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第三届国际公共艺术奖(第五届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出)

第三届国际公共艺术奖(第五届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出)雷尔•圣•弗雷泰艺术家团体的作品《跷跷板墙》是本届公共艺术奖北美地区获奖案例,也是本次的大奖获奖案例。这一装置作品放置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埃尔帕索附近的美墨边境。《跷跷板墙》是一个旨在以游戏方式参与社会政治领域的项目。2018年,由于在美墨边境附近出现儿童被迫与父母分开的现象,人们觉得是时候在边境两侧搭起一座桥梁而不是继续让这种分离现象持续下去。已经在当地考察十年的雷尔•圣•弗雷泰洛工作室于2019年完成了这个项目,他们设计的跷跷板可以穿过边境围栏的间隙,放下后可以很快固定到位。安装时,来到现场的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但这也赋予了这次安装和这项活动特别的意义。颁奖典礼以视频的方式回顾了国际公共艺术奖的概况以及入选本届国际公共艺术奖90 个参评案例,其中大洋洲9 个、东亚19 个、拉美21 个、北美18 个、西中南亚9 个、非洲3 个、欧亚11 个,涵盖了装置、建筑、雕塑、壁画、行为表演、活动等多

澎湃新闻记者 杨宝宝

1月14日至1月15日,第五届“国际公共艺术奖”、中国•青岛西海岸新区公共艺术方案国际征集活动颁奖典礼暨国际公共艺术论坛系列活动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

第三届国际公共艺术奖(第五届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出)(1)

颁奖典礼

本次活动旨在借助“国际公共艺术奖”平台,传播公共艺术的价值理念,围绕“地方重塑”大主题,邀请国内外公共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讨与交流,借鉴和吸纳全球成功经验,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摸索出一条新区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创新实践道路。

“世界正在加速变化。人类文化,包括公共艺术,恰是这一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些公共艺术家的贡献,我们或许可以解读全球化进程下人类的关切。”国际公共艺术协会(IPA)主席路易斯比格斯在致辞中指出。

90个案例参评,涵盖多种类型

在第五届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奖典礼上,路易斯•比格斯表示:“艺术作品可以革新和重塑人们对社会和环境状况的看法及其商业价值、经济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仍旧被大大低估。令人欣慰的是,今年的获奖案例实至名归,它们旨在提高人们对疫情、气候变化、人为造成的环境挑战以及人类不公正现象的认识。”

颁奖典礼以视频的方式回顾了国际公共艺术奖的概况以及入选本届国际公共艺术奖90 个参评案例,其中大洋洲9 个、东亚19 个、拉美21 个、北美18 个、西中南亚9 个、非洲3 个、欧亚11 个,涵盖了装置、建筑、雕塑、壁画、行为表演、活动等多种类型。

雷尔•圣•弗雷泰艺术家团体的作品《跷跷板墙》是本届公共艺术奖北美地区获奖案例,也是本次的大奖获奖案例。这一装置作品放置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埃尔帕索附近的美墨边境。《跷跷板墙》是一个旨在以游戏方式参与社会政治领域的项目。2018年,由于在美墨边境附近出现儿童被迫与父母分开的现象,人们觉得是时候在边境两侧搭起一座桥梁而不是继续让这种分离现象持续下去。已经在当地考察十年的雷尔•圣•弗雷泰洛工作室于2019年完成了这个项目,他们设计的跷跷板可以穿过边境围栏的间隙,放下后可以很快固定到位。安装时,来到现场的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但这也赋予了这次安装和这项活动特别的意义。

第三届国际公共艺术奖(第五届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出)(2)

《跷跷板墙》

西、中、南亚地区获奖案例是艺术家阿西姆•瓦齐夫放置于印度加尔各答的装置艺术作品《洛伊》。《洛伊》是2019年由加尔各答阿朱尔•阿姆拉•萨拜俱乐部委托建造的一座杜尔伽女神节临时棚舍(在为期两周的节日庆祝活动中,用于供奉印度教杜尔伽女神像)。作品是一个融入了交互式电子和音响系统的竹子、藤条、布料和绳子的装置,建造在街道上,对所有人开放。项目施工过程中设置了多项手工艺的交叉训练,使参与者可以接触不同的工艺和模型。此外,还将水稻、蔬菜、莲花、蘑菇和香蕉等植物以及池塘和鱼引入装置空间中,构建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融合了艺术家、竹编、藤编工匠以及当地居民协会的成员和进棚的游客的生活经验,它是艺术、建筑、工艺、园艺和科技领域之间共同合作的成果。

第三届国际公共艺术奖(第五届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出)(3)

《洛伊》

非洲地区获奖案例是艺术家阿图罗•维托里的《瓦尔卡•沃特水塔》,放置于埃塞俄比亚南部加莫戈法地区的多尔兹社区。水塔采用天然、可生物降解、百分百可回收的材料建造而成。设计团队考察了当地文化,将传统的编篮工艺和乡土建筑元素融入设计中。该水塔是一个模块化的预制系统,可在一天内由六人安装完成,造价从一千美元到一万美元不等,由社区建造和维护。其设计目标是“从稀薄的空气榨出水”,从大气(雨、雾、露水)中收集水,从而为难以获取饮用水的农村居民提供替代水源。它采用不插电的无能源结构,单纯依靠重力、冷凝和蒸发等自然现象来运行,易于维护,村民可自主操作。瓦尔卡水塔目的除了每天提供50升至100升饮用水, 还希望为社区创造一个社交场所,以及通过人员培训、建筑和制造、监测、水资源管理和维护、农业实践、手工艺品制作和传统医药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通过这项计划,瓦尔卡•沃特希望让村民接受了水资源利用、分配和再生方面的良好实践培训,更多地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第三届国际公共艺术奖(第五届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出)(4)

《瓦尔卡•沃特水塔》

欧亚地区获奖案例是艺术家马杰蒂卡•波特里奇和OOZE国际设计事务所的作品《水与土:国王十字池塘俱乐部》,放置于英国伦敦国王十字开发区,为天然浴池式艺术装置。该浴池装置的水源通过自然过程净化,利用植物、营养物质矿化和一套过滤器对自然过滤进行加强,净化后的水循环到池塘,完成循环。每日沐浴人数受系统净化水量限制。《水与土》是城市户外环境的一座生动实验室,它揭示了大自然的自我恢复能力,同时引导参观者亲身体验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责任。

第三届国际公共艺术奖(第五届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出)(5)

《水与土:国王十字池塘俱乐部》

拉丁美洲地区获奖案例为扩展建筑团队的作品《波托西社区电影院》,位于哥伦比亚波哥大玻利瓦尔市波托西社区内。波托西是20世纪80年代在哥伦比亚波哥大城乡交界处建成的非正式定居点,这里不通水电、缺少文化建筑或活动,甚至未为居民预留公共空间。当地一家具有视听制作经验的社区组织——南方丘陵研究所(ICES) 发起了自主文化倡议,其中包括一个电影节、一所视听学校、一家广播电台等。名为“Ojo al Sancocho”的电影学校和电影节至今已举办十余年。ICES与扩展建筑团队进行合作,将社区内一座废弃建筑改造为一家社区电影院,为社区创造了一个特定用途的可变公共空间,由社区自行管理。电影院作为一种城市标志性设施,除了是一种空间艺术作品之外,在某种意义上说还在社区中承担着灯塔的角色,是一种诗意的象征。

第三届国际公共艺术奖(第五届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出)(6)

《波托西社区电影院》

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获奖案例为《新游戏,新连接,新常态》。该项目是由 “1000种艺术1000种方案”公共艺术公司在韩国首尔玉水、汉南和Emun区公路桥下的闲置空间中策划的一组公共艺术项目。玉水地铁站附近的《闲适的玉水》是由“Junk House”创作的公共座椅装置,既保持了安全社交距离,又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可休憩的公共空间。《多一点运动》是由 “杰利•张和塞尔•南”创作的。项目持续6个月,由51个木质模块构成,每40天变换一次在广场上的位置,不断创造新鲜感,吸引当地市民来此漫步。人们还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欣赏表演和声音艺术家尹海周和百利红的舞蹈视频《桥下的海市蜃楼》。视频中展示的舞蹈动作,鼓励人们随着《闲适的玉水》和《多一点运动》活动身体。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大多数人在面临外出受限的同时还要承受来自心理的压力。该项目重新评估了户外活动的价值,并通过艺术作品吸引当地市民来到广场休息和活动。作品探讨了公共艺术在非常时期的替代方案,并为艺术如何在当下发挥作用提出了新的方向。

第三届国际公共艺术奖(第五届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出)(7)

《新游戏,新连接,新常态》:闲适的玉水区

第三届国际公共艺术奖(第五届国际公共艺术奖颁出)(8)

《新游戏,新连接,新常态》:多一点运动

第五届评委会主席、国际公共艺术协会副主席、发起人、上海大学国际公共艺术研究院院长汪大伟在颁奖典礼上介绍了本届国际公共艺术奖的基本情况和评选过程。他指出,“国际公共艺术奖的宗旨是以传播公共艺术核心价值为目标,通过研究世界各地优秀案例,揭示公共艺术在改善公共环境、提高生活品质、提升文化艺术水准、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等方面的国际成功经验,并为主办地赋能。” 汪大伟认为,地方重塑理念,是公共艺术的重要价值,以艺术的方式促进文化发展,服务城市建设,解决社会问题,对地方精神生活、文化内涵的重塑与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

发挥艺术“公共性”,重塑地方生活

在国际公共艺术论坛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青岛西海岸新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董华峰、原美国规划协会区域和政府间规划部门主席马克•范德斯恰夫(Mark VanderSchaaf)分别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公共艺术发展策略”“新时代背景下公共艺术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空间、地方与‘地方重塑’:美国规划协会近期研究的视角”的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潘鲁生探讨了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公共艺术发展策略。他认为公共艺术不仅是表现生活的一种方式,更是改变生活的一种途径。发挥艺术“公共性”,有助于推动艺术与自然、城市、乡村、社区、公众之间互动融合。在新时代,公共艺术应该全面融汇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划建设中,强化四个坚持,加大宣传、教育、普及力度,鼓励多元参与,注重广泛共享,逐步做到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实现高品质多元化兼备,为切实保障文化民生,助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发挥更大作用。

在为期两天的论坛活动中,一共举行了7场国际公共艺术分论坛,来自全球7大地区的30多位专家、学者、艺术家分别组成了7个不同地区的专题讨论会,在线进行分享。来到现场的20多位嘉宾则围绕公共艺术服务城市发展和文化建设、公共艺术参与城市有机更新,公共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以及公共艺术的实践经验和公共艺术的运作机制建设等多个方面展开深度的研讨与交流,共同探讨公共艺术发展相关问题及全新理念。

作为上海大学发起的公共艺术领域的一项国际性评奖活动,“国际公共艺术奖”评奖系列活动已持续举办了十年。作为国际公共艺术领域最高成就的象征,“国际公共艺术奖”(IAPA)2011年由《公共艺术》(中国)杂志与美国《公共艺术评论》(Public Art Review)杂志合作发起,旨在为世界各地区正在开发中的城市提供公共艺术建设范例,引领公共艺术潮流,强化城市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提升市民生活品质。作为国际公共艺术奖的持续性主题,“地方重塑”凸显出公共艺术在以艺术语言和方式缓解社会矛盾、解决公共问题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和重要价值,预示了公共艺术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次活动由国际公共艺术协会(IPA)、上海大学国际公共艺术研究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共同主办,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会、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研究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产教融合青岛基地承办,青岛西海岸新区文化和旅游局、青岛西海岸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协办。

责任编辑:梁佳 图片编辑:金洁

校对:施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