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申论从零开始自学(申论怎么提升)

申论从零开始自学(申论怎么提升)前面有点偏题,写了具体做法。第二个瓶颈做法:自己总结,当你遇到第二个瓶颈时候,视频老师讲的套路你变成自己的了,详细做法你会模糊,此时你不去看视频,自己根据自己做真题的经验,自己总结,结束后你会发现你总结的和视频老师总结的有区别,此时,根据你做题经验,自己可以辨别好坏,自己不足,把忽视的部分补充,老师没讲到的,你偷着乐,这是你拿高分的关键。2.超过300字,没见过题型,和大作文写法一样,第一段都是破题(写背景),承题(造成的的影响),立意(做法或者后来的影响);第二段,看材料主要写什么,通常是原因,影响,做法,主要讲什么就写什么,列条呈现。第三段,对策或者效果,呼吁继续做。第一个是刚开始自己动手做。视频课听了,静不下心,听懂和会做两个概念。做法:强迫自己先做,然后看答案,回顾视频老师讲的方法,完善思维,这个阶段一类题一类题过。慢慢形成自己的东西,初步达到会做。第二个是瓶颈出现在可以做一整套试

我在知乎上答过一篇文章,是两年前的回答,完整的体现了我当时的想法和做法。看完这个你就没必要看其他基础篇了,但是这篇显得繁琐而悠长。

问题:申论怎么提分?

回答如下:

我不知道你的水平,我第一次国考68,四川省考78(本人的字特别难看)。比这个分低,可以参考,比这个高,直接忽视,别被我误导。言归正传,不管是行测还是申论,我遇到两个瓶颈:

第一个是刚开始自己动手做。视频课听了,静不下心,听懂和会做两个概念。做法:强迫自己先做,然后看答案,回顾视频老师讲的方法,完善思维,这个阶段一类题一类题过。慢慢形成自己的东西,初步达到会做。

第二个是瓶颈出现在可以做一整套试卷,申论什么地方该高度概括,什么地方该详写,遇到新题型,怎么破题。把真题多做几套,看看同一类题的详略因为什么变化。我发现的规律是:

1.300字以下,高度概括,只写大条,归纳总结。300以上,大条下面写具体的内容,多少看字数。

2.超过300字,没见过题型,和大作文写法一样,第一段都是破题(写背景),承题(造成的的影响),立意(做法或者后来的影响);第二段,看材料主要写什么,通常是原因,影响,做法,主要讲什么就写什么,列条呈现。第三段,对策或者效果,呼吁继续做。

前面有点偏题,写了具体做法。第二个瓶颈做法:自己总结,当你遇到第二个瓶颈时候,视频老师讲的套路你变成自己的了,详细做法你会模糊,此时你不去看视频,自己根据自己做真题的经验,自己总结,结束后你会发现你总结的和视频老师总结的有区别,此时,根据你做题经验,自己可以辨别好坏,自己不足,把忽视的部分补充,老师没讲到的,你偷着乐,这是你拿高分的关键。

最后放几张自己的总结

申论从零开始自学(申论怎么提升)(1)

申论从零开始自学(申论怎么提升)(2)

~~~我是分割线~后面的是补充~~~~~

原来写的是大体方向,这里补充一点具体操作。有选择的看,全是一人之言,考公不容易,希望可以帮到看到的每一个人。这里补充刚接触申论的学习方法:第一步当然是听课,然后动手做题(有大神说过,看了答案后才做申论是耍流氓)。第一步,先画得分点,然后照抄,可以归纳,可以写的很啰嗦。不用在乎字数。

这一步只需要你把要点所在文章位置画出来。开始漏掉一两个很正常,这里推荐某笔的申论改错,申论每道题有答题演练,哪些是重点句子,分析很到位。(自己做完再看答案和分析收获最大,缺点是自己开始蓝瘦的想死。看了答案再答题感觉比羽化飞升还爽,缺点是作用为零。)看我的总结,开始我连吃苦耐劳,勤学好问都总结不出,现在不敢说信手拈来,一般的还是可以总结出来的。这块儿提分最快,一份试卷认真总结可以提5分毫不夸张。

第二步,就是我们所说的归纳总结,有条理了,接触两三套题后你会发现基础的可以稍微归纳一下下了,但是对比答案后发现总是有一点点差距。不过这就是提分点,学习人家的归纳,你有想到但是差一点的,看到答案豁然开朗,拍案叫绝的,就给我记下,这样的答案才是提分关键所在。就像我做的第一张笔记总结,感觉多了,就分类归纳。不知不觉你会发现你的答案接近完美。(这里还是推荐某图在线〈注意,不是某图教育〉和某笔的网上答案,比某公纸质版答案更精炼。你把两份答案放一起,真的是天壤之别。批改出的答案还是很打击你,因为机器批改要求高,不过高要求就代表着高分。受打击就自己批改,看哪些知识点你有写到,直接加上)。

申论从零开始自学(申论怎么提升)(3)

黑色是做题时候自己画的重点,红色是看答案后画的。总结比做题更重要!!!

重在积累,积累的不是名人名言,而是归纳的种属分类

每个人思维方式不同,短板不同,这是我所缺少的,参考总结思维

加个假的第三步,题目中要求的解读。1.全面,你把能缩的句子尽力缩写,这样写的点自然多,你不确定是不是得分点都可以写,阅卷因为有字数限制,他们只看有没有得分点,不会因为你废话多就扣分,(废话多占字数,点肯定不全);2.准确,这是个关键词,它的意思是尽量用材料中出现的词语,特别是得分点的词语(不确定什么是得分词语,就是你找到得分句子,里面你觉得最精简,删掉这句话废了的词语),标准答案是按照材料中的词语做答案了。一般描述性的句子,专家的句子里存在得分词,放心写。市民,路人甲乙丙丁的话比较口语,需要自己稍微总结一下。不过一道题就最多两条需要总结得分词。这点还是看第二步中得分词的积累方法。3.有条理,就是别把所有的得分点堆成一坨。这个1.2.3.4.5,把相同的放一起,扩大到种属大概念里面

第四步,改错比做题更重要。放一张我做过的试卷,重要内容还上了笔记本。

申论从零开始自学(申论怎么提升)(4)

申论从零开始自学(申论怎么提升)(5)

申论从零开始自学(申论怎么提升)(6)

觉得精彩的答案直接上积累本,技巧看的再多,不如自我折磨蓝瘦痛苦的做套题。不嫌烦

~~~~~我是第一百个赞的分割线~~~~

最近几年国考特别喜欢考“请谈一下关于‘……’这句话的理解”。这类题有两种具体的体型:

1.这个句子中出现一个关键词。比如2019年国考申论地市级的第4题,这类题比较简单;

2.这个句子出现两个关键词,接近反义词。这个比较难,今晚讲的是它的总结方法,第一个类比总结。希望争取一点总结完。

这类题很好玩,

最近几年国考特别喜欢考“请谈一下关于‘……’这句话的理解”。这类题有两种具体的体型:

1.这个句子中出现一个关键词。比如2019年国考申论地市级的第4题,这类题比较简单;

2.这个句子出现两个关键词,接近反义词。这个比较难,今晚讲的是它的总结方法,第一个类比总结。希望争取一点总结完。

这类题很好玩,你两三道放一起,会发现它的套路是死的。先确定大的方向。我是根据某图在线的答案总结的,大的方向步骤是是:1.先分别解释关键词。

2.再翻译这句话。

难点是关键词怎么解释, 通过下图的例子,你会发现,这类题很好玩,它的材料有好的方面,坏的方面。然后关键词一个也是好的方面,一个也是坏的方面。我们做题时候把好的放好的关键词后面,就是好的关键词的解释了,当然注意形式,加连接词就是了。坏的关键词类似做法。

这句话怎么翻译呢?和“……”同一段落,在这句话稍微前一点或者后一点,和他内容大概一样,ok,照抄。很少例外。当然,例外的怎么解决呢?你把关键词都解释了,这句话肯定理解了,那么,用大白话➕材料中的词语表达即可。对策可把这句话翻译后,加一个“那么,我们以后可以……吧啦吧啦……”。

某笔是第一句话翻译,后面把材料中的原因,对策分别写出。基本上不解释关键词。我是只有解释完关键词才能准确表达这句话的意思。所以适应某图的答题模版。看个人习惯了。

第一类题你们自己总结,在大作文破题的时候,也就开始第一句话可以用,就是先对题目中的关键词解释,然后整体表达一下题目的意思,引出中心论点。200字解决,开头完美。

例1:2018年甘肃联考的第2题

某图在线的答案

申论从零开始自学(申论怎么提升)(7)

某笔的答案

例2:2017年甘肃联考第1题:

申论从零开始自学(申论怎么提升)(8)

某图在线的答案

申论从零开始自学(申论怎么提升)(9)

某笔的答案

某一类型题感觉得分点低,放在一起,答案放一起,和盖房子一样,先建立结构,就是大概的框架。再填东西,至于填石头还是沙子,一比较就很明显了。

前面我推荐某图在线和某笔的答案,某公的答案我认为不好。这里申明,某公答案你给领导汇报,肯定好,可是你给一个阅千份试卷的人看,你就惨了。那这其中有什么区别呢?

阅卷规则是同一道题两个个老师打分,他们给的分在规定范围内,平均分。超过一定范围,给第三位老师。当然,偶尔会把批阅过的试卷再次给批阅过的老师,检测老师批改是否客观。

分值差别大,容易增加工作量,而且差别大的越多,你批改过的试卷重新送来的可能越大,用以来了解你是否疲劳。大作文是主观题,可每个人审美不同,怎么办,只能是往中间考,你题目不脱题,论点在,字数够,一般至少二类一般下。有没有高分?有,但你稍微好点的得高分,我能说不可能吗,那种拉开5.6分的。因为就像高考满分作文你需要给理由。要是下个老师和你观点不同,增加工作量。当然,跑题,偏题的肯定极低。

阅卷方式说了,具体工作如何呢?说一下我初中老师批改中考试卷的情形,八点开始,十二点吃饭午休,两点再次开始,六点午饭,晚上八点到十点。当然,国考肯定比这合理,但工作量一定,每个人一天应该会批改500套吧。因为只批改一道题,工作时间就算八小时,你能想象八小时,坐在电脑前,眼前哗哗的闪试卷,答的大多数特别烂(肯定比标准答案差吧)。心烦意乱绝壁是一定的。我们学校有个老师阅试卷,引起坐骨神经啥的,精神上都有问题,当然有家庭原因,你可以想象阅试卷有多枯燥。

都参加过高考吧,高考数学阅答题都是从最后答案开始,答案对,满分(别给我犟只写答案,你高考不会的题不会编答案,只写个答案,过程略?)。答案不对,逆看,给步骤分。类似的,阅试卷老师前面几套题会认真看,因为不熟,会在一堆字里面挑得分点。熟悉后,只会看你的序号后面的那句话。和关键词沾边,这个得分点满分,不沾边,开始挑,后面烦了之后就当你0分。

高中老师批改两个班120份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别说他们一天800➕份试卷。

现在比较一下某公的答案,大的四点,得分点就是这四个,完美。大神,但你考场上有时候分类和标准答案不同,把一个大类写在另一个大类的后面解释的里面了,阅卷老师会跑去在你一坨字里面跳出来给你分吗?

某图和某笔的答案,很有趣,分类是

一、……️……️……。

二、……️……️……

看到没,你是阅卷老师,你非常累,看了几百分烂的和 一样的答案,千虑一片。看了快吐了,(别怀疑,我大学兼职老师争生活费,批改30份试卷,我都暴躁的不行,有些答案看了是浪费我的青春)。当然,阅卷老师职业素质肯定过关,看到一……二……会注意,那序号️……️……呢?要是你分类和答案不同,把一个主要得分点在️里面,老师能不能看到?

换位思考,归纳题有时候就是凑关键词,有时候句子都不同,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看句这话,你有没有动自序排。这话句是乱的。看到没,你就是写成这样,一个疲劳烦躁的人会自动给你排序,然后给分。

某公的呢,你就等着老师去挑,帮你找答案。像我字难看,平时我自己看自己写的乱糟糟的一坨,我特么就烦的不想看,特别是刚答完就对答案,跑去机器阅,然后等机器画出关键词才打分。老师也一样啊。说真的,遇到我批改,字难看,乱,不分条理,不砸电脑都是好的。明白吗?这就是字好看,分条理,从理论评分标准来说只占2分,实际影响4.5分的原因。你答的一坨 ,还写的乱,就相当于给我把这坨用棍子搅了一下。你恶不恶心。想高分,你想我胡你脸上吗?啊?!!!

我语文56四次,可我觉得还可以,为什么,我换位思考啊,不如答案就是一坨 ,可是我把这坨分条了,让别人远远可以看清楚这坨里是有玻璃球的,可以给分,不用木棒搅开找。字难看,就是这坨样子难看,但你把他放成一排,一列。之前比一坨堆一坨舒服不是。影响分高啊。所以,别连笔,整齐很重要,最后固定在格子同一位置,扫描后格子是不存在的,只会扫描到你的字。军队美观就是整齐。

有没有恶心到,哈哈哈,我吃饭码的,被今天的申论恶心的不行,分类分错了。不过,这都是软实力,一点一滴积累的分数。就是你与大神的区别。我不知道给自己培养多少对手。别人都是大道理,听着玄乎,具体操作性很强。但我这是压底的功夫了。下个50看有没有时间更了。

申论从零开始自学(申论怎么提升)(10)

某图的答案

~~~~~~~~~250赞分割线~~~~~

②词汇贫乏,很难概括

材料中找。答题要求中出现的准确,可以理解为用材料中的词语。比如,2014年国考(地市级)材料一,2014年多省联考(陕西卷),2015年多省联考(广西卷)......出现的

同质化:两种事物逐渐变一样的过程。我们可以不知道他的定义,但我们根据材料,以后材料中出现多个行业,建筑采取同样的样式,同样的营业模式。跟风现象。可以用同质化来归纳总结。

在答案中采集。答案中对材料中实例的总结特别经典。我们可以拿来丰富资料库。比如:2015广东公考,2017年山东公考。郊区,只要有件房,挂个农家乐,就可以营业。答案中出现了准入门槛低。

门槛:进入某一的标准。进入标准高,条件苛刻,可以用准入门槛高。与之相反,遇到任何公司,酒店都可以营业,可以总结为准入门槛低。

总结词汇,不是背下来,而是明白他在什么场合使用。最好是理解后,自己在举个适用场合的例子。比如,对门槛低,可以用快递营业点,只要有个地方,都可以是快递点。或者,学校附近的小餐馆。这些都可以。不管对不对,加深理解。

~~~~~~~~~~300赞分割线~~~~

我在这里来表演一下怎么第一题拿12分以上(满分15分)。因为是国考真题,直接发会显示违规。这里发个链接

申论小题取巧方法实操--申论第一题最低拿12 分

基础题(70%) 中档题(20%) 拔尖题(10%)

先解释一下什么是基础题?自己花一定时间后必然可以做对的题。比如高考题第一道大题解三角形,比如行测资料分析基期问题,比如申论第一题摘抄材料。再具体一点:高中擅长科目中那些不需要思考,闭着眼计算(背下来)就可以答出来的题。

这类题有个相似点,只要你认真学,不存在掌握不了的情况,而且考试不容易错。这类题你可以总结模板,细致到每一步,即可以达到这样的状态:看到同一类型后你完全没有思路,只需要根据自己总结的步骤盲目的做,最后正确答案就会出现在试卷上。

任何考试,只要拿下基础题,就可以得到70%的基础分——高考525分(超过一本线好多),国考140分(必然进面),面试85 (别人很难逆袭)。下面细分到每个版块来讲一下。

高考我们有擅长和不擅长的科目,擅长科目认真一点就可拿下中档题中的那10%——总分的80%。最不擅长的科目拿个60%。其他科目拿个基础分,相对还是很容易的。

在行测中,大多数擅长资料分析,拿个80%很简单吧(90%对很多人也不是大问题),常识没办法复习,拿个60%,这两个版块平均拿到70%。言语和推理拿个70%很简单,很多机构都讲言语可以拿80%。重点就在数量版块这儿,很多考生数量拿个10%。总想着在言语、推理、资料把正确路提高到90%以弥补数量关系那儿丢掉的分。

古人有句话“行百里者半九十”。基础题就是考你基础掌握如何,知不知道这个知识点。而中档题和拔尖题考察的是精不精通,出题老师会挖空心思挖坑,这类题一粗心就会失分,稳定性很难保证。

了解一个行业,你在这个行业工作半年就可以做到。精通一个行业,钻研5年才敢说精通吧。同样的,拿下基础题和拔尖题性价比也是10倍不止。

很多文章强调或者机构总是说数量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机选,这样做在十年前考公务员当然没问题。知乎、各大机构公众号笔试第一分享经验没有一位说自己是放弃数量的。我们总是认为数量关系很费时间,而且很难保证正确率。

数量关系就是初中奥数,在高考中被拿来做基础题都不配。花一周时间把近几年所有数量关系刷一遍。里面的路程、浓度等几类问题考的方式很死,两分钟之内肯定能得出答案。而且正确率是最能保证。

还是行测,老师讲了好多小技巧,每种技巧值不值得去花时间去学?

继续拿高考开刀,很多人有过这样大的经历:去机构补课,有辅导老师讲的很有吸引力。全程高能,各种小技巧、新思路,以至于家长都可以听得懂,而且平时做题都会。可是考试结束——不及格!!!

朋友啊,你要知道:应试考试不会因为你掌握很多种技巧、思路就多给你分。很多人只需要最基础的一种。

这也是在校教师补课效果明显的原因——不求新思路,重复上课所讲普遍能被接受的基础方法,直到学生掌握。

然而很多学生也更喜欢技巧性强的讲课方式,十几分钟就掌握一种别人不知道的解题思路。对应的很多辅导机构试讲课都会拿一类简单题型,找一个简单易懂新颖的方法,孩子听后感觉会产生还有这样的思路?这样做太简单了。假如孩子聪明,对老师感兴趣,从而对这门学科感兴趣,皆大欢喜。假如一学期后还没有效果,不管老师多牛,孩子多喜欢这个老师,结果是这个老师不适合给你孩子代课,你的目的是给孩子提高成绩,不是花钱给孩子找个知心大姐姐或大哥哥。

类比,行测也是,自己没有基础。目瞪口呆听老师讲短除法,去尾法......全程感觉自己收获很多,老师真厉害。考场上,纠结哪种解法最简单的时候,时间过去三十秒,后来发现还不如直除快。

申论也是,积累素材,背好多经典大作文。各种大神总结的名言警句。忽视了只有写出一篇逻辑通顺的文章后才有资格追求完美。

面试:了解礼仪,穿着,眼神看哪里显得自信等等,却忘了在不限制时间,不紧张的练习阶段,用笔都写不出二十字的答案,而期待在十多只眼睛盯着在三分钟之内组织出流利的语言。自信是自己胸有成竹的表现!!!别本末倒置。

不是说掌握多种思路、计算方法不好,而是需要有基础的前提下,才能做到锦上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