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父母把孩子忘在别处(只剩一样东西先给父母)
为什么父母把孩子忘在别处(只剩一样东西先给父母)以往对24孝非常反感,总感觉缺什么才吆喝什么。看过一期法治节目,一个80岁的老太,有6个子女,轮流在子女家过。一次因一个子女搬迁到外地,因为赡养费的问题,兄妹间发生争执,互相推诿,老太露宿街头。以至于法院介入,以“遗弃罪”说事,才勉强解决,非常令人唏嘘。你也别惭愧。我在生活中遇到的,大多数和我们一样。有一次同事对我说,她邻居有一对夫妻,经济状况不好。男人母亲生病卧床,要照顾就没法出去赚钱,要赚钱就没法照顾,孩子上学也要花钱。也就是说,他家的经济选择处于“二选一”,而不是可以从容选择的状态。在这种“道德困境”没挣扎两天,夫妻俩就做出了抉择,用极低的价格把母亲送进一家低档养老院,自生自灭,很快就因缺乏照顾去世了。
问问你自己,只剩一样东西的时候?先给父母?先给孩子?
或者说,你先想到父母?还是先想到孩子?
坦率说,我先想到孩子。
就像父母生病,我心里会紧张。但孩子的健康有点风吹草动,我很容易就吓尿了。关心是有程度的差异的。
你也别惭愧。我在生活中遇到的,大多数和我们一样。
有一次同事对我说,她邻居有一对夫妻,经济状况不好。男人母亲生病卧床,要照顾就没法出去赚钱,要赚钱就没法照顾,孩子上学也要花钱。也就是说,他家的经济选择处于“二选一”,而不是可以从容选择的状态。
在这种“道德困境”没挣扎两天,夫妻俩就做出了抉择,用极低的价格把母亲送进一家低档养老院,自生自灭,很快就因缺乏照顾去世了。
看过一期法治节目,一个80岁的老太,有6个子女,轮流在子女家过。一次因一个子女搬迁到外地,因为赡养费的问题,兄妹间发生争执,互相推诿,老太露宿街头。以至于法院介入,以“遗弃罪”说事,才勉强解决,非常令人唏嘘。
以往对24孝非常反感,总感觉缺什么才吆喝什么。
这两天协助我家大魔王写思政教育论文,重点研究了一下《曾国藩家书》,有了特别的体悟。
因为曾国藩是顶流名人,谁都能张口来两句,盲人摸象,断章取义,被搞的滥俗不堪。实际上,曾确实有一些沉静细密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譬如,曾国藩在家书里,明确告诉诸位弟弟,家用财物,老人优先:
“家中自父亲、叔父奉养宜隆外,凡诸弟及吾妻吾子吾侄吾诸女侄女辈,概愿俭于自奉……”
曾国藩有这种意识,和其父亲、叔叔等长辈,对照顾老人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有关:
“敬悉祖父大人病 体未好 且日加沉剧 父叔率诸兄弟服侍已逾三年 无昼夜之闲 无须臾之懈。男独一人 远离膝下 未得一日尽孙子之职 罪责甚深。”
曾国藩对自己不能亲自服侍祖父,有深深的内疚。他在给父母的信中说:
“因此思丁酉春祖父之病,男不获在家服侍,至今尚觉心悸。”
“祖父大人忽患肠风,赖神灵默佑,得以速痊,然游子闻之,尚觉心悸。”
曾国藩在给诸位弟弟的家书中,对孝敬老人上升到家运吉祥的高度:
“祖父大人之病,日见日甚如此,为子孙者远隔数千里外,此心何能稍置?温弟去年若未归,此时在京,亦刻不能安矣。诸弟仰观父叔纯孝之行,能人人竭力尽劳服事堂上,此我家第一吉祥事。 我在京寓,食膏粱而衣锦绣,竟不能效半点孙子之职;妻子皆安坐享用,不能分母亲之劳。每一念及,不觉汗下。”
对比现在有些人,不说服侍祖父母了,对自己父母,做的又如何呢?
而且,曾国藩对老人的关心、关照,细致入微,令人有莫名的感动:
“……父亲、叔父二大人年寿日高……家中琐细事务,可命四弟管理。至服事祖父,凡劳心细察之事,则父亲、叔父躬任之……雇工不要他做事,专在祖大人身边,其人要小心秀气。”
有话说,爱孩子有啥了不起,爱孩子是本能,小狗都会,只有人,只有真正的人才会照顾父母。
当前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2035年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但由于我国目前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阶段,公共保障还不足以为全民提供高品质的养老公共服务。而我国的孝悌文化,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农耕时代,避免了很多养老的人道主义灾难,在当下也有重要意义。
当前社会,还存在一些本末倒置的现象,譬如对孩子的投入和照顾倾其所有,不遗余力。对老人的投入和照顾则因陋就简,得过且过。不仅养育了很多不知感恩的逆子,也造成了很多养老的悲剧。
因此,从《曾国藩家书》中汲取孝悌文化的积极因素,对当前和将来应对我国的老龄化社会有积极意义。
人要活的有人味,感受温情的力量。
近年来,社会上不乏出现北大学生吴谢宇杀母,孙子杀害奶奶等恶性案件,说明仅有智力教育是不够的,青少年情感教育缺失容易造成成年后情感冷漠,性格缺陷,引发人生悲剧。
父母、子女、兄弟间温暖的情感力量,其实是对孩子的情感教育,有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养成。
我们能从曾国藩的家书中,感受到无间的亲情力量。是的,亲情是种能打动人的力量。
曾国藩给祖父的信中,表达出游子对故里的深情眷恋:
“孙每接家信,常嫌其不详,以后务求详明,虽乡间田宅婚姻之事不妨写出,使游子如神在里门……”
有一次曾国藩在长沙办事,其父曾麟书要去看望,曾国藩除了怕给地方官添麻烦,在信中婉转劝其不要来,也担心父亲对他牵恋难舍,流露出父子之间的款款深情:
“尤望不必来省 军务倥偬之际 免使省中大府多出一番应酬。男亦惟尽心办理一切 不以牵裾依恋转增大人慈爱感喟之怀 伏乞大人垂鉴。”
曾国藩在军中,适逢父亲生日,他给弟弟写信:
“余二十年来 仅在家拜寿一次。游子远离 日月如梭 喜惧之怀 寸心惴惴。”
(备注:喜惧之怀的典故来自《论语》。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意思是父母的年寿高固然值得喜悦,但对父母的老之将至又有惧怕的矛盾心理。)
听说六弟生女,曾国藩在家书中喜不自胜:
“六弟生女,自是大喜……男不克在家庆祝,心尤依依。”
在九弟曾国荃的来信中,发现弟弟的进步,曾国藩情不自禁地欢呼跳跃:
“九弟诗大进,读之为之距跃三百……”
自然流露出和家庭成员间毫无隔阂的亲情,非常暖心感人。
在军营中,有一次曾国藩和曾国荃同时遇险,曾国荃来信没说自己的险情,而是表达出对哥哥安危的极度关切,令曾国藩大为感动:
“弟当援贼围逼 后濠十分紧急之时 不顾自己之艰危 专谋阿兄之安全,殷殷至数千言。昔人云:读《出师表》而不动心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而不动心者,其人必不孝。吾谓读弟此信而不动心者,其人必不友。”
我们从曾国藩给祖父、父母、兄弟的家书中,能感受到自然浓厚的家庭温暖,和人伦温情的力量。
抚今追昔,环顾四周,亏欠老人,兄弟姊妹为争夺遗产反目成仇,打成一团,我们是否活的太牲口了?
深夜徘徊,我们和曾国藩这种纯粹的人,还有多大差距?又有多少人(包括自己)只是活的半生不熟,一半像人的人?
扪心自问,良心安吗?心里有温暖吗?活的值吗?是否对的起这只有一次的人生?
@禾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