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路先锋mv(疯狂的开路先锋)
开路先锋mv(疯狂的开路先锋)可以说,当年掷弹兵在攻坚战中的威慑力是巨大的!在那个冷热兵器交错的时代,掷弹兵的作用就相当于一种新的“攻城锤”。这一切,也奠定了掷弹兵们在步兵部队中的至高地位,以及耀眼的荣誉光环。掷弹兵一般会用手中的短柄斧,在敌方护墙或者木门上砍出一个“缺口”。例如1708年的里尔攻城战中,英军利特勒军士就曾用短柄斧砍断城门口吊桥的缆索,为大军打开进城的通道。而他们口袋里的手榴弹,则是用来攻击敌方的防御工事和守城人员的。不过,这种另类的掷弹兵自从诞生之日起,其实他们很少会在野战中掷弹,甚至没有资料记载过他们会在步兵对战中去大量掷弹。早年,军队中的掷弹兵主要作用其实就是“攻坚”:18世纪时的掷弹兵们会装备一把好剑和一柄短柄斧,身挎一支火枪,在口袋里会塞满手榴弹。这些掷弹兵们在要塞和据点攻防战中,他们扮演着“开路先锋”的重要角色。18世欧洲军队
作者:二战靓妞(未经允许,禁止复制全文私自搬运!)
掷弹兵,顾名思义其实就是“丢炸弹的士兵”,它其实是起源于18世纪中叶欧洲陆军的一个兵种。
掷弹兵
当时军队里的掷弹兵都是那些“臂力过人”的士兵,在战斗中他们一般是冲在队伍最前面。因此久而久之,掷弹兵后来也成为步兵中的“佼佼者”。
18世纪,掷弹兵是攻坚的“开路先锋”!但随着大炮的普及,这一兵种开始没落了。不过,这种另类的掷弹兵自从诞生之日起,其实他们很少会在野战中掷弹,甚至没有资料记载过他们会在步兵对战中去大量掷弹。早年,军队中的掷弹兵主要作用其实就是“攻坚”:
18世纪时的掷弹兵们会装备一把好剑和一柄短柄斧,身挎一支火枪,在口袋里会塞满手榴弹。这些掷弹兵们在要塞和据点攻防战中,他们扮演着“开路先锋”的重要角色。
18世欧洲军队
掷弹兵一般会用手中的短柄斧,在敌方护墙或者木门上砍出一个“缺口”。例如1708年的里尔攻城战中,英军利特勒军士就曾用短柄斧砍断城门口吊桥的缆索,为大军打开进城的通道。而他们口袋里的手榴弹,则是用来攻击敌方的防御工事和守城人员的。
可以说,当年掷弹兵在攻坚战中的威慑力是巨大的!在那个冷热兵器交错的时代,掷弹兵的作用就相当于一种新的“攻城锤”。这一切,也奠定了掷弹兵们在步兵部队中的至高地位,以及耀眼的荣誉光环。
到了18世纪末,随着战争形势的改变,西欧军队也迎来了一次大规模的简化历程:掷弹兵的功能也有所削弱,并逐渐蜕变成和普通线列步兵一样的作战方式。掷弹兵们在战斗中几乎不再需要去投掷什么手榴弹了,因为军队有火力更猛的大炮!
因此从这个时期开始,“掷弹兵”已经由一个“开路先锋”,渐渐演变成了一种步兵“荣誉称号”。就像后来二战苏军部队中的“近卫”称号一样,“掷弹兵”这个名字,后来成了犒赏那些精锐军团的封号。
欧洲排枪战术
例如在拿破仑时代的法军每一个营编制上,就会出现一个“掷弹兵连”,只有技战术水平好的士兵才能加入这个“模范连”。不过,这个掷弹兵连其实和“扔炸弹的士兵”不再有任何关系了。
二战时期,希特勒一口气授予德军部队大量“掷弹兵”称号!却只是“换汤不换药”。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随着大炮和坦克的迅速发展,掷弹兵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如果一定要说“扔炸弹的士兵”才是掷弹兵的话,其实两次世界大战时期,每一名步兵都是“掷弹兵”,因为他们随身都会携带几枚手雷或者手榴弹。
一战时期拿着手榴弹的德军士兵
令人奇怪的是,到了二战时期,纳粹德军在1942年10月15日以后,他们却开始大规模将部队名称加上了“掷弹兵”。从那时开始,德军步兵师里的步兵全都叫掷弹兵了,而机械化步兵师里的德军士兵,也跟着叫“装甲掷弹兵”了。
因为希特勒一直把自己比作“腓特烈大帝”再世,所以他才会整出这一个“普鲁士复古风”。他认为加上“掷弹兵”这一荣誉称号后,对重整德军的战斗士气会大有帮助!
其实在二战初期,德军的地面部队其实只有三类师级建制:摩托化师、轻型装甲师(轻型快速师)、装甲师,当时还没有机械化步兵师的概念。
不过,由于德军后来在东线战场损失惨重,不少装甲师的坦克出现严重缺编的情况。在这种“不满编”的状态下,很多德军装甲师急需重新整编,因此在战争后期德军才涌现出大量的“装甲掷弹兵师”的番号。
众所周知,整编的一个德军装甲师会有一个装甲团和两个机械化步兵团。但是“装甲掷弹兵师”其实只是一个精锐的机械化步兵师,因此它的编制会比纯正的装甲师低一个级别:全师一共编有一个装甲营和两个机械化步兵团。
不过,“装甲掷弹兵师”都必须是德军最高统帅部认真筛选过的,从装甲师或者摩托化师改编而来。他们除装备少量坦克和卡车外,标配都是Sd.251系列半履带装甲车,以及步兵手中的“铁拳”等反坦克武器。
扛着铁拳反坦克火箭筒的德军士兵
从这一层意义上说,“装甲掷弹兵师”的实力要比普通的步兵师强,但装甲力量远没有那些纯正的装甲师多。要知道每个装甲师一般会配备300至500辆坦克,而装甲掷弹兵师则只有一个装甲营(45至60辆坦克)的建制。
整个二战期间,德军一共组建了36个纯正的装甲师,番号分别是第1到第26、第116和第130装甲教导师以及武装党卫军的8个装甲师。而“装甲掷弹兵师”的组建总数为32个,其中国防军16个、空军2个和党卫军14个。
德军虎式坦克
由于战争后期希特勒越来越不信任国防军,好的装备后来都尽量配给了党卫军。
因此,党卫军的装甲掷弹兵师的装甲占比更大,而一些改了名字的部队同时也会进行一些改制:
例如摩托化步兵师转为“装甲掷弹兵师”后,班级和营级的火力会有一定的提高。少数营还会获得了半履带装甲车,以加强伴随坦克冲击的能力。
德国步兵和他们的半履带装甲车
不过,大部分更名为“掷弹兵”的德军部队,他们其实除了名字变得更响亮以外,编制上其实根本就没落着什么实惠!例如在1943年9月时,德军当时总共有226个装甲掷弹兵营,却只有26个是“半履带营”,勉强超过十分之一。
所以,希特勒赋予了当时德军部队很多“掷弹兵荣誉”,却给不了他们更多的先进装备!除了那些备受重视的党卫军部队外,大多数德军装甲掷弹兵其实更偏向于下面这种风格:
德军人力和物资逐渐吃紧,掷弹兵排从四个班减为了三个班,10人班组减成了9人班组。然后,部队行军时没有那么多半履带车,因此该驮马的还是用马驮,该人扛的还是用人扛。
二战德国装甲兵
反正就是一句话,后来所谓的“掷弹兵师”就是步兵师,“装甲掷弹兵师”比步兵师多一些坦克!作为一种荣誉和称号,其实他们的实际装备并没有“质”的改变。
战争末期,纳粹德国为了大量招募民兵参与保卫本土的战斗,后来他们又搞了一种“国民掷弹兵师”。
但这种国民掷弹师大都是以残兵败将和老弱人员,临时整编出来的“大杂烩”!根本就没有什么坦克和装甲车了。
纳粹德国“国民掷弹兵”
因此,这种“掷弹兵师”的战斗力可想而知!该师所有士兵几乎都是扛着“铁拳”反坦克火箭筒,去和敌人的坦克硬刚!不过如果就掷弹兵的字面寓意来看:这些战争后期扛着“铁拳”反坦克火箭筒的国民残兵,他们算是回归到真正的“掷弹兵”定义上来了。
图源网络,侵删!
疯狂的开路先锋:“掷弹兵”,为何会让希特勒疯狂迷恋?却最终堕落成为一种“荣誉”称号 一:18世纪,掷弹兵是攻坚的“开路先锋”!但随着大炮的普及,这一兵种开始没落了。二:二战时期,希特勒一口气授予德军部队大量“掷弹兵”称号!却只是“换汤不换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