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汕头市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在比学赶超中增强发展信心)

汕头市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在比学赶超中增强发展信心)2021年,汕头市规上“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工业产值为2311亿元。目前,聚焦主导产业,加快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汕头提出5年打造7000亿元产业集群的目标——这大概是2021年的3倍。稳经济首先要稳工业。对汕头来说,工业不仅要“稳”,更要“进”、要“快进”。既是现场会,也不只是“现场会”。通过这场会议,可以看到意味深长的信号——汕头正以“时不我待争朝夕”的紧迫感和“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责任感,全力以赴抢抓发展机遇,持之以恒大抓快干,努力推动产业发展实现量的提升和质的飞跃。抓产业:大步快进,推动高端产业集聚发展

4月28日上午,汕头市第二场“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现场会在高新区举行。现场会聚焦汕头推进“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工作情况,尤其关注各区县和功能区在产业发展、园区建设、工改工、重点项目推进等领域的积极实践,传递出坚定不移走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的强烈信号。

汕头市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在比学赶超中增强发展信心)(1)

“我在调研中发现,大家对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看法越来越一致,信心也越来越多。”如汕头市委书记温湛滨所言,今年来,围绕“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汕头全市各区(县)、功能区紧扣明确定位,结合各自产业基础优势和发展特点,锚定目标、铆足干劲,在抓招商、抓项目、抓园区、抓“工改工”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南方日报、南方 记者获悉,2022年第一季度,汕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3%,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8.3%,对GDP增长贡献率达46.9%,工业经济呈现稳中向好态势,为实现今年经济良好开局发挥了重要的“压舱石”作用。

这些心声、这些数据,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汕头坚定不移走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的强劲势头。同时,在参观高新区重大项目和平台建设进展、听取高新区推进“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工作情况后,综保区、华侨试验区和其他区(县)作了交流点评,形成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生动局面。根据抽签结果,下个月的现场会将在澄海区举行。

汕头市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在比学赶超中增强发展信心)(2)

既是现场会,也不只是“现场会”。通过这场会议,可以看到意味深长的信号——汕头正以“时不我待争朝夕”的紧迫感和“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责任感,全力以赴抢抓发展机遇,持之以恒大抓快干,努力推动产业发展实现量的提升和质的飞跃。

抓产业:

大步快进,推动高端产业集聚发展

稳经济首先要稳工业。对汕头来说,工业不仅要“稳”,更要“进”、要“快进”。

2021年,汕头市规上“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工业产值为2311亿元。目前,聚焦主导产业,加快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汕头提出5年打造7000亿元产业集群的目标——这大概是2021年的3倍。

从现状到目标,汕头如今产业发展进展如何?实施层面遇到哪些现实问题?下一步如何破解突围?这些问题,既是对汕头发展方法论的提问,更是对工业产业增量提质的追问、对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信心决心的发问。

走进位于高新区西片区的新青罐机有限公司全自动金属制罐系统装备产业化制造项目现场,施工人员在如火如荼地加快建设。据悉,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将建设一栋22层厂房,两栋2层厂房,一栋12层候工楼和1层地下室,建成后容积率达4.0,将实现5G工厂管理和生产全面智能化,预计年产值1.4亿元以上。

汕头市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在比学赶超中增强发展信心)(3)

这是高新区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2021年,汕头高新区在全国169家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第121位,比上年提升17位。而今年一季度,高新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6%,规上“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98.5%。

据汕头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林锡波介绍,高新区东片区以科技创新和孵化平台为主,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西片区重点发展“5G智能制造、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产业;六合产业园将瞄准“千亿级园区”“百亿级项目”,重点建设以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健康产业、智能产业为特色的现代产业集群,发展尖端通信、海洋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推动高端产业集聚发展。

抓住主导产业才能跑出产业发展“加速度”。高新区高质量推进工业发展、壮大优势产业规模的成效得到了各区(县)、功能区的肯定,会上也纷纷紧扣“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方向拿出工作思路——

综合保税区提出要加快建设更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五大中心”,着力推动“保税制造”向“保税智造”纵深发展;华侨试验区要加快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建设,搭建数字经济特色平台;金平区要充分发挥在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等产业方面的优势;龙湖区要加快构建“四主三特”龙湖现代产业体系;澄海区要全力打造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濠江区要谋划好海上风电产业园等4个重点园区;潮阳区要全力推进汕头国际纺织服装产业基地项目建设:潮南区要推进“工改工”实效,全力建设传统制造业赋能集聚示范区;南澳县要继续深化文旅体融合发展,强力推进打造绿色新能源产业链。

拓空间:

“工改工”起势,园区建设提质升级

去年,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部署,支持汕头规划建设398平方公里的大型产业集聚区,有效破解长期以来制约汕头产业空间严重不足的问题,成为汕头产业重点项目落地的重要载体。

“产业要发展,空间是前提。”这样的共识,在汕头全市上下日渐形成。

现场会上强调,各区县、功能区要推动园区提质升级,创新园区运营管理模式,建立园区高效顺畅的管理体制,搭建资源转化、资本运营、产业招商、项目投资建设等服务平台,为园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

其中,六合产业园作为汕头目前产业发展最大的空间单元,是汕头未来工业发展和产业项目建设的重要承载地,在全市产业发展大局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记者在会上获悉,目前,高新区正在加快六合产业园规划编制,高标准谋划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围绕今年8000亩的土地征收任务,加强与澄海区及市有关单位对接协调,加快征地步伐,加快资金筹措,用好专项债政策红利,全力破解六合产业园资金筹措难题,同时牵头汕头市相关部门,启动道路基础设施、污水处理、综合配套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标准厂房建设等。

而回顾第一季度的工作情况,汕头“工改工”已经起势。

日前,各区县和功能区纷纷召开专题工作会部署“工改工”,将“工改工”作为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的一场探索。

“比着干”的背后,是汕头对“工改工”有力的政策支持,是各区县、功能区势必破局的坚定信心,更是企业对产业发展广阔前景的充分认可。

“‘工改工’不仅仅是为了建高一两层楼、提高容积率,而是为了通过产业平台的再规划再建设,形成新的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高端发展。”温湛滨强调,要立足本地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制定符合产业规划的入园标准,真正把优质土地资源、产业平台留给优质企业、优质项目。

谋创新:

双链协同,技术创新要“精”

产业转型升级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让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才能拉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上,还释放了“各区县、功能区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信号。

事实上,汕头一些传统特色产业起步早、基础好,但也面临着研发投入少、科研队伍建设落后、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后劲。从发展角度出发,“创新”将是各区县、功能区共同推动汕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

在高新区超声大厦,华南技术转移中心粤东分中心、粤东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启明星辰(粤东)安全运营中心等三个重要创新服务平台落地于此,这是汕头高新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一个生动案例。当天,与会人员还走进拉飞逸时装有限公司参观时装智能排产系统及智能生产线,了解高新区创新发展成效、触摸产业升级脉搏、感受企业发展信心。

汕头市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在比学赶超中增强发展信心)(4)

立足汕头市赋予的发展定位,高新区肩负着打造创新策源地和“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新样板的使命。当前,高新区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创新协同合作工程和创新人才引进工程,把科技创新摆在工作中的突出位置,系统推进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现场会上,温湛滨要求各区(县)、功能区要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特别是高新区要充分发挥创新策源地引领带动作用,狠抓创新发展主体培育,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努力打造成为全市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

同时,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强化科技创新激励引导,办好每月一场的产学研“面对面”对接活动;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作用,引导企业提高专利申请质量和科技创新水平;建立健全激励企业技术创新、专利申请、成果转化等机制;抓好创新人才要素保障,积极探索企业与院校联合引进、联合培养人才机制。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招商引资的生命线。此外,会议强调,汕头各区(县)、功能区只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服务企业质效,才能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记者】蔡沚彦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汕头市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在比学赶超中增强发展信心)(5)

【作者】 蔡沚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