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民国书法家黄文忠简历(艺术传承)

民国书法家黄文忠简历(艺术传承)然与先生虽神交经年,且时切向往,而光霁未接、声欬不闻;辛丑小满前一日,蒙先生宠召,携内子拜访先生座落在丽园路上的艺术工作室。先生斋署醉竹,轩号新篁,厅堂宽敞、前后四牖、南北通透。开北牖,来凉风、防徂暑;敞南甍,纳暖阳、御严寒。堂中设书橱多架,内置经、史、子、集若干,儒、道、佛经典各异;碑、帖、典籍分门别类;文房四宝琳琅满目,博古架上陈列先生手刻茶壶竹雕难以尽数;陈列桌前,奇珍异石、象牙玉雕玲珑剔透、各呈姿态;东面正山墙,高挂先生手制竹雀图、兰亭序书画。吾侪倾心杨师风采,几如士仰荆州。平素向往有心,而天缘不假、奉教无从;不意于戊戌年初夏随林师赴浙江五磊寺仲兴草堂时邂逅,觉先生才华器宇,更远胜于耳闻者。有散文集正在出版中。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为神——写在壬寅年春《杨建臣先生书画展》前

民国书法家黄文忠简历(艺术传承)(1)

黄文忠,微信名南风 1960年出生,毕业于上海教育学院。曾任上海市洋泾中学数学教师、财务主管。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经人才市场招聘进入新民晚报,两年后赴南美洲智利经商。

号“慎独斋主"自幼酷爱读书写字,退休后被书法名家林仲兴收入梅邻弟子,成为林仲兴入室弟子,专攻篆隶。

现为五指山市老年书画研究协会会员。曾有书作在上海文史馆、上海图书馆、海南省民族博物馆展览,也有作品被收入《逆行中我们风雨共担》2020网络书画艺术展作品集。

2020年5月28月加入《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2021年元月22日被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吸收为创作研究员。

有散文集正在出版中。

民国书法家黄文忠简历(艺术传承)(2)

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为神

——写在壬寅年春《杨建臣先生书画展》前

吾侪倾心杨师风采,几如士仰荆州。平素向往有心,而天缘不假、奉教无从;不意于戊戌年初夏随林师赴浙江五磊寺仲兴草堂时邂逅,觉先生才华器宇,更远胜于耳闻者。

然与先生虽神交经年,且时切向往,而光霁未接、声欬不闻;辛丑小满前一日,蒙先生宠召,携内子拜访先生座落在丽园路上的艺术工作室。先生斋署醉竹,轩号新篁,厅堂宽敞、前后四牖、南北通透。开北牖,来凉风、防徂暑;敞南甍,纳暖阳、御严寒。堂中设书橱多架,内置经、史、子、集若干,儒、道、佛经典各异;碑、帖、典籍分门别类;文房四宝琳琅满目,博古架上陈列先生手刻茶壶竹雕难以尽数;陈列桌前,奇珍异石、象牙玉雕玲珑剔透、各呈姿态;东面正山墙,高挂先生手制竹雀图、兰亭序书画。

是日夏阳初照、天光明媚,轩斋之内,日光晶莹如白玉、琉璃;空气清新如晨曦、山林,在下情不自禁击节赞叹:此处真好气场也!先生接口云:诚如南风兄所言:陋室有一神奇之处:新鲜瓜果诸如桔子、石榴、葫芦、佛手等,即使放成了水果干,也不致霉变生异味;今春,余专门存放一体形大如小儿足球也似的文旦,置于几案上,如今初夏已过,硕大的文旦除了脱水发皱,依然原姿原样。而佛手据先生说已是若干年前存下的,到目前依然栩栩如生且清香四溢。先生说此处风水颇佳,而愚以为:正念卽风水、善良即福慧。先生身上存留着当今难觅的亚圣所说的浩然正气,“正气所在,邪不可干"!此才是神奇之根、风水之源!

先生供职于上海文史研究馆且身任要职。然即便是被外人所艳羡的素有“当代翰林院”之称的文史馆,也没能禁锢住先生他正当壮年且视书法为生命的全部投入。于是,多年前,毅然辞去文史馆所任之责,以便能全副身心投入到其钟爱的书法事业之中。文人墨客能主动摆脱稻粮之谋、名利之诱,何愁缺少施展真才实学之地?于是,先生以书法为养心的法门,立志栽培心上地,闲居涵养性中天;胸中山岳起翰墨,眼内江海焕文章,养心成了先生妙悟书法真谛的不二法门。

世人皆知李后主乃词中皇帝,鲜有知李重光也是丹铅行家。其《书述》有言:壮岁书亦壮,犹骠姚十八从军,初拥千骑,凭陵沙漠,而目无勍敌;又如夏云奇峰,畏日烈景,纵横炎炎,不可向迩,其任势也如此。显然,杨先生是深知并深谙钟隐之论者,故而毅然选择了壮年远离喧嚣,躲进醉竹斋、埋首新篁轩,焚膏继晷、精研翰墨。

沪上海派,兹为风流地;兄为风骚才,故多名师硕儒之交。费声骞、翁闿运、徐伯清、徐孝穆,份属师徒,面授机宜、倾囊相授;启功、王已千、程十发、朱屺瞻、钱君匋、吴青霞、邵洛羊,师友相契,鼎力玉成,纷出诊藏,历代名帖、书画真迹,供杨兄观摩欣赏。目睹前辈精墨妙笔,耳闻大家书法真谛,经此游历,加之先生天纵颖睿,逐渐形成了高屋建瓴、高瞻远瞩、高古通达之高妙书风,加之先生素性儒雅、风流倜傥、玉树临风,沪上书坛鲜有不知先生者。

尤堪为道者,先生小揩力追鐘繇、二王,旁参唐人写经,亦精研文征明,于规整端妍中显活沷,笔短而意长、字小而气强、意静而神飞。行草,从心所欲不逾矩;小揩,合法度又不碍随心施法,大匠营运,宛若天然,杨兄妙撰镂于金石:“我法无法”。于是,远轺分曹,近踵接迹:《书法》、《书法报》、《中国书法报》时有专题介绍,艺术经历经上海电视台拍摄成专题片播放;应邀出访韩国、澳门等地办展,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先生书、画、竹、壶刻作品被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埃及、加拿大等国书画收藏家广泛收藏。

先生以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之恒心,每日清晨沐手焚香,静心宁神、意守丹田、效法先贤抄经不辍;笔下如杂树生花、各呈姿态、点画开阖、独具神韵;线条揖让、顾盼生辉、真金不镀、别具神采;书能意在古人之间,法取古人之长;落笔而成我像,素毫能写我心;尽显纸上风雨、胸中机杼,下笔之前自具一格,书成之后不拘一格;不立一格以自用,别处心意成一家。此等笔法,顺乎儒家中庸之道、合乎佛家“笔法心法”,是故,顾振乐大师在近茶寿之期为先生《杨建臣书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慷慨敬题“惟法是宝”;玉佛寺住持觉醒上师祝福赠言“杨建臣先生以法供养作大福田,人天欢喜,诸佛护佑,必获无量胜果;陈燮君先生在“杨建臣书《道德经》序言中不吝赞美“杨建臣所书《道德经》飘逸灵秀,一丝不苟,于细微处见精到,深具鐘繇之遗韵”;吴孟庆先生在《杨建臣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序中盛赞“杨建臣'为而不恃'的精神,不正是金刚不败的大乘精神,德育天地和道法自然的宏大境界吗”?

先生好学不倦、丰神俊朗、潇洒儒雅、醉心艺术勤勉异常,敏于艺而讷于言,其书秀逸温婉、风骨超迈、如遍地繁花,青山在望;曲径通幽、流水潺湲;笔精墨妙、登堂入奥、字含书卷气息,笔蕴古贤风雅;师古而不泥古,变法而求入法;笔写我心寄情思于笔尖,寓情翰墨而抒内心风流;耽心毫素,而寄迹自家面目。是故,程十发、钱君匋竞相为《杨建臣书法集》题写书名;宣家鑫在序言中直言:杨先生发韧之举已属不凡,他以唐代楷书垫底,取北楷风骨神韵,撷取二王、怀素、孙过庭、沈尹默等诸家之长,寓以己意、大而化之、着意领会诸家书法态势,纵情挚笔,直抒胸臆,形成朴实、雍容的艺术风格。《世纪》杂志主编、编审沈飞德云:杨建臣在海上书坛出道甚早,在同辈中当属佼佼者,而在前辈的眼中,又是日后足堪大任的后起之秀。

海上画坛韩氏五兄弟中长兄韩敏,画风以精致、精微而臻精到闻名华夏,却也有感于杨先生深得齐璜公神韵,笔下山水、人物、花鸟鱼虫达到了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艺术境界,当欣赏到杨先生五十幅精美绝伦的小楷扇面,书写的全部是先生用心选取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字字珠玑、笔笔严谨,古朴端庄、娴静典稚、超凡脱俗!于娴静处得超脱者,气质也;于超脱处觅娴静,笔力也。静观五十幅小楷扇面,如此精微细致而又变幻万千、各不相同,杂然赋流形于笔下,远胜于书法技艺而几于得道矣!于是,韩敏公慨然命笔题写书名《杨建臣小楷扇面集》。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先生总结道:古人云“学书者竞言鐘、王,顾古人何师?当撷诸家法意,自成一体”,有胆识的书画家,还是得在师承古人的基础上,创新求变,形成自己独到的风格特点。吴公柏森在其抱瓮斋中大发感慨:今见建臣书扇面五十帧,拭目细品,大为惊叹,愈品愈觉味浓,气为之收敛,心为之鼓荡,不禁拍案:建臣真知书也!

习书者众,任笔为体、聚墨成形者也众,皆因心力不逮、立意不高、情法有亏,难窥书法堂奥!楷书难,小楷更难。变化仅在纤芥毫发之间,欲臻佳境,规整不能齐平、端严不失活泼;画短而笔法周全,字小而结体疏朗;笔法能显浑厚丰腴;雅远更兼神完气足,居静而流动;气畅而神逸!难哉斯艺!!唯如此,才见先生之手段!!!

先生精研书法、绘画、篆刻、竹雕、壶刻等多种艺术领域凡四十余年。

此次书画展中即有杨先生精妙画作供同行观摩。不才因近月之便,试论先生若干画作于后,管窥之见,幸方家海涵。

画贵学养,有学养则敢变化。古人云:以学养书。朱老夫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就是令画家得到不间断文化滋养,于润物细无声处提高书画境界。清代学者金缨有言:“凡病皆可医,惟俗不可医”。而医俗之良药,惟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方能觅得。试看扬先生笔下《秋荷图》:晚秋的残荷,严霜西风烈,叶残枝叶枯,凋零和残缺构成了主基调。然而,事有偶然,枯枝败叶中,依然有一枝硕果仅存的花蕾,和一捧尚未谢尽的荷花相拥着一枝尚显青涩的莲蓬。其中意趣,构成了令人暇想的凄楚之美。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秋荷图》右上方郑板桥的《秋荷》诗,先生以极其贴合诗与画意境的笔调,心随画意,神与诗合,笔底倾泻出与画风高度契合的一派苍劲、曲折、艰涩、凄凉而又不失流畅的一气呵成的题诗。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恰到好处,妙到毫巅;令知者不禁拍案叫绝!

先生曾与言:自小便有缘有幸受到一批前辈老艺术家艺术创作的熏陶,耳濡目染之下,自小就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缘,练功不辍。正是得益于这些先机,让自己在宋元小品画艺术的创作与鉴赏方面积累起了独到的见识和胸有成竹的经验。

画贵简约,愈简愈得妙意传神。君不见朱耷满纸只画一枝一鸟,且鸟屈一腿栖于枯枝之巅;白石一纸只写一虾,然墨色之高妙、线条之优雅、构图之简洁,使人读之而心生宁静,既养眼更养心。且看《君子兰》:先生以用笔简练的功力与胆识、以简单的构图,写尽君子兰“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的特点。宋元画引人入胜者,只在以笔写意、以意寄情、以情传神,先生此画,深得宋元小品之真谛,此乃先生平素枯坐古纸堆,平生学养之积累,技法之圆融,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乃真正的厚积薄发自然流露所致!

画贵传神,能传神者方为国手。洋人作画,讲究静物描摹,或器皿、或果蔬、或男女模特,更有甚者以骷髅作范。而国画却以毛笔写出表达对象之精神内涵,使之栩栩如生,甚至使读者达到身临其境而有咄咄逼人的效果。扬先生就是那种一下笔便能写进读者心中之个中高手,先生的高妙在于先掌握图画表达之精神,而后描摹图画之形象。试看先生《归鸟图》:一对灵禽,牡在上,牝在下;双爪尚未完全收扰,翅膀和尾翼刚刚舒展,一阴一阳、纤毫毕现,急急飞离竹林;竹叶叶尖已现枯萎,而竹叶叶面仍倔强地承载着皑皑白雪,竹杆更是刺破苍穹,贯穿整个画面,竹杆结节处,由于饱经风刀与霜剑,留下了曾经的严酷与凛冽的痕迹;显然灵禽的窝不在竹林,而灵禽飞离竹林要归向何方,这是留给观众去思考的。

先生此画工笔之精湛,堪称当仁者所不让;而写意之微妙,又敢为善写者所不能。以“素处以默,妙机甚微”之谋篇,而作“神存富贵,始轻黄金”之妙笔;以孜孜不倦之精神、超凡脱俗之胆略,写此精妙绝伦、洗练传神之《归鸟》;乃是先生师造化、游万仞、访先贤、变古法、见性情,为能者所叹服;先生往来于天地精神、俯仰于古今圣贤;以儒家士的气质、道家侠的风骨、释家佛的修为,集古今大家之长,于沉着爽利之笔端,方能成就此堪称当代精品的《归鸟图》。

画贵有意,有意则画妙。意者,画家之境界也。只因先生常年供职于上海文史馆,与各方翘楚的老学究厮守为伍,平生多阅历经历,故胸中丘壑也深。君不见《空阶喧叶落,老树识秋痕》,远山西风只在意中,虬枝横斜处一只秋鸟站定树巅,两处三五片静叶,衬托出满树满枝的喧叶已随风飘落到尘埃了。没有楼阁峥嵘、不见古木怪石,整幅构图仅一枝一鸟耳。能入画者,只有先生心笔所遣之“心画”也。庄子云:乘物游心,能以我心观照笔墨方称大匠之手笔也,大匠运笔,笔能游心,能顾盼自雄、自成家数,敢与古人争锋!

先生曾放言:只与古贤争高下,不与时人论短长;人的眼光若每天看到的都是经典名作,看的多了,眼睛里自然是揉不进沙子的;所以,想要画好,就多跟古人比肩;谁静得下来坐得了冷板凳,谁就有可能真正有所成就。

启功先生生前曾予言 :若再假以时日,此年轻人必成大器!以天地俯仰之襟怀;看古今沉浮之变幻,杨先生寸阴尺璧、宵衣旰食,壮年奋发、舍身翰墨;笔写春秋,墨寄今古;继千古传统之绝学,传华夏书画之正脉;使其千载之下,犹可传于后人;杨先生正戮力为之奋斗!

先生品若梅花,温良恭让,气度不凡;人如秋水、潇洒倜傥、玉树临风。如今,书坛为之瞩目的壬寅年春《楊建臣先生书画展》开幕在即,余多得先生青睐,无以为报,奉上小文,略表寸心。惟恐学力不逮,贻笑大方。

辛丑年夏至日

黄文忠于沪上慎独斋

作品展示

民国书法家黄文忠简历(艺术传承)(3)

民国书法家黄文忠简历(艺术传承)(4)

民国书法家黄文忠简历(艺术传承)(5)

民国书法家黄文忠简历(艺术传承)(6)

《归去来居记》

——南风

昔年余欲春夏居沪上,秋冬居琼岛山城,人以为僻。余对曰:“君子居之,何僻之有”?

予曾混迹商场,乃数万里之遥的南美智利。人皆以予自商场繁华地往,将僻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已处之纪年,安而乐之不思蜀也。

古人尝言:高士赁春,仁者择里;效屈子卜居,选朋择友,此乃文人故有之雅癖。而况琼州通什(五指山市旧称),不仅四季如春、繁花似锦、竹苞松茂,抑亦人才荟萃、人杰地灵。

海上岛兮山上峰,蔼青云兮茂林浓;露飞雾散兮邈乎于云汉,五指齐天兮壁立于鸿蒙;崖悬路陡兮险且危,穿云渡雾兮觅山路;听山水之潺湲兮,饮石泉之清冽;中有平田广谷曰山城兮,遗世独立犹有太古之遗风。五指山,有石焉,名黄腊石;有泉焉,乃万泉之祖;泉甘土肥兮空气犹清,身轻体健兮百毒不侵;(鼠年冬,新冠肺炎不期而至,幸五指山无一例感染者,堪称奇迹)不知人间有酷寒兮,但见草木四季常青。朝日出兮云间,气温宜兮身安;山城暖兮秋冬,百花香兮春风;苟其中求自足兮,忘凡尘之岁月;自古智慧豪杰之士兮,犹知避世而隐踪。嗟世之凡人兮,胡不归来乎山中?山中之乐不可得,今尔奔忙兮胡为?

予之所居曰五指山避暑山庄,山庄广逾数千亩,而流水横其前南;荷池嵌其傍左;高山连绵于东北。高山,吾常仰望以寄怀;荷塘,吾常俯瞰以澄心;清晨,吾必练太极于旷野;午后,吾每日游泳于碧波;登于高以望青山之远近,戏于水而逐鱼鸟之悠游。其物象意趣,登临之乐,游览者各取其意境也;然后享其余闲,又与四方贤友、同道君子共乐于此,是乃更赏心可嘉也。

隐居山林之士视天下之乐,不一动其心;或有欲于心,量力而不可得而止者,遂能退而获乐于斯,真高人也。彼富贵者之能聚物矣,而其不可得者,惟空气阳光、山川自然耳;然有识之士有以自足而高视自雄。

夫举天下之至美与其乐,有不得而兼焉者多矣。故穷山水登临之美者,必之乎宽广之野、幽静之地而后得焉;览高楼之华美、夸都市之富有者,舍北上广其谁?盖彼存心于物外,而此游乐于繁华,二者各有适焉,然其为乐,不得而兼也。

五指山乃僻陋小城,避暑山庄乃宓静山庄;此乃隐居之士、幽潜之君之所乐也。处此地者不为外物繁华而动,以其心静,心静则智明;尘世是非,无所施而不能扰。予之陋居,有东西两壁图书;大小两间书房。窗明几净,广纳日月之光;朝夕居其中,深爱其静也。大书房读书,小书房临帖;焚香闻乐,消遣世虑;览古阅今,挥洒翰墨;思陶渊明归去来兮之真意,故名陋居为《归去来居》也。

2021年5月1日黄文忠记于沪上《慎独斋》

民国书法家黄文忠简历(艺术传承)(7)

慎独斋记

真正的文人可以清贫,但再清贫的文人也必有书斋,书斋也称书房。书房,乃文人栖心之所在也。

余真正拥有并使用书房当在2005年。其时,我由一名旅居海外的商人变成回国定居的闲人。久居沪上,自然应觅栖身之所。几经辗转,终于选定上南花城一处公寓,其中一间专司书房之职。其时,余属“鳏居”,有大把时间用来读书,读书乃余自小喜欢,只是生计艰难,尤其海外谋生,只为稻粮谋,不及其余,学问自然荒疏。如今重温读书旧梦,也附庸风雅自号“半个文人”,书房则美其名曰《慎独斋》。

《礼记-中庸》有言:"君子慎其独也",曾国藩戒子曰:慎独则心安。愚以为:所谓慎独,乃谓君子于独处时,亦谨慎以持已,不事恶小。人若慎独,则心静、安足。举凡修身养性者,莫过于养心,养心之难,莫过于慎独。慎独之人,省心之时,无所愧怍,可直面天、地、鬼神。慎独者不自欺!

寓居于上南花城一隅,堪称市之僻所、闹中取静,名符其实。偶遇心烦事冗,辄入书斋,惟觉尘嚣顿消,俗虑渐灭,心归宁静。盖慎独斋,余之佑心之斋也。

余之《慎独斋》,乃取寓所一室,平常、普通至极。盖余非巨贾贵胄,无权无财置办富丽堂皇、金碧辉煌之豪宅;亦非文藏世家,无有充栋古玩诗书之遗。然则书斋虽普通,亦足资读书、作文、写字、品茶,也有余地安置奇石异木,瓷器宝剑,可资把玩,亦供目赏;亦有盆栽绿植,以养生气。

独坐书斋可申幽思、可散怀抱;卸下身外红尘,悟言一室之内,得至理于书本;课文字以娱己,于寂寞而求知音;披览古今,坐对老庄,晤接孔孟,吟哦诗词,流临法帖……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曾子系孔门高足,吾乃布衣,然亦每日必省吾身至少一次,记之以薄,是为日记。偶尔兴之所致,也写些散文、随笔,凡文艺史哲,靡有不涉;棋局酒会,每多慷慨’间或针砭时弊,直抒胸臆;裁量人物,语之切切,切中恳綮。横可及八荒,纵则连接今古。近年来,拜入林门,有幸成为梅邻弟子一员,由是时常兴来铺纸,舔笔濡墨,情摄风雨,笔走龙蛇;水墨交融之际,多怀雅量高致;笔划腾挪之际,时觉襟怀磊落、壮怀激烈,虽非一字千金、待价而沽,却也自诩不俗、乐在其中、弊帚自珍。

书斋中往来者,虽非俱是硕学鸿儒,能与愚笑谈及手谈者,亦多是自制自律、自尊自强之有志之士也。

噫,余之《慎独斋》不俗也!是为《慎独斋》记

黄文忠

2018.5.31初稿

2018.7.1.夜整理定稿

民国书法家黄文忠简历(艺术传承)(8)

民国书法家黄文忠简历(艺术传承)(9)

民国书法家黄文忠简历(艺术传承)(10)

四十年点滴忆师恩

他幡然醒悟于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夜,他醒时,别人大多都还处于沉沉昏睡中!

他痴心守护着青天意、痴情守侯着碧海心,夜夜他孤独而寂寞,深沉得没有同伴与知音。

他是光风,是霁月,是天色,是没有薪传的孤独者,是怜惜英才的帅长,是传递慧爱的智者。

门开处,他静静走上讲台,面含雍容的微笑,一头幡然白发透露出他前半生不易让人察觉的深刻故事。

走上讲台的老师姓鲍名永忠,他所带的讲义夹只是摆设,很少需要打开。只有他与众不同、深隧又严肃的笑意,好像把最具穿透力的充满智慧的光芒带进了教室。鲍师的微笑,远看,似一湾波光粼粼的清水,把初涉人世、初通人情的洋泾高中寄宿生的内心烦躁都沁凉了;近观,又幻化成一抹和煦温馨的春风,拂得人心阴霾尽去,使人由内而外感觉温和郎润起来。在鲍师睿智的微笑里,抑郁的人得到宽解,怨嗔的人得到安慰。春夏秋冬、课内课外,鲍师与众不同、睿智和蔼的笑容,是洋泾中学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鲍师走到教室门口,嘴唇上的香烟很鲜明地明灭了几下,然后依依不舍地扔到地下用皮鞋踩灭。然后走进教室,旁若无人地微咳一声,开始了他的引经据典、长篇宏论:“读书,为明世理,更为明义理;文学是人学,文学让你们懂人性、懂如何爱人。鲁迅一生“我不原谅任何人,口诛笔伐,不就是想说一般人不肯说、或说不出的话么?”鲍师目光闪耀,像漂泊的游子飘洋过海、翻山越岭一路艰辛跋涉后遥遥望见了心中的家园,“想想读了多年的书,有没有明辩是非的基本能力?够不够起码的光明磊落”?这种问题,鲍师自然也没指望哪个学生会当堂回答;于是又接着说;“可惜的是:圣哲的高风亮节现在不时兴了,后世子孙缺少眼前观照的摸范,在各自的世俗情欲里徘徊,好比暗夜没有星光,怎么努力也找不到正确的回家之路”。

我是鲍师班级里的旁听生。其时,我已是洋泾中学的职工,为了考业余大学而用功。之所以选择鲍师的课,是因为我知道鲍师曾供职于重庆渣滓洞监狱,任一等秘书。鲍师早早地在暗夜中醒来,好多人还在昏睡。鲍师日日守护首青天意、碧海心;夜夜孤独而寂寞、深沉得只有鲍师的良知才能体会。他是光风,是霁月,是没有薪传的火、是悲天悯人的赤子。鲍师以极其优秀的国学与法律知识,竭力为共产党犯人脱罪,并暗中不间断地帮助身处炼狱的共产党人。所以,全国解放后,他就辗转在洋泾中学担任高中语文教。

许是内心承受了太多委屈、人生经历了太多坎坷,见过太多的光明与黑暗、高尚与卑鄙,鲍师满头斑白的华发,满脸风刀霜剑留下的刻痕,嘴里永远衔着一支明灭交替的香烟;许是伏案劳牍过度,许是生活重压过度,鲍师的背也过早地略略下弯了。有些不知轻重的学生会好奇地猜鲍师年纪:六十?七十?还更有甚者:八十。鲍师听闻正色回覆:“若论文化生命,算到今朝,至少多于五千岁了!”啊!今夕何夕?此人何人?我闻此言,立刻肃然起敬,心里五味杂陈,油然想起了《诗经》中的那几句诗:“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一个孤独的思想者,面对不能言说却充满灵性与生机的大自然,面对自命不凡却再怎么狂妄也无法有效把握自己命运的人类的前途的无限忧思,而这种忧思只有“知我者”才能理解,可这“知我者”是谁呢?当时的我,最多只是一知半解。

鲍师曾自觉身坠地狱、自命与中华民族血脉文化薪火长存的斗士!

听鲍师的课是需要一定的国学知识面的。自洋泾中学上世纪一九七八年恢复重点中学后,能考进本校的都是高材生。而我虽称不上是高材生,但我自小喜爱读书。听鲍师的课时,我当时已是洋泾中学职工,只是比当年的高中毕业班学生也仅大了几岁而已。也许是我稍具文学功底,又是本校职工,再加上一贯的谦逊和蔼,所以,鲍师总会有意无意,一有机会对我特别关照。他曾对我说:文学是人学,学文学让人懂人性、懂自爱爱人;学文学可以唤起文化自觉,提高个人文化素养,自觉提高道德水准;你看历史上诸多文化名人,几乎都经历过人生磨难,但他们几乎都没有太多的怨言,这就是文学之功!所以,读圣贤书,既能悟得安身立命的志节,也能学到人生大智慧。同时,最大的好处是能把自己的思想和经历用文字记录下来。试想:一个人无法表达自己想要叙述的故事,还有比这更大的遗憾吗!当然,既然是形成文字,首先要真实,“此心光明”是值得一生秉持并会给你带来好运的……鲍师还时常于学业外,关心我的思想健康,他常嘱咐我专心学业,勿为人生烦恼蚀其心志,鲍师知我读书的不易!

每当深夜,学校一片寂静,但鲍师语文办公室的灯却时常亮着。鲍师嘴上的香烟忽明忽暗,瘦削的背影在窗前岿然不动,宛若石雕。他宛如化身为梦蝶的庄周:静静然书卷也,栩栩然斯人也;不知有身亦不知有书,如皓月般夺目、如白云般圣洁。虽然清白的日光灯只能照亮暗夜一隅,但足以照亮我这个正在学校校办工厂上夜班的青年学子的心灵!因为有像鲍师这样孤怀独往的人,我们这个世界才能文明不断进步;因为有鲍师这样孤光自明的真正人师,如我这样的后学才能天天向上!

司马光曾说:“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老师千千万,但真正能为人师表,育人也育心的老师却属凤毛麟角。漫漫人生路上,能相遇鲍老师,那是我们一生的幸运,值得毕生记取。

鲍师不算挺拔,甚至是略微伛偻的背脊里,有一缕普通世人难以企及的神魂。他的智慧耕耘,换得弟子峥嵘、斩露头角。他之前为狱中的共产党人,之后为莘莘学子,唯独没有自己。当一届又一届学生鸢飞鹰扬、功成名就时,他依然默默地奉献着,他已白发苍苍……

我虽不敢自称是鲍师门人学生,但感念师恩自问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虽属一介布衣,但毕竟曾受鲍师亲炙,故也不敢妄自菲薄太过。目前,散文拙作《天凉好个秋》已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准备出版,付梓在即。

这也算是区区告慰恩师鲍永忠最好的礼物了。

黄文忠

2020年除夕草稿

民国书法家黄文忠简历(艺术传承)(11)

民国书法家黄文忠简历(艺术传承)(12)

民国书法家黄文忠简历(艺术传承)(13)

民国书法家黄文忠简历(艺术传承)(14)

民国书法家黄文忠简历(艺术传承)(15)

民国书法家黄文忠简历(艺术传承)(16)

民国书法家黄文忠简历(艺术传承)(17)

民国书法家黄文忠简历(艺术传承)(18)

民国书法家黄文忠简历(艺术传承)(19)

民国书法家黄文忠简历(艺术传承)(20)

民国书法家黄文忠简历(艺术传承)(21)

民国书法家黄文忠简历(艺术传承)(22)

林仲兴镇海艺术馆记

沪上书坛名家,称蛟川老缶者*1吾师林仲兴是也。

镇海蛟川,师之故居*2,地处浙江宁波。江浙书界,人才辈出:古代先贤,虞世南*3、赵孟頫*4;近世高人,吴昌硕*5、沙孟海*6;当代双璧,林仲兴*7、周慧珺*8,皆出于斯。物华人杰,钟毓稀世人才;天宝地灵,造就书坛巨匠。

吾师幼年家道中落,谋生而至沪上。年方垂髫,钟情翰墨,矢志不移,苦心孤诣,毕生追求。八十载春夏秋冬,朝勤夕惕,磨意志而不挠,铸毅力于百折:羡甲骨之坚劲、金文之凝炼、小篆之苗条、石鼓之浑厚;心摹手追,畅心悦目;学《礼器》知瘦劲宽绰、观《史晨》明古朴神韵、读《曹全》会秀美生动、临《张迁》悟朴厚劲秀、摹《石门》羡劲挺雄强…汉碑奇峰高耸,林师面壁毕生;吴熙载气象骏迈、伊墨卿高古博大、金农古拙厚重、邓琰大气磅礴、吴昌硕融古烁今、王个簃用笔浑厚刚健、笔势静穆含蓄、马公愚笔调高逸古朴、气韵华滋浑穆、来楚生笔意入古出新、笔墨酣畅纵逸…清朝以降,名家蜂起,各擅胜场。然则不脱窠臼,安得自成一家?不涉险远,何以觅真经?独辟蹊径,必涉雄关险隘!林师博观约取、博采众长,既定目标,当尽全副身心:拜师马公寓,程门立雪当代现*9;献血濡笔墨*10,咬定青山意志坚。汉碑林立,参悟石痕变化之数;名家众多,把握笔墨线条之机;甘于寂寞,独与古碑古帖相往来;另辟蹊径,勇探先师先贤成功路。遂以汉隶为之体,以前辈为之用;融入石鼓钟鼎精华,参以魏碑汉碑形意;拧笔拗绞,上下翻飞;横扫竖坠,空放骤收;舒缓跳宕,沉稳爽利;垂范示象,源溯传统;有汉碑神韵,取先贤墨魂;疏处尚可跑马,密处绝不透风;神完意足,涨墨浓汁,凝重如铜铸浑厚;内力遒劲,散锋渴笔,清晰似云烟轻绕;收放自如、气韵超迈,师古法而出新意;刚柔相济、笔势多变,融碑帖妙造自然。既淬且砺,洗净铅华,终成林氏风骨:彪炳书法界,享誉海内外。

吾师草书,化用篆隶线条,其外如上古君子,翩然风雅;其内若豪杰侠士,凛然有节;上图展览,一笔为书,一气呵成。虽刻意而为之,亦大匠之运斤:面目高古、气象健逸,行笔曲中直;遒劲矫健、笔力透达,走势圆中方;大力如曲铁弯弓;婉转似流水行云。其玲珑扇面,如阳春之和煦,若白雪之高洁;如旷野之徐风,若惊鸿之一翩;空灵自远、浑然天成。又或数丈巨制,气象葳蕤、雄浑庄严;渴笔枯墨,宛如雪泥鸿爪;饱墨淋漓,恰似猛龙翻江;水墨交融晕染,似云雾涌聚山峰,飞白散布,如冷月映照林霰*11;一泻千里、风卷云涌,如魏武吟沧海,似苍鹰搏九霄,浩瀚汹涌、气势磅礴、诚方家亦叹服。中书协主席*12不吝溢美:老而弥坚、老当益壮、老辣雄强、人书俱老;郭舒权*13击节赞曰:点画淳厚起毛,沉着痛快、自具风神;结字俊逸舒展,朴实茂密、神完气足;郝铁川*14赞道:其书法之特点,古朴而厚重、苍劲而自然,素以篆隶著称,继以篆隶通草;施建伟、王晓君*15评曰:林老之书法,老辣中透潇洒、错落处见韵致;遒劲雄健、拙朴古茂。不才附言:旁观林师作书,似武者使长枪大戟,如文人写云锦天章;尘胸为之开,凡神为之荡,实为好翰墨者流之书法饕餮盛宴也。吾师视名利若流水,观书道重如山。擅书艺炉火纯青,持书德度己度人;书比天大,生与翰墨共始终;艺无止境,唯虔诚宗法书道。享盛誉尤敬前贤,为人师更聚梅邻。虚怀若谷、虔静恬淡,携后学之共进,树书坛之典范。小子戏言:仲尼领弟子三千,承香火七十二;仲兴率墨兵过万*16,继衣钵百十千:精英传人,小萍一壶*17泱泱汉风,荟萃一石*18;著述丰饶,作品成碑*19;同法童耀,归元灵一*20;周家昆仲,如轼如辙:隶书神品*21归元献宝安阳,入藏《中国文字博物馆》;春申墨客,灵一海外参展,技惊中日韩三国书法界;梅邻翘楚,韧锋晨风*22,“全球同抗疫,共护地球村”,宏扬国粹,肩荷重任*23,品德才学超卓,为国为师争光。

限于篇幅,仅举数例;克绍箕裘,逾百过千;林门书法,方兴未艾。

吾师个展卅十,出版各类书法集十六册(套),殷墟滥觞*24华夏祖文地,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吾师真迹六 十件,承前启后作样板。十大名师*25,赞吾师毕生奉献,扬先生一贯精神;故里褒扬,浙江慈溪,五磊讲寺,清净道场,慰吾师毕生写真,弘文华全副笔墨;仲兴草堂*26,傍杜湖水气氤氲;依五磊山势蜿蜒,云蒸大泽,霞蔚重峦。入得此堂,红尘名利,尽随檀香烟散;世俗喧哗,皆为翰墨澄清,斯时矣,物我两忘、渐入化境:无人无我无烦恼,一点灵光求不昧;性灵专注于,高妙之笔法、幽深之墨韵;启我智者,中兴草堂;养我性者,仲兴翰墨!

书坛为之瞩目,同道为之庆贺:桑梓戮力,筹建藏珍艺馆*27;同各方翘楚,敬贺开馆盛会。群英荟萃,嘉宾光临;步辇络绎,岂啻江南耆宿;飞越重洋,更有海外墨客。文人聚会,效豫章文故事*28;挥毫泼墨,仿兰亭书新韵*29。文章绝代,书艺绝响,独擅当世之胜。时光荏苒,一如东流逝水;代有才人,今朝书坛大纛,吾师篆隶名重当世,合攀书界高峰。镇海艺术馆,收藏多宝章;篆隶揩行草,墨宝逾千数*30。精品荟萃,引方家惊诧;熙来攘往,啧同道称奇。吾师不随世俗独行,自爱毕生笔墨;摹贤学圣追古今,有心渴求脱凡尘。

吾师自甘清贫,心存富贵,始轻黄金。在家出家,书《心经》五百幅敬奉佛殿;*31心系桑梓,豪献名家宝印十九方*32;情牵南疆,义捐真迹施救助学子。秉淡泊之美德,持君子之节操;所求甚少,风规自远。高风亮节,攸类古贤!

书法同道人,心中念师恩,《林仲兴镇海艺术馆》开馆在即,余尝闻:唯承前方能启后,非继往无以开来。林师书法精神,侪辈忝为梅邻弟子,当思继承发扬。聊以记叙,爰为斯序。不到之处,庶方家之教正矣。

注释:

(1)吾师书法落款常以“蛟川林仲兴、八十老缶”等

(2)师之故居:吾师1938年5月8日出生于浙江镇海。(3)虞世南:(558年一638年)浙江慈溪市观海卫人,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谥号“文懿”。(4)赵孟頫'a3?254年一1322年)浙江湖州人,谥号“文敏”。

(5)吴昌硕(1844年一1927年)浙江安吉人,被誉为“石鼓文篆书第一人”(6)沙孟海(1900一1992)浙江鄞县人,西泠印社社长。

(7)林仲兴(1938年一)浙江镇海人,上海文史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批会员、上海书协理事、上海“十大名师”之一。(8)周慧珺(1939年一)浙江镇海人,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顾问。(9)程门立雪再现:吾师为拜马公寓先生为师,于马府周遭徘徊月余,终得师生相宜。

(10)献血濡笔墨:先生早年学书,经济入不敷出、捉襟见肘,时常以献血筹得微薄的营养费,以资笔墨,如是者十多次。

(11)如冷月映照林霰:化用唐张若虚《春江化月夜》:月照花林皆似霰。(12)中书协主席: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代表中书协评价林仲兴老师书艺。(13)郭舒权:中书协会员、上海书协理事、《上海盟讯*书画报》理论部主任、上海交大思源艺术研究所艺术评论员。(14)郝铁川:上海文史研究馆馆长。(15)施建伟:同济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中心名誉顾问、世界华文中心名誉主任、一九九一年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王晓君: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文化名人掌故专家。(16)仲兴率墨兵过万:吾师自一九八五年执教上海老年大学书法班,至二0一六年正式退休,所教学生过万。(17)小萍一壶:林师弟子,自号一壶。(18)泱泱汉风,荟萃一石:《儒汉传情》是书法家金小萍先生题汉画像石拓片专著,得此誉。(19)著述丰饶、作品成碑:金小萍先生著有《石鼓文临写法》、《实用书法教程》、《金小萍书法选》、《汉碑—从临摹到创作》、《唐宋名诗毛笔隶书字帖》等,并时有书作论文散见于《书法报》等报刊。(20)归元灵一:兄周同法,号归元,弟周童耀,号灵一。(21)隶书神品: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20101227日,中国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周同法先生向我馆赠送了一幅隶书神品。

(22)韧锋晨风:2015年始,吾师招28名入室弟子,取名《梅邻弟子》。梅邻大弟子计韧锋,笔名晨风。1947年生于上海,师从上海文史馆资深馆员林仲兴先生学习篆隶魏碑 在林老师精心指教下历年来在全国书法赛中获特等奖、金奖三十余次。现任中国国画院副院长、历任世界榜书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上海榜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法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23)2020年初,计韧锋师兄组织参与“全球同抗疫、共护地球村”世界网络书画展,共有中、日、韩等十四个国家与地区书画家参与,历时四月之久。(24)滥觞:发源地(25)十大名师:二O一五年,吾师荣膺教育界“上海市十大名师”殊荣。(26)仲兴草堂:2015年,始建于三国赤乌元年的浙江五磊讲寺专门辟一幢佛堂作为林师永久书法展览之用,内含起居间、会客厅、书房,上下两层。(27)2019年始,浙江省镇海市开始为吾师林仲兴先生筹备《林仲兴艺术馆》。(28)效豫章文故事:豫章即今江西南昌一带,唐王勃有《滕王阁序》传世。(29)仿兰亭书新韵:王義之在浙江会稽有《兰亭集序》传世,此专指吾师继承发扬中国传统书法文化。(3O)墨宝逾千数:吾师捐给林仲兴镇海艺术馆墨宝超千幅。(31)书《心经》五百幅敬佛殿:吾师于2016年前年后,虔心用隶书书写《心经》一百零八通,草书《心经》三百二十四幅,分赠给全国各地寺庙,诚可谓书迹遍佛门。(32)豪献名家宝印十九方:2015年,吾师将其授业恩师之一,来楚生先生为其精心篆刻的共十九方印章,悉数捐赠给了故乡慈溪五磊寺。

*本文所有信息来源,均来自业内师长和弟子,在此表示万分感谢!

同时,本文得到了郭长岐大师和中国辞赋学会特邀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阳散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臻仲先生的指点和帮助,在此表示由衷感谢!

黄文忠于海南五指山归去来居。

2020年12月27日

民国书法家黄文忠简历(艺术传承)(23)

民国书法家黄文忠简历(艺术传承)(24)

民国书法家黄文忠简历(艺术传承)(25)

民国书法家黄文忠简历(艺术传承)(26)

民国书法家黄文忠简历(艺术传承)(27)

民国书法家黄文忠简历(艺术传承)(28)

民国书法家黄文忠简历(艺术传承)(29)

感谢师恩

一朝聆教诲,一生念师恩。

就书法而言:师者是卫夫人教王羲之“点如高峰坠石"、“一如千里阵云”、“竖如万岁枯藤”;师者是王羲之教其子“墨尽十八缸”;师者是张旭教颜真卿“一要工学,二要领悟”;师者是秀才教米芾“要动心,观其形,悟其神”。

是林师以毕生书法功力相授,才使愚弟子庶几初窥书法堂奥。

感谢林师让我认识了石鼓文“鸾翔凤翥众仙下”的结体匀美、古茂雄秀;金文“所贵金石文,为可证故书”的一言九鼎、雍容精劲;以及“義献颜柳,苏黄米蔡”的丰姿妖娆、各逞风骚。

感谢林师对愚殷勤教诲、循循善诱、不厌不倦、恩礼有加,甚且期以远到、许以远达,竞以“道音”相激励!(附林师墨宝)

晦明风雨,数度春秋。惜愚秉性弩钝、识见浅陋,惟忧“以不舞之鹤,为羊公辱”。

值此教师节,愚衷心祝愿恩师林老师、林师母节日愉快、健康幸福!

弟子黄文忠于沪上慎独斋

荣誉证书

民国书法家黄文忠简历(艺术传承)(30)

民国书法家黄文忠简历(艺术传承)(31)

民国书法家黄文忠简历(艺术传承)(32)

民国书法家黄文忠简历(艺术传承)(33)

民国书法家黄文忠简历(艺术传承)(34)

民国书法家黄文忠简历(艺术传承)(35)

大师印象

——走近郭长岐

国家一级编剧,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内蒙古戏剧家协会名誉副主席”,面对众多的头衔,郭老说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人;创作话剧、歌剧、戏曲、电视剧、广播剧百余部,《契丹女》《舍楞将军》等作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郭老说自己只是做了一点小事。“能获得‘文学艺术终身成就奖’,令我十分激动、感激和汗颜。与其他获奖的大师相比,我也就是小有成绩,自己能获奖也是诚惶诚恐。”郭老曾如是说。

他有一双睿智冷峻的慧眼。因为洞察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所以先生的目光似乎能透视人心,常令宵小和卑琐者感到如芒在背、无地自容。

人天长夜、沧海桑田。这千古生命的谜团几人能知?何处求解?

若有人知道苍狗白驹世界无法可处的上上处法,非先生莫属。若有人将世间沧桑变幻得失了然于胸,犹能潇洒无羁、旁若无人、轻松快活地活好每一天,先生堪称世内高人!

跟随先生这几年,常领受先生种种不落言筌、匠心独运的教化之后,我常常若有所思:中国自古流传的超脱生死苦海的法门,在人心、在内情、在自我独到的感悟……

有高人给先生画了一张漫画像,我收藏在自己的微信里。想先生了就翻出来端详一番:这是一张速写式漫画小象,但极富内涵。平头,偏侧面,瘦削坚毅的脸庞,谐谑冷峻的面孔。双唇间,衔一枝特别醒目、夸张的长烟,怎一个酷字了得!敏锐的眼睛、嘲讽的嘴唇,一枝长烟概括了先生对命运、对人生、和对荣华富贵的深刻、独到的认知;令太多真假学者、大官小吏、豪门士绅相形见绌、无地自容、自惭形秽;先生的头颅,是极其倔强的,钢丝一般直立的头发,野草一般茂密的胡须,显示着先生虽曾经大病、并且已届耄耋,但仍尽显生机勃郁、精力旺盛的葳蕤气象。

因为先生幽默诙谐、平易近人、谦冲慈蔼,所以,不才如我也得以走近先生。因与先生投缘,常有机会聆听他亦庄亦谐、幽默机智的谈话。先生半世行藏匪夷所思、道心逍遥。宠辱,他善抽身;祸福,他能超然。生涯如漫漫长夜,何妨有些清明出世之心呢?先生仿佛此生已臻无心游世之妙境。

先生,深得和光同尘之真谛:无畔岸、无威仪,既不端大师学者架子,也绝不故示亲昵。终日风流倜傥、潇洒自如,极少为礼议而桎梏形性。如我后生小子,茅庐未出,却也想把浅陋拙作刊印面世,先生竟欣然命笔为区区洋洋洒洒精心铺陈五千言佳序以助力。而一般慕先生大名想攀龙附凤、故作姿态者,先生就向不到场。根器如此,只能服从。你若深深憾、蜜蜜意地动问,先生会朗声含笑曰:此时只合回家陪老伴。

五指山老年书画研究协会,颇多酒中仙,先生似不能算善饮者。年头,新冠病毒肆虐,人人自危。网传白酒能起到杀毒消炎的作用,先生知我善饮,即赠我两瓶五粮液!先生只为善独饮、爱深藏,从不哄饮传觥,无有人知先生杯底腹笥、酒中乾坤究竟如何了了。而我倒是十分清楚,先生一生坎坷,光明磊落已达到了“荣也饮得,辱也饮得,天下无境饮不得”的自如境地。

人生如梦、生命无常,而今人多不自觉,但知终日碌碌营营如蝼蚁,昏昏庸庸似猪豚般过了——功名利禄,爱憎怨会,一切旋生旋灭,尚不惊醒;人生如寄、转眼百年而偏不自知,只知一味勾心斗角如狼虎,痴迷成败得失、醉生梦死,到头来还不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人生如戏,总有一些人阳春白雪、高屋建瓴、与众不同。一样吃喝,先生不贪口腹饫享,视鲈鱼鲍翅如寻常小菜,即使佳肴满席,先生的目光依然平静如水,一样行事,他从不颐指气使,对底层平民是十分尊敬和蔼,对贵人富贾反倒是平常眸脸。先生,曾不止一次对我说起,他鄙视胸无点墨的暴发户。

先生风度雍容流风,与人谈话凝神正视,眼怀纯一,态度和蔼。最令我难忘的是,去年春节疫情爆发期间,不才去先生书房拜望,门缝中见先生一毫在手,立身于书桌边,眼神如皓月悬空、如旭日垂照长河,真能忘神忘境而至夷然出神的境界,将全副身心都止息在笔墨纸砚间,与古人冥合而一;如如不动中,出神入化在笔墨间。

先生那皓月般皎洁,如停云般自在,如胎息般止静泰然的目光,饱含智慧与孤高、神采与睿智。真的由衷地使人倾慕、折服。与先生对坐交流,一揖让如见千江月,一挥手如听万壑松,闻声音如听天籁伦音;与先生对话,不必讲到尽头,只要叙到一半甚或略提一二句,先生双眼流盼,便是沧溟几万里而寂寂了然,心胸澄澈了然得比想表达的本人还清晰,别有一番阳春白雪的弦音共鸣。令人情不自禁有高山仰止之感。

先生与人交往,率真又豪迈,从来不计较利害争衡。我想,世上除了极个别势利存心、利裕薰心、不可感化的铁石心肠者外,恐怕谁也找不出对先生不爱不敬的理由。

《警世通言》里有一则故事,写唐明皇初见李白“如贫得宝,如暗得灯,如饥得食,如旱得雨”。在下虽无李隆基之贵,却有唐玄宗之福。刚步入人生的秋冬之季,即有幸得识灵魂导师级大师郭长岐。得以走近郭长岐大师,远胜俗世的荣华富贵!

2020年初构思

2020年7月15日草稿

2020年8月14日定稿

黄文忠于沪上慎独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