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输液疏通血管是否正确:输液通血管真是害人不浅

输液疏通血管是否正确:输液通血管真是害人不浅➊ 更易过敏静脉输液的风险不容忽视:据说,血管里面有垃圾,拿生理盐水或葡萄糖输液通一通、涮一涮就能被清除掉。美其名曰:活血化瘀、抗血栓、促进血液循环。其实,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纯属害人!静脉输液风险大

最近,长期不太联系的三姨给我打了个电话,说能不能到我们医院来输个液。我问她有什么不舒服,她说:

没什么不舒服,就是慢性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想来输液「通通血管」……

在小诊所里经常会有这样的说法:

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每年要输液 2 次。

据说,血管里面有垃圾,拿生理盐水或葡萄糖输液通一通、涮一涮就能被清除掉。美其名曰:活血化瘀、抗血栓、促进血液循环。

其实,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纯属害人!

静脉输液风险大

静脉输液的风险不容忽视:

➊ 更易过敏

口服药时,药物通过消化系统进入血液,一些可能引起过敏的杂质在消化道里就被分解掉了。而静脉注射血药浓快速升高,容易出现急性过敏反应。

➋ 增加感染风险

输入是侵入性操作,在输液过程中有任何的污染,就会让病毒和细菌能直接进入人体。

此外,药物刺激可能导致静脉炎,液体量过大可能引起心脏功能负荷增加和肝肾功能损害。

输液疏通血管是否正确:输液通血管真是害人不浅(1)

图片来源:123rf 正版图片库

而且,静脉输液根本起不到「通血管」的作用。

中老年人如果长期高血脂,的确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上的斑块沉积,血管变得越来越细,容易堵塞。

但你一定见过战争电影中动脉血管破裂的场景:一旦血管破裂,血会喷得几米高。

即使是这样的「高流速」,血栓依然会形成。那么往静脉中输一点液体,更起不到预防血管堵塞、通血管的作用,所以「半年要输一次液」,纯属无稽之谈。

只有这 3 种情况下,才能使用静脉输液:

  • 患者出现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

  • 患者病情危重、发展迅速;

  • 药物在组织中宜达到高浓度才能紧急处理。

如何科学地「通血管」?

通过输液来通血管只有一种可能——溶栓。

当血管急性堵塞的时候,临床上我们会给患者输入溶栓剂,比如链激酶、尿激酶等。

刚刚形成的血栓,可能会被溶栓剂「溶化掉」,但是这样的溶栓也伴随着很大的风险,那就是身体的其它地方会容易出血甚至流血不止。

而且溶栓只在血栓发生的几个小时内有效,时间长了,就完全没用了。

输液疏通血管是否正确:输液通血管真是害人不浅(2)

图片来源:123rf 正版图片库

很多中老年人,获取健康知识的渠道都是街头巷尾、街坊四邻,甚至是不正规的小诊所、小医院……这些渠道获得的信息的专业性非常低,充满了无稽之谈和害人不浅的谣言,很多小诊所甚至就是专门「骗钱」。

但是,人若在这个环境里泡久了,再荒谬的谣言,也会信以为真。

很多小诊所、小医院长期缺乏病人,而当患者真正出现了血栓,他们又治疗不了,于是只能忽悠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没事就去吊吊水……

输液疏通血管是否正确:输液通血管真是害人不浅(3)

图片来源:123rf 正版图片库

这种行为持续许久又传播广泛,甚至让很多基层医院的医生信以为真。

其实,真实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赚钱!

辨别一家医院是正规医院还是无良诊所,看一看他们是否接受这种专门「输液」的病人,那就一定不会错!

那,如何才能科学地「通血管」呢?

欢迎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就能获得方法。

除了「科学通血管」,这里还有更多,比如:

  • 你的宝贝能长多高?身高是随爸还是随妈?

  • 看起来有用,买回家就后悔的宝宝用品。

  • 鱼肝油、DHA……需要给孩子补吗?

  • 孩子总是「歪头」,这是病,得治!

  • 生完孩子全身痛,真的是月子里落下的病根么?

以上内容,都可以在我的微信公众号 DrX 的医学江湖 中找到,跟我一起,了解更多最新最有用的医学健康信息和最健康最硬核的育儿知识吧!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