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滨爱情故事(心中那座桥等我跨越)
周海滨爱情故事(心中那座桥等我跨越)△周海滨。一切准备就绪。周海滨把电脑向《民生周刊》记者这边挪了挪。此刻,他放弃了“媒体人”“文学的羔羊”“汽车新媒体创始人”各个不同思维,而是将三者水平拉伸成同一个视角,对着一张张只有“文化旅人与行者”才懂的图片,讲述着与“寰行中国桥”有关的感悟。2010年离职人民日报社某社属媒体后,周海滨的《家国光影:开国元勋后人讲述往事与现实》在次年年初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引起业内震动。而后,随着《我们的父亲:国民党将领后人在大陆》和在中华书局出版的《我的父亲韩复榘》等口述历史作品陆续与读者见面,为其奠定了国内口述历史学人的地位。尽管周海滨在2015年入选了《名人传记》三十年十大作家,并于2016年3月在鲁迅文学院第九届网络文学作家班学习,但只有与其关系极为密切的人才会知道,他在完成了从记者转型做自由撰稿人之后,又踏上新的转型征途,玩起了让很多朋友百思不得其解的汽车新媒体。然而在周海滨的心底,无论
没有在旅途,就是在做旅途前的准备,这是周海滨在临近不惑之年所向往的生活。
在北京朝阳区大悦城附近一家相对安静的茶餐厅里,周海滨选了一张让阳光透过落地窗且不吝啬地照在上面的深棕色餐桌。他卸下黑色的双肩包,抽出一台崭新的银灰色笔记本电脑,又在背包的夹层里翻到一块外壳漆面略有脱落的大容量移动硬盘。一根数据线足以让藏在硬盘里的若干个文件夹,轻松地铺在显示屏上。
周海滨1979年出生在安徽东至县。第一次离开家乡,是他带着吉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辗转了两天两夜才到达长春的那一次。百度百科显示,他在2002年大学毕业后进入报界,但实际上还在读大二的时候,长春高校学生媒体圈里最为活跃的那群人里就已经有他了:办过期刊、出过报纸,也试着拉过广告,但没有成功。
做了多年记者之后,自幼就喜欢中国近现代史的周海滨开始膜拜历史名人。他曾说,名人已逝,但只要他们的后人还在,他们的历史就会活着。
2010年离职人民日报社某社属媒体后,周海滨的《家国光影:开国元勋后人讲述往事与现实》在次年年初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引起业内震动。而后,随着《我们的父亲:国民党将领后人在大陆》和在中华书局出版的《我的父亲韩复榘》等口述历史作品陆续与读者见面,为其奠定了国内口述历史学人的地位。
尽管周海滨在2015年入选了《名人传记》三十年十大作家,并于2016年3月在鲁迅文学院第九届网络文学作家班学习,但只有与其关系极为密切的人才会知道,他在完成了从记者转型做自由撰稿人之后,又踏上新的转型征途,玩起了让很多朋友百思不得其解的汽车新媒体。
然而在周海滨的心底,无论怎么转,自己归根要与文字和文化相随一辈子的。他说,中国虽已迈向了“机动时代”,但要真正登上世界汽车舞台,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汽车文化。
一切准备就绪。周海滨把电脑向《民生周刊》记者这边挪了挪。此刻,他放弃了“媒体人”“文学的羔羊”“汽车新媒体创始人”各个不同思维,而是将三者水平拉伸成同一个视角,对着一张张只有“文化旅人与行者”才懂的图片,讲述着与“寰行中国桥”有关的感悟。
△周海滨。
“桥是路的一部分”
桥是路的一部分,甚至关乎一个人的未来。
从安徽安庆坐轮渡,过长江,到南岸的大渡口,然后坐车20分钟就到了楼阁。我的家乡姜坝,便是顺着楼阁蜿蜒而下,水乡的自然村落就这样在丘陵地貌野蛮地生长。在这里,水域和土地平分秋色。
每次春节回家,要过桥。桥,就横在一片湿地上,这片湿地有个很喜庆的名字—升金湖,现在已经是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在三峡大坝还没有建成的时候,这座桥时常被淹,我记得1998年,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到村口,只能坐着船回家,家里没人,再折返坐船,告诉在桥另外一端地里劳作的母亲。
我的成长脉络,便是在这片水域和土地上延伸、繁茂,后来去了北方读书、生活,每每远行,跨过村口的小桥,驱车经过安庆长江大桥,以家乡的桥为起点,让我在更多的土地上辗转。
虽然,走了越来越多的路,但是心中的那座桥等我跨越,横亘在纵横的湖泊水域之上的建筑,无论是石桥还是木桥,仿佛是整个童年,是情感凝结于空间中的一个见证。比起对于地质的考究,千百年沧海桑田更是一场须臾,以至于这种虚无的空间感激发了更多形式存活的可能,桥脚下的土地积累了太多的人情。这些人情是骤雨的力量,桥像是一场漂浮和转移的载体,承载着年久失修仍念念不忘的时光。
桥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有态度的。桥是城市的一部分,是有记忆的。桥关乎事物的枯竭和生活的戛然而止,永久消逝则具有悲剧色彩。比如断桥,讲述着许仙和白娘子的传说—许仙和白娘子在桥上相识,在桥上邂逅,在桥上送伞。因法海执意拆散,使他们的感情备受艰难,桥未断情已断。
桥是城市的一部分,是有记忆的。钱塘江大桥,建造、炸毁、修复,至今仍在服役。这座桥,承载着杭州的记忆,也延续着这个城市的生命力。
桥是国家的一部分,是有命运的。一座桥甚至关于一个城市的前世今生,比如蒲津渡,它的浮桥早在晋国就有,在唐时铸造大铁牛牵引浮桥之后,更是延续存在500年之久,金元对抗,桥毁了,蒲州城也从河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变成了至今众人多不知晓的永济市。而千年之久的黄河大铁牛,竟然湮没于地下8米处,古老的浮桥更是踪迹全无。
“几多中国桥,几多中国往事”
是时候去寻访中国的桥了。
不仅古桥被淹埋,我们也被城市里的现代文明、爆炸式信息淹埋而懒于动弹。别克·中国文化之旅的寰行中国桥—仿佛是奔赴一场中国桥文明的盛宴。寰行中国要做的,就是让我们记起童年时走过的桥,想起课本里背诵过的桥,以及顿悟脑海里隐约知道的桥。
从这个意义说,寰行中国桥,又是一次别来无恙的文化之旅,是前三季一脉相承的延续—2014年,“寰行中国”别克·中国文化之旅,从上海到拉萨、拉萨到西安、西安到烟台,历经都市文韵、探奇巴楚、灵走川藏、雪域天路、梦回西域、弘扬华夏六段旅程,“寰行”了中国一圈。
2015年,寰行中国以丝绸之路为主题,通过盛世古韵、河西走廊、西出阳关、边陲天道、海上丝路,致敬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2016年,寰行中国行走在中国的最西南和最东北,以彩云之南、秘境瑰宝、高山仰止、林海牧歌、北国风情为寻族记的线索,近距离接触了边陲少数民族的居住地,展示了他们生生不息的智慧和勇气。
2017年的寰行中国,以桥为目的地,先后抵达卢沟桥、赵州桥、锣鼓大桥,经过剑门关蜀道、矮寨大桥、茶马古道……这些桥,承载的是华夏大地上的刀光剑影,是一个家国的苦难、梦想和新生的见证,也是一个民族的交往、融合和共处的纽带。
一路走来,我发现,中国大地上的桥,是祖祖辈辈的祖先在造梦,桥连接土地,跨越水域,抵达新的目的地。桥意味着开疆拓土,意味着人心所向,意味着生机希望。在不同的年代里,一座桥的价值会赋予新的意义。
(《民生周刊》记者 郑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