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江湖灵动仙子,神奇四千年翩翩是牡丹
古今江湖灵动仙子,神奇四千年翩翩是牡丹花容四千年正是天彭牡丹的神奇之处立于春花万秀丛中亦能艳压群芳,出类拔萃其中渗透着的人文力量、艺术价值与生活智慧
国运昌时花运昌
太平盛世喜牡丹
在人们对花卉王国的想象中
牡丹素以“花中之王”著称
立于春花万秀丛中
亦能艳压群芳,出类拔萃
其中渗透着的人文力量、艺术价值与生活智慧
正是天彭牡丹的神奇之处
花容四千年
天彭牡丹的历史最早是和彭人始祖彭祖联系在一起的。商周时期,彭祖在彭州丹景山一带发现了牡丹养生的神秘功能,并炼制成丹。回望天彭牡丹的胜景,仿佛自带一种神奇的古意,仿佛来彭州,不是物理空间的移动,而是一场时空的穿越。
彭州与牡丹,经过久远时光的淬砺,已经难分难舍,互为一体了。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彭州牡丹,承载着浓重的人文情结,在时势的沉浮之中,见证着历史的兴衰。一株花与一座城,在历史的流转中,完成了相互成全。
万种诗情,绽放古今
poetry
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有句著名的评语:“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天彭牡丹作为中国牡丹文化的重要部分,以“野逸之美”更具观赏价值和审美情趣,受到众多诗人的青睐。
图中题诗为刘禹锡 《赏牡丹》
牡丹经过唐代,已沉淀为中华民族审美意象,并升华为民族文化的符号之一。南宋诗人陆游在《天彭牡丹谱》中写到:“牡丹,在中州,洛阳为第一;在蜀,天彭为第一”。中国牡丹文化史上的第一部牡丹诗词集,是名满天下的“红杏尚书”宋祁所著的天彭牡丹诗词集,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文化意义。
古往今来,汪元量、杨升庵、李调元等历代文人墨客为天彭牡丹所倾倒,写下无数佳句歌颂赞美她,这样的文化传承也成为彭人诗意生活的一个缩影。
牡丹画意
Peony painting
张大千 白牡丹
望见一株牡丹,心中也会跟着生起一朵牡丹,漾开一些温柔的涟漪。艺术大师张大千对天彭牡丹情有独钟,以他的艺术慧眼和博学,对天彭牡丹给予了历史的最高评价。曾诗云:绚如铺锦灿如霞,粉本徐黄浪自夸。好共诗人订花谱,天彭花是故山花。而且他还在这首诗后写下“宋以前牡丹,以天彭为第一,彭属蜀郡”的惊世之语,这是陆游之后天彭牡丹再次获得最高评价。
1961年,他在巴西八德园作牡丹画时,就已把成都天彭牡丹作为“故乡花”了,在画作上题诗《故乡牡丹》,寄托着他对彭州和天彭牡丹的一往情深。
陈子庄 《丹景牡丹》
被誉为“中国的梵高”的陈子庄是二十世纪天彭牡丹文化的一个里程碑。以他所创造的丹景野牡丹改变了中国画家以牡丹为富贵花一统天下的局面。陈子庄对天彭牡丹情有独钟,为之泼墨作画一百多幅,而且每作一画几有题款。如“蜀中彭州丹景山产牡丹,唐宋以来即与洛阳齐名。”陈子庄的天彭牡丹画,为中国开创了一个新的画牡丹时代。
一期一会,一顾倾城
One period at a time
陆游《天彭牡丹谱・风俗记》中记载了成都人种花、养花、赏花、爱花、送花、宴花的习俗。胡元质《牡丹记》中记载了成都人举办花会、聚众赏花、画花的习俗。
成都花会是成都历史上的一张名片,丹景山的天彭牡丹自然是花会中的重要内容。南宋孝宗淳熙丁酉(公元1177年)春,在成都举办了一次高规格的牡丹观赏活动——牡丹烛光夜宴。这种高规格的牡丹烛光夜宴,是中国牡丹史上的一大盛事。
夜宴参与者陆游在《天彭牡丹谱》中提到:淳熙丁酉岁,成都帅以善价私售于花户,得数百苞,驰骑取之,至成都露犹未晞,其大径尺,夜晏西楼下,烛焰与花相映,影摇酒中,繁丽动人……这种官民同乐观花的场景,在中国牡丹史上是罕见的,它表明当时政通人和,洋溢着人们对美的追求热情。
彭州从1985年以来已连举办了三十七届彭州牡丹花会,彭州牡丹花会已成为全国最大、最有影响的三家牡丹花会(洛阳牡丹花会、菏泽国际牡丹花会、彭州牡丹花会)之一。每年春日会期,彭州尤其是丹景山牡丹遍山漫野,千姿百态,野趣盎然,为中外游人所赞美,牡丹统领群芳,不愧有“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美誉。
地如其名,心向往之
Beautiful names
丹景山镇 花村街
后蜀时期,彭州雅号“小西京”。《广群芳谱》引《成都古今记》:彭城牡丹在蜀为第一,故有小洛阳之称。天彭谓之花州,牛心山下谓之花村。这些记载,充分体现了当时天彭牡丹的种植气象和地位。可以说,彭州是当时皇宫的牡丹品种繁殖基地。彭州处处都有以牡丹花命名的地方。花州、花村、花桥、花沟、花碑、花棚、花街、花巷、花龙门、花园、牡丹坪、花牌坊、牡丹台……有的地名至今犹存。
花食
Flower eating
牡丹酒
古人云:“花开则赏之,花落则食之,勿使有丝毫损废。”以牡丹花为主的菜肴,不仅味美清爽细嫩,而且都有食疗的作用。牡丹成饼,只需要一席茶,与二三好友,笑谈古今;用牡丹花酿酒,成为“牡丹酒”;用牡丹花与绿茶制成“牡丹茶”。春暖花开时节,把牡丹花瓣用于酒席,称为“牡丹宴”。
牡丹宴
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与名花美景相融,彭州牡丹宴十二道菜谱以彭州牡丹为主题创新元素,“牡丹扣肉”“黎氏牡丹肚花”“牡丹秀全羊”“丹花煎蛋”等菜品让人垂涎欲滴,“川菜 ”代表彭州城市味道的本地特色名菜,以食为媒,作为一张美食名片,诗意又养生。
牡丹入药,养生养心
Peony medicine
牡丹,以根入药,是为丹皮,有其药性。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丹皮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后人乃专以黄蘖治相火,不知丹皮之功更胜也”。如今,牡丹的功用,不断被挖掘、创新,作为牡丹的产地,为了顺应大健康产业发展态势,彭州以“牡丹”为IP,将牡丹与中医药相结合,以养生的概念,通过新手段、新技术、新场景,推陈出新,传达惊喜。
韵味无穷的牡丹元素
Peony element
牡丹永远都会引起人们的尊崇和向往。在我们的诗词、书画、小说、民俗工艺、装饰雕刻等等艺术中,在我们为生活勾勒的绚烂图案里,永远会有一株一株硕大繁茂的牡丹。
人们把天彭牡丹姿态优雅、仪态万端、花叶和谐配合的图纹用于服饰、瓷器、陶器、木刻、石刻等艺术创作上。其图案形象被广泛用于楼台馆所、园林绿化、墙壁装饰、栏杆桥梁等。成都宽窄巷子、浣花溪、蜀锦苑以及彭州的公园、庙宇等处处都可以见到牡丹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景象。宋代以来,成都家庭的座椅、花床、房屋的撑弓、水缸、浴缸、花盆等都有诸多牡丹图案,寄予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蜀绣扇里的天彭牡丹形象
成都地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牡丹用在蜀锦和蜀绣上。蜀锦,又称蜀江锦,是起源于战国时期成都所出产的锦类丝织品,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唐宋以来,成都人就将天彭牡丹形象印在蜀锦上,传到全国,传到日本,成为日本国宝级传统工艺品京都西阵织的前身。直到现在,蜀锦仍然把牡丹图案印在各种造型的服饰上,使天彭牡丹文化随蜀锦继续向外传播。这份韵味,只属于天彭牡丹。
天彭牡丹的隽永
在于风华旷代,亘古如斯
天彭牡丹的神奇
更因它是盛世里的一场盛事
花事,万般烂漫
惟天彭牡丹,堪称倾城
往期链接:
《湔江河谷十大神奇》发布
以“澎澎澎”的平仄和音调,递出“神奇彭州”新名片!
“川芎 ”“天府中药城 ”……千年药乡、百年药城,彭州超乎你的想象!
白鹿,一座神奇的“爱乐之城”
中国种业“芯片”、中国西部菜都......“大农业”优势在神奇彭州展露无遗
十里一景,五里一宿……神奇的彭州,藏在大自然馈赠的立体山水间
这些“神奇”的名字,将一种美印刻于心
这条可以跑马拉松的“网红路”,串起彭州人的幸福生活
“九尺”鹅肠,“五百岁”板鸭,“吃稻花”的鱼...彭州还有很多神奇的存在!
期数:2556期
文:刘代萱 网络
图:刘海清 刘刚 李兰英 李勇 胡胜 张勇 乔刚 舒焕英 网络
编辑:刘代萱 责编:孙小洁 编审:叶韬
有一种美好生活,叫彭州!
“品鉴彭州”微信征稿啦!
弘扬天府文化,传播城市精神!
亲爱的小伙伴们,“品鉴彭州”微信面向全网征集优秀稿件啦!
投稿邮箱:2840955915@qq.com
主办:彭州市委宣传部
主编:王玉岩
副主编:叶韬 冯艳丽
责任编辑:梁丹 龙洋 刘倩
编辑: 孙小洁 刘代萱 邓茹月 魏悦
出品:彭州市融媒体中心
彭州市融媒体中心举报电话:028一68611355
你的每一个赞和在看,我都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