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决中光头是谁杀的(将对决从头到尾再捋一遍)
对决中光头是谁杀的(将对决从头到尾再捋一遍)光头以搬运村为据点,吸纳了周边不少的无业游民充当打手阻挠搬运村的拆迁工作。罗正刚(光头)和陈辉发(刀疤)是丰州市罗元县两大黑恶势力团伙的头目。于是,小编又将目前更新的剧情从头到尾捋了一遍,终于被我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或许,我接下来说的故事才是光头被杀的真相。说故事之前,我们先来说一下案件发生的背景。
随着朱进伟(老七)和毛毛的落网,本以为光头被杀的真相会浮出水面。
结果,案情真相反而扑朔迷离。
到底是谁杀了光头?到底谁才是幕后黑手,木匠所说的上面又到底是谁?
依然是一个未知的答案。
于是,小编又将目前更新的剧情从头到尾捋了一遍,终于被我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
或许,我接下来说的故事才是光头被杀的真相。
说故事之前,我们先来说一下案件发生的背景。
罗正刚(光头)和陈辉发(刀疤)是丰州市罗元县两大黑恶势力团伙的头目。
光头以搬运村为据点,吸纳了周边不少的无业游民充当打手阻挠搬运村的拆迁工作。
而刀疤木匠兄弟俩表面上从事正当生意,但实际上仗着朝中有人,欺行霸市,垄断整个罗元县的建筑工程。
光头自成一体,与刀疤木匠不对付,双方剑拔弩张,水火不容,经常干仗,互有损伤。
而光头麾下十三太保之一的孙磊就是木匠安插在搬运村的棋子,目的就是监视光头,阻挠光头与市长达成拆迁协议。
因此才上演了孙磊暴打拆迁员,枪击副市长的戏码。
但是,在此之前,光头与刀疤早就达成协议。
因为搬运村的拆迁项目是由刀疤的公司中标,刀疤为了防止光头暗中破坏,就与光头达成合作。
以1000万的酬金作保,让光头动员搬运村的村民与政府达成拆迁协议,从而保证拆迁工程的顺利进行。
可是出了孙磊枪击副市长这件事,光头不仅被带回警局问话,他们之间的合作也随之泡汤。
光头恼羞成怒,气急败坏,认为孙磊联合刀疤栽赃陷害自己,于是便电话联系刀疤,二人约定在小瑞士酒店见面。
在小瑞士的包厢里,光头越想越气,对孙磊一顿拳脚输出,打得孙磊鼻青脸肿。
而刀疤也按照与光头之前的约定,准备和他在包厢见面,结果被林殊拦着不让。
正当刀疤想要提枪上马,疯狂输出的时候,小瑞士突然断电。
突然的断电让兴致高昂的刀疤顿时恢复了理智,也让包厢内的光头慌了神。
光头正准备打开手机照明的时候,一个人影推门而入,二话不说,对着光头的胸口就是一枪,子弹穿透胸口射中了孙磊,光头与孙磊同时倒地。
等到武剑赶到二楼时,正好发现受伤的孙磊,随即将他带往医院,没有发现躺在地上的光头。
案件发生后,罗元县公安局迅速封锁了现场,但是没有找到枪杀光头的凶器。
恰好此时,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支队长文路阳来罗元县调查副市长被枪击一案,也间接牵扯进了光头被杀一案中。
从目前的证据来看,很显然,杀害光头的人绝对不是刀疤。
不管是林殊的证词,还是老七的证词,又或是刀疤的自证,都证明了在案发那一刻,刀疤有不在场的证据?
而将孙磊与老七的证词进行比对,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老七没有说谎,而且他也没有必要说谎。
当晚,在毛毛的配合下,他确实潜入了202包厢,甚至目睹了整个案件的经过。
包厢断电之后,有一个黑人从正门而入,持枪枪杀了光头,光头和孙磊倒地之后,老七上前查看结果听见门外的脚步声,于是又躲在暗处。
此时进来的人正是听到枪声的刀疤,他看了一眼倒在地上的光头,随即离开包厢,被受伤孙磊拦住,挣脱中沾上了孙磊的血迹。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密道中发现了孙磊的血迹和刀疤的指纹。
而老七本来是想追出去干掉刀疤,但担心他手中有枪,就混在光头的小弟里面一起逃出了小瑞士。
警方第一次勘察现场没有找到击中光头的子弹,可是第二次勘察现场的时候,袁队在隔音棉中发现了一颗子弹。
经过化验,发现上面有光头的血迹,因此断定这颗子弹就是击中光头的子弹。
而子弹竟然出自一把10年前就不知所踪的枪支中,也就是66枪案,那把丢失的手枪。
如今,随着老七的供述,基本就可以认定有人想栽赃陷害刀疤,从而引出10年前的66枪案。
那么,随之而来的就出现了三个疑点。
第一、枪杀光头的凶手和陷害刀疤的凶手是不是同一人?
通过剧情我们可以得知击中光头和孙磊的是同一颗子弹。
而这个子弹出自一把制式手枪,和66年枪击案中的那把手枪型号对不上。
这个子弹在武剑送到证物房的时候就被文队给拿走了。
而老七,孙磊,和林殊等人的证词也证明从始至终就只听见一声枪响,因此卡在隔音棉中的那颗子弹是有人事后补枪的。
根据老七的供述,当年他跟在刀疤的后面,把枪从河里捞出来后准备交给警察。
结果这么重要的证物竟然不翼而飞,由此可以断定,警局内部有人已经被木匠收买。
枪,还在被收买的警察手中。
整个警局上下,所有人都以为发现的那颗子弹就是击中光头的那一颗,但实际上真正击中光头的子弹已经被文队给秘密保护起来了。
这件事情在整个警局,除了武剑之外,就没有第二个人知道。
一开始有人觉得杀害光头的是一个警察,但我们可以试着反推一下。
如果杀害光头的人是警局内部的人,那么他直接用66枪击案中的那把手枪就好了,干嘛还多此一举事后补枪。
很明显,警局内部没有人在担心这个问题,因为大家都被误导了,认为枪杀光头的那颗子弹出自66枪击案中的那把手枪。
所以,枪杀光头的人和陷害刀疤的人不可能是同一个人。
并且枪杀光头的人不一定就是警察,陷害刀疤的人一定是一名警察。
第二、武剑接到的神秘电话到底是谁打给他的?
第一集中,武剑去搬运村追查孙磊的下落,突然接到一个神秘人的电话,说是孙磊会上七点会去小瑞士会所。
一开始,我和很多人一样,都认为这个神秘人就是文路阳。
原因简单,因为他的出现实在是太巧合了。
作为下到罗元县调查副市长枪击一案的刑侦专家,怎么就那么巧,他就出现在了小瑞士会所附近。
根据伊然的说法,他们利用技术手段查到那个神秘电话是通过小瑞士附近的基站打出来的,而文队恰好出现在小瑞士附近。
种种迹象都表明,文队就是给武剑打电话的神秘人。
但是最新预告推翻了这一点。
在最新预告中,给武剑通风报信的人就是毛毛。
细想之下,这一点能够成立。
因为能够知道光头和刀疤晚上见面的,除了他们的身边人,还有就是小瑞士会所里的人。
并且,在最新预告中,我们也可以得知,林殊对警方有所隐瞒。
那就是小瑞士突然断电,是她派人拉闸的。
从这一点来看,林殊的目的是为了阻止刀疤与光头见面。
那么,毛毛为什么要通知武剑呢?
我们不妨脑洞大开一下。
根据老七的供述,他和毛毛原本的计划是在小瑞士杀害刀疤。
那有没有一种可能,刘震被刀疤杀害后,给毛毛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又因为法庭上老七的伪证,导致刀疤只坐了3年牢。
所以毛毛其实是想借助武剑的手报复老七,报复他当年替刀疤作伪证,对不起自己的父亲。
再回到林殊的身上。
我们都认为林殊的身份不简单。
她的背后一定有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林殊不惜委身刀疤。
所以她费尽心思留在刀疤身边,就是想搜集刀疤的罪证。
很有可能她和毛毛一样,都是被刀疤害得家破人亡。
可是这样,又陷入一个悖论。
既然有人想要杀刀疤,那她为什么又阻止刀疤和光头见面呢。
第三、当年拿走66枪击案作案枪支的人到底是谁?
根据老七的口供,当年他并没有把枪直接交到警察手上而是放在了警车的引擎盖上。
结果就是这么重要的证物丢失。
而当年全局上下就只有李局一个人的座驾是SUV,所以接下来的调查方面就是查清楚当年谁负责和老七接头。
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和老七接头的人,绝对不会是李局长本人。
毕竟哪有局领导亲自接头的道理。
而刘震一案是凶杀案,应该由当年的刑警队负责调查。
所以这个和老七接头的人应该是刑警。
案发是在10年前,那个时候武剑还没有从警校毕业,袁刚参加工作没几年,唯一有可能和老七接头的就只有现任副局长刘建军。
但不是说刘局就是内鬼。
原因很简单,如果他真的是内鬼,那么他又为什么10年之后再来陷害刀疤呢。
66案如果重启,倒霉的不只是刀疤木匠,还有他这个幕后保护伞。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刘局脑袋秀逗了?
刘局虽然不是内鬼,但是在66枪击案中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从光头一案的调查来看,刘局一直在引导袁队发现第二颗子弹。
摆明了,这个子弹是刘局案发之后放进去的。
作为刑警,刘局曾对文队说过,自己也想将刀疤兄弟二人绳之以法,但是奈何各方掣肘,始终不能如愿。
从中我们就可以知道,刀疤木匠的保护伞绝对不仅限警局内部。
10年前的李局,如果没有退休,目前至少应该是担任市级领导岗位。
最新剧情中,也提高了一个姓李的老板,说他和木匠走得很近。
李老板很有可能就是当年罗元县公安局的李局长。
另外一个注意的细节就是,在中央督导组与丰州市政府的协调会上,出现了一个叫李蔚然的市级领导。
当时他坐在市长的右手边,既然是与督导组的协调会,那么这个李蔚然又会不会是曾经的李局长呢?
如果他就是曾经的李局长,那么他作为刀疤木匠的幕后保护伞,也就顺理成章了。
根据上述推论:
光头被杀与诬陷刀疤其实是两派不同的势力。
我们一直认为有人杀害光头嫁祸刀疤,目的就是将以刀疤木匠为首的黑恶势力连根拔起。
这样的固有认知一直在影响着我们对案情的分析,从而陷入了误区。
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
杀害光头的凶手知不知道毛毛和老七要杀害刀疤。
很显然,他们都不知道对方的存在,也不知道对方的计划。
既然如此,那么杀害光头,嫁祸刀疤的假设也就不可能会成立。
我们再往后退一步想,老七,刀疤,毛毛,林殊,谁和光头的死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那就是林殊,因为她派人拉了电闸,阻止刀疤与光头见面。
从一开始,我们认为林殊接近刀疤是想报复刀疤。
那有没有一种可能,林殊接近刀疤不是为了报复刀疤,而是为了报复光头。
林殊不是被刀疤害得家破人亡,而是被光头害得家破人亡。
所以当她知道光头与刀疤在小瑞士见面时,派人趁乱杀害了光头。
而当刘局发现现场找不到弹壳的时候,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搬到刀疤的好机会,利用226案的枪支子弹引起调查组的注意,从而将刀疤木匠送上断头台。