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地道的湖北菜,最熟悉的陌生菜
最地道的湖北菜,最熟悉的陌生菜无论是历史底蕴还是影响力,楚比鄂都更胜一筹,更名有利于湖北菜走向全国市场。卢永良表示,湖北简称“鄂”的历史只有500多年,“楚”的历史则有近3000年;“鄂”单指湖北一省,“楚”则涵盖当今的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区。继“鄂商”改名“楚商”后,湖北菜也要更名了。昨日(23日),湖北17个市州的6000多家餐饮企业共同发出呼吁,将“鄂菜”更名为“楚菜”,使湖北菜更富历史文化内涵。2007年,著名烹饪大师卢永良便提出了“鄂菜”改“楚菜”的建议。2016年,湖北省烹饪酒店行业协会6000余家会员企业一致通过决议,于2017年全面开启“鄂菜”改“楚菜”进程。鄂菜为何改名楚菜?
@湖北人
湖北菜要改名字了
你支持鄂菜改名为楚菜吗?
鄂之菜,楚之韵
继“鄂商”改名“楚商”后,湖北菜也要更名了。昨日(23日),湖北17个市州的6000多家餐饮企业共同发出呼吁,将“鄂菜”更名为“楚菜”,使湖北菜更富历史文化内涵。
2007年,著名烹饪大师卢永良便提出了“鄂菜”改“楚菜”的建议。2016年,湖北省烹饪酒店行业协会6000余家会员企业一致通过决议,于2017年全面开启“鄂菜”改“楚菜”进程。
鄂菜为何改名楚菜?
卢永良表示,湖北简称“鄂”的历史只有500多年,“楚”的历史则有近3000年;“鄂”单指湖北一省,“楚”则涵盖当今的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区。
无论是历史底蕴还是影响力,楚比鄂都更胜一筹,更名有利于湖北菜走向全国市场。
征集“楚菜之歌”
活动时间:2017年5月-11月
举办首届楚菜美食文化节
活动时间:2017年11月
开展楚菜之乡、楚菜之县的认定
活动时间:2017年5月-11月
不可错过的十大湖北菜
背后竟有这些小故事
十大名品湖北菜
01
最鲜美:清蒸武昌鱼
湖北两大名菜之一。因产于鄂州梁子湖而得名。头小体高,面扁背厚,呈菱形,脂肪丰叟,肉味鲜美,汤汁清香,营养丰富,堪称淡水鱼中的珍味佳肴。其制法是:将鱼收拾干净,两面剞上兰草花刀,用开水烫一下装入鱼池内,相间地摆上冬菇片、熟火腿片、冬笋片、撒上猪肥膘丁、青豆、葱结、姜片、精盐、绍酒、清汤,上屉蒸约10分钟取出,拣出葱姜,将鱼汤滗在勺内烧沸,打净浮沫,加味精、鸡油、胡椒粉,浇在鱼身上即可。
小故事
武昌鱼并不产于武昌,而产于鄂城。鄂城古称武昌。武昌鱼之得名,据说是三国时,吴主孙皓从建业迁都武昌,百姓怨声载道。有人引当时童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上疏谏阻。于是武昌鱼始有其名。在此以前,则叫“缩顶鳊”。到宋朝,更是闻名天下。当代则因毛泽东同志的诗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更使武昌鱼声名远播。
02
最养生:排骨藕汤
湖北人爱喝汤,有“无汤不成席”的说法。湖北盛产莲藕,粉嫩白净,生吃就甘甜化渣,闻名全国。湖北人喜欢拿藕和肉骨头煨汤,文火煨到肉烂脱骨,藕块吃起来口感粉糯又不失清脆,最绝的汤喝上一口,香浓清甜,不禁要感叹藕香与肉香的搭档简直是天下绝配!排骨藕汤也是湖北接待贵客的必备菜之一,此菜鲜香味美,营养丰富,开胃益血,有补气补钙的功效。
小故事
排骨藕汤是鄂菜的代表。湖北自古是千湖之省,莲塘遍野,聪明的湖北人发现埋在黑不溜秋的泥巴里的东西居然还能吃,便研究出了这道名震四方的汤。
03
最可口:酸辣藕带
这是鱼米之乡洪湖最特色的菜品之一:“藕带”。藕带,又叫鸡头管,事实上就是还没有成形的藕,也就是最嫩的藕。其制法是:新鲜藕带洗净斜切成寸段,泡在水里以免变色。如果藕带偏老或不太新鲜,则需要去皮。红辣椒切丝备用。热锅下油,放入姜丝,干红辣椒小火煸至出香味。倒入沥过水的藕带和切好丝的红辣椒,快速翻炒,至断生,加入白醋,盐调味翻炒均匀即可。小故事
其实,古代就有采食藕带的习惯,如《本草纲目》记载的“藕丝菜”就是现今所谓的藕带。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藕蔤”(藕带)“气味甘,平,无毒”,并引用宋·苏颂《本草图经》,谓藕带“主治”为“生食,主霍乱后虚渴烦闷不能食,解酒食毒”。另外《本草纲目》还引用汪颖《食物本草》(公元 1620 年),谓藕带有“解烦毒,下瘀血”的功用。李时珍还介绍说,藕带“功与藕同”。
04
最有味:珍珠丸子
珍珠丸子又名蓑衣丸子,是湖北沔阳(今仙桃市)著名的地方小吃。其风味独特、清香细嫩、鲜香可口。珍珠丸子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蘸料搭配着吃。珍珠丸子位在沔阳三蒸之首。将糯米淘洗并用温水浸泡,然后捞出滤干。再将加了蛋清的肉茸、鱼茸、荸荠丁、香菇末搅匀,挤成肉丸,放入糯米中滚上一层米,用手轻压表面,把一部分糯米压入肉馅中。蒸制前,铺上一层菜叶,不易粘盘 。
小故事
沔阳(今仙桃市)是湖北江汉平原上的一个大县,水面较多,物产丰富,为鱼米之乡。当地人爱吃蒸菜,有“无菜不蒸”的食俗,被称为蒸菜之乡。相传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揭竿起义,一举攻下沔阳县城。陈的妻子潘氏亲自掌厨,将鱼、肉、藕等拌上米粉,配上其他作料,装碗蒸制,犒赏起义农民。大家吃了,啧啧称赞,此后即世代相传,喜食蒸菜成习 。
05
最丰富:沔阳三蒸
沔阳三蒸是湖北沔阳(今仙桃市)的特色传统名菜之一,属于湖北菜系。此菜鲜嫩软糯;原滋原味;清淡;绵软。是湖北美食中的一颗明珠,在中国名菜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沔阳人民爱吃蒸菜,有"无菜不蒸"的食俗,被称为蒸菜之乡。
小故事
“沔阳三蒸”起源与沔阳是水乡泽国有关。据记载,当时沔阳是:“一年雨水鱼当粮,螺虾蚌蛤填肚肠。”平民百姓吃不起粒粒如珠玑的大米,只有用少许杂粮磨粉,拌合鱼虾,野菜、藕块投箪而蒸,以此充饥。久而久之,便发展成了驰名湖北的传统名菜。
还有的传说讲,清乾隆游江南,品尝到了民间三蒸,蒸莱便进入御膳坊,既而诞生了珍珠丸、珍白九等名贵蒸菜,这是“三蒸”的大发展。
06
最雅致:红烧木琴鱼
红烧木琴鱼又名“红烧瓦块鱼”,湖北天门人称为“红烧木琴鱼”。红烧瓦块鱼是湖北省传统名菜,属于鄂菜系。此菜鱼块芡汁明亮,软嫩透味,醇香滑爽,咸鲜味美,略带酸甜。红烧瓦块鱼以青鱼为主要材料。
小故事
相传,此佳肴的创制与明朝文学家谭元春有关。谭元春,字友夏,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与钟但共创意陵学派。谭元春著有《谭友夏合集》二十三卷。谭元春不光喜好诗文,还酷爱丝竹之音,对岭南木片琴尤为钟爱。一日,他突然发现去掉头尾的青鱼段酷似木片琴。于是命人顺着肋制出花纹后红烧佐酒。眼观佳肴,如闻木片琴的叮略雅韵而心旷神怕。此案后来传至民间,因形似屋瓦,故称“红烧瓦块鱼”。
07
最家常:红菜苔炒腊肉
红菜苔色紫红,茎肥壮,质脆嫩,每年春节前后上市,以武昌洪山出产的质量最佳。旧时传为贡品。红菜苔单独素炒,口感鲜香脆嫩,辅以腊肉片,姜米,用芝麻油爆炒,其味更佳,与武昌鱼同为湖北两大名菜。
小故事
据说苏东坡偕其妹游览武昌黄鹤楼后,很想品尝洪山菜薹,可时值寒冬而推迟抽薹,苏氏兄妹特意滞留武昌,直到一饱口福才惬意而去。
18世纪末的晚清时代,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生活极其奢靡,尤其是在饮食上,更是“食不厌精”。慈禧太后酷爱洪山菜薹,常派人到武昌洪山一带索取,以供烹饪。特别是上了年纪以后,讲究营养、美容、追求长生的她,冬日每天以各种方法“选上好之薹以备膳”,不可或缺。
08
最肥嫩:红烧野鸭
洪湖野鸭素以个大、肉肥、味鲜著称。红烧野鸭以青头对鸭作原料为佳。将整理后的全鸭切成四十小块,入锅炸干血水,脱生后取出入另锅,投入姜、蒜、酱油、精盐等,用清水焖烧鸭肉至八成熟,放白糖烧至能拉丝时,出锅盛盘,撒上葱花、胡椒粉即成。此菜色泽黄亮,烹调精细,讲究火功,肉质肥嫩香酥,鲜甜爽口。
小故事
对于野鸭、野雁,洪湖民间素有“九雁十八鸭,最佳不过青头与八塔”之谚。以“青头”“八塔”为代表的洪湖野鸭可说全身是宝。取其体肉作为菜肴,洪湖红烧野鸭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被选入《中国菜谱》。
洪湖野鸭亦可精制入药。用它制作的“黄鹤”牌水鸭精,已成为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港澳等地区家喻户晓的名贵滋补品。它含有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有补虚暖胃,食味清隽的滋补佳品。一般“虚不受补”的人都视其为圣方。
09
最香酥:煎虾饼
湖北传统名菜。湖北素称“千湖之省”,盛产湖虾,颜色青中带白,壳薄而肉质丰腴饱满,鲜嫩细腻,烹制菜肴则味道香醇,鲜美可口。虾饼煎制是用去壳的虾肉剁成茸泥,加配料打匀,煎成圆形小饼。肉色雪白,外衣金黄,味道异常鲜美。
小故事
煎虾饼是一道北宋东京开封的传统名菜,后传入各省。又因湖北地区盛产湖虾,烹制菜肴则味道香醇,鲜美可口。成为湖北一道美食佳肴。
10
最野味:皮条鳝鱼
荆州、沙市一带的皮条鳝鱼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脍炙人口。选用二百克左右的活鳝鱼,洗净去骨,切成二寸长、四分宽的鳝鱼条,装碗后,撒上少许食盐揉搓几下,用水豆粉调匀挂糊,经过三次不同火候氽炸,投入酱油、白糖、姜末、大蒜、葱花等,用稀湿淀粉勾芡即成。其特点是:色泽金黄透明,外酥内嫩,酸甜爽口,味道醇厚。
小故事
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荆州市监利县人朱方哲,时任台湾宜兰五品县令。当地发生鳝鱼打洞拱垮田界纠纷,他便让随去的荆州厨师特备以鳝鱼为原料的筵席,以“皮条鳝鱼”作为头菜,请原告被告一起品尝,食客无不啧啧称赞。当时台湾人民还不知鳝鱼能吃,他并提倡大家捕食鳝鱼,最终从根本上解决了此次纠纷,一时传为佳话。食鳝的习俗也因此传入台湾,流传至今。
鄂菜扬名已久享誉四方
不少国家领导人都对鄂菜盛赞不已
国家领导人盛赞鄂菜
毛主席与武昌鱼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水调歌头·游泳》
1956年5月下旬,毛泽东由长沙来到武汉,6月1日至4日,先后3次畅游长江,写下著名诗篇《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毛主席于1957年1月在《诗刊》上发表的《水调歌头·游泳》的诗句,为武昌鱼做了活广告。武昌鱼就这样一下子跳进了龙门。毛主席的诗,化用了三国时期东吴的民谣:“宁饮建邺水,不食武昌鱼。”为武昌鱼写过诗的,还大有人在,而且基本上都持赞美的态度。
温总理与鄂菜
陈昌根,著名鄂菜大师,他曾带领着自己的弟子们为毛主席、周总理等多位老一辈国家领导人服务过。如今,他最得意的弟子翁华军,成了东湖宾馆的行政总厨。
翁师傅说,现在接待国家领导人的菜肴标准和以前相差不太大,“现在的首长其实吃得很少也很简单,而且大多数都喜欢喝汤,像温总理,他的饮食方针就是‘清清淡淡,汤汤水水,热热乎乎’。虽然他们吃得简单,但是我们也会尽地主之谊,还是会准备几道特色菜。”
外国元首盛赞鄂菜
除了国内的领导人,外国元首对鄂菜也是青睐有加。2006年,法国总统希拉克及夫人访问武汉,下榻东湖宾馆时,翁师傅准备的几道极具湖北特色的菜肴:黄油软煎鳜鱼、蟹黄水晶津白、芦笋枸杞酸汤鱼片,竟然大受欢迎。
2009年2月份,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访问武汉,而出访从来不吃当地食物的扎尔达里竟破天荒地吃起了武昌鱼,并赞不绝口。
有一千双手
就有一千种味道
有一千个地方
就有一千种美食
荆楚大地以其钟灵毓秀
孕育了无数的美味佳肴
飨美食,尝百味,品人生
欢迎亲们猛戳评论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