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南唐后主李煜(作个才人真绝代)
怎样评价南唐后主李煜(作个才人真绝代)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公元975年,此年为大宋开宝八年十二月,南唐国都金陵失守,早已自称江南国主的南唐后主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12月28日,北宋灭南唐大元帅、宣徽南院使曹彬,副帅潘美带领众将来到南唐宫门外受降。受降仪式结束后,按照古代王公贵族远行要拜别祖庙的旧礼,李煜带领李氏子弟和后宫妃嫔宫娥们跪在祖庙里的祖宗神位前痛哭失声,教坊乐工奏起祭乐、随后吹奏起离别曲子。面对此情此景,李煜吟出一首词牌为《破阵子》的词:
(李煜剧照)
南唐后主李煜: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文/老张在路上
公元975年,此年为大宋开宝八年十二月,南唐国都金陵失守,早已自称江南国主的南唐后主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
12月28日,北宋灭南唐大元帅、宣徽南院使曹彬,副帅潘美带领众将来到南唐宫门外受降。
受降仪式结束后,按照古代王公贵族远行要拜别祖庙的旧礼,李煜带领李氏子弟和后宫妃嫔宫娥们跪在祖庙里的祖宗神位前痛哭失声,教坊乐工奏起祭乐、随后吹奏起离别曲子。面对此情此景,李煜吟出一首词牌为《破阵子》的词: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南唐自建国至李煜作此词,为38年,此处四十年为虚数。词上片写南唐曾有的繁华,建国四十年,国土三千里地,居住的楼阁高耸入云霄,庭内花繁树茂,这片繁荣的土地,几曾经历过战乱的侵扰。这里有对故国的自豪与留恋,有难言的自责与悔恨.。
下片写国破。终有一天国破家亡,人不由得消瘦苍老。拜别祖先的时候,偏偏又听到教坊里演奏别离的曲子,不禁面对宫女恸哭垂泪。
到了这个时候,这位国破家亡的南唐后主,仍不失赤子之心,除了沉痛亡国的屈辱,他垂泪的对象竟然是地位卑下的宫娥。
对于李煜的这种惊世骇俗的作法,后来的宋朝大文豪苏轼在《东坡志林》里极不赞成,他说,国破家亡之际,“当痛哭于九庙之外,谢其民而后行,顾乃挥泪宫娥,听教坊杂典哉!”
苏轼虽然是大文豪,并没有当国失国的体验,所以他理解不了李煜的感受。
(剧照)
01
正如《破阵子》所写,李煜的一生,也典型的分为前后两段。在世人眼里,他的前一段,好声色,喜浮图,治国无方以致国亡身虏,是个末代君王的形象;后一段,国破家亡,他经历了天崩地裂般的人生剧变,失去的天堂,使他从风花雪月、偎红依翠、弱骨柔情中走出来,化作直面人生的血泪之情,从此在文学史上成就了一座丰碑。
李煜,原名李从嘉,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生于南唐升元元年(937年)七夕。
李煜的爷爷李昪从一个孤苦无依的小和尚、到成为南吴权臣徐温的养子并改名徐知诰,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到公元937年,徐知诰废黜南吴皇帝杨溥,自立为帝,建立南唐,改元为升元元年。徐知诰恢复旧姓,改名为李昪,是为南唐烈祖。
早在吴天祚元年(935年),徐知诰受封齐王的时候,就立了大儿子徐景通(即李璟)为王太子。
李昪在937年称帝后,封李璟为吴王,后徒封为齐王。升元四年(940年)八月,被立为皇太子。
(剧照)
公元937年,李璟受封为王爷时,正好儿子李从嘉出生,可谓是双喜临门。而李煜,降生在南唐“三千里江山”的国土上,靠着先辈的荫庇,开始度过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童年和青年时代。
李煜的父亲李璟爱好文学,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李璟的词,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语言不事雕琢,对南唐词坛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其中“细雨梦回鸡寨远,小楼吹彻玉笙寒”、“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都是流芳千古的名句。
李璟风流倜傥的诗人气质影响了他的儿子们后来的修文厌武,特别是对李煜的影响更大。李煜善诗文、工书画、知音律,擅填词,都来源于父亲李璟潜移墨化的熏陶。
据欧阳修《新五代史》记载:“煜字重光,初名从嘉,景第六子也。煜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在中国古代,认为骈齿、重瞳为圣人之相。所以因貌有奇表,李煜从小深得爷爷和父母的喜爱。
李煜7岁时(943年),南唐宫廷发生了一件大事,爷爷李昪去世,父亲李璟继皇帝位,是为南唐元宗,也称南唐中主。
父亲当了皇帝,儿子们也水涨船高,一个个都成了皇子。然而,李从嘉没有想到,因为自己的长相问题,他成了太子李弘冀猜忌的对象。陆游《南唐书》:“从嘉广颡丰颊骈齿,一目重瞳子。文献太子恶其有奇表,从嘉避祸,惟覃思经籍。”
李煜为避祸,醉心经籍、不问政事,自号“钟隐”、“钟峰隐者”、“莲峰居士”,以表明自己志在山水,无意争位。
(剧照)
02
李弘冀,南唐文献太子,南唐元宗李璟长子,后主李煜长兄,李煜在《即位上宋太祖表》中称之为“从冀”。
李弘冀为南唐元宗李璟的长子。《南唐书》:民间相传谶曰:东海鲤鱼飞上天,而烈祖果育于徐氏,因信符谶,又有谶曰:有一真人在冀州,开口张弓向左边,元宗欲其子应之,乃名之曰弘冀。
这是说南唐创始人李昪当年还没当皇帝时,就在民谣“东海鲤鱼飞上天”,预示李昪有皇帝之命。所以李氏都相信谶语,现在又有“有一真人在冀州,开口张弓向左边”的谶语,所以李璟给长子起名为弘冀。
李璟嗣位后,以其弟李景遂为兵马大元帅,李景达为副元帅,在南唐烈祖李昪梓宫前盟誓,相约兄弟相传,而把自己的长子李弘冀外放留守东都扬州,其叔景遂为皇太弟之后,李弘冀又徙镇润州(今江苏镇江润州),被封为燕王。
李弘冀为人沉厚寡言,却很有军事才能。随着多次带兵作战胜利,在军中李弘冀的威望远远超过了叔父李景遂。李弘冀部下多人,经常在李璟面前陈诉利害,以为不立李弘冀难安军心。
李景遂看清了形势, 知道自己不是李弘冀的对手,958年,李景遂请求回到自己的封国,李璟就封李景遂为天策上将军、江南西道兵马元帅、洪州大都督、太尉、尚书令,封晋王。
李景遂在返回封地的路上被人毒死,经过调查,是李弘冀主使。李璟认为李弘冀藐视皇权,胆大妄为,竟然杀害自己的亲叔叔。就对这个大儿子产生了厌恶之感。而此时的李煜,自号“钟隐居士”,多次表示自己绝不贪恋皇权。李煜的这种态度,让李璟非常欣赏。
959年,大概是李弘冀杀害叔叔,有些惭愧,据说李弘冀看到李景遂的鬼魂,惊吓而亡。 李弘冀死后,李璟封第六子李从嘉(李煜)为吴王,居住东宫。
(剧照)
至于皇冠落到李煜头上,有人分析,是情势所逼。李璟即位时,北方混乱,南唐在江南尚称强大。李璟因为一改烈祖与民休息的国策,屡次对外用兵,南唐国力日弱,而天下局势已经大变,后周在柴荣称帝后,日渐强大,开始对南唐虎视眈眈。
李璟为图生存,向周世宗称臣,并且多次表示要传位与李弘冀,但周世宗不肯。表面上当然是说李璟如何有仁德,不可为了自己而放弃臣民。其实根本的目的,是不希望南唐出现强势的有军事才能的君主。
正因为天下局势已变,一统大局基本奠定,李璟在李弘冀死后,选择了文弱的李煜为继承人。因为李璟深知,以南唐国力很难对抗强大的北方政权,南唐最终的出路只有覆灭一条。对抗只能招来更多的杀戮,更快的毁灭。而屈服示弱还有可能苟延残喘。
北周灭亡后,黄袍加身夺得政权的赵家天子,遵循“先南后北”的国策,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在宋朝的重压下,北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璟迁都洪州(今南昌),立李煜为太子监国,留守金陵。
不久,李璟去世,李煜继位为南唐国主。
03
说到李煜,就不能不说到他的前后两任大小周后。李煜的后宫,虽然也是“宫女如花满春殿”,但他对大小周后的爱情却始终不变,留下许多故事。
大周后一般称周娥皇,南唐司徒周宗长女。周娥皇通晓史书,精谙音律,采戏弈棋,莫不妙绝,尤工琵琶,曾为元宗弹奏琵琶以祝寿,元宗深为赞叹,赏赐以烧槽琵琶。
周娥皇十九岁时,元宗以其父为社稷元老,将其嫁于时为吴王的李煜。李煜继位后,册封其为国后(皇后),恩爱有加。
周娥皇精通音律,曾与李煜雪夜畅饮,娥皇举杯请李煜起舞,李煜说:“若要我起舞,除非你能为我新谱一曲。”娥皇随口吟唱,挥笔而就,写成《邀醉舞破》,又创作有乐谱《恨来迟破》,在南唐颇为流行。
《霓裳羽衣曲》是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至五代时,因兵乱失传。李煜曾搜寻到残谱,命宫廷乐师修缮,但不尽如人意。周娥考订旧谱谬误、增删调整,整理为新曲,并以琵琶弹奏。内史舍人徐铉通晓乐律,就将新谱出示南唐乐师曹生,问:“法曲节奏柔缓,此曲旋律急促,是怎么回事?”曹生说:“旧谱确实较为缓慢,宫中有人改订过,新曲节奏急促,恐非吉兆。”
正是因为李煜和周娥皇是这样夫唱妇随的艺术夫妻,所以李煜前期的词风情旖旎,艳情浓郁:
《长相思·云一緺》:
云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
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
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
《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一斛珠·晚妆初过》
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这些词作,虽然不脱男欢女爱,宫闱密意。但从艺术性上说,却高于同类材的作品。李煜善于用形象的比喻和富有感情的文字,以白描的手法表现意境深远的画面。王国维对此评价道:“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小周后名不详,有人从姐姐娥皇名字说她名女英,此为戏说,周宗次女。小周后比大周后小十几岁,大周后与李煜成婚后,因为亲戚关系,小周后常出入内宫,深得太后喜爱。
据史料记载,周娥皇的病情恶化与其妹的宫闱秘事有关。
乾德二年(964年),大周后生病,将年仅四岁的次子李仲宣置于别院抚养。仲宣在佛像前玩耍,大琉璃灯为猫触落,幼子惊吓成疾,竟因此夭折。周后感伤不已,病情加重。
周娥皇生病后,小周后以探病之名常入宫中。小周后容貌美丽,神彩端静,警敏有才思,后主爱慕她的美貌,就暗中住在一起。娥皇发现后,非常愤恨,面壁而卧,至死不回头看小周后一眼。此说在马令《南唐书》和龙衮《江南野史》均有详细记载,陆游在《南唐书》亦作为逸事收录。
马令还进一步考证,认为李煜词《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所写即为描绘与小周后的幽会之情事。
《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清人沈雄编写《古今词话》时,亦说:“昭惠感疾,周后常留禁中,故有‘来便谐衷素’,‘教君恣意怜’之语。
乾德二年(964年),大周后死后,中宫空缺;次年九月,钟太后去世,李煜按制守丧。968年,李煜服母丧期满,因皇后之位空缺已有四年之久,便立小周后为国后。
04
建隆二年(961年)六月,李璟在洪州抑郁病逝,李煜在金陵登基,更名为李煜。上表《即位上宋太祖表》陈述南唐变故。宋太祖回赐诏书,派人前往南唐吊祭、恭贺李煜袭位。
在坊间有些论者看来,李煜就是一个亡国之君,骄奢淫逸,同陈后主之流差不多。甚至有些自媒体说,如果李弘冀不早死,南唐大概不会灭亡。
这样的观点如果不是故作惊人之语,就是对历史的走向缺乏真正的研究,其实不值得一驳。
(赵匡胤)
其实,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南唐不亡是不可能的。
其一,当时整个中国的形势和历史发展趋势,北宋统一是历史潮流,逆历史潮流而动,只有毁灭。诚如赵匡胤所说的那样:“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
其二,南唐国策早有失误,李璟继位后,不愿意老老实实作一个守成之君,他一改先皇的国策,南唐国运从此江河日下。李璟屡次对外用兵,自以为功业非凡的李璟奢侈无度,国内政治腐败,国力下降。在李煜继位的前一年,李璟已经因国势衰危而称臣于宋,减制纳贡了。宋朝灭南唐的形势已定,李煜继位,也只能采取消极守业的政策。
赵匡胤称帝后,袭占荆湖、攻灭后蜀,又灭了南汉,南唐灭亡的日子已是屈指可数。尽管李煜时的南唐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其毕竟维持政权达15年之久。
史载,赵光义曾问南唐旧臣潘慎修:“李煜果真是一个暗懦无能之辈吗?”潘慎修答道:“假如他真是无能无识之辈,何以能守国十余年?”徐铉在《吴王陇西公墓志铭》也写到: “以厌兵之俗当用武之世,孔明罕应变之略,不成近功;偃王躬仁义之行,终于亡国。道有所在,复何愧欤!”
李煜在兵戈之世,而有厌战之心,虽孔明在世,也难保社稷;既已躬行仁义,虽亡国又有何愧!
面对强大的宋朝大军,李煜并不是没有采用任何措施,他首先是立即与宋断绝邦交,派兵应战,并亲自巡城。时神卫统军都指挥使皇甫继勋无意为战,刻意隐瞒战情,李煜即按罪诛杀以鼓舞军心。李煜采纳陈乔、张洎之策,坚壁清野、固守城池,以拖垮长途奔袭的宋军为防御策略。
李煜还展开积极的外交,致书吴越王钱俶,以唇亡齿寒相劝,试图瓦解宋与吴越的联盟;朱令赟战死后,李煜又命张洎作蜡丸帛书求救于契丹。
宋军于开宝七年十月出兵,到开宝八年十二月攻破金陵,前后历时一年有余,其中,宋军屯兵金陵城下即达一年之久。战况虽不利南唐,但双方亦各有成败。正是这些地方的反复争战,牵制了宋军的力量,导致久围金陵而不能下,甚至使赵匡胤产生动摇,一度打算撤军休整。
但南唐最后仍摆脱不了灭国的命运。
05
开宝九年(976年)正月,李煜被俘送到京师,赵匡胤封其为违命侯,拜右千牛卫将军。 同年11月14日,赵匡胤死去,宋太宗赵光义即位,改封李煜为陇西公。
如果李煜灭国之前或灭国后即死去,他也不过就是一个亡国之君,即便其词作,也至多同艳情、花间一般,真就成了陈叔宝一类亡国之君。然而,从开宝九年入汴梁,到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命运又让他度过了不到三年的时间。
就是这三年,李煜的词破茧成蝶。
被侮蔑与被损害的亡国之君,按照史书记载,“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衣面。”从天堂跌落地狱,巨大的落差,生活的孤寂、暗淡、忧虑、失望、恐惧,这一切,只有诉诸他拿手的词,才能长歌当哭,一解心中愤懑。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滴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望江南·多少恨》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对于李煜后期词作,历代评价甚高。王世贞:“花间犹伤促碎,至南唐李王父子而妙矣。”胡应麟:“后主目重瞳子,乐府为宋人一代开山。盖温韦虽藻丽,而气颇伤促,意不胜辞。至此君方为当行作家,清便宛转,词家王、孟。” 纳兰性德:“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沈谦:“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后主疏于治国,在词中犹不失南面王。”
清代词人周之琦诗:
玉楼瑶殿本回头,天上人间恨未休。
不用流珠询旧谱,一江春水足千秋。
(李煜剧照)
除了赞赏李煜的才华,还有惋惜他身为帝王的。
清代诗人谭莹诗:
伤心秋月与春花,独自凭栏度岁华。
便作词人秦柳上,如何偏属帝王家。
清代诗人郭麐诗也作如此看:
我思昧昧最神伤,予季归来更断肠。
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赵光义)
赵匡胤死后,皇帝换成更加刻薄寡恩的赵光义。有野史认为,宋太宗赵光义曾强幸小周后,小周后回去后大骂李煜,李煜无奈只有躲避,此说在民间流传甚广。后人据此创作有《熙陵幸小周后图》,明人沈德符曾言见过此画,并说“此图后题跋颇多”,姚士粦亦说曾见过此画的粉本(记为《宋太宗强幸小周后》)。
李煜的结局,宋人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元代撰修的《宋史》和明人柯维骐的《宋史新编》等史籍都未明说李煜被毒死之事。
据宋人王铚的《默记》,说后主死于牵机药。李煜入宋后,宋太宗曾派徐铉拜见李煜,李煜对亡国颇有恨意,以至“相持大哭、坐默不言”,太宗闻言不悦。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节,李煜42岁生日,作《虞美人》追思往事、怀念故国,并命南唐故妓咏唱,宋太宗听到后非常愤怒,遂赐牵机药鸩杀李煜。
(李煜剧照)
牵机药,据说为中药马钱子,性寒、味苦,对中枢神经系统破坏力强,李煜因酒后服药,酒助药性,引起全身性抽搐,最后头部与足部相接而死,状似牵机。
李煜死后,北宋赠为太师,追封吴王,葬洛阳北邙山。
(本文图片为网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