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最好的市场在哪里(红木家具市场仍现两大问题)
红木家具最好的市场在哪里(红木家具市场仍现两大问题)[探因]商家为获利不愿明示另外,一些商家甚至还利用红木家具明示卡的缺失,在材质说明上玩起了“文字游戏”,让不懂行的消费者曲解概念,认为一些木质家具就是红木家具,使新国标执行遭遇尴尬。在某红木家具工厂流动式展销会现场,记者看到,一件“花梨木”的躺椅售价3800元,一件“酸枝”茶台售价为2.5万元,均低于市场均价。而当记者问及这些家具的具体用材时,销售人员表示:“花梨、酸枝都属于红木家具的一种。”但是当被问及具体树种时,对方表示并不清楚。出于保护购买红木家具消费者权益的考虑,新国标中规定,厂商在出售红木家具时需配备“一书一卡一证”,即红木家具产品使用说明书、红木家具产品质量明示卡(以下简称明示卡)和产品合格证,否则将被禁止销售。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明示卡,它如同红木家具的“身份证”,要求至少注明产品执行标准、产品分类、产品名称、产品型号规格与生产日期、产品主要用材等产品信息,如产品与明示卡标注信息
在某红木家具工厂的展销会现场,每件家具上面仅有一个“惊爆价”标签,而没有任何关于明示卡的信息,消费者的权益难有保障
去年,《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GB28010-2011》(以下简称新国标)强制执行。一年多以来,市场的销售状况以及新国标的执行情况究竟如何呢?近日,记者走访发现,红木家具市场仍是鱼龙混杂 不仅如此,市场上还出现了一些销售红木家具的“游商”,使红木家具的售后服务难以保证。
问题1
【走访】不少红木家具仍无“身份证”
出于保护购买红木家具消费者权益的考虑,新国标中规定,厂商在出售红木家具时需配备“一书一卡一证”,即红木家具产品使用说明书、红木家具产品质量明示卡(以下简称明示卡)和产品合格证,否则将被禁止销售。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明示卡,它如同红木家具的“身份证”,要求至少注明产品执行标准、产品分类、产品名称、产品型号规格与生产日期、产品主要用材等产品信息,如产品与明示卡标注信息不符,消费者可诉诸法律。
然而,不少商家对能有效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红木家具产品明示卡的执行并不积极,市场上不少红木家具店内依旧难寻家具的“身份证”。记者走访一些红木家具企业聚集地发现,其中近一半的企业都没有配备“一书一卡一证”,多数产品只有商家制作的价签,全凭销售人员称自己卖的是“紫檀木”、“鸡翅木”、“交趾黄檀”等红木家具。在一家销售红木家具的店铺内,当记者要求查看红木家具的明示卡,店员表示正在办理中,如果需要,购买后可以同家具一起送到家里。
上周,记者在西三环附近某宾馆发现,某红木家具工厂正在进行展销。现场摆放了多套家具,包括书桌、床、衣柜、电视柜、沙发等。每件家具上都贴有一个标签,标明了产品的价格和材质。但未对产品执行标准、产品分类、产品名称、产品型号规格与生产日期、产品适用范围、产品主要用材等产品信息进行详细标注,并不符合新国标中对明示卡的要求。
另外,一些商家甚至还利用红木家具明示卡的缺失,在材质说明上玩起了“文字游戏”,让不懂行的消费者曲解概念,认为一些木质家具就是红木家具,使新国标执行遭遇尴尬。在某红木家具工厂流动式展销会现场,记者看到,一件“花梨木”的躺椅售价3800元,一件“酸枝”茶台售价为2.5万元,均低于市场均价。而当记者问及这些家具的具体用材时,销售人员表示:“花梨、酸枝都属于红木家具的一种。”但是当被问及具体树种时,对方表示并不清楚。
[探因]商家为获利不愿明示
一张明示卡为何执行这么难?中国林业科学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教授姜笑梅认为,行家无需看、一般消费者看不懂的现状,导致明示卡“出炉”后形同虚设。“其实商家不愿出具明示卡的根本原因还是为了一己私利。”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广东中山、浙江东阳、福建仙游等地都有成百上千个大大小小的红木家具生产厂家,其中多数都不愿明示“一书一卡一证”,这就使从这些渠道进货的经销商也很难达到新国标要求。另外,红木品种名称繁多,有时仅一字之差,在价格上便是天壤之别。这便是商家谋取利润的关键。如果据实写在明示卡上,商家的利润肯定要受影响,但如果不据实写,明示卡的缺失又将成为消费者的维权证据,这着实让商家在是否提供明示卡的问题上“左右为难”。
◆ 业内看法 ◆落实新国标仍需多方努力
北京家具行业协会副会长周毓彬表示:“个别红木家具展会上售价很低的家具,实际上并不在红木的5属8类33种里,因此不能称作红木家具,但部分商家却以‘红木家具’进行宣传,这存在欺骗嫌疑。”
另外,中国家具协会红木专业分会主任招寿田表示,红木家具门类广泛,不同门类之间价格悬殊,仅通过明示卡就让消费者一目了然目前还比较困难。但他认为,新国标的强制实施对整个行业起到了规范作用,有助于消费者在购买时心知肚明,对以往利用材料差别鱼目混珠的现象进行了有效遏制。此外,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委员会高级顾问曹新民表示,目前来看,新国标的贯彻实施难度并不小,除了行业本身需要提高对标准的认知和贯彻外,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加大执法力度,进行督促引导。
“按照新国标规定,只要是以出售为目的的红木家具,都应张贴明示卡。”家和家美家居集团董事长田耘表示,在红木家具行业中,材质失真、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情况存在已久,这种销售行为造成市场混乱,无序竞争,让消费者难以抉择,尤其是一些消费者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红木家具的心理更容易被不良商家利用。他呼吁,今后行业内各个商家都能加强自律,以正规的经营方式合理竞争,净化行业。
此外,北京友联红木总经理潘海英也表示,只有越来越多的红木家具企业都切实贯彻新国标,实施产品质量明示卡,主动落实国标规定的各项要求,才能有助于加强自律,诚信待客,建立和谐的消费环境,推动整个红木家具市场向更规范的方向发展。
问题2
【走访】展销会上卖红木售后服务不靠谱
记者走访发现,一些流动式的“游商”并未向消费者提供售后维修、保养等服务,而且有的商家也不与消费者签订买卖合同,一些承诺只停留于口头上。同样是在上周,某红木家具工厂的展销会上,记者查问厂家信息时,对方表示:“现场所售家具都是东阳厂家生产,此次销售属于‘展销’性质,我们在北京并没有厂房和店面。”当被问及购买家具是否有销售合同、如有质量问题如何解决时,现场销售人员迟疑几秒后,递给记者一张名片,并指着上面的联系方式说道:“所售家具保修一年,如果出现质量问题直接打这个电话号码就行。”另外,消费者董女士也向记者反映,去年,在另一场红木展销会上,她曾花费1600元购买了一件摆设瓷器的“红木”架子,回家后却发现,该产品并不是红木材质。然而,如今展销会已经结束,经销商也走了,她不知该向谁索赔。
[探因]售后服务投入成本较高
“随着红木家具的市场逐渐扩大,‘游商’随之出现。通常,这些‘游商’在销售地无工厂和店面,利用甩卖、展销等名义低价销售。”招寿田表示,“游商”这种并不正规的销售方式很难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如果产品出现问题,又联系不上商家,消费者很可能面临着投诉无门的无奈境地。
另外,姜笑梅也表示,红木家具的售后服务需要专业团队,要耗费人力成本、技术成本,而对于没有固定经营场所的“游商”而言,他们需要投入的售后服务成本较高。因此,他们只是临时租赁场地开设流动的红木家具卖场出售产品,“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狠赚一笔后销声匿迹,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 业内看法 ◆谨慎选购流动展销会上的红木家具
“红木家具的使用年限较长,会涉及家具的维修和保养问题,如果购买一些‘三无’产品或本地没有工厂及售后服务基地的产品,售后服务便无法保证。表面上看,虽然红木家具价格便宜,但实际摊上额外的维修、维护和保养费用后,成本更高。”周毓彬建议消费者要谨慎购买流动展销会上的红木家具。虽然目前新国标中已经对“商家必须提供产品保修、退换、超出保修期的维修等售后服务内容”有所要求,但是消费者购买时,仍要将售后服务的相关条款明确写入合同中,不能仅停留于口头承诺,否则合法权益将很难得到保障。同时,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投诉部主任张德志也提醒,消费者在展销会、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服务者要求赔偿;展销会结束或柜台租赁期满后,可以向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要求赔偿;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或服务者追偿。
此外,记者了解到,由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红木流通专业委员会编制的《红木类商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管理规范》标准将于明年正式实施,该标准将对红木家具的售后服务规范作出明确界定。这在田耘看来,此次新标准的出台,将有可能解决长期存在在红木家具售后领域里的“痼疾”。
记者观察:从价格诉求走向技艺追求
走访中,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红木爱好者,在问及他们对“红木家具价值”的看法时,他们不约而同地表示:相比材质和价格差异,更注重制作家具技艺的优劣。
看来,如今越来越多的红木爱好者认为,红木家具的价值在于它的内涵和文化。这就好比画家,在意的不是宣纸有多贵,而是在意宣纸上题的字、画的画,所体现的文化及艺术价值。同样,红木家具的真正价值是其蕴含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及其独到的制作工艺。
其实,红木家具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型、艺、材、韵等要素上,其价值在于通过雕刻、镶嵌等工艺手法来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材料只是表达这些寓意的载体。即便再好的材料,如果没有相应的制作工艺来表情达意,也不过是一堆木头而已。好的工艺可以使附加值翻倍,差的工艺也会使好木材变成垃圾。
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说:“如果是日常使用,买工艺不好的便宜红木家具,不如去买更便宜的普通实木家具;如果是投资,买工艺不好的便宜红木家具,不如直接买木材。选择材质有保证、工艺有优势、服务有保障的红木家具才真正具有实用与收藏价值。”
(北京参考记者 杨捷/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