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阳台种菜:认养农场改造阳台
农场阳台种菜:认养农场改造阳台现在,这片农田成为两个孩子每个周末的期待。“儿子总是专注地盯着小菜苗看,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张美莲说,有一次,儿子还特意把菜园里收获的黄瓜、毛豆、茄子,带到了幼儿园,向小朋友们分享。初衷缘于孩子的一次发问。“妈妈,生命是什么?”当4岁的儿子闪着好奇的目光,张美莲却实在找不到语言来回答。最终张美莲决定带着孩子一起亲身实践,让他在体验中感受生命的历程。为了拥有一片土地,认养私家农场开始成为新的生活方式。在乔司农场小田星营地,自今年4月启动认领至今,7亩多的农田已经吸引了百余位认养人。他们大多是亲子家庭,爸爸、妈妈带着小朋友一起来体验“汗滴禾下土”的乐趣,也不乏向往田园的上班族。几乎每个周末,“80后”张美莲和丈夫都会带着一双儿女驱车40分钟,前往小田星营地。今年5月,他们花三千元在此认养了30平方米的土地,开启了一家人的农耕之旅。
被钢筋水泥、高楼大厦填满的城市,似乎天然地和种菜格格不入。但如今,在杭州,越来越多的人当起了快乐的都市菜农。有人去郊区开辟荒地,有人将阳台精心打造成菜园,也有人争抢着认养私家农场。
淘宝发布的《2022阳台种菜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淘宝天猫平台各类蔬菜种子销量同比暴涨,种子购买人数连续三年增幅超100%,越来越多人喜欢自己种菜。从购买城市来看,北京地区购买人数最多,杭州位居第三。
从“50后”到“80后”、“90后”,当都市人想方设法回归田野,与其说是种植收获蔬果,不如说是在收获一种心情。
认养农场,为了生命和新奇
为了拥有一片土地,认养私家农场开始成为新的生活方式。
在乔司农场小田星营地,自今年4月启动认领至今,7亩多的农田已经吸引了百余位认养人。他们大多是亲子家庭,爸爸、妈妈带着小朋友一起来体验“汗滴禾下土”的乐趣,也不乏向往田园的上班族。
几乎每个周末,“80后”张美莲和丈夫都会带着一双儿女驱车40分钟,前往小田星营地。今年5月,他们花三千元在此认养了30平方米的土地,开启了一家人的农耕之旅。
初衷缘于孩子的一次发问。“妈妈,生命是什么?”当4岁的儿子闪着好奇的目光,张美莲却实在找不到语言来回答。最终张美莲决定带着孩子一起亲身实践,让他在体验中感受生命的历程。
现在,这片农田成为两个孩子每个周末的期待。“儿子总是专注地盯着小菜苗看,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张美莲说,有一次,儿子还特意把菜园里收获的黄瓜、毛豆、茄子,带到了幼儿园,向小朋友们分享。
“95后”杨巧云在此认养土地,目的同样也是为了孩子。“宝宝严重挑食,一点蔬菜也不肯吃。”而当农田成为新的游乐场,两岁的宝宝终于对绿油油的蔬菜有了亲近感。
松土,播种,拔草,浇水,摘菜,在连续的农耕劳作中,发生变化的却不只是孩子。杨巧云说,一到田里,看着自己亲手栽种的菜苗,一点点长大、开花、结果,那些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都得到了疏解。
“90后”姑娘小皇也有相似的感受。她在杭州一家电商企业工作,在一次户外活动中,出于新奇,她和男朋友一起认领了15平方米的田地。
“一开始,完全交给农艺师在打理,偶尔关注下营地建的‘农夫群’。后来,营地里通知我们可以收成了,过来一看,还真丰收了。”小皇说,在田里听着歌,聊着天,采摘着蔬果,感觉就像过着无忧无虑的农夫生活。
现在,小皇几乎每周都会抽空去一趟营地。“每次去,都会收获很多蔬菜。”小皇说,自己曾把采摘的西红柿分享给同事,“一听说这是我自己种的,他们都很惊奇。”
阳台菜园,缓解乡愁和焦虑
为了兼顾田园梦和便利,不少年轻人将自家三四平方米大的阳台打造成了菜园。
每天早上,29岁的周佳梅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阳台,看望自己种植的近20盆蔬菜。傍晚,当一天繁忙的工作结束,回到家,她也会花上至少一小时与这些蔬菜相处。
对于种菜的这份热情,周佳梅已持续了半年。某种程度上,这些亲手打理的蔬果,承载了她的乡愁。
周佳梅在德清的乡村长大,到杭州读书、工作后,她也始终维持着两周回家一次的频率。“每次回家,车后备厢都塞满了爸妈种的菜。”周佳梅说。
但疫情的到来,仿佛拉远了德清和杭州之间的距离,她不再能频繁地回家,却又想念那种从小吃到大的“新鲜的乡土味道”。今年初,长时间没回家的周佳梅索性决定,自己在花盆里试着种菜。
阳台种菜的决定也意外地在周佳梅和母亲之间建立了新的连结。为了向母亲请教种菜的经验,两人的通话越来越频繁,“成年之后,我都很少给妈妈打那么多电话。”周佳梅说。
在母亲的电话指导下,茄子、秋葵、小白菜、生菜等各种蔬果在两个阳台蔓延生长,为她送来了家的味道。
从在花盆里撒下几颗小番茄籽起步,31岁的赛赛迷上了种菜。辣椒、茄子、鸡毛菜、萝卜、凤梨、蓝莓……如今,她的阳台被各种蔬果攻占。“一开始,一天恨不得去800遍,频繁地浇水、施肥,花盆追着太阳跑,就希望赶紧开花结果。现在,我会理解它有自己的生长规律,不能心急。”赛赛联想起自己几乎陷入停滞的事业,心态也开始变得平和。
赛赛和丈夫创办了一家名为“三禾映画”的摄影工作室,疫情影响下,订单曾大幅缩减。“去年一整年,我都特别焦虑,身边很多人都转行了。但我热爱这个职业,也相信坚持自己的风格,能挺过眼下的难关。”赛赛说,种菜不仅调节心情,也蕴藏着不少人生道理,带给自己意想不到的正能量。
赛赛始终记得两个月前,自己在阳台收获的惊喜。连续两周,栽种的小番茄籽毫无进展,放弃希望的她在花盆里开始种下多肉植物。某个清晨,赛赛却看见番茄苗在多肉的缝隙里破土而出,“这真是猝不及防,又很治愈。”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张蓉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