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焦虑症是怎么造成的?看看这里如何缓解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症是怎么造成的?看看这里如何缓解社交焦虑另外,社交焦虑和是否内向没有必然联系,而有社交焦虑的人常表现出过度在意他人评价、害怕失败、讨好等特点。与内向的人相比,有社交焦虑的更可能是那些很看重人际关系的人,他们把“搞好关系”当做生活中的大事,认为关系的好坏决定着生活的幸福和事业的成败。 出于这些担心,有社交焦虑的人在和人交往时需要努力表现自己好的那一面来缓解内心的担忧,每次和别人交流就像是考试一样需要绞尽脑汁拿高分,把人和人之间简单的交流变得复杂,最后弄得自己精疲力竭,逃避社交。 社交焦虑的人到底在焦虑什么呢?有两方面: 1.怕暴露自己外貌、能力、品质当中不足的地方,怕被嘲笑。担心别人发现自己的局促、窘迫、格格不入,怕别人认为自己是很无趣的人,怕自己表现得不够聪明,担心别人发现自己的弱小。 2.担心被拒绝,被惩罚。怕说错话、做错事惹得别人不开心或被批评,担心被拒绝和不受欢迎。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快,不论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要频繁地与人沟通。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人们用“我是社恐”来表达自己疲于应对人际交往,有些人甚至为了不和人说话而避免出门和工作,如果严重到了这种程度就需要到专科医院接受心理治疗,而我下面要分享的是没有达到疾病程度的社交焦虑的缓解技巧。
如何让自己在社交中放松下来呢?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一个人在社交焦虑时焦虑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有些人社交焦虑很严重而有些人几乎不会焦虑,社交焦虑是如何产生的。
一、社交焦虑的本质
社交焦虑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特定场合和事项有焦虑,比如工作中对演讲、作报告的场合很焦虑,或者和陌生人说话时很紧张;另一类是广泛的社交焦虑,只要是和人打交道的事或者有其他人在场就会焦虑。
社交焦虑的人到底在焦虑什么呢?有两方面:
1.怕暴露自己外貌、能力、品质当中不足的地方,怕被嘲笑。担心别人发现自己的局促、窘迫、格格不入,怕别人认为自己是很无趣的人,怕自己表现得不够聪明,担心别人发现自己的弱小。
2.担心被拒绝,被惩罚。怕说错话、做错事惹得别人不开心或被批评,担心被拒绝和不受欢迎。
出于这些担心,有社交焦虑的人在和人交往时需要努力表现自己好的那一面来缓解内心的担忧,每次和别人交流就像是考试一样需要绞尽脑汁拿高分,把人和人之间简单的交流变得复杂,最后弄得自己精疲力竭,逃避社交。
另外,社交焦虑和是否内向没有必然联系,而有社交焦虑的人常表现出过度在意他人评价、害怕失败、讨好等特点。与内向的人相比,有社交焦虑的更可能是那些很看重人际关系的人,他们把“搞好关系”当做生活中的大事,认为关系的好坏决定着生活的幸福和事业的成败。
二、社交焦虑的形成原因
社交焦虑是如何形成的呢,为什么有些人在社交中自在从容,有些人只要在人群中就会觉得不自在。
一方面社交焦虑可能来自于代际传递。意思是在小时候,你的父母中的一方或其他主要照顾你生活的人有社交焦虑的症状,或者他是一个特别在意别人看法、对人很苛刻、在社交中很自卑的人,你也会受他的影响,变成一个很在意周围人评价,对自己很苛刻的人,从而产生社交焦虑。
还有一个来源就是在社交中受过创伤。比如有些人小时候有跨省念书的经历,自己作为外地人说话的口音被其他同学嘲笑过。或者是本身有点口吃的孩子,被周围人嘲笑后变得更加严重,更不敢和外人说话,但和家人说话就没问题。或者成长过程中经常被家长、老师批评、辱骂,长大后见到领导就怕说错话,紧张得不得了。
三、如何缓解社交焦虑
那如何缓解社交焦虑呢?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三步:
1.找到自己焦虑的原因
每个有社交焦虑的人都会高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程度,当自己出丑时以为周围人都在笑话自己。而且脑袋中都有一个严厉、苛刻的教练,在我们做事情时不断在批评着我们。每个人担心的事情都不一样,所以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找出自己为什么焦虑,脑袋中这位严厉的教练都是如何批评我们的。
怎么找呢?当我们产生社交时感到焦虑时,可以在内心问自己或写下来:
当我(让你感到焦虑的情景)时,我会感到很焦虑,因为我害怕(失败的后果),这意味着(产生的影响)。
例如:当我要在很多人面前做报告时,我会感到很焦虑,因为我害怕自己像上次那样紧张地连话都说不清楚,这意味着我领导可能会质疑我的表达能力,以后有重要的机会都不优先考虑我。
在找焦虑原因和失败后果时越具体、越仔细越好。
2.正视自己,消除消极信念
有些有社交焦虑的人会要求自己表现的面面俱到,想让每个人都喜欢自己、认可自己,而且会放大失败的后果,过度批判自己。所以在我们找到自己焦虑的原因后,就要重新审视脑袋中那个严厉的教练对我们的评价。
有社交焦虑的人通常会有如下不恰当的观念,但事实并非如此:
(1)认为“我一出丑大家就会笑话我”。实际上大部分人更关注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目标,不会把精力花在盯着别人是否犯错上,所以别人可能能压根没注意你做了什么“蠢事”。
(2)认为“只有聪明的、好看的、有能力的人才会受欢迎”。实际上从长期来说,只有友善的人才会受欢迎。
(3)迷信“第一印象”和“会说话”的重要性。社交中给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但不意味着在别人面前出了一次丑之后就再也不能抬头,也不一定给人留下好印象就会得到更多机会。
(4)我必须把每件事都做好,只要我出了一点错就会被批评,被惩罚。犯错意味着承担后果,在大的事情上尽量谨慎,但不妨偶尔犯点小错。
这里还有一个小技巧,当我们内心的声音批评自己时,我们要立刻勇敢的站出来为自己辩护。比如当我习惯性地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很怪,大家会笑话我时,我要停下来问自己“我走路姿势哪里怪,别人走路一定好看吗,‘大家会笑话我’具体是每个人都笑话我,还是少数那一两个人,他们是怎么笑话我的,说了些什么话?”当我这样仔细地去问自己时,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的姿势习惯,自己的姿势其实没那么怪,也不是所有人都认为自己奇怪,只是曾经有一两个人拿自己的姿势开过玩笑,他们可能只是觉得好玩,并没有什么恶意。
所以大多数社交焦虑都是模糊、泛化和夸大的,当我们仔细地去追问自己,就会发现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就算是一次报告没做好,领导也不会因此否定掉你成长的可能性。这个过程要做的就是消除我们对自己过低的评价和对结果的灾难化预期。
3.以事情为中心
对于社交焦虑,这里有一个常见的误区就是“我要战胜自己的焦虑,越是焦虑就越是想控制自己,让自己平静下来,越是想控制自己就越是失控,从而陷入严重的内耗,让自己精疲力竭”。
会这么想的人大多曾经被人批评过“最笨、不会说话”,所以“变得会说话”就成了证明自己价值的方式和人生任务之一。但事实上,社交焦虑是无法被“彻底战胜的”的,我们也不需要把它当做敌人一样去“解决”。和人交往时是否紧张本身不是一个问题,因为交流只是工具,有时候越简单直接越好,社交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解决事情,达成目标。所以不用去纠结这个工具本身是否美观或者担心它不好用,只要能把事情做好了就证明你所拥有的这个工具是好工具。换言之,没有必要在意自己是擅长社交、是否讨人喜欢些事上花费精力,社交技巧的积累只是时间问题,重点是你想通过社交达到什么目标,那就努力去实现你的目标就可以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以事情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