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市最新地点:鬼市儿 从天宝路搬到北辰 在这捡漏儿是旧物爱好者的狂欢
鬼市最新地点:鬼市儿 从天宝路搬到北辰 在这捡漏儿是旧物爱好者的狂欢老电子琴(摄影:米达叔叔) 但是,更多的老人们提起“鬼市”来还是又爱又恨,爱它品种齐全,价格低廉;恨的是这里真货不多。一位曾经在“鬼市”买过东西的桑大爷告诉记者:“‘鬼市’历来有买东西不问出处的规矩,因为许多在这里卖的东西都是来路不明的。赶好了能从破铜烂铁中找着‘珍品’,搞不好就只能吃哑巴亏,备不住还买着个‘赃货’。老家具配件(摄影:米达叔叔)老收音机和座钟(摄影:米达叔叔)
老烟标(摄影:米达叔叔)
老相机和胶片老烟标(摄影:米达叔叔)
老天津卫:又爱又恨那“鬼市”
在西广开地区住了50多年的杨奶奶告诉记者:“年轻时生活条件差,还多亏了有‘鬼市’,那时,每天早上天不亮,家里人就到鬼市买些旧毛线,白天我把毛线洗干净、织成毛手套、毛袜子什么的,转天再去卖。”原来家住天宝路的马大爷说:“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是‘鬼市’最兴旺的时候,一条天宝路就足有1公里长。上午人多时,过都过不去。来买东西的大都是一些农民工,几块钱买个半导体,几十块买个二手彩电,很实惠。”
但是,更多的老人们提起“鬼市”来还是又爱又恨,爱它品种齐全,价格低廉;恨的是这里真货不多。一位曾经在“鬼市”买过东西的桑大爷告诉记者:“‘鬼市’历来有买东西不问出处的规矩,因为许多在这里卖的东西都是来路不明的。赶好了能从破铜烂铁中找着‘珍品’,搞不好就只能吃哑巴亏,备不住还买着个‘赃货’。
老家具配件(摄影:米达叔叔)
老收音机和座钟(摄影:米达叔叔)
老电子琴(摄影:米达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