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市和云阳县(绵阳的江油市和平武县)
江油市和云阳县(绵阳的江油市和平武县)平武处于绵阳北部,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位居涪江上游,东邻青川县,南连北川县,西界松潘县,北靠甘肃省,东南接江油市,西北倚九寨沟县,是著名风景区九寨、黄龙之门户,素有“天下大熊猫第一县”之美誉。全县幅员面积5974平方公里,辖9镇16乡、248个村、16个社区居委会、1478个村民小组。县境一带属北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具有云多、雾少、阴天多的特点。县境内自古以来都是氐羌系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自然环境相对闭塞,远古的氐羌遗裔至今仍生活在县内的高山密林之中,保留着古老而独特的民族风情。居住在县境西北部夺补河流域和黄羊河流域的白马人,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白马人是一支十分独特的民族,经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多年的考察和研究,学术界现已基本认定,他们是古代氏族人的直系后裔。雪宝顶自然保护区建于1993年,总面积63615公顷,区内全是原始林区,无人居住。保护
江油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的涪江中上游地带。市境轮廓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条形状,东西宽约48.4千米,南北长约86.6千米,面积2719平方千米,辖3个街道、29个镇、10个乡。市境大小江河共150多条,除北部青江流域属嘉陵江支流白龙江水系和嘉陵江。支流西河河源在云集乡境以外,其余江河均属嘉陵江支流涪江水系。
江油市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系山地,海拔一般800米~1500米,最高峰为枫顺乡与平武县交界处的轿子顶,海拔2356米;东南部系丘陵和平坝,海拔一般500米~700米,最低点为龙凤镇飞凤山麓涪江河谷,海拔462米。市境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夏热冬暖,暑期长,降水丰沛,雨热同步的特点。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于今雁门坝设置德阳县。北魏宣武帝正始二年(505年)于今平武县南坝设置江油郡和江油县,同时设置龙州于阴平县治地。建置屡经兴废变迁,惟江油、彰明两县历代沿袭了下来。
江油市区位独特,位于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交汇点、全国“两横三纵”城市格局“包昆通道”发展轴、四川北向出川主通道。距省会成都140公里,绵阳市区35公里;至绵阳机场只需30分钟,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乌鲁木齐等30多个城市。西成高铁、成绵乐城际客专在江油交汇,境内从南至北依次设青莲、江油、江油北(厚坝)三个高铁站,成为全国设高铁站最多的县级市之一,成功融入“成都1小时、重庆2小时、西安3小时经济圈”,可实现”7小时进京”;宝成铁路纵贯全境,铁路客货运十分方便。京昆高速公路贯穿南北,设6个进出口和1个开放式综合服务区。绵九高速(江油段)加速推进,建成后将成为川西北重要进出通道,到九寨沟仅需2小时车程。“一环七射”城区快速通道网、“两纵五横”市域骨架公路网基本建成。
平武处于绵阳北部,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位居涪江上游,东邻青川县,南连北川县,西界松潘县,北靠甘肃省,东南接江油市,西北倚九寨沟县,是著名风景区九寨、黄龙之门户,素有“天下大熊猫第一县”之美誉。全县幅员面积5974平方公里,辖9镇16乡、248个村、16个社区居委会、1478个村民小组。
县境一带属北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具有云多、雾少、阴天多的特点。县境内自古以来都是氐羌系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自然环境相对闭塞,远古的氐羌遗裔至今仍生活在县内的高山密林之中,保留着古老而独特的民族风情。居住在县境西北部夺补河流域和黄羊河流域的白马人,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白马人是一支十分独特的民族,经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多年的考察和研究,学术界现已基本认定,他们是古代氏族人的直系后裔。
雪宝顶自然保护区建于1993年,总面积63615公顷,区内全是原始林区,无人居住。保护区处于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的中国西南山地地区,大熊猫集中分布区岷山山系的腹心地带,其大熊猫分布密度高,生态环境保护完好。动植物资源丰富,主要保护对象大熊猫的分布密度高,数量多,大熊猫生境保存好,栖息地面积大。保护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受第四纪冰川的影响较少,同时,也是古北界、东洋界动物的交汇地带。保护区北面有黄龙自然保护区,西面有白羊自然保护区,南面有片口自然保护区,是连接岷山山系大熊猫走廊带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