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晨背景音乐是什么?别让自己被掏空
孙晨背景音乐是什么?别让自己被掏空画漫画是孙晨打小就有的爱好,后来因为专职创作相声,画漫画就无暇顾及,但即便如此,一有时间他还是喜欢看漫画。从去年开始,孙晨又把漫画捡起来了,因为他始终觉得漫画与自己的相声创作太密切相关了,而像《同桌的你》等很多作品的创作灵感都来自漫画。“有人说相声是有声的漫画。我很赞同这个观点。的确,有些话说出来是喜剧的,但有些元素画出来比说还好玩。 ”“相声作品一定要有人物,要有喜剧故事,才有生命力。 ”孙晨坦言,现在很多人被网络和手机段子迷惑了,那些段子语言用在今天这个人物身上可能是新鲜的,但几个月就过时了,所以要写有生命力的东西需要在生活中提炼出一类人中的一个代表,或者根据社会发展虚构一个喜剧故事。现在许多小剧场相声受网络段子影响太大,甚至有人感叹受到网络手机段子冲击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我一直在想,传统相声是辉煌过的,但是不属于这个时代。传统相声是学习相声表演创作的范本,但从反映生
【长城曲艺网编辑报道“第一届‘包公杯’全国反腐倡廉曲艺作品征集活动我投了两部作品,没得奖;第二届我又投了两部作品,依旧没什么收获;第三届我依旧投了两部作品,最终有一部作品获得一等奖,而这也是我迄今获得的第70个奖项。每当有人问我获这么多奖的秘诀是什么时,我只回答他两个字:坚持。 ”二炮文工团曲艺作家孙晨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是表达他的获奖感受。其实,三届“包公杯”的坚持,恰恰也是孙晨在相声创作道路上坚持30余载的一个缩影。
1958年孙晨出生在辽宁营口。刚到上学的年龄却赶上了“文化大革命” ,断断续续的校园生活,让孙晨的中学学习几乎处于空白。初中毕业后因是独生子,孙晨就留城参加了工作,但也只是在一个工厂当学徒,而这一学就是四年。说起自己走上相声艺术之路,孙晨觉得自己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文革’结束后,相声艺术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记得那个时候只要有专业团来营口演出,剧场肯定是爆满,买不到票的人就在广场外面的喇叭下面听,那种场面让我一下子就爱上了相声这门艺术。 ”
孙晨真正开始说相声写相声还是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1981年,孙晨陪厂里一位喜欢相声的朋友到营口市工人文化宫报考曲艺队。趁着高兴的劲儿,孙晨也试着考了一把,结果一考便中,成了一名业余相声演员。但在相声这条路上到底能走多远,当时的孙晨自己也说不清,而支撑着他的就是对相声艺术那份痴迷的爱。
很多灵感来自漫画
凭借着内心深处的那份痴爱和不懈努力,孙晨逐渐活跃在曲坛。从辽宁省内到全国各类相声大赛,孙晨的名字屡屡出现在获奖名单中。但对孙晨来说, 1991年是他相声事业的转折点。是年,孙晨作为营口代表队参加了全国青年业余相声邀请赛,凭借自创自演的相声作品《非刮不可》 ,获得了“逗哏一等奖” 。也正是在这次大赛中,孙晨结识了他视为恩人的相声名家姜昆,从此拜姜昆为师,悉心学习。
随着在“建设杯”相声大赛、 “禹王杯”相声作品大奖赛、中国相声名家新作邀请赛等一个个重要赛事中频频获奖,慧眼识珠的姜昆将孙晨借调到北京从事相声创作。也是从那一年开始,孙晨正式踏上了专职相声创作的道路。1994年,孙晨进入了中国广播艺术团,签约4年,这期间孙晨只写不演。1998年,孙晨再次登台,在当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与师胜杰合作表演了相声《同桌的你》 。2001年10月,孙晨调入中国铁路文工团,又开始了他专职创作的生活, 8年后,孙晨又调到二炮文工团。进入专业团体以后,良好的创作环境更激发了他的创作激情,作品经常见诸于各大晚会和电视荧屏。
因创作速度之快、数量之多,孙晨曾被业界誉为“快手” 。30多年来,他创作的作品中仅相声就有300多段,小品也有200多段,所获奖项70余个。面对可观的成绩,孙晨欣喜之余也不无忧虑:“当一个行业的创作奖项总是垂青某一个人的时候,其实并不是件好事,说明这个行业的整体创作并不理想。 ”
“相声作品一定要有人物,要有喜剧故事,才有生命力。 ”孙晨坦言,现在很多人被网络和手机段子迷惑了,那些段子语言用在今天这个人物身上可能是新鲜的,但几个月就过时了,所以要写有生命力的东西需要在生活中提炼出一类人中的一个代表,或者根据社会发展虚构一个喜剧故事。现在许多小剧场相声受网络段子影响太大,甚至有人感叹受到网络手机段子冲击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我一直在想,传统相声是辉煌过的,但是不属于这个时代。传统相声是学习相声表演创作的范本,但从反映生活角度来说却不是,那个时候的相声拿到今天只是重复那个时代的现实,今天的演员和作者需要学习传统来创作新的东西。 ”孙晨说。
画漫画是孙晨打小就有的爱好,后来因为专职创作相声,画漫画就无暇顾及,但即便如此,一有时间他还是喜欢看漫画。从去年开始,孙晨又把漫画捡起来了,因为他始终觉得漫画与自己的相声创作太密切相关了,而像《同桌的你》等很多作品的创作灵感都来自漫画。“有人说相声是有声的漫画。我很赞同这个观点。的确,有些话说出来是喜剧的,但有些元素画出来比说还好玩。 ”
别让自己被掏空
现在该得的奖和荣誉都拿了,今后的创作还有动力吗?长时间创作有没有被掏空的感觉?孙晨的回答是绝对不会。“我会继续写,因为不知从何时起创作莫名其妙地变成一种习惯。要说被掏空,我的理解是我什么都干就是不干相声创作以后,才会被人掏空。电脑我不会打拼音,后来学会五笔,数学公式一个不会,到了工厂之后开始自学,通过四年多时间拿到自修大专文凭,有时一个科目考了好几年,但是我没有放弃。 ”孙晨说,闲暇之时,他还会写写诗歌,看看书画展,当所有的这些学习积累到一起,就会填充自己很多的空白。
2000年,孙晨被诊断患有肾癌,经过8个多小时的手术,孙晨以摘除一个肾的代价逐渐康复了。“当时最痛苦的时候是手术前,我就把自己以前做过的所有的事情在大脑里回放了一遍,因为那个时候我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活下去。有时候躺在病床上,大脑一片空白,稍有点力气,我的意识就回到相声上来了。 ”孙晨说,“在诊断出病情之前,我已经写了半块活,虽然手术前把一切都看开了,但醒来后还是在想那剩下的半块活怎么办? ”在医院住院休养的四个月,孙晨坚持把后半段活完成。从医院出来后得到通知说这个作品得了二等奖,孙晨激动地热泪盈眶,在他看来,这个奖比之前任何一个奖项的意义都要特别,为此,孙晨专门穿上军装去参加了颁奖典礼。
孙晨说,对于一个死过一次的人来说,应该是保养身体为主,但是醒过来又返回去了,这种爱好已经渗透在骨子里,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个习惯,心中最割舍不下的还是相声。“姜昆先生把我领到这个圈子里来,何况我骨子里爱好这门艺术,我还是坚持下去。 ”他说。
“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 。孙晨觉得这句歌词最能形容他现在的状态和今后的打算。“其实跟着感觉走也是很无奈的。按说艺术家是很有个性的,可是相声就是一门讨好观众的艺术,不跟着感觉走不知道今天的老百姓喜欢听什么,写出来的东西还会有人愿意听吗?当然,这里的感觉指的是要感受生活中的变化、观众有什么变化,什么是不能说的,什么是能发挥自己所长的等等。我一直认为相声是有色调的,有时是灰色的,有时候是橙色的,有时是绿色的,这都是感觉范畴的东西。如今这个时代是追梦的时代,只要把中国梦这个话题抓住了,从中抓取适合相声作品表达的东西,感受生活,就能写出最好的作品。 ”
原标题:“相声快手”孙晨谈相声:用段子没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