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b站二舅的故事(b站火爆刷屏的二舅)

b站二舅的故事(b站火爆刷屏的二舅)还有人根据作者提供的片段信息,居然跨越几十年来帮二舅问诊,说明这病情实际是如何回事,而非作者所说的?这让很多人就受不了,有的人说,这是当时乡村医疗基础设施的落后所致使的,你怎么能归因到赤脚医生头上?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很多人引用了王朔的那句话:“世界上最无耻、最阴险、最歹毒的赞美,就是用穷人的艰辛和苦难,当做励志故事愚弄底层人。”总体的调性,无非就是该视频博主在美化二舅的困难,回避关键问题的质疑与追问,比如,怎么二舅就办不下来残疾证呀?又比如赤脚医生误诊病情,帮二舅打针,结果造成了瘫痪,由此辍学,但二舅却居然没有问责,还一笑泯恩仇了。

b站二舅的故事(b站火爆刷屏的二舅)(1)

最近一段时间,网络上围绕着B站UP主的二舅视频以及江西国控周勃两件事,展开的大众舆论,真可谓是精彩纷呈,花样迭出。

但总体给人的感觉,就仿佛在两极分化,彼此撕裂,似乎说得都有道理,可似乎都与我没太大关系。

本来个人在看完B站UP主那二舅短视频后,没什么太好说的,对于很多追捧吹捧该视频如何治愈自己的“精神内耗”,如何崇拜这位二舅的相关内容,我其实不以为然。

但架不住这视频火,以至于随手一打开朋友圈、公众号、微博,抖音都纷纷在探讨二舅如何的励志,如何的催泪,如何的庄敬自强,如何的扮演了大众心目中仿佛“智者”一般的存在。

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很多人引用了王朔的那句话:“世界上最无耻、最阴险、最歹毒的赞美,就是用穷人的艰辛和苦难,当做励志故事愚弄底层人。”

总体的调性,无非就是该视频博主在美化二舅的困难,回避关键问题的质疑与追问,比如,怎么二舅就办不下来残疾证呀?

又比如赤脚医生误诊病情,帮二舅打针,结果造成了瘫痪,由此辍学,但二舅却居然没有问责,还一笑泯恩仇了。

这让很多人就受不了,有的人说,这是当时乡村医疗基础设施的落后所致使的,你怎么能归因到赤脚医生头上?

还有人根据作者提供的片段信息,居然跨越几十年来帮二舅问诊,说明这病情实际是如何回事,而非作者所说的?

在这之后,随着视频的逐步发酵,人们开始逐一检索与考证视频中每一句话的真实性,这不由得惊动了当地的村镇干部以及医护所去调查相关情况。

结果一调查发现,当地残联说,“二舅”系肢体三级,2009年已办了残疾证,如今已经换了第二代,这似乎与视频所说不一致呀?

原卫生院老院长表示,二舅得的是小儿麻痹,不算直接打针打坏的,这也与视频所说赤脚医生故事内容不一致呀?

更为关键的是该视频博主在回应质疑时,说的是每一字都真实,那这又该怎么解释呢?

到此,事情依旧没有结束,有人对他转移二舅居住地的做法以及说辞,非常之不耻,认为他就是不过就是拿二舅来博取流量,赚钱之机器与工具,欺骗大众的感情之类的。

当然,还有很多五花八门的质疑,比如质疑视频中的“二舅”如何变成了一个演员,甚至有人还煞有其事的给你分析视频每一帧的“二舅”如何假之类的,也确实令我大开眼界。

这一次,这种热点事件,充分展现了我等大众网友是如何展开一场精彩纷呈的全民网上考据以及理念输出的精彩大戏。

b站二舅的故事(b站火爆刷屏的二舅)(2)

只可惜,这出戏的主创以及主角恐怕一开始怎么也没能想到,好端端的一出看起来善意励志典范故事,结果会发展成如此这般的境地。

对于此事,网上的解读角度很多,但总体不在乎个人前文提到的两类趋向,但个人想讨论的在于两点,即“片面的真实”与“沉默的大多数”。

视频博主所依据的真实,或许是基于其二舅自己本身的讲述以及其家人的回忆,从而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了其视频内容的真实性。

可这种真实性,并非事情原貌的完整真实性,直到其引发大众舆论,众人声讨,各方追查,从而才相对构建起了事物的更大面貌。

对于视频博主而言,它有必要或者有责任必须做到这一步,才能制做出其二舅的视频内容么?

此为其一。

其二,我们所依据的各方碎片信息,试图拼凑出二舅所经历的事件全貌,也未必完全符合当时的面貌。

就前文残疾证一相关信息而言,据当地该工作人员解释称,视频中提到二舅第一次办理残疾证,应该是在20、30年前,当时还没有残联。

那也就是说,作者所说并非完全的不符合实际情况,只是鉴于可能视频文本的流畅性,或者其它因素,并没有将事情来龙去脉,在十一分钟内容中说清楚而已。

倘若是个人模仿作者制作一期,我爷爷当年在生产队做会计的丰功伟绩,“不幸”爆火,那估计我也可能面临作者同等的境遇。

因为,我爷爷那么大岁数了,不可能完整回忆起其当时所有事情的全部真实细节,即便事情大概,也有可能因为缺少其它人的信息量补充,没有经过调查取证,从而出现类似的情况。

因此,我并不认同所谓的虚假欺骗一说,但将其称之为“片面的真实性”。

b站二舅的故事(b站火爆刷屏的二舅)(3)

如果视频博主制作的本期视频,不是刻意强调事情的真实性,而是切换成本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或许在某种意义上会稍微好一些,但谁又能预料到事情结果会是这样呢?

从“沉默的大多数”而言,很多人往往把二舅看作是典型的弱势群体,受害者,没有办法发声,沉默的对象,而这位博主恰恰就成了一个替他发声,解释一切,并且最后还附着了自己正向的激励引导用语的存在。

本来这是一件好事,却不曾想这里边涉及到的问题极大的触动到了大众的敏感神经,你对很大程度上看起来像人为制造的苦难进行冷眼旁观式的描述也就罢了。

最关键的还在结尾进行了对此类苦难的升华,而不是反思,这就让人不得不对此保持怀疑。

别人可能会质问你,为什么对二舅身上遭遇的问题会如此的无动于衷,为什么你对这些问题不进行介入式表达,比如,提供一些反思经验于当下社会。

甚至于对二舅的安贫乐道,豁达乐观,所谓庄敬自强,也产生了根本性的怀疑,认为这是愚昧,麻木不仁,不懂得合理的捍卫自身的权利。

在一定意义上,这种反思是成立的,因为虽然中国社会发展至今,类似二舅的经历过往可能业已成为过去式,但新的社会问题,新的结构性困境,系统性危机依然与每个普通个体的生活息息相关。

但回过头来,你又会发现对于二舅选择的这种自洽的生活模式以及态度,作者的这种表达方式又未尝不可。

如果说,如何活是自己的事,那这种活法,既没有伤天害理,甚至还为自己的社区,做出了自己一定意义上的贡献,又何尝不可呢?

对于作者的创作同样也是如此,他本人并非不知道美化苦难的问题,可它偏偏不从这个角度出来,那又何尝不可呢?

b站二舅的故事(b站火爆刷屏的二舅)(4)

但下边这位周勃,周大公子,倘若要从正向的角度看,恐怕就得好好审视一下自己的思想观点了。

这位周勃先生,给人感觉很是了不起,经常在朋友圈晒自己和哪个领导吃饭,又或者哪位省长、党委书记亲自给他点烟之类的。

这倒还不算,不仅有权,而且有钱,喝茶喝的都是二十万一斤的白豪银针(2002)年份,开40、50万的车,都是为朋友着想,玩得都是低调。

如此来看,此人就是典型地妥妥的权贵资本人物。

很不幸的是,有人终于看不下去了,给他举报了,结果其所在的公司就给他开了,并且把他的一些基本情况给揭示了一下。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就觉得,能出来个这么一个炫耀自恋狂,也不是不在情理之中呀,他背后的整个家族,不是在政府单位担任要职,就是在企事业单位担任老总,就没一个差的。

那他们之间存不存在某些问题,这个咱不知道,据说省委纪委已经介入调查了,但有一一点很清楚的是这个人起码家庭教育很成问题,尤其他的三观,简直让人觉得此人不可理喻。

本来这事也没啥好说的,但看到某些网友说此人某些观点是讲出了真话,反映了现实,很有道理。

那我就纳了闷了,对于这样一个“人物”,在朋友圈说的那些话要真成了“人间真实”,那中国社会就真可能不可救药了。

在我看来,他这类人确实代表了一部分人存在,而且这还是明面上,背地里隐藏的还不知道有多少,但有一点值得肯定,这绝非我们所要接纳的合理的现实,而是转型改革过程中扭曲了的现实。

如果这样的人,这样的价值观成为主流,成为我们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认可的社会现实,那绝对是背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线,也背离了我们自己本身的良知与道义。

b站二舅的故事(b站火爆刷屏的二舅)(5)

在什么时候,我们变得如此屈服了呢?

在什么时候,我们把一些明明不认同的扭曲的三观合理化了呢?

还有一位叫什么周杰公子的,在朋友圈满嘴脏话的喷诸多寒窗苦读出来却求职无路的读书人。

仗着自己的特权与背景,堂而皇之,光明正大,理直气壮的把某些无权势,无资本的读书人,贬低得什么都不是,不把人当人看。

有些人说这不就是现实么?说得很正确呀?讲出了大实话呀?人间真实呀?

我看他是没有对着你说,要是别人针对的具体对象是我们自个的话,我估计不跟他好好干一架,那都对不起自己这么些年读过的书。

这一点很可悲,同时也挺无奈的。

b站二舅的故事(b站火爆刷屏的二舅)(6)

我们屈从于这样的“人间真实”,也把这样的价值理念当成社会运转的必然法则,这不是来自于空洞的说教,而是来自于自身所处社会处境中的真实感知。

除了所处社会的真实感知,一个宏大的社会背景也大都如此。

在疫情爆发前一年,也就是2019年,有一则数据显示:在2019年,中国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 2000 元人民币的,所谓低收入群体居然有7.1 亿,而7.1亿人,仅占全部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4%。

而最富裕的那1%(1400万人)人群,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人,他们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则达到了近5万元,占全部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到了12%。

这还是疫情前,最有钱的与最底层的人之间,以家庭为核心的收入差距就差了几十倍,这还没有算个体之间的差距,以及疫情两年后的境况,那个或许更加不敢想象。

而往往这些人,也会逐渐主动形成一个所谓的家族圈子与人际关系网络,在同等教育水平下,那什么才是重要的呢?

自然就是我们经常鼓吹的人脉与圈子,权势与资本。

可我们真的认同么?

当有一天我们自己身处其中,面临同样这样的事情时,是会为自己的不公呐喊与愤怒,还是屈从与认命?

也许很多时候,呐喊没有人关心,愤怒依旧没有人当回事儿,但我们的绝不屈从,或许才真正的尊重了自己身而为人的人格尊严。

同样作为底层中的一员,我没啥好说教的,该经历的风吹雨打和社会历练,自己何尝又不是不知个中滋味。

但我这个人就是比较倔,就是不认同这样的现实,就是要不断批判这样的现实,即使我改变不了什么,我也不想把世界让给自己所鄙视的人。

所以,或许有的人会成为二舅那样的人,也有的人正蜕变成隐藏的周公子,但我却不曾想让他们定义我自己。

就像我自己说过的:“我们大多数人,不过就是时代洪流中的一粒沙而已。

这粒沙子被洪流冲刷到哪,它可能自己决定不了,但是,沙子何以定义为自己是一粒怎样的沙子,难道还需要其它的沙子来定义么?”

公众号:罗益明

做一个有尊严的知识人。以冷静理智的智性角度介入公众事件,谋求高质量的公众表达;以高屋建瓴的多元视角导读一本好书,探索好书背后的深层意涵。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