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南京感悟,南京忧伤的告别
告别南京感悟,南京忧伤的告别很喜欢在玄武湖畔散步,斜风细雨中看杨柳依依,拂面而过。南京之于我,不再是忧伤,而更多的是一种深沉,内敛和沉淀。后来,无意中听到李志的《你离开了南京,从此没有人和我说话》,歌曲很忧伤,像初见南京时的自己。有时我会在耳机里循环播放这首歌,南京之于我的那些小片段就会跳出来,让我不禁想要带上好奇,带上成长后的自己,去找寻这座城市的真实。九年之后,我又来到了南京。依旧是古老的城门,依旧是郁郁葱葱的梧桐树,依旧是湿漉漉的空气。不同的是,我闻到了鸭血粉丝汤的香气,尝到了糖芋苗的甜,听到了鸡鸣寺的诵经,感受到了颐和路的静......
文/图 枫叶_蓝
大学毕业我报考了国家公务员,去上海面试结果以0.1分之差败北。我记得很清楚,跟爸爸从上海回西安,第一站经过的就是南京。
那天天阴沉沉的,快要下雨的样子,街道两旁的梧桐树郁郁葱葱,快要遮住了头顶的天空。我们的车不知从哪个古老的城门驶出来,也不知要驶向那里。我只知道,空气是湿漉漉的,像极了我的心情。
爸爸说:“要不要在南京逛几天再走?”我想起曾经的计划,面试完爸爸要带我游江南。可现在,我哪有心情游玩。“算了,回西安吧”说完这句话,我泪如雨下。
后来,无意中听到李志的《你离开了南京,从此没有人和我说话》,歌曲很忧伤,像初见南京时的自己。
有时我会在耳机里循环播放这首歌,南京之于我的那些小片段就会跳出来,让我不禁想要带上好奇,带上成长后的自己,去找寻这座城市的真实。
九年之后,我又来到了南京。依旧是古老的城门,依旧是郁郁葱葱的梧桐树,依旧是湿漉漉的空气。不同的是,我闻到了鸭血粉丝汤的香气,尝到了糖芋苗的甜,听到了鸡鸣寺的诵经,感受到了颐和路的静......
南京之于我,不再是忧伤,而更多的是一种深沉,内敛和沉淀。
很喜欢在玄武湖畔散步,斜风细雨中看杨柳依依,拂面而过。
沿着玄武湖走,旁边就是明城墙遗址,从解放门上城墙,紧挨着的就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的鸡鸣寺。细雨中,鸡鸣寺橘色的墙体如同一抹暖阳,照亮了灰色的天空。
站在城墙上听到寺里传来的诵经声,心安静了下来,突然哪里也不想去了,就这样静静的,空空的站在这里,此时的自己仿佛置身于尘世之外,自由,自我,自在,整个身心都舒展了起来。
从鸡鸣寺出来,沿着明城墙继续走,到处都是岁月留下的斑驳痕迹,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曾经经历了多少沧桑。
颐和路的公馆保留着民国最初的模样。微雨之中,走在安静的街道里,看着路边茂密的法国大梧桐和精致的建筑,思绪飘到了很远很远......
“一条颐和路,半部民国史”,关于民国的种种在眼前一一闪现,恍惚间仿若时光倒流。
夜色下的秦淮河,月色朦胧,河水在脚下弹唱,游船抚过,淙淙河水仿佛在诉说着悠悠的岁月。
坐一叶扁舟,闲散的游荡在灯火下,仿佛苍穹也被这一汪水氤氲着成了幻影般年华。
对先锋书店早有耳闻,此行最想去的地方其实就是它。很想看看这个书店之所以这么有名,它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一直到闭馆,还不想离开。我想这也许就是它的魅力所在。这里没有大众流行书的展区,这里鼓励每位读者接触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思想。
很喜欢先锋书店的老板钱晓华的一句话:“人是没有故乡的,故乡在时间之中,岁月之痕留着故乡的足迹。你的身体永远属于大地,你的精神却永远在寻觅一个无所在的故乡。”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在这里,你可以尽情的做自己。
很想在这座城市住上一段时日,慢慢的去感受它的温度。可是,想法总是得向现实低头,得回西安了。此行留下了很多遗憾,很多地方来不及去了。
走的时候,内心有很多不舍,告别亦是一种忧伤。
我想,南京,我一定还会再来的。在城墙上走一走,坐在梧桐树下吃上一碗鸭血粉丝,或者在先锋书店从早上坐到晚上,这都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