还撑着,但看见妈妈用手抖抖地打开这些糖果之后,一下子就哭了起来。一个几岁的孩子,突然就懂得了母亲的珍贵和不易。那是他给妈妈的糖,可是她居然没吃,全都藏起来了。唐老太说:“新新,你不说,我也快忘了,我是想揣在身上,如果哪天你饿了,随时可以拿出来你吃一颗的。”
唐新捧着那些糖果,更是舍不得吃。唐老太剥开后才发现,因为经过大热天,糖已经化掉,那黏黏的液体,紧紧粘着糖纸,颜色也显得黑乎乎的。她将黑糖粒使劲抠下来,放在儿子嘴里。而她,用舌头舔着糖纸上粘着糖粒的那一层。
“嗯,好甜呀!”她一边舔着,一边开心地笑着,“新新,快吃糖,吃了糖,病就好了。”
唐老太绞来冷水毛巾,敷在儿子额头,然后抱着儿子,不停地给他安慰。
说来奇怪,唐新吃下这块化掉的黑糖果后,真的不发烧了,而且很快好了起来。
04
成长
此后,唐老太的身上随时随地揣有糖果。看见有人抱着小孩,唐老太一定会凑上去,逗弄小孩一番。当然,也有不嫌弃的人,让她逗一会儿孩子,这个时候,她会从口袋里翻出一块糖来,塞到孩子手里。后来,小镇上的人们渐渐地不再厌恶她了。
虽然生活像黄连一样的苦,但小唐新一天天长大了。16岁,唐新长得健壮标致。这一年,刚好征兵,唐新就当兵去了,留下唐老太看着别人家的孩子过活。
第二年,喜报又来了。唐新提升为班长;第三年,喜报又来了,唐新被保送读军校读书去了……那一年唐新在部队当上了团长,唐老太依然背着她的大背篼,在街上捡她的宝贝垃圾。小镇上的人们都说:“唐老太呀,你苦尽甘来了!该享福了啊,就不要再捡垃圾了啊。”但唐老太依然“呵呵”笑笑:“哦,哦!”
05
报恩
直到那一天,唐新回到小镇,人们纷纷跑出来瞧热闹,整个小镇都沸腾了。唐新车上装了三大箱糖果,除了给妈妈留着的一包外,其余的发得一粒不剩。
回到家中,唐新拿出那包糖果,剥开一粒,透明如水晶,香气四溢。唐老太看着眉开眼笑。唐新将糖果送到妈妈嘴边,唐老太推迟了一下,儿子固执地再送到她嘴边,她松树皮般的脸也绽放出鲜花般的灿烂笑容。她说:“好啊,不再是黑糖果了!你也吃,新新。”“黑糖果是我最想念的糖,妈。”。
从那以后,唐老太突然之间被置身于热闹的漩涡中心,浑身不自在,机械地咧开嘴,机械地点头。唐新在小镇上待了两天,他求着妈妈跟自己一起走,再也不要去拾垃圾了,可是唐老太死活不肯。唐新跪在地上,很多人劝着,唐老太实在没法,眼里含着泪,最后还是跟着唐新离开了小镇。
一个月后,唐新的车却再次出现在镇上。和他一起下来的是他身穿亮蓝新衣的母亲唐老太。
后来才知道,唐老太享不来清福,她一闲下来就全身疼痛,今天腰酸,明天腿疼,最后吵着闹着要回到老家来。唐新实在没法,只好将她送回来。
唐新喊来村长大叔,把一笔钱交给他,拜托他平时对母亲多关照点,还有母亲的房子太破烂了,让他喊人抽空给母亲维修一下。可这房子再破再旧,都装满了唐老太和唐新的温暖记忆。她的内心是敞亮的,因此,每天进进出出,她的心情平静而幸福。
唐新要走了,跪在地上,泣不成声,抓着母亲的手,久久不愿松开。过了很久,唐老太将他扶起来,说:“儿啊,娘没白养你,你去吧!娘这辈子有你这么个儿子,很知足了。城里的工作需要你,走吧!”
06
离别
唐老太这样每天捡着垃圾,快乐地又过了两年,她与小镇上的人们越来越融洽了。直到有一天,小镇上的人们突然没见着老太太和她的大背篼,开始相互询问,打探。邻居立刻跑到她家去看,老太太躺在她家唯一的一把凉椅上,头歪在一边,像是午睡打盹,口微微张着,眼睛有一条缝隙,好像看着门口,似乎是在期待着儿子回家。邻居跑过去,喊了两声,唐老太没应,走近,一摇,老太太早已没气了。
消息传到唐新那里,他带着媳妇和一双儿女回家已经是第三天了。镇上的人们自发组织起来,有条不紊地料理着老太太的丧事。红白会的人全部到齐,这还是难得的一次。丧事隆重而盛大。
唐新在操办妈妈的丧事时,只要来一个人,他就重重地叩一个响头,一滴眼泪都没有。他清点母亲遗物时,从床下的箱子里,发现自己从当兵开始,寄给母亲的钱,一层一层又一层,牢牢包在红布里。还有一包糖果,那是那次回家给母亲留下的。打开,糖果全部化掉了。他颤抖着双手打开一粒:天啊,又是黑糖果!他的双眼死死地盯着黑糖果看了很久,终于抠下来送到嘴里,那丝甜蜜依旧。此刻,他浑身战栗,但咬着牙忍住,还是没有哭。直到那场最盛大的丧礼进行到尾声的时候,唐新和他老婆孩子,在母亲的坟前跪谢之后,对着全镇人们三叩首,感谢几十年来,人们对他们母子俩的宽容和照顾。此刻,这个刚强的男人才不禁嚎啕大哭,泪如雨下。在场的女人们无不哭得稀里哗啦,男人们也个个偷偷抹着眼泪。
丧事料理完后,唐新宴请了镇上所有的乡亲们。离去时,走到小镇丁字街口,他再次跪下,在清晨的青石板上磕了九个响头,空空作响,在街上传得好远好远,一直消散在青石板街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