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傣王在西双版纳吗(西双版纳末代傣王)
末代傣王在西双版纳吗(西双版纳末代傣王)刀世勋不同时期照片1954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历史系。历任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政协全国委员会第六、七、八、九届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政协云南省第五、六、七、八届委员会副主席。从此,傣王也就成为了西双版纳傣族地区最高直接统治者。这也反映了当时元朝廷对于管辖西双版纳地区的重要性。刀世勋:傣族,云南车里(今景洪)人(1928年9月一2017年10月1日),曾任最后一代车里宣慰使(俗称傣王)。1950年10月1日,刀世勋曾随西南民族代表团到北京观礼国庆阅兵和群众游行。10月3日晚,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怀仁堂接见各民族代表团时,召存信和刀世勋被安排向毛主席献礼。
傣王宫
西双版纳傣王族的历史渊源。据傣文史书《泐史》记载,傣历542年(公元1180年)傣族首领帕雅真统一了西双版纳各部,建立了以景洪(古时称景龙)为中心的“景龙金殿国”,成为这一地区的最高统治者——西双版纳的第一代召片领(傣王),与中原王朝一样实行的世袭制。
“召片领”是傣语,意为“土地之王”,是这一地区最高统治者。
傣王开始设制于元朝。当时,元帝封傣王为“车里宣慰使”,官位相当于元朝三品级官员,地位较高。
从此,傣王也就成为了西双版纳傣族地区最高直接统治者。这也反映了当时元朝廷对于管辖西双版纳地区的重要性。
末代傣王刀世勋刀世勋:傣族,云南车里(今景洪)人(1928年9月一2017年10月1日),曾任最后一代车里宣慰使(俗称傣王)。
1950年10月1日,刀世勋曾随西南民族代表团到北京观礼国庆阅兵和群众游行。10月3日晚,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怀仁堂接见各民族代表团时,召存信和刀世勋被安排向毛主席献礼。
1954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历史系。历任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云南省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政协全国委员会第六、七、八、九届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政协云南省第五、六、七、八届委员会副主席。
刀世勋不同时期照片
抗战时期少年傣王刀世勋1943年(民国32年),抗日战争即将进入倒计时。而在云南西双版纳国民党政权和地方各派别,对由谁来继承西双版纳地方政权的领主“召片领”和车里宣慰使(俗称傣王)的争论和活动,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由于当时西双版纳的领主刀栋梁无子,为了世袭传位,在众多亲信、头领的参议举荐下,按照家族长子继承的习俗立嗣。
此时,与刀栋梁同父异母的兄弟刀栋廷恰好生有一子,于是便按照傣族习俗礼法,正式过继给刀栋梁作为嗣子,成为“召片领”的正式继承人。而这个过继的男孩,便是刀世勋。
在同年(1943年),老傣王刀栋梁便病逝。而刀世勋当时正在重庆中正中学读初一。
1944年1月(民国33年),刀世勋飞抵思茅(现名普洱,距西双版纳景洪一百多公里)之后,刀世勋日夜兼程赶回允景洪召片领衙门(傣王府)。
于1944年2月,简单的举行了继任仪式,但各勐土司和头人(县级头领)没有到齐。按当时国民党政府的要求规定,民国政府云南省行营主任龙云,为刀世勋亲颁西双版纳召片领委任状。
1945年(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刀世勋又转学到南京就读。
到了1947年(民国36年)暑假期间,思乡心切的刀世勋辗转回到了西双版纳。
突然返乡的他,又经历了第二次登位典礼。这次,是由当时的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为他补发“车里宣慰使司宣慰使”委任状。
1948年春(民国37年)属于召片领(西双版纳)管辖范围内的各勐(县)土司、头人代表都聚集西双版纳。在德僧大佛爷的念经祈福下,由9个村的童男童女,用各自9口不同井的“圣水”洒在他身上(类似于现在泼水节的寓意,泼去身上过往的尘埃、晦气、劫难,迎接幸福的到来),而服装穿的则是中山装(刀世勋从没穿过正式的傣王装)。
这次,名义上刀世勋将亲自执掌召片领的统治大权。但执政3个多月后,考虑到二伯和父亲能继续摄政,刀世勋觉得应该继续完成学业,以便将来更好地管理西双版纳。
傣王刀世勋夫妻照片
青年时期刀世勋1949年12月(民国38年)卢汉率部起义,云南和平解放。“傣王”统治西双版纳的时代宣告结束。
1950年,22岁的刀世勋参加了高考,并被云南大学社会系录取,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
1953年初,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立之前,领导曾征求刀世勋的意见,准备推任他为西双版纳州副主席(即副州长)。当时刀世勋已经上大学三年级,为了不中断学业,他没有回去赴任。
到了1954年,刀世勋毕业于云南大学历史系。毕业后,他在著名语言学家傅懋指导下,与同事一起完成了《西双版纳允景洪傣语音节结构》研究,编写《西双版纳傣汉词典》。
2017年10月1日4时8分,末代傣王刀世勋,因病医治无效,在昆明逝世,享年89岁。
10月12日上午9时,刀世勋遗体告别仪式在昆明市油管桥殡仪馆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