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上任后首次广东行取消:李家超上任后首次广东行取消
李家超上任后首次广东行取消:李家超上任后首次广东行取消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原定线下举行,在昨日(8月31日)出席完“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后,李家超表示取消广东行,改成线上的形式。有媒体问是否与最近港府官员接连确诊有关,他则解释要出席高峰论坛,而且内地与香港均有疫情要处理,线上会议是在防控整体考虑下,最便捷的方法。而就市民最关心的“通关”问题,他也称,香港需要与世界及内地联系,两方面都会努力和争取,与内地讨论时会考虑不同可能性,但为免信息混乱,认为现阶段不公布细节会较好。李家超昨日(31日)出席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文汇报)3、培养爱国爱港而具备国际视野的新一代。李家超:港科大(广州)是首个获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由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的高等教育机构,正好体现《规划纲要》支持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的定位。(文汇报)除了出席开幕仪式外,李家超今日还有一个重要任务便是与广东省、广州市及深圳市领导举行线上会议讨论粤港、穗港和深港合作
今日要闻
今日(9月1日)是许多高校开学的第一天,不少学子背起书包开始了新的一学期,而刚刚成立不久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分校及广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亦迎来了它们首个开学日。在开幕仪式上,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以视频的方式出席,他指出港科大(广州)在南沙开校,必将引领穗港教育合作开启新篇章,并提出了三点寄望:
1、进一步发挥香港联通世界的节点功能;
2、贡献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下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的定位,秉承“港科大一体、双校互补”的理念,与香港校园协同推动国家的科技发展。
3、培养爱国爱港而具备国际视野的新一代。
李家超:港科大(广州)是首个获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由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的高等教育机构,正好体现《规划纲要》支持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的定位。(文汇报)
李家超首次广东行有变改线上探讨
除了出席开幕仪式外,李家超今日还有一个重要任务便是与广东省、广州市及深圳市领导举行线上会议讨论粤港、穗港和深港合作,亦希望就两地人民经口岸交流达成共识。这也是李家超就任特首之后第一次与内地官员进行相关讨论,而其中最受市民与媒体关注的便是两地通关的问题。
李家超昨日(31日)出席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文汇报)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原定线下举行,在昨日(8月31日)出席完“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后,李家超表示取消广东行,改成线上的形式。有媒体问是否与最近港府官员接连确诊有关,他则解释要出席高峰论坛,而且内地与香港均有疫情要处理,线上会议是在防控整体考虑下,最便捷的方法。而就市民最关心的“通关”问题,他也称,香港需要与世界及内地联系,两方面都会努力和争取,与内地讨论时会考虑不同可能性,但为免信息混乱,认为现阶段不公布细节会较好。
其实,在李家超就任特首之前,有关通关的问题就已经被写在其政纲中;就任后,李家超也一直在积极推进通关的相关工作,包括首创前厅交流会听取各议员意见等。小编之前也多次撰写相关的推文。不过就目前的形式来看,短期内做到通关还是不现实。
香港自7月份以来疫情再加剧,甚至逼近日增万宗,而广东省内的疫情也是时有爆发,昨日(8月31日)深圳亦新增62例,今日深圳6区更是发出19通告,呼吁市民提高警惕,做好防疫。两地疫情曾经在稳定的时候都未有达成通关的状态,何况如今疫情变得严峻,更加是不可能。
港府官网、深圳卫健委官网截图
“逆向隔离”获广东支持将成立专班跟进在疫情反复无常的2年多,不少港人及团体也意识到了要做到全面通关并非易事,不是简单的靠政府部门颁布一项政策就能解决的事情,于是许多人士已经将目光转向了两地隔离措施的减轻上。
深圳为入境人士提供隔离的健康释站一位难求,早前虽已改以抽签方式分配房间,但仍未能满足所需。为此,曾有议员建议推行“本地驿站”,即先在香港4万张隔离床位中,拨出1万张供市民通过限定日数检测,再以“闭环形式”由巴士送往过关,随后在内地接受居家观察。在特首举行的第2次前厅交流会上,也有议员极力推广“逆向隔离”的构想,让市民进入内地前,先在香港隔离检疫,经检测属阴性后,以“闭环”方式送到口岸过关,进内地后继续接受居家观察,无需住酒店隔离,同时为了令内地放心,对入境者体内抗体水平( CT值)的要求可与内地看齐。
李家超今日下午见记者(大公文汇)
而就在今日(9月1日)与广东省、广州市及深圳市领导举行的在线会议上,李家超表示,在会议上提出“逆向隔离”的方案,粤方及深方对该项建议表示支持,将成立专班落实推进。专班将以陈国基为主要负责人,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医卫局局长卢宠茂亦会参与相关工作的商议。
他又指,粤方支持“逆向隔离”建议,强调一定需要符合内地标准,目前河套区作试点,隔离后可闭环进入内地,以符合内地“7 3”要求。他希望尽快做,“我是一个好心急的人”。
其实不止是特首心急,不少市民也等得心急了。从今年7月10日起,深圳从“14 7”的隔离政策改为了“7 3”的政策之后,让不少期盼通关的人看到了通关的新方向,或许无法做到免隔离来往,但是可以通过有效的规避措施将隔离的天数缩短,从而减少了时间与金钱的成本,这未尝不是迈出的重要一步。
如果“7 3”选手方案搭配“逆向隔离”的措施能够快速的完善并且行之有效,那未来是否可以考虑“5 2”、“4 3”,甚至是“0 7”……
(本刊记者 韩琪)
本文为香港《经济导报》新媒体文章,
如欲转载请私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